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西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的对策分析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目前實现西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最为有效的组织形式。而由于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更为落后,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经营人才也更加缺乏,严重制约着西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引入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已逐渐成为共识。发展西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人才主要受当地社会环境因素、教育水平、落后观念等的制约,因此西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人才建设应从产业发展、加大投入、优化机制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西北地区 农民专业合作社 带头人 源动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社员的自我服务解决自己的事情,是实现农业经营“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风险分散化”的规模经营、效益共享的农业互助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社基于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宗旨,结束了“一家一户”低效的农业生产方式。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法身份和地位,从而对推进农民的组织化发展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因而作为破解传统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小规模与大市场的集约化、规模化矛盾的有效途径——农民合作社倍受重视,又成为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重要内容,被明确为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走向专业化经营。
  一、管理人才的匮乏制约着西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西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水平低,数量少,远远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人力资源的严重短缺是关键性的问题。现有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大多是技术农民、“生产能手”、专业技术员等,一般没有相关的合作社运作经验,缺乏应有的管理技能。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合作社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内部分工日益精细、股权结构日益多元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再加上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原本就很松散的组织结构更是无法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形势下,优秀经营管理者的匮乏就显得更为突出。可以说没有合作社企业家就没有合作社。西北地区农民合作社对高水平经理人的渴望已经成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当务之急。因为农村基层合作社大量缺乏经营管理人才,合作社开始从社会寻找专业的外援人员。经过专门培训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能够有效提高经营效率。在全国发达地区引进职业经理人已逐渐成为共识,西北地区要转变单纯依靠理事长或理事对合作社进行管理的落后观念,聘请职业经理人来领导农民合作社长久发展。
  合作社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管理方式与优秀的管理人才,在农民素质总体偏低的西部农村,合作社带头人在农民合作组织中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或为村干部、或为经营大户或企业主,这些人由村民推举成为合作社的理事长或理事,合作社传统上由理事长或理事来管理,往往对合作社实行家长式的管理。对于这种带有我国社会传统文化的集权管理的特点,职业经理人制度能有一定的克服作用,因而也是合作社最重要的制度补充。
  二、制约西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人才发展的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形成制约。
  1.1农村教育投资力度不够。长期以来存在着义务教育投入城乡不平衡的现象,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量也低于城镇投入量。由于县级财政存在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省级政府难以全面统筹投入经费,西北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总量更为不足。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人才向城市流动,农村缺乏培育高级管理人才的土壤,也不具吸引外部人才的社会经济环境。比如大量高校毕业生面对就业难的严峻现实,依然不愿意进入农业领域就业,就是生源地为农村的毕业生回农村的意愿也很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小规模家庭生产方式代表的是一种低效率、低效益的生产经营方式,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可以预见当大量新型的大学生农民出现之时,就是合作社繁荣之日。
  1.2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政府相关部门对人才资源重视不够。尽管各级政府大多已经在观念上认识到人才资源的重要性,但西北地区改革发展比较滞后,相比东部地区其计划经济的色彩还比较浓厚,由于这种传统的体制、机制的作用,在人力资源开发市场化方面,以及具体的选人、用人、育人等各环节上,存在着市场机制不健全、资源配置不合理等许多弊端。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西北农村人力资源流失更为严重,呈现出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闲置、浪费,另一方面高素质劳动力极其缺乏的结构性失衡。这使得西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管理人才缺乏的瓶颈约束更加突出。
  2.农村人力资源教育水平比较低。农村人才“空心化”问题凸显,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使得农村人力资源总量过剩、结构性不足更加突出。另一方面,西北地区农村生活环境大多闭塞,文化设施缺乏,思想意识落后,农民教育欠缺。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固化和农业投入较低,也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发育不良”,加之我国长期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义务教育阶段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缺乏职业教育以及生产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内容脱离农村生产实践,基础教育与农民职业素质的提高缺乏相关性。因此西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严重缺乏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人才就不足为奇了。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低,结构不合理,直接制约了对合作社发展所需经理人才的供给。
  3.农民合作社缺乏聘请职业经理人的意识。由于西北地区农业发展更为滞后,农业生产习惯于农民自己经营,对职业经理人知晓率较低,真正意识到并聘请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运营的还很少,同时缺乏必要的信任,将职业经理人视为“外人”,不能有效发挥职业经理人这一宝贵资源。
  三、发展西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人才的着力点
  1.加大资本投入,形成人力资源的“造血”机制。各级政府要引导更多的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现代农业是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农业,而我国长期以来以牺牲农业的发展以支持工业,使得农业投入一直严重滞后,因此必须加大对农业的资本投入,因此要满足西北地区农业发展对资本的迫切需求。要推动市场农业的发展。由于环境、资源约束性日益突出,农业正在变为今后效益可能最好的产业之一,应积极促进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其重要意义在于可将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注入传统农业。产业的发展是基础性的,唯有壮大了这个“梧桐树”,人力资源才能源源不断,这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源动力。要努力营造农村聚人、育人和用人的良好环境,各类人才到农村大有作为。   2.建立合理的農村人才资源配置机制。要引导合作社积极创造条件优化发展环境,用合作社规范发展的好势头留住人才,形成在合作社工作大有作为的良好态势。职业经理人的综合素质是需要经过市场来检验的。职业经理人的培养目标必须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偏离市场需求的培育模式无法满足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失去了建立培育模式的意义。要推动农业职业经理人交易由政府主导的职业经理人推荐制度转向市场,最终将农业职业经理人引向自由竞争的市场,构建农业职业经理人才市场。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交流,鼓励其不受地域限制,在更大区域内自由流动,由市场完成对职业经理人的绩效评价和薪酬分配等,实现农业职业经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构建人才流动的长效机制。
