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的心理问题以及对策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iyu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年级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学习存在很多的心理问题,有入学困难,人际交往困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针对一年级孩子入学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本文从做好幼小衔接,营造轻松地环境、树立榜样和恰当评价来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入学适应;心理问题;对策
  一年级新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社会期望等 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可能导致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落、考试焦虑恐惧、厌学情绪等 “学习适应性障碍问题”的产生。 那么如何更好的解决好一年级新生入学的适应问题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教育经验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一年级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新生在进入一年级的时候,往往会有各种不良反应,表现在:
  (一)入学焦虑
  有些孩子不愿意上学,每天进校门前都要抱着妈妈大哭一场,拉着妈妈的衣角不愿放手。到学校上学成为孩子非常痛苦的事情。还有小朋友找借口,说这里痛,那里不舒服,到医院检查又没病。有些学生已进入到教室里面就大哭,怎么哄都没有用等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孩子会在上课时站起来,在教室后面走一圈,或者在自己的座位上玩书包。上课的时候,不积极主动,不愿出声,不举手,老师提问也不回答。这些孩子都是入学焦虑。我学校里就有这样一个孩子,每天到校在校门口哭闹,好不容易进了教室后,老师稍微一不留神,他就躲起来了,经常跟老师玩“藏猫猫”。这个孩子就是典型的入学焦虑,如果不能有效措施,孩子这样焦虑下去,将会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二)人际交往困难
  一些孩子面对一大群陌生的孩子,孩子成了个“闷葫芦”。怕和其他孩子玩耍逗乐,完全是个“独行侠”。每天在学校,最热衷的是放学,将近放学时眼睛骨碌碌盯住门口,等待下课铃响就冲出去找父母。上学已有一两个星期,在班上还是一个朋友都没有。有些学生比较含羞,遇到问题,不会找老师解决;有些同学不尊重其他同学,检查捉弄学生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孩子在家娇生惯养,在学生受不了一点儿委屈,和同学优点小矛盾,就会大打出手。
  (三)注意力不集中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一直都坐不定,经常会在课堂上发出声音;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喜欢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还有一些孩子在课堂上东瞧瞧西看看,很难跟着教师的思维学习。有些孩子必须手里拿着玩具。
  二、相关对策
  这些现象都跟新生刚入学不适应有很大关系,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新生的学习和心理,那么怎么样解决这种问题呢?
  (一)做好入学准备
  作为儿童入学之前的教育机构,承担着学龄前儿童主要的教育工作,是儿童做好入学准备的重要基地。幼儿园方面应为儿童做好相应的必要的入学准备,例如对儿童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学习方法的调整等。尤其,要在大班重点培养注意力集中与倾听习惯,因为这两项学习习惯是影响一年级课堂学习效果最重要的因素。有了好习惯做基础,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良好性格的塑造都大有裨益。因此,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重点不在于学习内容的多少,而是要着眼于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小学刚入学阶段一年级教师同样需要做好入学教育,这就需要教师让学生提前熟悉校园,感受小学校园与幼儿园环境的不同,还要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帮助孩子尽快适应一年级生活,同时也需要家长心理上有适应的过程。比如让家长跟孩子讲讲小学的生活,给孩子准备好相应的文具等。
  (二)营造轻松的环境
  开学前学校就可以大胆地对一年级的教室进行改装,把教室装扮得更贴近孩子的生活。以漂亮可爱的教室文化来迎接新生,使新生喜欢新的环境。开学后教室里可以有教师和学生共同种植的各种小花草的植物角、科技角、图书角;黑板前的教师讲桌也一改“高高在上”的老样子,变成一个平面低矮的半圆形,高矮与学生的课桌一样,条件允许的学校学生的桌椅可以有创新的排法,以更利于师生的交流学习为准,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将教室里的评比栏上的“优”、“良”、“及格”、“不及格”等评语改为笑脸、无表情脸和哭脸,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枯燥生硬的评比变得生动有趣,易于孩子 接受,生动形象地激励学生力争上游。为了增加孩子的自信,在校园里和墙壁上还可以贴上漂亮显眼的“我长大了”、“我能行”、“相信我”等提示语。这些环境的变化,减轻了儿童刚入学的心理压力,消除了儿童的疲劳、精力不集中、自信心降低、害怕上学等不良现象,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班集体生活。
  (三)树立榜样
  孩子们的眼中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特点,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学生耳儒目染,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小学生的另外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性强,还有争强好胜心理,要多用小学生身边的伙伴给他们做榜样,激励他们向小伙伴学习。
  比如每天表扬那些按时到校不哭闹的孩子,鼓励有进步的孩子。用小榜样引导那些入学焦虑的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来上学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对于一些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孩子,也可以采用榜样激励法。“瞧,某某坐的真直啊,某某一直认真听讲,老师快奖励他们一个小贴贴”。有了这样的引导,就会激起孩子向榜样学习的动力。
  (四)恰当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觉得学习成绩的快樂,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评价要多样化,要有针对性,语言要丰富,不要总是一句:“你真棒”。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一句表扬,或是一个小红花、五角星都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又是处于刚升入小学的重要阶段,因此这时期的孩子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我们方法适当,采取相应的对策,孩子们会很快适应小学生活的。
  参考文献
  [1]《平稳度过一年级》.
