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与建构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困扰当前我国民俗体育教育的难点 问题,本研究借助自组织理论中的超循环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建立了相 关的“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认清民俗体育运动项目自身 演进的认知与建构以及民俗体育在教育(传承)过程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其知识体系的认知 与建构。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有效的推动民俗体育教育的深入进行,有助于民俗体育文化的 传承与保护,也更加有利于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关键词:民俗体育;教育;认知;建构;超循环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05-0078-04
Research on the “Cogni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Folk Sport b y the Hypercycle Perspective
LIU Minhang,QIE Hanlie
(Dept. of P.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Jinan 250 014, Shandong China)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folk spo rts is the highlight problem in China’s folk sports education. The research us es the hypercycle i dea in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 to research the “cognition and construction”hypercycle system. It hopes that this research can facilitate the cognition an d construc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folk sports and its reflection in the fol k sports education (inheritance). I hope that this research can further enhancethe folk sport education, facilitate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fol k sports culture and benefit the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elite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folk sports; education; cognition; construction; hypercyc le
民俗體育教育是我们保护和传承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但是由于民 俗体育在文化表现、教育内容和手段等诸多环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 应当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智慧,发展新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地借助于民俗体育文化这一优秀载 体传承和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
在一般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知识的认识和建构两个环节,民俗体育教育自然 也不例外。但是,由于民俗体育的知识体系较为庞杂,其发展和演化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 ,因此学生在民俗体育知识的认知阶段对于该领域的认识就会产生偏差,自然也就无法进行 有效的自主建构,因此,如何解决好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和建构问题,就成为当前民俗体 育教育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运用现代系统科学中的超循环理论,对民俗体育 知识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厘清,对民俗体育教育中的知识认识和自主建构进行分析并建立相 应的模型,为民俗体育教育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1 民俗体育教育中“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的建立
所谓超循环就是循环之上的循环,原指生命起源过程中化学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一种自 组织机理,它是建立在反应循环、催化循环两类较低级的循环基础上,所构成的更为复杂的 循环。也就是说超循环应当维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态系统的循环圈,伴随着组织层次的跃 迁,首先要在一个低级组织层次上建立一个相对较高级的组织层次,然后在这个(相对较高 级)组织层次上再建立更为高级的组织层次,循环套循环,从而构成超循环。超循环理论在 民俗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民俗体育教学是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教学活动 。因为民俗体育是一种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活动,它始终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教学本身也 是一种对于民俗体育的传播活动,正是民俗体育教育所具备的这种特质为超循环理论的应用 奠定了“生存”基础。其次,在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建构”环节契合着超循环理论 。学习者对于知识的认知和建构,往往是在对简单知识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形成高一级知识的 自主建构;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对高一级知识的充分认知,继而又形成更高级的知识的建 构,以此类推,不断的丰富、完善着自身的知识体系。而作为民俗体育的教学环节,更是如 此,因为民俗体育始终处于不断的演化进程中,不同参与者对每一项民俗体育运动的参与感 受不尽相同,这也就意味着在必要的认知基础上(基本的规则、方法等)所进行的建构环节 完全是依据学习者在前一阶段的认知水平和自身建构的能力所形成的一种“耦合关联”,这 种关联具有强烈的因果关系,最终在民俗体育教育中形成了“循环套循环”的“认知——建 构”超循环体系。而这种民俗体育教育超循环模式的建立,能够让我们在教学环节更加贴近 民俗体育的文化特质,提高学生对于相关民俗体育知识的认知水平;也可以让我们更准确的 把握民俗体育的演化规律,继而有效的推动民俗体育的演进;当然,最终是让我们的学生能 够理解、融入民俗体育,积极的参与到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之中。
