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 HD电影效果创作实践

来源 :数码影像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e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影短片创作实验教学中,让学生们收获最大的莫过于选择电影摄影机和电影胶片,它们能让学生们直接体会电影胶片的魅力和电影的拍摄过程。电影胶片所带来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胶片作为感光材料的历史已经过百年了,感光材料在进步和发展,电影机和电影镜头的精密程度也在发展,如今人们对光的捕捉已经到了非常娴熟的地步。因此,用胶片和摄影机这一成熟的搭配进行的电影创作,具有自身的独特优点。
  在清晰度上,35MM胶片其分辨率转换为数字格式可以达到4096×3112像素,远大于现在的高清1920×1080,是全高清格式的两倍以上。在色彩上,胶片对色彩的展现远远超过目前的CCD,胶片能够很好的还原色彩,而且不同种类的胶片可以实现不同的色彩效果。在摄影机宽容度方面,目前最好的数字摄像机的宽容度是六档光圈,而胶片是十档光圈,可以再现更大范围内的曝光指数。同时由于感光材料的特性,使得电影胶片的成像带有一定的颗粒感。高感光的胶片,其颗粒感比较粗糙,低感光的胶片则成像比较细腻,在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要求下选择不同的胶片型号和不同的胶片冲印方法,可以实现不同的艺术效果,衬托故事内容。
  
  电影镜头转换器及JVC201摄像机的特点
  
  Mini35电影镜头转换器是针对三分之一英寸CCD的小型摄像机设计的,卡口可以转接不同的类型,安装在可更换镜头的摄像机上是非常方便的。其成像原理是前端电影镜头得到的影像呈现在毛玻璃上,毛玻璃通过供电进行运动产生一定的颗粒感,然后将图像信号投射到摄像机的CCD上,得到带有颗粒感的画面。优点是摄像机能通过转换器使用电影镜头有效控制畸变,色彩还原较好,景深非常明显,可实现精确聚焦,并带有一定的颗粒感。缺点在于,通过转换器进光量得到削弱,在暗环境下的表现不够好,暗部细节展现不够。在光圈小于四的情况下颗粒运动的痕迹过于明显,不能使用小光圈获得很大的景深。
  JVC201摄像机是一款可更换镜头的摄像机,对于安装电影镜头转换器比较方便。这是一款可记录小高清格式的便携式可肩扛摄像机,可以拍摄720/50P、24P等格式,分辨率可以达到1280×720,采用逐行扫描格式,使画面更加稳定,有效控制了画面的闪烁,而且在外形设置上具有专业机的特点,同时具有辅助聚焦系统,在焦点上更容易确定聚焦准确与否。
  
  景深
  
  Mini 35电影镜头转换器跟小高清JVC201摄像机相连,蔡斯电影镜头作为光线的捕捉端,能出现非常好的浅景深效果,比如85MM和50MM这两款镜头的光圈最大为F1.4,最小可到F22,而且作为做工比较精细的电影镜头,光圈开到最大以后,仍然能够清晰聚焦,实现较好的图像质量和优质的浅景深效果。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背景越模糊,主体越突出。电影镜头大多数为定焦镜头,在光圈开到最大的情况下,成像在焦点处仍然非常清晰,画质损失很小,通过机身后端的进光量环调节或者使用滤镜的方法,来减低进光量。保持画面曝光的准确性,同时实现非常优秀的浅景深效果,使得主体非常突出,与背景脱离,画面立体感、层次感得到很好的体现。通过转换器本身的进光量环调节曝光,相当于是把经过毛玻璃成像后的图像亮度进行了整体的调整,因此这时对光线的调整并不引起景深的变化,而是一个整体的曝光的减弱或增强。这是该转换器的优点,不但可以用大光圈产生浅景深效果,同时可以实现正确的曝光,对于创作者来说非常实用。因此,该进光量环的功能不同于光圈反而类似于滤镜的功能。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实现大景深效果时,我们最好更换25MM或18MM的镜头甚至更加宽广的焦段,但是镜头的光圈最好不小于F4,因为P+S转换器的特点所限制,该转换器在镜头光圈小于F4时会导致颗粒的运动会过于明显。在摄像机本身的LCD显示屏上不易察觉,但是我们更换较大的监视器,或在电视上观看时将会明显地感觉到颗粒的不规则运动,因此尽量不让光圈小于F4,该转换器的这一特点我们必须得注意。否则将给我们的图像画面带来很大的遗憾。
  
