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是婴幼儿常见疾病,我院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为我院2004年10月~2005年12月在病房住院和门诊留观132例2个月~2岁的毛支初诊患儿,诊断符合1987年卫生部小儿肺炎防治方案制定的毛支诊断标准[1],并无心、脑、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且除外入院前用过皮质激素或茶碱类药物或其他支气管扩张剂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及对照组60例,治疗组随机分为3组各2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重、病程、病情无差异,具可比性。
方法: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分别给予雾化吸入:①硫酸庆大霉素2万U+α-糜蛋白酶2.5 mg+地塞米松3mg+聚肌胞0.1mg/kg·次+生理盐水3ml;②沐舒坦1.5mg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喘乐宁雾化液)0.5ml+生理盐水3ml;③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0.5ml+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照米克令舒混悬液)0.5ml+生理盐水3ml;采用氧驱动雾化装置+面罩给氧,氧流量4~6L/分钟,每次吸入10~15分钟,每日2次,疗程7天,对照组予以治疗组相同的综合治疗,不予雾化吸入。
疗效评价:①显效:用药3天内,喘憋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呼吸平稳,肺部喘鸣音、湿鸣音减少或消失;②有效:治疗3~7天咳嗽减轻,气促、喘憋缓解,肺部喘鸣、湿鸣音减少或消失。6无效:治疗7天后咳嗽气促、肺部体征无变化。
结 果
治疗组:显效39例(54%),有效28例(38.8%),无效5例(7%),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显效16例(26.6%),有效29例(48%),无效15例(25%),总有效率74.6%。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治疗(1)组显效9例(37.5%),有效13例(54%),无效2例(8.3%),总有效率91.3%治疗(3)组显效16例(66.6%),有效7例(29%),无效1例(4%),总有效率95.6%,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以治疗(3)组为最佳。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讨 论
毛支由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占50%,多见于1~6个月小婴儿,许多实验和临床证据显著与哮喘有类似的机制,约30%的患儿发展为哮喘,控制毛支意义重大[2]。本实验证实了配合氧驱吸入较单纯静脉用药有明显优越性,治疗(1)组在原有传统雾化配方中加用聚肌胞,聚肌胞属高效干扰素诱生剂,具光谱抗病毒作用,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使用氧驱雾化的形式药物直接到达病变部位,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并与其他药物有协同湿化气道,炎性分泌物清除作用,共同达到解除梗阻、改善通气。β-2受体主要分布于周围小气管,随气道管径变小密度增高,沙丁醇胺是一种作用较久疗效确切的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气道越深效果越好;沐舒坦(氨溴索)是目前唯一用于临床可吸入给药的呼吸道清除剂,能增加溶胶层的深度,因而可恢复纤毛活动空间及物理支持,加强纤毛摆动易于痰液排出,并能提高抗生素在肺组织浓度,二者联合吸入可解除气道痉挛,增加疗效。普米克、令舒是50%布地奈德混悬液属第二代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高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力,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作用。雾化吸入布奈德对气道局部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可抑制气道炎性细胞及介质的释放,减弱气道的高敏反应,收缩气道的血管,减少黏膜的水肿及黏液的分泌,降低气道阻力[3],同时可促进β-2受体基因表达,促进β-2受体的合成,间接增强β-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而β-2受体激动剂可以增强激素受体的兴奋性,更能发挥激素的作用[4]。
故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应用有相互协同作用,大大增加了单一药物治疗作用,起到减少激素用量和预防β-2受体高敏反应,收缩气道的血管,减少黏膜的水肿及黏液的分泌,降低气道阻力[3],同时可促进β-2受体基因表达,促进β-2受体的合成,间接增强β-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而β-2受体激动剂可以增强激素受体的兴奋性,更能发挥激素的作用[4],故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应用有相互协同作用,大大增加了单一药物治疗作用,起到减少激素用量和预防β-2受体敏感性下降的双重作用,疗效最好,不良反应小,值得提倡。
由于婴幼儿不能主动吸入治疗,我们采取氧驱雾化装置进行被动吸入治疗,它不需配合呼吸技巧,适用于所有吸入型药液,雾化颗粒小、柔和,过程简单舒适,用量小起效快,效果肯定,是治疗毛支的重要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小儿肺炎防治方案,中华儿科杂志,1987,25:47~49=2 沈丽萍,张英,王跃进.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白细胞介素-12和γ-干扰素的检测及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8):498~499=3 邓继岿,郑跃杰,袁雄伟.布地奈德吸入与地塞米松静滴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比较.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6):371=4 唐普润,林明辉,纪泽泉.糖皮质激素与长效受体激动剂吸入及单纯激素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对比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1):27~28