1.1 解读当前民俗体育教学中的一个误区当前在民俗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听到的学生反馈意见最多的是学生将民俗体育课程分 为完全不同的两个部分学习,在学习理论部分时更多的是以民俗文化为基础,需要理解、掌 握大量的不同民俗文化特征、规律等,这部分内容跟其它课程没有太大区别,而在学习民俗 体育相关技术时,又将其视为普通的体育课程,按照各个运动项目技术的要求,分别讲述。 一门课程学习结束,学生总是感觉是在学习两门毫不相干的课程,这种既无特色又无联系的 课程体系,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此问题,我们必须以师生双方都有着积极的 良好学习愿望为前提来找寻导致这种状况的真实原因。其实,是我们在民俗体育教学过程中 存在着一个严重的教学误区:我们人为的将民俗体育课程知识结构割裂开来,构建了“理论 ”与“实践”两个教学框架,这种教学方式尽管看上去结构完整(或许在其它课程中也比较 合适),但是事实上,它并不符合民俗体育知识体系的生成结构,自然也就不会取得良好的 教学效果。这也就是说,民俗体育教学必须要遵循其自身知识体系发生、发展的规律,才能 够在教学中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那么,民俗体育的教学规律是什么?那就是关于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建构”超循 环理论,它恰恰契合了教育学中知识学习的过程。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我们在教育环节存在 着知识“认知—建构”领域中的循环,甚至于也会发生“认知—建构—再认知—再建构”的 超循环存在。同样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民俗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也会贯穿着超循环演 化,而这种超循环是建立在民俗文化和体育文化互为基础、相互交融的过程之中的。因此, 我们在民俗体育教学中谈论的“超循环”事实上是存在于知识的发生基础上的超循环和文化 演进过程中的超循环两者叠加的产物。民俗体育教学超循环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循环系 统整合,而是一种功能性的综合。正是由于这种功能性的综合与整合,才真正赋予了民俗体 育教育以生命活力和价值。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教学误区一样,很多人总是认为教育就是简 单的知识的传递,就民俗体育而言需要学生像其它体育课程一样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等等 ,诚然,这些是民俗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必须环节,但是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对于民俗体育 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走进民俗体育,了解民俗体育,融入到民 俗体育之中,使之不仅仅成为民俗体育的传递者,更重要的是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成为民 俗体育的创造者。而这个过程的前提正是基于学生对于民俗体育相关知识的认知与建构过程 ,这才是导致我们当前民俗体育教学误区存在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建立“认知—建构”超 循环系统真正意义所在。
1.2 基于民俗体育教育的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研究民俗體育教育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的建立完全依赖于民俗体育教育系统自身体系的 自组织演化,而这种演化的核心动力来自于文化。我们不妨以一组图示来描述民俗体育教育 的超循环系统的生成。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作为文化系统中的重要因子 ,原本是两个联系并不紧密的系统(请注意是在民俗体育教育尚未生成之前),它们之间的 联系更多的是趋于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的联系,在很多民俗教育或者体育教育活动中也会部分 的涉及到关于民俗体育教育的因素,例如民俗教育中的带有“游艺”特征的教育,体育教育 中涉及到民族传统体育部分中的“踢毽子、滚铁环或者拔河等”这些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中 的共同元素,为日后民俗体育教育奠定了基础。但是,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在此时的联系仅 仅局限于此,如图1所示,甚至两者之间都无法产生交集。是什么原因致使两个有关联的部 分,却无法产生紧密的联系呢?主要是两者的联系是在外在表现形式而非核心内涵,也就是 说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文化信息交换,所以它们只能存在一种表象化的联系,而无法实现真 正意义上的交融。
