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青海卡尔却卡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从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微量元素含量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青海卡尔却卡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稀土元素
[中图分类号] P5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60-1
卡尔却卡矿区隶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管辖,矿区山脉属东昆仑山脉的分支,总体地势具中间高,南北两侧低的特点,海拔均在4000m以上,4800m以上的山脊常年白雪皑皑,山势陡峻,沟谷深切,植被稀疏,呈现典型高原荒漠景观。水系属柴达木盆地内陆水系,常年流水的河流有那陵郭勒河。
1岩石学特征
本区岩体主要为侵入岩,均为中酸性岩,其中主要为晚二叠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其次为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呈岩基状产出,形态为较规则的长条状,呈北西西向展布,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花岗闪长岩呈岩株状侵入于二长花岗岩中。岩体中捕虏体极为发育,岩体与围岩接触部位变质作用强烈(图版IV)。
1.1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本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岩体多呈淡肉红色色调,岩石结构主要有似斑状结构、中粗粒粒状结构等,构造类型主要为块状构造。造岩矿物主要以钾长石(约为33%)、斜长石(约为30%)及石英(约为25%)为主;暗色矿物以角闪石和黑云母(约为10%)为主;副矿物含量较少,在2%以内,主要有磁铁矿和赤铁矿等,以它形或它形一半自形不等粒状充填于其他矿物之间。
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岩体中的钾长石多呈它形一半自形晶形,表面发生弱泥化及绢云母化,且表面裂纹发育,局部可见卡氏双晶,粒径一般在2mm左右。
斜长石主要以中酸性斜长石为主,斜长石晶体大多呈它形一半自形柱状或板状晶形,自形晶较少见,可见聚片双晶及卡钠复合双晶,晶体表面发生弱绢云母化等蚀变,粒径一般在0.5mm~1.0mm之间。
石英主要呈它形不规则粒状晶形,表面较干净,波状消光,粒径0.lmm~0.6mm之间,个别可达0.6mm以上,充填于其他矿物的不规则裂隙之间,也可见部分石英颗粒充填于钾长石晶体之中。
暗色矿物主要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二者多呈半自形柱状或板状晶形,表面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绿泥石化,且局部已蚀变为不透明矿物,其中角闪石多色性显著,粒径大小不一,含量约为10%。
副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和赤铁矿,含量在2%以内,多集中在黑云母中。
1.2花岗闪长岩
岩石呈灰白色,半自形粒状结构,中一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多发育不规则暗色小颗粒包体,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约为40%)、钾长石(10%~15%)、石英(20%~25%)、角闪石(约为10%)和黑云母(约为5%),其他矿物约为5%。
斜长石主要酸性一中性斜长石,大多成半自形柱状或板状晶形,可见聚片双晶,极少见环带结构,晶体表面发生弱绢云母化,个别晶体表面也可见发生碳酸盐化,粒径一般在0.2~0.8mm之间。
钾长石多呈半自形一它形短柱状晶形,表面发生微弱蚀变,可见卡氏双晶,粒径一般在0.1~0.5mm之间。
石英呈它形不规则粒状晶形,波状消光,部分晶体表面裂纹发育,粒径一般在0.05mm~0.4mm之间,个别可达0.5mm以上,充填于其他矿物不规则裂隙之间。
角闪石主要为普通角闪石,是本区的主要暗色造岩矿物,呈绿色或褐色,多为半自形晶形,多色性明显,局部可见弱绿泥石化,粒径一般在0.2mm~0.5mm之间。
黑云母显微镜下多呈绿色,少数为褐色,片状晶形,晶体表面发生不同程度的绿泥石化,粒径大小不一。
2岩石化学特征
本次研究样品均采自卡尔却卡矿区内花岗岩类岩体的不同部位,均为新鲜或蚀变较弱的岩石,岩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花岗岩类的SiO2含量在60.55%~71.43%之间,平均含量为65.73%,高于中国同类岩石的SiO2平均含量57.39%,为中酸性岩类岩石。
岩石碱总量(K2O+Na2O)为4.49%~7.62%,平均值为5.84%,Na2O/K2O值,在0.35~1.13之间,平均为1.30。本区样品Na2O平均值为2.70%,K2O平均值为3.15%,Na2O1.1,从物源角度岩石属典型S型花岗岩;里特曼组合指数(σ)值在1.07~1.52之间,基本上属典型的钙性岩,广义上的钙碱性岩。
3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测试结果表明,本区较纯花岗岩类岩石中元素W、Mo、Cu、Ag含量较高,均高于维氏值,表明较纯岩体中元素W、Mo、Cu、Ag等较为富集,Pb均小于或等于维氏值(RA-1与维氏值相等、Zn除了样品RZ-l和RA-7含量低于维氏值外,其余含量均高于维氏值,特别是样品RA-3中Zn含量是维氏值的5倍多。另外V、Cr、Co、Ni均低于维氏值。岩石富集Ba、Sr。非造山型花岗岩由于岩石形成于长期较稳定的环境,有强烈分异的分离结晶作用存在,主要表现为Sr和Ba的强烈亏损。本区花岗岩Ba、Sr含量均在维氏值上下,反映的是造山型花岗岩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王松,丰成友,李世金等.青海祁漫塔格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区花岗闪长岩错石SHRIMP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2009,36(l).