资料与方法
为我院2004年10月~2005年12月在病房住院和门诊留观132例2个月~2岁的毛支初诊患儿,诊断符合1987年卫生部小儿肺炎防治方案制定的毛支诊断标准[1],并无心、脑、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且除外入院前用过皮质激素或茶碱类药物或其他支气管扩张剂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及对照组60例,治疗组随机分为3组各2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重、病程、病情无差异,具可比性。
方法: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分别给予雾化吸入:①硫酸庆大霉素2万U+α-糜蛋白酶2.5 mg+地塞米松3mg+聚肌胞0.1mg/kg·次+生理盐水3ml;②沐舒坦1.5mg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喘乐宁雾化液)0.5ml+生理盐水3ml;③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0.5ml+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照米克令舒混悬液)0.5ml+生理盐水3ml;采用氧驱动雾化装置+面罩给氧,氧流量4~6L/分钟,每次吸入10~15分钟,每日2次,疗程7天,对照组予以治疗组相同的综合治疗,不予雾化吸入。
疗效评价:①显效:用药3天内,喘憋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呼吸平稳,肺部喘鸣音、湿鸣音减少或消失;②有效:治疗3~7天咳嗽减轻,气促、喘憋缓解,肺部喘鸣、湿鸣音减少或消失。6无效:治疗7天后咳嗽气促、肺部体征无变化。
结 果
治疗组:显效39例(54%),有效28例(38.8%),无效5例(7%),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显效16例(26.6%),有效29例(48%),无效15例(25%),总有效率74.6%。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治疗(1)组显效9例(37.5%),有效13例(54%),无效2例(8.3%),总有效率91.3%治疗(3)组显效16例(66.6%),有效7例(29%),无效1例(4%),总有效率95.6%,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以治疗(3)组为最佳。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讨 论
毛支由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占50%,多见于1~6个月小婴儿,许多实验和临床证据显著与哮喘有类似的机制,约30%的患儿发展为哮喘,控制毛支意义重大[2]。本实验证实了配合氧驱吸入较单纯静脉用药有明显优越性,治疗(1)组在原有传统雾化配方中加用聚肌胞,聚肌胞属高效干扰素诱生剂,具光谱抗病毒作用,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使用氧驱雾化的形式药物直接到达病变部位,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并与其他药物有协同湿化气道,炎性分泌物清除作用,共同达到解除梗阻、改善通气。β-2受体主要分布于周围小气管,随气道管径变小密度增高,沙丁醇胺是一种作用较久疗效确切的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气道越深效果越好;沐舒坦(氨溴索)是目前唯一用于临床可吸入给药的呼吸道清除剂,能增加溶胶层的深度,因而可恢复纤毛活动空间及物理支持,加强纤毛摆动易于痰液排出,并能提高抗生素在肺组织浓度,二者联合吸入可解除气道痉挛,增加疗效。普米克、令舒是50%布地奈德混悬液属第二代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高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力,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作用。雾化吸入布奈德对气道局部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可抑制气道炎性细胞及介质的释放,减弱气道的高敏反应,收缩气道的血管,减少黏膜的水肿及黏液的分泌,降低气道阻力[3],同时可促进β-2受体基因表达,促进β-2受体的合成,间接增强β-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而β-2受体激动剂可以增强激素受体的兴奋性,更能发挥激素的作用[4]。
故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应用有相互协同作用,大大增加了单一药物治疗作用,起到减少激素用量和预防β-2受体高敏反应,收缩气道的血管,减少黏膜的水肿及黏液的分泌,降低气道阻力[3],同时可促进β-2受体基因表达,促进β-2受体的合成,间接增强β-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而β-2受体激动剂可以增强激素受体的兴奋性,更能发挥激素的作用[4],故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应用有相互协同作用,大大增加了单一药物治疗作用,起到减少激素用量和预防β-2受体敏感性下降的双重作用,疗效最好,不良反应小,值得提倡。
由于婴幼儿不能主动吸入治疗,我们采取氧驱雾化装置进行被动吸入治疗,它不需配合呼吸技巧,适用于所有吸入型药液,雾化颗粒小、柔和,过程简单舒适,用量小起效快,效果肯定,是治疗毛支的重要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小儿肺炎防治方案,中华儿科杂志,1987,25:47~49=2 沈丽萍,张英,王跃进.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白细胞介素-12和γ-干扰素的检测及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8):498~499=3 邓继岿,郑跃杰,袁雄伟.布地奈德吸入与地塞米松静滴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比较.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6):371=4 唐普润,林明辉,纪泽泉.糖皮质激素与长效受体激动剂吸入及单纯激素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对比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