那么民俗体育教育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又是如何建立起来呢?按照超循环理论,民 俗体育教学超循环系统的生成必须建立三体超循环体系,即民俗体育教育、民俗教育和体育 教育三体超循环体系,这个体系能够完成自我复制、适应和进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 则完全依赖于文化的交融作用,通过民俗文化、体育文化之间的交融,实现了信息流的交换 ,从而形成和巩固这种三体超循环的环境发展,那么这种循环模式也将很快被固定下来,继 而固定成为真正的三体超循环。于是,两个实体的民俗教育——体育教育超循环演化成为了 民俗教育——民俗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三个实体的超循环了。如图2所示,在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之间构成了一个超循环圈,在演化的过程中,由于 随机性或者突发性作用,突然出现一个不稳定的、暂时虚拟性的民俗体育教育突变体,此时 的民俗体育教育以一种暂时联盟的形式参加到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的超循环圈中,使得原来 的两个实体性质的超循环暂时得到了三个实体性质的超循环圈的形式,但是这种三体超循环 是一种暂时的、临时的超循环。这是因为此时的民俗和体育两个系统的文化还并没有达到完 全交融的状态,新的“民俗体育文化”体系并没有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分别针对学生 传授了两个系统的文化精髓,只完成了基本知识的认知过程,但是学生并没有在此基础上形 成知识的自主建构,完成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 忽略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通过对两个文化体系知识的认知,逐步建立起以 两者为基础所形成的新的、独立的民俗体育知识体系,该体系体系具备了自我演进的能力( 此时它已经超越于民俗和体育两个系统),又能够反过来影响民俗和体育系统,改变它们的 某些结构之后,这种基于文化核心的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才得以成立。
实际上我们在民俗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例如在讲授民俗体育舞蹈这 一教学内容时,通常会分别讲授民俗和体育两大文化体系相关知识,完成知识的认知过程, 继而在此认知基础上,我们就要去探寻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以“以身体运动文化 ”、“民族文化”作为基本联系纽带的,最终通过这种关系的相互渗透,在学生充分掌握的 基础上,由学生完成对于民俗体育(舞蹈)文化的构建。这样完成了知识——建构的第一步 过程。此时我们发现,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例如像社会文化的改变、宗教祭祀的需 求以及参与主体人的主体需求发生变化之后,两种文化系统得以真正的融合(当然这是需要 长时间的文化作用),形成属于民俗体育自身系统的文化体系——民俗体育文化,此时民俗 体育就已经突破了图1中的民俗和体育的关系,使二者关系更为密切。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 两个系统所进行的信息交换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直线型交换,而是通过民俗体育教育这一中介 形式,进行信息交换,但这样就使得交换的信息。这也就意味着学生通过自主构建所获取的 信息(民俗体育文化)应当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反过来促进学生对于民俗和体育相关 领域的学习,以此类推,超循环模式最终得以确立。图1 民俗教育—体育图2 民俗教育—民俗体育
教育关系教育—体育教育关系
2 民俗体育教育超循环系统演进研究
民俗体育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的演进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过程,它一定是与民俗 体育文化自身系统的演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民俗体育教育有别于其它领域教育的根本 区别。因为民俗体育作为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系统,它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因 此对于它的教育过程也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教育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将自己 至于民俗体育文化体系之中,去洞悉民俗体育的演进历程,然后才将自己置身于学习者的角 色,通过对民俗体育文化精神的把握,与民俗体育一起享受成长的过程。在民俗体育的学习 过程中,学习者一定是民俗体育演进过程中的参与者,正是由于学习者在认知基础上的不断 建构,才推动了民俗体育不断演进。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体育教育的过程就是民俗体育不 断演进的过程,民俗体育的学习者本身就是民俗体育的教育者,民俗体育的认知本质就是建 构,它们在系统的演进过程中是高度辩证统一的。因此,对于民俗体育认知——建构超循环 系统的研究一定是在民俗体育文演进的过程之中展开。
2.1 民俗体育传承的本质认知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环节,事实上就是民俗体育系统的自我复制过程。民俗体育一旦 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就会具有自主演化的能力,能够完成自我复制的过程。这个 过程仅仅是民俗体育自身知识体系的自我复制,它本身并不能完成针对民俗体育自身的保护 与传承,必须借助于某个平台才得以进行。这个平台恰恰就是民俗体育教育的认知过程。通 过对民俗体育相关知识的认知过程,民俗体育以教育为平台,人为传播媒介,完成了自我复 制的过程,同时在复制的过程中会随着传播时间和空间的扩布影响到民俗体育教育自身的发 展。这种相互影响,正是千百年来民俗体育得以延绵不绝、传承至今的本质所在。从拔河这 一运动项目1 300多年传承历程来看,运动项目本身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基本的规则 没 有发生变化,这就是说民俗体育在漫长的教育(传承)发展过程中,借助于人类的认知手段 ,很好的完成了自我复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自己的“遗传基因”。是什么原因能够让民俗 体育教育完成自我复制呢?是针对运动技术的认知教育。民俗体育教育一旦和体育教育完成 信息流的交换,它也就自然而然的秉承了体育教育的部分特点,其中体育运动技术的传承性 就是很重要的一点。把握住这个核心环节,拔河的遗传基因就不会丢失。我们可以清晰的看 到,无论拔河形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角力”为主导的项目价值核心没有发生变化,以 “拉绳过线”的竞技方式并没有改变。拔河这一古老的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得以流传不息应当 归功于民俗体育教育的自我复制。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意义,正是民俗 体育教育的本质所在,它已经超越了教育自身的范畴,而成为文化传承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手 段和方式之一。