[2]李世金,孙丰月,王力等.青海东昆仑卡尔却卡多金属矿区斑岩型铜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J].矿床地质,2008,27(3).
[关键词]青海卡尔却卡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稀土元素
[中图分类号] P5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60-1
卡尔却卡矿区隶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管辖,矿区山脉属东昆仑山脉的分支,总体地势具中间高,南北两侧低的特点,海拔均在4000m以上,4800m以上的山脊常年白雪皑皑,山势陡峻,沟谷深切,植被稀疏,呈现典型高原荒漠景观。水系属柴达木盆地内陆水系,常年流水的河流有那陵郭勒河。
1岩石学特征
本区岩体主要为侵入岩,均为中酸性岩,其中主要为晚二叠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其次为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呈岩基状产出,形态为较规则的长条状,呈北西西向展布,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花岗闪长岩呈岩株状侵入于二长花岗岩中。岩体中捕虏体极为发育,岩体与围岩接触部位变质作用强烈(图版IV)。
1.1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本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岩体多呈淡肉红色色调,岩石结构主要有似斑状结构、中粗粒粒状结构等,构造类型主要为块状构造。造岩矿物主要以钾长石(约为33%)、斜长石(约为30%)及石英(约为25%)为主;暗色矿物以角闪石和黑云母(约为10%)为主;副矿物含量较少,在2%以内,主要有磁铁矿和赤铁矿等,以它形或它形一半自形不等粒状充填于其他矿物之间。
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岩体中的钾长石多呈它形一半自形晶形,表面发生弱泥化及绢云母化,且表面裂纹发育,局部可见卡氏双晶,粒径一般在2mm左右。
斜长石主要以中酸性斜长石为主,斜长石晶体大多呈它形一半自形柱状或板状晶形,自形晶较少见,可见聚片双晶及卡钠复合双晶,晶体表面发生弱绢云母化等蚀变,粒径一般在0.5mm~1.0mm之间。
石英主要呈它形不规则粒状晶形,表面较干净,波状消光,粒径0.lmm~0.6mm之间,个别可达0.6mm以上,充填于其他矿物的不规则裂隙之间,也可见部分石英颗粒充填于钾长石晶体之中。
暗色矿物主要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二者多呈半自形柱状或板状晶形,表面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绿泥石化,且局部已蚀变为不透明矿物,其中角闪石多色性显著,粒径大小不一,含量约为10%。
副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和赤铁矿,含量在2%以内,多集中在黑云母中。
1.2花岗闪长岩
岩石呈灰白色,半自形粒状结构,中一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多发育不规则暗色小颗粒包体,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约为40%)、钾长石(10%~15%)、石英(20%~25%)、角闪石(约为10%)和黑云母(约为5%),其他矿物约为5%。
斜长石主要酸性一中性斜长石,大多成半自形柱状或板状晶形,可见聚片双晶,极少见环带结构,晶体表面发生弱绢云母化,个别晶体表面也可见发生碳酸盐化,粒径一般在0.2~0.8mm之间。
钾长石多呈半自形一它形短柱状晶形,表面发生微弱蚀变,可见卡氏双晶,粒径一般在0.1~0.5mm之间。
石英呈它形不规则粒状晶形,波状消光,部分晶体表面裂纹发育,粒径一般在0.05mm~0.4mm之间,个别可达0.5mm以上,充填于其他矿物不规则裂隙之间。
角闪石主要为普通角闪石,是本区的主要暗色造岩矿物,呈绿色或褐色,多为半自形晶形,多色性明显,局部可见弱绿泥石化,粒径一般在0.2mm~0.5mm之间。
黑云母显微镜下多呈绿色,少数为褐色,片状晶形,晶体表面发生不同程度的绿泥石化,粒径大小不一。
2岩石化学特征
本次研究样品均采自卡尔却卡矿区内花岗岩类岩体的不同部位,均为新鲜或蚀变较弱的岩石,岩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花岗岩类的SiO2含量在60.55%~71.43%之间,平均含量为65.73%,高于中国同类岩石的SiO2平均含量57.39%,为中酸性岩类岩石。
岩石碱总量(K2O+Na2O)为4.49%~7.62%,平均值为5.84%,Na2O/K2O值,在0.35~1.13之间,平均为1.30。本区样品Na2O平均值为2.70%,K2O平均值为3.15%,Na2O
3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测试结果表明,本区较纯花岗岩类岩石中元素W、Mo、Cu、Ag含量较高,均高于维氏值,表明较纯岩体中元素W、Mo、Cu、Ag等较为富集,Pb均小于或等于维氏值(RA-1与维氏值相等、Zn除了样品RZ-l和RA-7含量低于维氏值外,其余含量均高于维氏值,特别是样品RA-3中Zn含量是维氏值的5倍多。另外V、Cr、Co、Ni均低于维氏值。岩石富集Ba、Sr。非造山型花岗岩由于岩石形成于长期较稳定的环境,有强烈分异的分离结晶作用存在,主要表现为Sr和Ba的强烈亏损。本区花岗岩Ba、Sr含量均在维氏值上下,反映的是造山型花岗岩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王松,丰成友,李世金等.青海祁漫塔格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区花岗闪长岩错石SHRIMP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2009,36(l).
[2]李世金,孙丰月,王力等.青海东昆仑卡尔却卡多金属矿区斑岩型铜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J].矿床地质,200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