  聚焦
  
  电影镜头的刻度精细程度要高于电视镜头和高清镜头。因此,在使用电影镜头的拍摄中可以实现非常精准的聚焦。反之,如果稍有疏忽,焦点较之实物或前或后就会产生虚焦,尤其是我们在使用高清格式拍摄的时候,肉眼在机身自带的LCD显示屏上很难分辨出焦点是否准确,当我们打开聚焦辅助系统,焦点清晰的时候,物体的边缘会变成彩色,而画面的其他部分则是黑白,这对我们的聚焦起到_定的帮助,当然使用大一点的监视器会有更直观的体现。
  使用电影镜头,测量焦距,皮尺自然不可缺少。首次安装电影镜头时,须将电影镜头和安装转换器后的机身的聚焦系统进行重新的调校,具体方法是使用皮尺,量出转换器焦平面到实物的距离,然后把镜头的刻度调整为该数值,打开聚焦辅助系统,看是否清晰,当然最好在大的高清监视器上观看,焦点是否准确,如果不清晰可调整P+S后端的后焦调整环,使焦点成像达到最清晰的状态,这时电影镜头的焦距刻度值就与实际物体的距离相吻合了。后焦环调整后,必须进行固定,不要轻易更改后焦环,更换不同焦段的镜头不需要重新调整。该调整的原理是通过调整后焦环将P+s在毛玻璃上的成像清晰地投射到摄像机CCD上以得到清晰的图像。否则,前端的聚焦再准确,摄像机上显示的画面也会出现焦点模糊的现象。
  
  色调
  
  色调的调整,我们在拍摄的时候进行色调的调整,可以通过白平衡进行调整,也可以通过菜单自主选择。前期拍摄最好调为统一准确色调,后期调整时可以在非编软件中输入精确的数值进行调整,实现统一色调。
  不同的剧情,可以采用不同的色调来表现,或偏暖,或偏冷,或者采用黑白记录等等。不同的饱和度也可以带来不同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摄像机的参数来进行调整,加大对比度和饱和度实现色彩的浓或淡。但原则上有一点,前期能够做到的,不要再到后期进行调整,因为在数字影片的创作中,色彩的调整是以损失画质、降低画面的清晰度为代价的。
  
  灯光
  
  光线通过电影镜头转换器后进光量被削弱1.5档,因此,在灯光的要求上要高一点,尤其是在暗环境下的打光,光要更亮一点。环境光的亮度要增加,如果再进行造型光的布置,那么需要再加大效果光灯具的功率,比如,在不使用转换器的摄像机上,灯光的功率在200W便可以满足需求,实现正确的曝光,当我们在使用转换器后,须更换400w功率的灯光,如果再加轮廓光的时候,因为光是相互抵消的,所以我们可能需要至少400W以上的灯,而且相同功率的灯光,要适当缩短灯具到拍摄物体之间距离。光线过于充足不是问题,我们可以解决,我们可以通过滤镜和进光量环进行调节,但如果光线过暗,那么很难补救,即使在后期里进行调整,也是损失画质的。
  由于摄像机CCD的限制,尤其在光比非常大的拍摄环境下 对细节的展现成为了CCD这一成像元件的弱项,要么画面的亮处过曝没有细节,要么画面过暗没有细节。因此,我们在布光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成像过程中的细节,对于过暗或过亮的地方进行调整。以高光点位正常曝光时。那么我们就要将过暗的地方进行适当补光,在选择灯光时,需要注意的就是灯光的色温需要保持一致,高光的部分如果是太阳光,那么我们就需要选择色温在5600K左右的日光灯源。如果选择的灯光色温不一致那么暗的地方曝光正常了,但是其色彩却发生了偏移。
  还有我们也可以采用摄像机的KEEN设置,打开拐点,过曝的部分细节可以展现,但最好是通过我们的补光来进行调整,使用该功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可控制的展现的细节非常的少,如果过曝的程度稍微加大,那么也就无法看到细节了。
  
