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教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意境深邃,情感真挚,节奏性强,倍受人们的喜爱,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古诗集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为一体,“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色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因此,小学古诗教学的过程就是鉴赏美的过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虽短,但语言精炼优美,意境深大。“语言训练,欣赏意境”是古诗的教学目标,“以学法指导为纲贯穿教学过程”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古诗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不脱离语言训练,在语言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情境熏陶、情感教育、想象教育;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解字词的方法,整体理解的方法,推敲品味诗的语言进而想象意境的方法,指导朗读的方法。因此,“以学法指导为骨架,以情境教学为血肉,以语言文字为基础”是古诗教学的有效方法。
  大家都知道古诗产生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古诗中出现的生活片段很难让现在的孩子接触和体会。所以单靠教师的只字片语很难解释清楚,孩子们也无法体会出相关的诗意。这时就要教师借助多媒体,制作课件,让学生通过声像、视频去了解历史、了解过去,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诗意,也帮助学生拓展了课外知识。例如:箬笠、蓑衣这两件物品现在已找寻不到,教师通过播放幻灯片再现这些物品,让学生直接感官认识。多媒体不仅可以展示历史,还可以带学生领略一些没有去过的地方,帮助他们理解诗意。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许多学生都没有去过庐山,单靠一些呆板的图片是无法体会庐山三叠泉的雄伟和壮观。这时我在教学是运用多媒体播放了庐山三叠泉的视频,学生仿佛到了实地,感受到了三叠泉壮观的气势。轻而易举的理解了诗句---遥看瀑布挂前川。在一课三研中,平行班运用图片介绍进行教学的对比中,运用多媒体的班级课堂效果好于运用图片的班级。同时,教师也体会到运用多媒体上古诗文课自己也轻松很多,学生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直观掌握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时空跌宕,跳跃腾挪,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老师的讲析代替不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学生也不可能通过老师的联想和想象走进诗词的意境、诗人的世界。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最终实现意义的建构。读者阅读的過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
  欣赏古诗语言、意境美,必须读懂诗句先过语言关。这是基础,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语言训练的方法是:理解、翻译(把书面语言翻译成口头语言)、复述、朗诵,从而达到积累活用,内化为自己语言的目的。古诗语言非常简洁,和现代汉语不同的是它多是单音节词,所以要教学生逐字落实理解,从而读懂诗句。解字词可以指导学生把单音节词准确理解后翻译成双音节词先明基本义,再理解含义;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望—远看;日—太阳;照—照耀……;先懂在诗句中的意义,再推敲文学意义。如“生”是“产生”的意思。提问“诗人怀疑瀑布是从哪里飞落下来呢?”来推敲出“落九天”的结构及含义。
  明诗意是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诗句,是一个把一句句精炼的诗的语言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从而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第一环节逐一落实字词以后,通过对每个诗句的串连通释,在整体上把握全诗。
  语言训练有识形、解义、运用的训练,也有以声传情的训练,通过诵读,使优美的文学作品深入内心,古诗教学尤其讲究诵读。应注意指导小学生掌握朗读方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应分作三个音节停顿;读“飞”时声音高扬,以体现瀑布的凌空气势和飘逸情态;读“直下”时快读,体现由高而低的坠落感;而“三千尺”则指导学生放慢节奏,以体会落距之长,诵读的声音、节奏疾徐抑扬,可以使小学生获得非常形象的感受。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按“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的程序进行的,每一步都以“短平快”的一问一答为主,整堂课百分之百地顺着沿设路线推进。在这种因化地教学范式面前,孩子的活力蛰伏于教师的权威,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识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那么对于古诗教学,如何发挥教学法有效的作用呢?
  以生为本,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所谓“以生为本”就是改变古诗教学由教师引导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安排自学的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教师安排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也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让他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并让学生谈古诗,谈感受。在学生的过程中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还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他们的内心体验才会丰富多彩。
  古诗的理解是学生领会诗意、品词赏句的过程。这往往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难点。如果教师让学生在自主感知的基础上,感悟诗意,说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句子,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调动自己的情感来理解诗意,读出自己的喜与恶,使自己的阅读情感与诗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这时学生在表述的过程中就理解了古诗,我想此时的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此外,为了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师可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如:在理解古诗后,让学生扮演诗人,可加动作,学着诗人吟诗。使学生置身于画面之中,既增加乐趣,又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想象是创造的基础,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人才,就必须让他们学会想象。”在理解古诗意思后,可以配上音乐,让学生根据诗情画出画意。学生的积极性再次被调动起来,思维同时也活跃起来,纷纷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他们对诗境悟得多深,画出的画就有多美。这样一来,充实了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到了古诗的内涵和魅力,感受到语言的深蕴,培养了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受到了诗的熏陶,歌的洗礼,得到了美的享受。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体验活动,教师应运用自主体验的学习方式,把单调的读、背古诗变成了“读、谈、听、说、画”等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由此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让整堂课充满诗情画意,充满歌声与笑声。从最简单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 拨清波”开始,我就引导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来理解诗句。自居易的《忆江南》我搜集一些江南美丽风光的图片,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叹下,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为何难忘江南,从而读出对江南的赞美。
  总之,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
  的宝贵财富。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是可怜的,一个拥有传统却不知道
  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
  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
  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
  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
  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
  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吧!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语言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使学生正确、灵活、富有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思维,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获得,进而达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英语教学中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训练策略,更加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激发;想象;创造性思维;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一、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同学,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已经逐渐趋向音乐活动的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手段更加开放。但学生们在知识技能技巧方面,却明显薄弱。  一、打好音准基础与手指一起歌唱  音准是唱好歌曲的基础:音准是唱好歌曲的基础,是演唱歌曲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教唱歌曲时最
期刊
摘要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常常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评价过程中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关键词 语文 课堂 评价 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依不同性别或能力,混合编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学会教师每节课安排的内容,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合作学习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和共同的目标,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为完成共同任务,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学
期刊
目的:本研究为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项目《中医医院中医药人才培养应用研究》的组成部分。为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全面、可操作性强的质量标准与操作框架,以降低医院人才评价方案制
进入职业中学的学生精力旺盛,但体育基础知识差且参差不齐,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兴趣不浓;为此,我校开展了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充分得到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题研究,以期改变传统的教学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基本采用讲授、灌输方式,模式单一,忽视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等方式而带来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局面。经过两个学期的
期刊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师生对话的过程。在新课改中,“对话”这一教学模式越来越得到重视。于是“对话”走进了课堂教学,融入了课堂实践。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语文教学 对话 平等 角色  在新课改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对话式”课堂教学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 “对话式”的教学,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课堂教学必须要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  传统的观念认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