2.2 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命活力民俗体育作为民俗体育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系统,自然民俗体育也会秉承这一特性, 二者之间的生命特征是如何得以彰显的呢?是通过民俗体育(教育)参与者的自主建构得以 实现的,从这个方面看,两者之间的自主建构是高度契合的。民俗教育的参与者在充分认知 的基础上,通过对获取信息的在再加工,得到一种全新的信息,这种信息因为信息获取者个 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经过加工之后并不会完全相同,因此,这是属于加工者个人的信息。也 就是说,民俗体育运动项目的信息经过学习者认知之后所完成的建构是独一无二的,学习者 将它们再次传递时,所传递的信息一定是属于“自己”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传播,才会导致 千姿百态的民俗体育运动形式的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运动项目会在不同地区、不同 人群中有不同的名称或者不完全相同的玩法的重要原因。当然,当这种建构建立在集体行为 之上时,就会对民俗体育运动项目产生重大的变革。在我们的民俗体育发展历程中不乏这样 的运动项目。
例如作为投射类的重要代表项目——投壶。在春秋时期,属于典型的上层社会的“高雅 ”运动,一开始其实就是射箭运动。投是指的投射带羽毛的剑(当时的射箭主要是指袖箭) ,壶则是指制作精美的剑壶,这两样东西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而言属于高端的奢侈品,但是 对于士大夫阶层而言,则是生活、社交必需品(当时士大夫如果不会射箭会被人耻笑),因 此,该项目只在士大夫阶层广为流传,士大夫阶层对其具有深度的认知。后来,由于社会价 值观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士大夫不会射箭了,但是他们对于该项目是熟知的,便逐渐将剑改 为筷子等其它器物;剑壶自然也不具备了,改为酒器等器皿,这其实是建立在对过去投壶运 动项目知识充分认知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其运动核心内涵没有改变,只是运动器械发生 了改变。这些改变后的器械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较为轻易可以获得,因此投壶这一运动得以在 民间广为流传。但是对于少年儿童而言,筷子、酒器也是不易得到的器物,因此,他们按照 投壶的规则(请注意此处同样是基于认知的基础)将器物进一步简化,改为木盒、杏核甚至 于直接在地上画圈,捡起石块就可以进行该项目的比赛。到了后来,投壶这一古老的民俗体 育运动项目逐渐分化为砸杏核、砸元宝等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尽管运动项目的发展是通过参 与者自主建构的,但是所有的建构都是建立在对该项目充分认知的基础上的。正是由于这种 自主建构的存在,才赋予了民俗体育以生命的色彩,彰显其生命活力,才有效的推动了民俗 体育文化的发展,使其千百年来得以延绵流传至今。
2.3 民俗体育的演进超循环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就是借助于教育的平台得以实施。而在民俗 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认知——建构这种超循环系统则成为民俗体育的重要演进动力。从教育 学中知识的学习逻辑来看,建构一定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这一点无论是从教育学的永恒 主义还是建构主义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同样,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建立在这一 逻辑基础之上的。首先,民俗体育的保护其实就是对民俗体育文化的认知,通过认知这一重 要的教育手段,我们将民俗体育文化得以传递,才会使我们的民俗体育文化精神能够延续。 但是仅仅是简单的保护还不够,这样的方式只会导致民俗体育系统的僵死,我们还需要对民 俗体育给予必要的创新,而这种创新正是由于受教育者认知过程中对接受信息的一种“深加 工”,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建构”。任何时代的民俗体育演进。一定是在保留文化精髓 的基础上,满足当时代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民俗体育的保护保住的是 其精神内涵,传承的是其时代特征。因此,民俗体育的超循环体系才会生出——这完全依赖 于民俗体育认知和建构系统的演进。这种循环之上的循环,是一种具有生命特征的系统演化 ,高一级的循环依赖于低一级循环的存在而存在,或者说正是由于低一级循环的不断演进, 才会导致高一级循环的生成,而这种动力恰恰来自于系统演进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驱动力—— 内驱力。因此,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超循环正是民俗体育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演进的根本动力 所在。
3 结 语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民俗体育教育的认知与建构过程应当注重两个环节的工作:一个是 针对民俗体育运动项目自身演进的认知与建构;另一个则是针对民俗体育在教育(传承)过 程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其知识体系的认知与建构。正是这两个环节的紧密协作,才会促使民 俗体育千百年来的传承与演进。“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将更加有效的推动民俗体育教育 的深入进行,更有利于民俗體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更加有利于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 、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策三,著.教学论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吴彤著.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 杨启亮,著.困惑与抉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4] 王俊奇,著.中西方民俗体育文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5]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6] 刘航.民俗体育认知研究[J].体育学刊,2010(1).
