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语法教学是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的,无论是词汇教学、写作教学、阅读教学,还是听力教学,都需要语法教学的渗透,如何进行高校的英语语法教学?传统的翻译法已经过时;交际法似乎也不妥,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实施了一种认知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即,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能力出发进行语法教学,从整体、概念、兴趣、组块、意义、推理等认知因素思考语法教学。本文拟提出这种方法,谈谈实施它的原则和方法,并简要阐述它可行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认知理论;英语语法教学
认知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它用来描绘不同的人在观察、组织分析及回忆信息、经验等方面的不同习惯性倾向。认知法反对语言是“结构模式“的理论,反对在教学中尽心反复的机械操作练习。它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语言的习惯是掌握规则,而不是形成习惯。用语言学家 Peter Skehan教授在《语言学习认知法》(A Cognitive Approachto Language Learning)中指出在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中、尤其在语言形式即语法的教学中可以实施认知法(cognitive code method;cognitive approaches),即“用一般的认知因素来识别、分析、储存以及产生新的语言”,用认知力来获得语法结构” 。所谓的认知教学指的是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能力出发,进行语法教学,从整体、概念、意象、组块、意义、兴趣、推理等认知因素思考语法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语法的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的重要问题。如果高效率的掌握所涉及的语法知识,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着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
1.整体观
整体观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决定着部分的知觉。从这一角度来考虑,目前高校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着一下问题:英语课堂以精讲语言知识为主,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精读课,但由于精读课时间紧,任务多,很难有足够时间系统地讲解语法知识。而语法本身是一个由众多概念构成的复杂的系统,但由于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对语法的讲解主要基于各单元出现的语法现象的解释或者课后练习的训练,这就是“单项讲解”法。这看似符合语法教学系统性与渐进性的原则,但内容间联系不够.因为从语言的表达上看,某些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应该放在一起讲,可按照教材的安排却把它们分散了。这就违背了“整体观”。这种教师资助安排的语法教学,既没有从大纲上,又没有从教学计划上保证其系统性,整体概念不清晰,随意性大,对教学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外,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脱离其所在的文化而存在,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脱离了语言所在的文化背景;同一个表达方式在不同的语境、国家都有着不同的意义,有时候这种差异甚至是惊人的,这也是英语语言教学的误区之一,缺乏整体观。因此,在语法课中有必要介绍一下英语的正式、非正式、规范、非规范等多种表现形式。这对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有帮助,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某些同义异形结构。
2.概念观
概念是反映客体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以浓缩的形式将信息储存起来,既包括各种具体客体,又包括客体的各种性质和关系;它有巨大的认知功能,能帮助我们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是”,哪些是“非”。反映在语法学习上,如果概念清楚,运用语法易正确;如果概念模糊或错误,运用语法易出错或必出错在语法课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清晰概念。可利用以下三个认知观念:
(1)概念本身的讲解。交际法提倡在英语教学中尽量避免使用母语,全英课堂的打造能使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能融入到进课堂就要转换成用英语表达的模式。这种要求在学习语法知识以外的教学中是可以实现的,而在语法教学中,鉴于整体的理解水平,某些学生难以掌握的语法概念如名词性从句,倒装、虚拟语气等应适当使用母语,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所学语法点有清晰的概念。而对于该语法的具体用法,则要以英语为主进行认知理解和演练。
(2)语法点特征的分析。特征分析是形成概念与知觉的一个手段。如在讲到主谓一致这个概念时,因具体情况比较复杂,光通过概念的讲解并不能清晰地把具体的使用方法讲解清楚,教师可通过对类似情况的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给予学生具体的理论指导,强化对这一语法现象的知觉,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对比法教学。这也是形成概念的一个手段。它强调对某一客体进行实例的收集与对比,比较其相似点与不同点而建立起概念。如在讲到难点和重点的定语从句时,学生对关系代词who和whom的理解十分困惑,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哪个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进行对比:
1)I have many friends to I am going to send Christmas cards.
2)The number of people will join this guided tour has reached as many as 35.