  3.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的培育和扶持机制。要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农村教育的软硬件建设,切实提高农村教育和培训的水平,形成职业经理人的培育环境。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考虑职业经理人的可能来源,对可培养的对象进行划分,就地取材,因材施教,采取多层级多类别的培养模式。要重视乡土人才,他们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为合作社发展注入新活力,更要做好这些乡土人才的开发,最终实现能人创实业、带动群众创家业的全民创业格局。
  4.创新人才的开发与利用机制。当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才短缺其实是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结果。西北地区农民的农业收入不到其全部收入的一半,更多的收入却来自非农收入,多数农民为兼业农民,这也是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既然是市场化形成的问题,最终还要让市场来解决。要遵循市场原则,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补充,用市场的利益原则来引导,提高农民的农业收入占比,让农民从事农业收入与城市市民的收入能够逐渐持平,这才是解决合作社经理人才短缺问题的根本之道。要重点培养出大批具有文化知识、懂科学技术和较强劳动能力的、敢于竞争和富于创新精神的新型农业人才。推动专业人才与公务员队伍良性互动;推动大学生村官成长为专业骨干人才。要培育农民的企业家精神,要完善合作社企业家的培养机制,逐步形成合作社企业家市场。
  参考文献:
  [1]刘小童,李录堂,张然,赵晓罡. 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人治理与合作社经营绩效关系研究——以杨凌示范区为例 [J]. 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12期.
  [2]谢瑞武. 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新型农业[J].农村工作通讯2014年19期.
  [3]欧亚. 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南方农村2014年7期.
  [4]许亚东.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13年13期.
  [5]楼栋 . 成员异质性、收益分配与农民合作社服务功能研究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4.
  作者简介:韩秉智(1970—),男,汉族,宁夏银川市,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农业经济。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开发都市休闲农业产业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得到相应理论体系的支持。都市休闲农业是将农业生产、生活以及生态功能等结合起来的产业类型之一,不但能够运用观光、休闲以及采摘等形式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而且还能够让现代都市人体验到美丽的田园风光以及自然景观,所以需要进行详尽的理论探究。本文阐述了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点,论述了构建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理论定位,并提出了构建都市休
期刊
摘 要:档案收集工作是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做好企业档案的收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企业的发展,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理解档案收集工作的主体和内容,运用多种途径推动企业档案的收集工作,保证档案收集工作有效开展。  关键词:档案收集 主体 内容 建议  档案收集工作是企业档案管理的最初环节,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石。档案收集工作其对后期的包括档案的鉴定、整理、检索、编研以及利用和统计等档案
期刊
摘 要:房地产行业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之后,虽然在近些年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有些萎靡不振,但房地产行业在我国已经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其中,房地产档案管理是促进房地产行业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行业 档案管理 风险 思考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房地产行业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不断促进我国房地产行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在信息经济的推动作用下,一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新型产业形态——现代物流应运而生。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全新的物流行为,在经济市场中所占据的分量越来越重,并迅速成为了一股极具发展潜力的新生力量。基于此,文章从现代物流的概念出发,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物流的相互影响,以供相关读者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现代物流 相互影响
期刊
摘 要:中国房地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步,从最初的无序竞争、价格竞争等低级竞争,已经发展到今天的品牌竞争等高级竞争,通过优秀企业文化打造强势品牌将是今后房地产企业发展竞争的重要手段。房地产企业文化作为管理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念、制度模式、品牌理念以及营销方式的文化提升和凝练。它往往为企业内的员工所共有,经由较长时间的沉淀而留存下来。企业员工通过对企业文化这种延续性知识的学习,把企业的价值观念和自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国内经济也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良好发展,国内各行业整体实力得到了提高。然而现阶段国内各企业实际的经营趋势以及市场环境等逐渐复杂,想要在行业市场中站稳脚跟,就一定要转变企业观念,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进而为企业创新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文章从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效帮助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提升自身软实力,保证企业受益提升的同时,促进社
期刊
摘 要:陕西省人民医院重视文化建设,激发每个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爱院意识、创造力和激情,不到四年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本文分析了发展背后表现出的文化现象:领头人的人格魅力引领感召员工,重人才,培养员工好习惯,为员工办实事,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以及对医院、对工作的高度认同、认可。这种能量的迸发,靠的是文化管理。  关键词:发展 文化现象 分析  陕西省人民医院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样的环
期刊
摘 要: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发展战略规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生产、管理、运作、改革等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促进公司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  关键词:企业文化 班组建设 有效融合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元
期刊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建设是信息技术条件下图书馆建设的方向和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大数据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影响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因素,并对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出了用户需求管理的模式,本文提出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需要从技术、资源以及服务三方面强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还需要对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进行创新,供新时期下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 数字化图书馆
期刊
摘 要: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品牌传播推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并没有对此产生重视,长此以往,企业将离市场发展需要越来越远,难以抢占优势竞争地位,甚至陷入经营困境。 鉴于此,本文浅谈了企业文化对品牌传播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探索基于企业文化的品牌传播推广策略,以期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意识,实现品牌长足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 品牌传播 推广策略  在传统的产品时代,企业主要依靠产品质量和价格来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