[7] 刘航.民俗体育生命价值解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民俗体育;教育;认知;建构;超循环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05-0078-04
Research on the “Cogni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Folk Sport b y the Hypercycle Perspective
LIU Minhang,QIE Hanlie
(Dept. of P.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Jinan 250 014, Shandong China)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folk spo rts is the highlight problem in China’s folk sports education. The research us es the hypercycle i dea in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 to research the “cognition and construction”hypercycle system. It hopes that this research can facilitate the cognition an d construc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folk sports and its reflection in the fol k sports education (inheritance). I hope that this research can further enhancethe folk sport education, facilitate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fol k sports culture and benefit the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elite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folk sports; education; cognition; construction; hypercyc le
民俗體育教育是我们保护和传承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但是由于民 俗体育在文化表现、教育内容和手段等诸多环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 应当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智慧,发展新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地借助于民俗体育文化这一优秀载 体传承和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
在一般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知识的认识和建构两个环节,民俗体育教育自然 也不例外。但是,由于民俗体育的知识体系较为庞杂,其发展和演化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 ,因此学生在民俗体育知识的认知阶段对于该领域的认识就会产生偏差,自然也就无法进行 有效的自主建构,因此,如何解决好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和建构问题,就成为当前民俗体 育教育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运用现代系统科学中的超循环理论,对民俗体育 知识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厘清,对民俗体育教育中的知识认识和自主建构进行分析并建立相 应的模型,为民俗体育教育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1 民俗体育教育中“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的建立
所谓超循环就是循环之上的循环,原指生命起源过程中化学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一种自 组织机理,它是建立在反应循环、催化循环两类较低级的循环基础上,所构成的更为复杂的 循环。也就是说超循环应当维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态系统的循环圈,伴随着组织层次的跃 迁,首先要在一个低级组织层次上建立一个相对较高级的组织层次,然后在这个(相对较高 级)组织层次上再建立更为高级的组织层次,循环套循环,从而构成超循环。超循环理论在 民俗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民俗体育教学是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教学活动 。因为民俗体育是一种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活动,它始终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教学本身也 是一种对于民俗体育的传播活动,正是民俗体育教育所具备的这种特质为超循环理论的应用 奠定了“生存”基础。其次,在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建构”环节契合着超循环理论 。学习者对于知识的认知和建构,往往是在对简单知识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形成高一级知识的 自主建构;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对高一级知识的充分认知,继而又形成更高级的知识的建 构,以此类推,不断的丰富、完善着自身的知识体系。而作为民俗体育的教学环节,更是如 此,因为民俗体育始终处于不断的演化进程中,不同参与者对每一项民俗体育运动的参与感 受不尽相同,这也就意味着在必要的认知基础上(基本的规则、方法等)所进行的建构环节 完全是依据学习者在前一阶段的认知水平和自身建构的能力所形成的一种“耦合关联”,这 种关联具有强烈的因果关系,最终在民俗体育教育中形成了“循环套循环”的“认知——建 构”超循环体系。而这种民俗体育教育超循环模式的建立,能够让我们在教学环节更加贴近 民俗体育的文化特质,提高学生对于相关民俗体育知识的认知水平;也可以让我们更准确的 把握民俗体育的演化规律,继而有效的推动民俗体育的演进;当然,最终是让我们的学生能 够理解、融入民俗体育,积极的参与到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之中。