学生完成后,再进行技巧的讲解:”If you find you’ve replaced ‘who’or ‘whom’ with he,she or they,‘who’ is correct.类似这样的对比可让学生从具体的操作中直观深刻地对定语从句的概念有正确的认识。英语中许多语法现象都可以通过对比清晰其概念: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体,一般过去时与过去完成体,现在完成体与过去完成体,同一连词引导的多种分句,不同连词引导的同一分句,等。
3.兴趣观
从兴趣出发。进行认知兴趣一直是教师在教学中强调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的关键。而认知式教学方式,也强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是建立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语法学习的。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里,也引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如果自己能够学会,那就不需要英语老师了,学生如果在英语老师的帮助下也不能学会,那么他的英语兴趣又能维持多久呢?显然会很快的衰退掉。所以,我们也应该在课堂是树立这样一个理论,那就是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英语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备书本”,也要“备学生”,设计的“最近发展区”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例如,怎样引出新知识、新句型,怎样用同学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解释一个概念,怎样创设情境,怎样归纳学过的知识等,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引起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将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维持下去。
【关键词】认知理论;英语语法教学
认知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它用来描绘不同的人在观察、组织分析及回忆信息、经验等方面的不同习惯性倾向。认知法反对语言是“结构模式“的理论,反对在教学中尽心反复的机械操作练习。它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语言的习惯是掌握规则,而不是形成习惯。用语言学家 Peter Skehan教授在《语言学习认知法》(A Cognitive Approachto Language Learning)中指出在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中、尤其在语言形式即语法的教学中可以实施认知法(cognitive code method;cognitive approaches),即“用一般的认知因素来识别、分析、储存以及产生新的语言”,用认知力来获得语法结构” 。所谓的认知教学指的是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能力出发,进行语法教学,从整体、概念、意象、组块、意义、兴趣、推理等认知因素思考语法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语法的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的重要问题。如果高效率的掌握所涉及的语法知识,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着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
1.整体观
整体观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决定着部分的知觉。从这一角度来考虑,目前高校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着一下问题:英语课堂以精讲语言知识为主,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精读课,但由于精读课时间紧,任务多,很难有足够时间系统地讲解语法知识。而语法本身是一个由众多概念构成的复杂的系统,但由于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对语法的讲解主要基于各单元出现的语法现象的解释或者课后练习的训练,这就是“单项讲解”法。这看似符合语法教学系统性与渐进性的原则,但内容间联系不够.因为从语言的表达上看,某些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应该放在一起讲,可按照教材的安排却把它们分散了。这就违背了“整体观”。这种教师资助安排的语法教学,既没有从大纲上,又没有从教学计划上保证其系统性,整体概念不清晰,随意性大,对教学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外,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脱离其所在的文化而存在,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脱离了语言所在的文化背景;同一个表达方式在不同的语境、国家都有着不同的意义,有时候这种差异甚至是惊人的,这也是英语语言教学的误区之一,缺乏整体观。因此,在语法课中有必要介绍一下英语的正式、非正式、规范、非规范等多种表现形式。这对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有帮助,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某些同义异形结构。
2.概念观
概念是反映客体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以浓缩的形式将信息储存起来,既包括各种具体客体,又包括客体的各种性质和关系;它有巨大的认知功能,能帮助我们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是”,哪些是“非”。反映在语法学习上,如果概念清楚,运用语法易正确;如果概念模糊或错误,运用语法易出错或必出错在语法课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清晰概念。可利用以下三个认知观念:
(1)概念本身的讲解。交际法提倡在英语教学中尽量避免使用母语,全英课堂的打造能使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能融入到进课堂就要转换成用英语表达的模式。这种要求在学习语法知识以外的教学中是可以实现的,而在语法教学中,鉴于整体的理解水平,某些学生难以掌握的语法概念如名词性从句,倒装、虚拟语气等应适当使用母语,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所学语法点有清晰的概念。而对于该语法的具体用法,则要以英语为主进行认知理解和演练。
(2)语法点特征的分析。特征分析是形成概念与知觉的一个手段。如在讲到主谓一致这个概念时,因具体情况比较复杂,光通过概念的讲解并不能清晰地把具体的使用方法讲解清楚,教师可通过对类似情况的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给予学生具体的理论指导,强化对这一语法现象的知觉,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对比法教学。这也是形成概念的一个手段。它强调对某一客体进行实例的收集与对比,比较其相似点与不同点而建立起概念。如在讲到难点和重点的定语从句时,学生对关系代词who和whom的理解十分困惑,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哪个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进行对比:
1)I have many friends to I am going to send Christmas cards.
2)The number of people will join this guided tour has reached as many as 35.
学生完成后,再进行技巧的讲解:”If you find you’ve replaced ‘who’or ‘whom’ with he,she or they,‘who’ is correct.类似这样的对比可让学生从具体的操作中直观深刻地对定语从句的概念有正确的认识。英语中许多语法现象都可以通过对比清晰其概念: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体,一般过去时与过去完成体,现在完成体与过去完成体,同一连词引导的多种分句,不同连词引导的同一分句,等。
3.兴趣观
从兴趣出发。进行认知兴趣一直是教师在教学中强调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的关键。而认知式教学方式,也强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是建立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语法学习的。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里,也引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如果自己能够学会,那就不需要英语老师了,学生如果在英语老师的帮助下也不能学会,那么他的英语兴趣又能维持多久呢?显然会很快的衰退掉。所以,我们也应该在课堂是树立这样一个理论,那就是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英语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备书本”,也要“备学生”,设计的“最近发展区”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例如,怎样引出新知识、新句型,怎样用同学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解释一个概念,怎样创设情境,怎样归纳学过的知识等,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引起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将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