  颗粒感
  
  电影胶片具有一定的颗粒,是胶片通过化学反应得到的独特现象,电影胶片具有颗粒感但是却不损失清晰度,因为这一道工序是在冲印时实现的,它仿佛也没有干扰我们对影片的观赏。
  我们在用JVC201和mini35电影镜头转换器时,需要对其毛玻璃的运动进行调整,让颗粒运动不过于明显。
  这一过程的调整需要一台足够大的高清监视器,调整的原理是毛玻璃的运动速度和我们的快门速度相吻合,我们这里所说的吻合,应该是相适应并不是相等。让快门在闪烁的过程中与毛玻璃的速度相一致,这样毛玻璃上的颗粒呈现在画面上的运动就不会在屏幕上过于明显,反之,如果毛玻璃的运动速度如果与摄像机快门速度不一致,则画面上的颗粒就会产生不规则的运动,颗粒就会过于明显。电影胶片的颗粒其实是胶片冲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于数字电影来说,没有颗粒感在另一个方面说也许是一个优点。
  有人认为电影是讲故事,技术方面粗糙一点似乎没有大碍,但也有人认为技术的优良则能体现我们对电影创作的态度,能更好地讲故事。有的人认为胶片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和态度,数字DV只是平民情结。诚然,目前数字设备还是很难超越胶片的效果,但从发展趋势来看,电影胶片势必将被数字电影所取代。现在已经有了2K、4K的24P摄影机,其分辨率已经超过了35MM胶片,作为高校的影视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更多的数字技术,了解更多的数字技术特点,利用HDV、DV设备和数字技术手段模仿胶片电影效果,为以后创作高水平、高质量的电影打好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我很讨厌纪录片,因为我脑海里的纪录片一直是一个怪胎。它好像一个家庭中,10个子女当中最倔强的一个孩子,固执、穷酸、清高、思维怪诞……  我又非常喜欢纪录片,因为我知道,一顿大餐虽然令人向往,但饥饿时,一个干巴巴的馒头或许更有味道。因为那时的你咀嚼的是关于生命的种种感受,它会让你最直观的感受到,如何生存是人类探讨不完的话题。我们其实都在为生存努力着……  当走在巷子里,看到“女子宿舍”这样的牌匾时,
期刊
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数码影像委员会(简称DVCC)所提出的个人艺术电影这个新兴产业主要包括三大主要类型:一类是婚纱MV,婚纱短片;一类是女性视频写真;另外一类就是儿童写真,儿童短片。不难看出,其中婚纱类是个人艺术电影市场的主力军。  有行业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对新人喜结良缘,仅城镇新人在婚礼上的消费就达4183亿人民币,其中婚纱摄影在整个婚庆支出中所占比例约为15%。中国约有
期刊
视频播放终端会产生多元化的分支,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小型化,便携性,《数码影像时代》杂志几年前的预言已经成为趋势。据某IOS软件开发商提供的数据,iPad目前在中国已经拥有数百万的用户。对于很多时尚前卫的个人艺术电影制作机构而言,当然可以通过店里的大屏幕电视机来展示作品。到你店里来咨询的顾客中很多人可能就怀揣iPad,如何利用iPad更好让顾客自助观赏,了解作品,从而变成个人艺术电影的买单者?我们在此
期刊
在所有拍摄附件中三角架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了,无论是摄影还是摄像都少不了它。用三脚架可以拍到稳定平滑的画面,这是手持拍摄难以达到的。另一方面,作为观者我们往往会把手持拍摄的有些抖动的镜头看成是主观镜头,而使用三脚架稳定拍摄的镜头看成是客观镜头。可见三脚架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作为摄影师,我希望拥有一款稳定性高且便携的三脚架。今年年初为了拍摄丽江宣传片,工作室决定用佳能EOS 5D MARK II和E
期刊
在忙碌的筹备和热切的期待中,2010年的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活动即将到来。回想起去年第一届的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活动,相信所有的参与者和工作人员都有着一份难忘的回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今年,当我们又一次面对着这些来自国内外的纪录片创作者和优秀纪录片作品的时候,还是保有着一种原始而崇敬的感情。希望借这份报告,梳理一下去年在中国纪录片界发生过的这件大事。2009年12月12日至16日,IDOC
期刊
DV拍客从拍边缘题材的纪录片到拍短小的情景剧再到组织班底拍电视短剧,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之路。这一走就是十四年。就像卡拉OK一样,从歌厅走向家庭,每个人都想登台演出,且不论演出的好与坏,图的是高兴劲儿。  在敢为人先的湖南,有这么一帮人——他们是成立于2000年的岳阳DV联盟的发烧友们,敢吃“螃蟹”,吃下了“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这只“大螃蟹”。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岳阳DVA在岳阳
期刊
上期本刊的“观点”,笔者和大家探讨的是《从纪录到表现——个人艺术电影一触即发》:使用大尺寸成像器件的高性价比动态影像拍摄设备的出现,使得更多创作者能够以极低的成本拍摄更具有“表现力”的画面,让高效率、低成本拍摄“个人艺术电影”成为现实。  1995年DV摄像机的问世至今,成就了无数人的影像梦想。但是,盘点十多年来DV最成功的应用,集中在纪录片创作、电视新闻采集和栏目制作、行业用户视频资料拍摄和婚礼
期刊
根据发布方式划分,动态影像节目大抵可分成三类:  一类是在公众平台发布的节目,包括通过电影、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平台广为发布播出的新闻、电视剧、体育节目、综艺节目等;  一类是为单位用户定制的节目,包括为政府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拍摄制作的形象宣传片、汇报片、活动录像等;  还有一类是为个人用户制作的节目,包括婚礼录像、生日聚会等现场记录类的节目,也包括正在慢热的个人艺术电影:如婚纱MV、女性视频
期刊
“大众传播”,这个信息时代的显学范畴使用已近半个世纪。然而,“大众”何曾“传播”?又如何“传播”?人类文明史的叙事、传播经历三大阶段:口头叙事传播阶段:时间漫长达几十万年。虚实参半,真假难辨,缺乏信史价值,却又十分珍贵。中外古代神话都是这一阶段的宝贵遗产。文字叙事传播阶段:已有几千年,史实与时空描绘相对准确,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却留下缺乏眼见为实之撼。影像叙事传播阶段:特点之一是声像同在凿凿
期刊
那一条条在阳光透过树叶而散满地面且显现斑驳光影的胡同里,有我儿时的身影,记忆中的那些往昔,每每浮现眼前,我都欣然一笑,胡同——永不忘怀的地方……  2010年的10月,极为庆幸地拿到了由《数码影像时代》提供给我的一台VG10E高清数码摄像机,作为教学使用或者说进一步熟悉机器的性能,准备在国庆期间拍摄一些画面。具体拍摄何种题材何种内容,起初我没有概念,最后定了两个拍摄对象,一个是皇家园林颐和园,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