1.1 解读当前民俗体育教学中的一个误区当前在民俗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听到的学生反馈意见最多的是学生将民俗体育课程分 为完全不同的两个部分学习,在学习理论部分时更多的是以民俗文化为基础,需要理解、掌 握大量的不同民俗文化特征、规律等,这部分内容跟其它课程没有太大区别,而在学习民俗 体育相关技术时,又将其视为普通的体育课程,按照各个运动项目技术的要求,分别讲述。 一门课程学习结束,学生总是感觉是在学习两门毫不相干的课程,这种既无特色又无联系的 课程体系,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此问题,我们必须以师生双方都有着积极的 良好学习愿望为前提来找寻导致这种状况的真实原因。其实,是我们在民俗体育教学过程中 存在着一个严重的教学误区:我们人为的将民俗体育课程知识结构割裂开来,构建了“理论 ”与“实践”两个教学框架,这种教学方式尽管看上去结构完整(或许在其它课程中也比较 合适),但是事实上,它并不符合民俗体育知识体系的生成结构,自然也就不会取得良好的 教学效果。这也就是说,民俗体育教学必须要遵循其自身知识体系发生、发展的规律,才能 够在教学中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那么,民俗体育的教学规律是什么?那就是关于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建构”超循 环理论,它恰恰契合了教育学中知识学习的过程。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我们在教育环节存在 着知识“认知—建构”领域中的循环,甚至于也会发生“认知—建构—再认知—再建构”的 超循环存在。同样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民俗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也会贯穿着超循环演 化,而这种超循环是建立在民俗文化和体育文化互为基础、相互交融的过程之中的。因此, 我们在民俗体育教学中谈论的“超循环”事实上是存在于知识的发生基础上的超循环和文化 演进过程中的超循环两者叠加的产物。民俗体育教学超循环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循环系 统整合,而是一种功能性的综合。正是由于这种功能性的综合与整合,才真正赋予了民俗体 育教育以生命活力和价值。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教学误区一样,很多人总是认为教育就是简 单的知识的传递,就民俗体育而言需要学生像其它体育课程一样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等等 ,诚然,这些是民俗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必须环节,但是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对于民俗体育 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走进民俗体育,了解民俗体育,融入到民 俗体育之中,使之不仅仅成为民俗体育的传递者,更重要的是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成为民 俗体育的创造者。而这个过程的前提正是基于学生对于民俗体育相关知识的认知与建构过程 ,这才是导致我们当前民俗体育教学误区存在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建立“认知—建构”超 循环系统真正意义所在。
1.2 基于民俗体育教育的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研究民俗體育教育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的建立完全依赖于民俗体育教育系统自身体系的 自组织演化,而这种演化的核心动力来自于文化。我们不妨以一组图示来描述民俗体育教育 的超循环系统的生成。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作为文化系统中的重要因子 ,原本是两个联系并不紧密的系统(请注意是在民俗体育教育尚未生成之前),它们之间的 联系更多的是趋于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的联系,在很多民俗教育或者体育教育活动中也会部分 的涉及到关于民俗体育教育的因素,例如民俗教育中的带有“游艺”特征的教育,体育教育 中涉及到民族传统体育部分中的“踢毽子、滚铁环或者拔河等”这些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中 的共同元素,为日后民俗体育教育奠定了基础。但是,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在此时的联系仅 仅局限于此,如图1所示,甚至两者之间都无法产生交集。是什么原因致使两个有关联的部 分,却无法产生紧密的联系呢?主要是两者的联系是在外在表现形式而非核心内涵,也就是 说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文化信息交换,所以它们只能存在一种表象化的联系,而无法实现真 正意义上的交融。
那么民俗体育教育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又是如何建立起来呢?按照超循环理论,民 俗体育教学超循环系统的生成必须建立三体超循环体系,即民俗体育教育、民俗教育和体育 教育三体超循环体系,这个体系能够完成自我复制、适应和进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 则完全依赖于文化的交融作用,通过民俗文化、体育文化之间的交融,实现了信息流的交换 ,从而形成和巩固这种三体超循环的环境发展,那么这种循环模式也将很快被固定下来,继 而固定成为真正的三体超循环。于是,两个实体的民俗教育——体育教育超循环演化成为了 民俗教育——民俗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三个实体的超循环了。如图2所示,在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之间构成了一个超循环圈,在演化的过程中,由于 随机性或者突发性作用,突然出现一个不稳定的、暂时虚拟性的民俗体育教育突变体,此时 的民俗体育教育以一种暂时联盟的形式参加到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的超循环圈中,使得原来 的两个实体性质的超循环暂时得到了三个实体性质的超循环圈的形式,但是这种三体超循环 是一种暂时的、临时的超循环。这是因为此时的民俗和体育两个系统的文化还并没有达到完 全交融的状态,新的“民俗体育文化”体系并没有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分别针对学生 传授了两个系统的文化精髓,只完成了基本知识的认知过程,但是学生并没有在此基础上形 成知识的自主建构,完成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 忽略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通过对两个文化体系知识的认知,逐步建立起以 两者为基础所形成的新的、独立的民俗体育知识体系,该体系体系具备了自我演进的能力( 此时它已经超越于民俗和体育两个系统),又能够反过来影响民俗和体育系统,改变它们的 某些结构之后,这种基于文化核心的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才得以成立。