其他文献
摘要:现阶段要成为适应新世纪发展的人才,英语是非常必要的基本能力。就小学生而言,从小能够打好英语基础,对于日后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帮助。我国小学生英语学习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主要探讨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心理障碍分析,以及解决小学生这些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对策  现阶段要成为适应新世纪发展的人才,英语是非常必要的基本能力。就小学生而言
期刊
摘要:小学低年级孩子由于年龄较小,入学难以适应,学习压力大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学生的消极被动学习,进而形成厌学心理。本文分析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在学校、家庭、自身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对症下药,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自觉地、主动地探究知识,变苦学、厌学为乐学。  关键词:厌学情绪;小学低年级;对策  厌学情绪是一种心理状态,并不是某个特定学生个人所有,某种程度而言,所
期刊
摘要:《纲要》中指出:家长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更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家长会是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怎样组织和开展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会的作用,让它为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服务,是值得我们幼儿教师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准备;家长;研讨会  《纲要》中指出:家长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更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家
期刊
摘要: 合理的评价是一种尊重、一种鞭策、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本文从利用专栏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品质的养成;利用网络评价,促进学生爱的发展;利用即时性评语、阶段性评语、“五心相连式”等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评价为学生插上快乐的翅膀。  关键词:评价;快乐成长  评价是教育的一个永恒话题,没有评价便没有教育。合理的评价是一种尊重、一种鞭策、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
期刊
摘要:“后进生”可以说是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的,也是最伤脑筋的。如果一个班级解决不好“后进生”问题,不仅会给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带来诸多的不便,也是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人自身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本文将从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其表现谈起,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解决策略,着重从四方面论述具体方法。  关键词:师爱;后进生;转 化  有关史料记载:大教育家孔子有弟子三千,而贤者七十二。毋庸质疑
期刊
摘要:本文从实际案例出发,探索游戏导入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不但可以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同时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转换成“游戏”,通过游戏的感性活动,引导学生从游戏中感悟知识、提升能力。  关键词:游戏;课堂导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游戏导入教学不但可以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同时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转换成“游戏”,通过游戏的感性活动,引导学
期刊
摘要: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在教学中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身边的事入手,注意体现教学的趣味性,在趣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我们的未来和希望!  关键词:抽象性;积极性;创新意识;设计情境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前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曾说过:“课堂教学要运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的学习
期刊
摘要: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与感情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师生之间离不开沟通。而老师和学生间的有效沟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沟通可以使老师全面、有效的了解学生,发现教育锲机,进而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因材施教;同时,良好的沟通,使学生觉得教师是朋友,就会和老师走的很近,愿意把自己的心声说出来,勇于敞开心扉。  关键词:教育;沟通;策略;方法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平台,从事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
期刊
摘要:积极心理学展示了一种积极的教育理念,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从关注心理问题转变到关注人类的积极力量。主张从人类实际的、潜在的力量、美德和机能等方面出发对个体的心理现象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来解读,并且教会人们如何在良好的环境中获得自己应有幸福的多种因素。积极心理学深化了学困生教育的内涵,改善了学困生教育者与学困生之间的关系,拓展了学困生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丰富了学困生教育的资源,对学困生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摘要:妒忌是对他人在某方面超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也是不甘心自己比不上别人而烦恼的不愉快情感,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相应行为。妒忌是一种心理缺陷,小学生妒忌心理主要表现在学习和物质两个方面。在学校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看到别的同学受到表扬、取得好成绩或穿着新衣服、使用新笔时往往表现出不屑一顾或不满的态度,严重者一旦发现别人胜过自己,就产生—种失败的埋怨,并伴有攻击性情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