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职业学校教育中,电气专业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应用性较广的专业。如何搞好本专业的教学呢?本人立足于教学实践,深入思考,潜心探索,系统提炼,务求研究实效,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1、尊重学生主体,建立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3、努力创设学科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科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4、因材施教,分层推进。
关键词:电气教育;主体;兴趣;课堂教学;探究;情境;因材施教
就目前的职教现状,笔者认为: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胆改革,大胆创新。
一、尊重学生主体,建立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讲,现代教育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1、创造平等环境。职业学校学生虽然自控力较差,但他们的思维比较敏捷。树立平等意识,平等相处,做到使学生不仅是“教育的主体”,更是“积极和创造性”的主体。面对学生提出不同问题时,教师一定要耐心地给他们解释答复,不能因教学进度,课堂纪律或碍于情面而一概地冷淡、压制他们的提问与行为。如我在讲授《小信号高频调谐放大电路》时,同学们就问“基极、集电极电流为余弦脉冲,负载电阻上也应为脉冲电压,为什么是余弦波电压呢?”。教师就可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低频放大器与高频放大器负载有什么不同?”,“调谐回路有什么特性,起什么作用?”,“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相位关系如何?”。这样,把《电工学》、《低频电子线路》与《高频电子线路》相结合,很快同学们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同学们在这种课堂氛围中思维活跃,态度积极,不但很好地接受了课本知识,而且在课本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地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在自然的教与学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2、充分信任学生。职业学校学生进校成绩较差,这只能表明他们自身潜力没有被很好地发挥出来。本着这一思想,我在教授《戴维南定理》一节时,尊重学生思路,珍惜他们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对学生提出的某些“怪”想法延迟评价,让他们在以后的实践中验证其可行性,要求自己做到不压抑、不嘲讽,以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保持学生创造性的幼苗。对于学生的失误和过失给予谅解并赞赏其勇敢精神。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以信任和积极期待的教学态度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欣赏者、激发者和培养者。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营造浓厚教学氛围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学生具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热情是培养其创新人格的前提条件,兴趣是创新思维活动的重要动力,也是培养积极探索、自主发现创新人格的关键。为此,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以重视导入为前提,以教学方法为手段,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形象具体,促进学生学习情绪的进一步高涨,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1、加强直观教学,发挥教具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的互相协调作用。例如,学习晶体管时,本人把多种型号的晶体管带入课堂,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让他们记下型号。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元器件的外型、型号,了解元器件的应用情况,也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再如,学习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时,通过实物以及学生自述其所知的变压器用途,引导学生了解变压器的结构、“变”什么和“变”的原理,积极思维,掌握要领和理解原理,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2、重视教学实验,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只是教会学生理论知识,而学生并没有思维上的感官认识,而教学实验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人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的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過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努力创设学科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科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
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路开阔了,思维火花闪现了,这时教师如果没有给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学生又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会严重阻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尽量是开放的,探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那就是要变先讲后练为先尝试再点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再创造,有利于学生猜测与验证。
四、因材施教,分层推进
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层次,有的是学习上的佼佼者,有的是班上的差等生,还有的是社会青年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分层次推进。对低层次的学生,首先要求把基础知识学懂,不断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对较高层次的学生则给以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接受灵活性强的内容,接触更广的知识。重点把握好:把不同难度的题目安排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完成,并利用课堂作业的机会及时表扬好的学生,对做的不好的指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以上几点仅是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得出的浅显探讨。要取得课程的讲授成功,不仅需要教师的敬业爱岗,无私奉献,还要注意教学方法,更需要学生的积极投入。只有教学相长,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气教育;主体;兴趣;课堂教学;探究;情境;因材施教
就目前的职教现状,笔者认为: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胆改革,大胆创新。
一、尊重学生主体,建立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讲,现代教育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1、创造平等环境。职业学校学生虽然自控力较差,但他们的思维比较敏捷。树立平等意识,平等相处,做到使学生不仅是“教育的主体”,更是“积极和创造性”的主体。面对学生提出不同问题时,教师一定要耐心地给他们解释答复,不能因教学进度,课堂纪律或碍于情面而一概地冷淡、压制他们的提问与行为。如我在讲授《小信号高频调谐放大电路》时,同学们就问“基极、集电极电流为余弦脉冲,负载电阻上也应为脉冲电压,为什么是余弦波电压呢?”。教师就可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低频放大器与高频放大器负载有什么不同?”,“调谐回路有什么特性,起什么作用?”,“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相位关系如何?”。这样,把《电工学》、《低频电子线路》与《高频电子线路》相结合,很快同学们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同学们在这种课堂氛围中思维活跃,态度积极,不但很好地接受了课本知识,而且在课本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地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在自然的教与学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2、充分信任学生。职业学校学生进校成绩较差,这只能表明他们自身潜力没有被很好地发挥出来。本着这一思想,我在教授《戴维南定理》一节时,尊重学生思路,珍惜他们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对学生提出的某些“怪”想法延迟评价,让他们在以后的实践中验证其可行性,要求自己做到不压抑、不嘲讽,以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保持学生创造性的幼苗。对于学生的失误和过失给予谅解并赞赏其勇敢精神。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以信任和积极期待的教学态度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欣赏者、激发者和培养者。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营造浓厚教学氛围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学生具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热情是培养其创新人格的前提条件,兴趣是创新思维活动的重要动力,也是培养积极探索、自主发现创新人格的关键。为此,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以重视导入为前提,以教学方法为手段,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形象具体,促进学生学习情绪的进一步高涨,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1、加强直观教学,发挥教具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的互相协调作用。例如,学习晶体管时,本人把多种型号的晶体管带入课堂,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让他们记下型号。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元器件的外型、型号,了解元器件的应用情况,也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再如,学习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时,通过实物以及学生自述其所知的变压器用途,引导学生了解变压器的结构、“变”什么和“变”的原理,积极思维,掌握要领和理解原理,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2、重视教学实验,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只是教会学生理论知识,而学生并没有思维上的感官认识,而教学实验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人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的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過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努力创设学科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科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
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路开阔了,思维火花闪现了,这时教师如果没有给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学生又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会严重阻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尽量是开放的,探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那就是要变先讲后练为先尝试再点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再创造,有利于学生猜测与验证。
四、因材施教,分层推进
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层次,有的是学习上的佼佼者,有的是班上的差等生,还有的是社会青年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分层次推进。对低层次的学生,首先要求把基础知识学懂,不断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对较高层次的学生则给以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接受灵活性强的内容,接触更广的知识。重点把握好:把不同难度的题目安排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完成,并利用课堂作业的机会及时表扬好的学生,对做的不好的指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以上几点仅是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得出的浅显探讨。要取得课程的讲授成功,不仅需要教师的敬业爱岗,无私奉献,还要注意教学方法,更需要学生的积极投入。只有教学相长,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