实际上我们在民俗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例如在讲授民俗体育舞蹈这 一教学内容时,通常会分别讲授民俗和体育两大文化体系相关知识,完成知识的认知过程, 继而在此认知基础上,我们就要去探寻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以“以身体运动文化 ”、“民族文化”作为基本联系纽带的,最终通过这种关系的相互渗透,在学生充分掌握的 基础上,由学生完成对于民俗体育(舞蹈)文化的构建。这样完成了知识——建构的第一步 过程。此时我们发现,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例如像社会文化的改变、宗教祭祀的需 求以及参与主体人的主体需求发生变化之后,两种文化系统得以真正的融合(当然这是需要 长时间的文化作用),形成属于民俗体育自身系统的文化体系——民俗体育文化,此时民俗 体育就已经突破了图1中的民俗和体育的关系,使二者关系更为密切。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 两个系统所进行的信息交换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直线型交换,而是通过民俗体育教育这一中介 形式,进行信息交换,但这样就使得交换的信息。这也就意味着学生通过自主构建所获取的 信息(民俗体育文化)应当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反过来促进学生对于民俗和体育相关 领域的学习,以此类推,超循环模式最终得以确立。图1 民俗教育—体育图2 民俗教育—民俗体育
教育关系教育—体育教育关系
2 民俗体育教育超循环系统演进研究
民俗体育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的演进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过程,它一定是与民俗 体育文化自身系统的演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民俗体育教育有别于其它领域教育的根本 区别。因为民俗体育作为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系统,它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因 此对于它的教育过程也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教育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将自己 至于民俗体育文化体系之中,去洞悉民俗体育的演进历程,然后才将自己置身于学习者的角 色,通过对民俗体育文化精神的把握,与民俗体育一起享受成长的过程。在民俗体育的学习 过程中,学习者一定是民俗体育演进过程中的参与者,正是由于学习者在认知基础上的不断 建构,才推动了民俗体育不断演进。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体育教育的过程就是民俗体育不 断演进的过程,民俗体育的学习者本身就是民俗体育的教育者,民俗体育的认知本质就是建 构,它们在系统的演进过程中是高度辩证统一的。因此,对于民俗体育认知——建构超循环 系统的研究一定是在民俗体育文演进的过程之中展开。
2.1 民俗体育传承的本质认知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环节,事实上就是民俗体育系统的自我复制过程。民俗体育一旦 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就会具有自主演化的能力,能够完成自我复制的过程。这个 过程仅仅是民俗体育自身知识体系的自我复制,它本身并不能完成针对民俗体育自身的保护 与传承,必须借助于某个平台才得以进行。这个平台恰恰就是民俗体育教育的认知过程。通 过对民俗体育相关知识的认知过程,民俗体育以教育为平台,人为传播媒介,完成了自我复 制的过程,同时在复制的过程中会随着传播时间和空间的扩布影响到民俗体育教育自身的发 展。这种相互影响,正是千百年来民俗体育得以延绵不绝、传承至今的本质所在。从拔河这 一运动项目1 300多年传承历程来看,运动项目本身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基本的规则 没 有发生变化,这就是说民俗体育在漫长的教育(传承)发展过程中,借助于人类的认知手段 ,很好的完成了自我复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自己的“遗传基因”。是什么原因能够让民俗 体育教育完成自我复制呢?是针对运动技术的认知教育。民俗体育教育一旦和体育教育完成 信息流的交换,它也就自然而然的秉承了体育教育的部分特点,其中体育运动技术的传承性 就是很重要的一点。把握住这个核心环节,拔河的遗传基因就不会丢失。我们可以清晰的看 到,无论拔河形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角力”为主导的项目价值核心没有发生变化,以 “拉绳过线”的竞技方式并没有改变。拔河这一古老的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得以流传不息应当 归功于民俗体育教育的自我复制。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意义,正是民俗 体育教育的本质所在,它已经超越了教育自身的范畴,而成为文化传承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手 段和方式之一。
2.2 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命活力民俗体育作为民俗体育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系统,自然民俗体育也会秉承这一特性, 二者之间的生命特征是如何得以彰显的呢?是通过民俗体育(教育)参与者的自主建构得以 实现的,从这个方面看,两者之间的自主建构是高度契合的。民俗教育的参与者在充分认知 的基础上,通过对获取信息的在再加工,得到一种全新的信息,这种信息因为信息获取者个 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经过加工之后并不会完全相同,因此,这是属于加工者个人的信息。也 就是说,民俗体育运动项目的信息经过学习者认知之后所完成的建构是独一无二的,学习者 将它们再次传递时,所传递的信息一定是属于“自己”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传播,才会导致 千姿百态的民俗体育运动形式的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运动项目会在不同地区、不同 人群中有不同的名称或者不完全相同的玩法的重要原因。当然,当这种建构建立在集体行为 之上时,就会对民俗体育运动项目产生重大的变革。在我们的民俗体育发展历程中不乏这样 的运动项目。
例如作为投射类的重要代表项目——投壶。在春秋时期,属于典型的上层社会的“高雅 ”运动,一开始其实就是射箭运动。投是指的投射带羽毛的剑(当时的射箭主要是指袖箭) ,壶则是指制作精美的剑壶,这两样东西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而言属于高端的奢侈品,但是 对于士大夫阶层而言,则是生活、社交必需品(当时士大夫如果不会射箭会被人耻笑),因 此,该项目只在士大夫阶层广为流传,士大夫阶层对其具有深度的认知。后来,由于社会价 值观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士大夫不会射箭了,但是他们对于该项目是熟知的,便逐渐将剑改 为筷子等其它器物;剑壶自然也不具备了,改为酒器等器皿,这其实是建立在对过去投壶运 动项目知识充分认知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其运动核心内涵没有改变,只是运动器械发生 了改变。这些改变后的器械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较为轻易可以获得,因此投壶这一运动得以在 民间广为流传。但是对于少年儿童而言,筷子、酒器也是不易得到的器物,因此,他们按照 投壶的规则(请注意此处同样是基于认知的基础)将器物进一步简化,改为木盒、杏核甚至 于直接在地上画圈,捡起石块就可以进行该项目的比赛。到了后来,投壶这一古老的民俗体 育运动项目逐渐分化为砸杏核、砸元宝等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尽管运动项目的发展是通过参 与者自主建构的,但是所有的建构都是建立在对该项目充分认知的基础上的。正是由于这种 自主建构的存在,才赋予了民俗体育以生命的色彩,彰显其生命活力,才有效的推动了民俗 体育文化的发展,使其千百年来得以延绵流传至今。
2.3 民俗体育的演进超循环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就是借助于教育的平台得以实施。而在民俗 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认知——建构这种超循环系统则成为民俗体育的重要演进动力。从教育 学中知识的学习逻辑来看,建构一定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这一点无论是从教育学的永恒 主义还是建构主义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同样,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建立在这一 逻辑基础之上的。首先,民俗体育的保护其实就是对民俗体育文化的认知,通过认知这一重 要的教育手段,我们将民俗体育文化得以传递,才会使我们的民俗体育文化精神能够延续。 但是仅仅是简单的保护还不够,这样的方式只会导致民俗体育系统的僵死,我们还需要对民 俗体育给予必要的创新,而这种创新正是由于受教育者认知过程中对接受信息的一种“深加 工”,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建构”。任何时代的民俗体育演进。一定是在保留文化精髓 的基础上,满足当时代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民俗体育的保护保住的是 其精神内涵,传承的是其时代特征。因此,民俗体育的超循环体系才会生出——这完全依赖 于民俗体育认知和建构系统的演进。这种循环之上的循环,是一种具有生命特征的系统演化 ,高一级的循环依赖于低一级循环的存在而存在,或者说正是由于低一级循环的不断演进, 才会导致高一级循环的生成,而这种动力恰恰来自于系统演进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驱动力—— 内驱力。因此,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超循环正是民俗体育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演进的根本动力 所在。
3 结 语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民俗体育教育的认知与建构过程应当注重两个环节的工作:一个是 针对民俗体育运动项目自身演进的认知与建构;另一个则是针对民俗体育在教育(传承)过 程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其知识体系的认知与建构。正是这两个环节的紧密协作,才会促使民 俗体育千百年来的传承与演进。“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将更加有效的推动民俗体育教育 的深入进行,更有利于民俗體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更加有利于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 、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策三,著.教学论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吴彤著.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 杨启亮,著.困惑与抉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4] 王俊奇,著.中西方民俗体育文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5]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6] 刘航.民俗体育认知研究[J].体育学刊,2010(1).
[7] 刘航.民俗体育生命价值解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