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时期是中国社会出现转型的重要关头。社会的转型是什么?依托什么进行转型?转型之后的历史发展如何?这是作为分析晚清变局的主要切入点。作为高三二轮复习,是不能将课堂的重心落到基础知识的细致再现,也不能将历史知识分列展示,更重要的是要将历史发展的过程,以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内部的关联与因果展现出来,从而引导学生以对历史认知的不断提升与深化作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又因为是高三复习,不得不认真研读历年高考试题并从中探索历史命题的规律,也不得不在基于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培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形成对于“转型”“发展”等历史命题形成一般性的规律认知。
一、厘清历史发展的时间起止及重大史事。
对“晚清”可以时间起止和“三条主线”出发进行分析。
时间起止: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西方列强侵略中国,迫使清王朝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并以武力获得在华的侵略利益,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迅速崩溃,次年2月12日,清宣统帝颁布退位诏书,结束了清王朝268年的统治。
三条主线:主线之一,西方列强在1840年以后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的战争,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断丧失,中国不断地陷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主线之二,晚清时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不断深化,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伴随着列强在华设厂和洋务运动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主线之三,面临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中国社会各阶级开始了反抗和探索。地主阶级开始改变传统的华夷观,以社会上层为主导,晚清时期的文化可发生了转变,开始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向西方学习的一步步探索。西方科学与文化亦引入中国,统治阶级内部的改革派与守旧派的不断斗争,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改革与革命,如洋务运动,促使中国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成长与革新。清末新政更是将统治阶级的彷徨与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也加速了知识分子失望情绪的爆裂,转而支持革命。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中的维新派与革命派也分别走上了改革与革命的道路,同时其中的立宪派等也对社会变革提出了不同的构想。农民阶级发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严重打击了清王朝和西方列强的势力。
二、“晚清变局和回应”的内在分析。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宏观,但宏观的教学容易导致“虚”而“空”,从而不能实现课堂的设计目标。
当教师以“晚清变局和回应”为主题进行教学时,就将晚清的历史放在了一个因果的表达之中——因变局而有回应,或因晚清而为变局和回应,两个因果是不可缺或的。
教师的思路是新颖的,形成了一个座标体系,以1840年为原点,分别以经济变化为横坐标轴,以政治变化为纵坐标轴,另以一条经过原点处于纵横坐标轴之间的直线表达为思想文化的发展。
这种三个维度的表达,是依托教材出发而进行知识整理的良好方式,也与曾经的2012年“冲击反应模式”题有相通之处。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意图在于通过三个维度的建构,以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和思想方化方面的社会变化为出发点,来洞悉晚清政局的变化及产生的回应。
但我们如果对这种教学设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采用三个维度的表达是不足以让学生来认识与理解《晚清变局与回应》的。首先就“变局”本身而言,晚清社会之所以变的最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外在的侵略,次要原因在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应,因此将变局与回应并列或因果都是不妥当的;其次,“变”始于1840年,也就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形成1840年前与后的社会整体认知示范。光有1840年之后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及思想文化之体现,而没有1840年之前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及思想文化,如何体现变化呢?因此在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对三个维度的建构中,显得十分单薄,并没有清晰地将晚清的社会变局体现出来,只是简易地一些相关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表现史实罗列,而不能以更深的层次来认识晚清的变局及回应。
可以试想,如果在课堂中可以将上述三个维度的座标图进行修改,并在教学设计中有所纠偏,那么效果可能更佳。
从思考之所以“变”开始,从内因与外因出发,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矛盾状况以及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已然走入一个死胡同,19世纪的40年代,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基本完成或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基于倾销商品与掠夺原料,必然对中国等国家与地区进行侵略,从而将这些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这也加速并不断地促进这些国家与地区向近代社会演进,进可以将认识历史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立足点与拓展点。也不断地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怎样变?变之后有什么影响?从“变化”中认识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在原因及表现。始终带着全球化、工业化、理性化等带有近代化色彩的眼光来看待晚清的变局,这也能形成对晚清的变局与回应的相对理性客观带有思辩色彩的认知,而可以抛却完全的史实罗列式的学习。
三、高考原题应用的目的与作用问题。
高考原题在高三复习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因为高考原题在严谨与客观、导向与方法具有典型性意义,因此,我们在高考二轮复习中必须使用高考原题,从高考命题本身来认知高考。
高考原题在教学中应该如何使用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是为了检测还是为了分析,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在本课中教师使用近年来高考原题有15道,大部分是选用全国高考文综历史卷的试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也反映出了本节教学内容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
选用高考原题是不是单纯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因为教师在歸纳晚清政局的变动在政治方面的回应中、在经济方面的回应中、在思想观念的回应中,甚至在晚清时期社会特点的认知中,都可以从这些高考原题中得到体现,但是教师在本课教学中,却将高考试题的使用简单化浅显化了,只是用这些高考原题来证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有表现,而没有将这些高考原题作为分析材料来证明“为什么会变?”“为什么会这样变?”“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应该可以肯定的是,教师在引用试题方面是方向准确的,也试图发挥出试题认知历史中的作用,但绝不可以将这些试题单纯变成教学内容的检测。试想如果从“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从“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等所体现出的中国社会内在的变化特点出发,将容易使学生更清晰地理解中国社会变革的原因与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从而导致教师在课堂中将政治方面的反应、经济方面的反应、思想观念的变化直接地展示出来,并没有完全利用这些试题及相关的史料,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呈现堆积化态势,最终导致学生对晚清时期的社会特点等归纳性的观点出现不清晰不准确不规范的效应。
基于上述认识,对于高三二轮复习的基本教学,应该做好三项研究。第一做好教材处理,形成教材贯通的时空坐标,形成教材为基础的三个维度的构建,形成教材与考题的结合构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现史实考察的多元化,由广度到深度的转变,由历史知识到历史态度、分析方法的转变。第二做好考题研究,最基础的是从题出发,指导历史知识的消化,指导审题做题能力的培养;最核心的是从题出发,回到教材中,跳出教材外,强调历史学习的研究特质,实现历史学习的通史化与通识化;最直观的是从题出发,强调课堂主题与考题的契合与拓展。第三做好课堂教学。由知识的知晓转变为对知识的理解,由史事的记忆转变为对历史的思考,由知识的接受转为对历史的探究,由知识的复述转变为对历史的建构。
一、厘清历史发展的时间起止及重大史事。
对“晚清”可以时间起止和“三条主线”出发进行分析。
时间起止: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西方列强侵略中国,迫使清王朝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并以武力获得在华的侵略利益,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迅速崩溃,次年2月12日,清宣统帝颁布退位诏书,结束了清王朝268年的统治。
三条主线:主线之一,西方列强在1840年以后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的战争,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断丧失,中国不断地陷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主线之二,晚清时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不断深化,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伴随着列强在华设厂和洋务运动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主线之三,面临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中国社会各阶级开始了反抗和探索。地主阶级开始改变传统的华夷观,以社会上层为主导,晚清时期的文化可发生了转变,开始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向西方学习的一步步探索。西方科学与文化亦引入中国,统治阶级内部的改革派与守旧派的不断斗争,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改革与革命,如洋务运动,促使中国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成长与革新。清末新政更是将统治阶级的彷徨与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也加速了知识分子失望情绪的爆裂,转而支持革命。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中的维新派与革命派也分别走上了改革与革命的道路,同时其中的立宪派等也对社会变革提出了不同的构想。农民阶级发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严重打击了清王朝和西方列强的势力。
二、“晚清变局和回应”的内在分析。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宏观,但宏观的教学容易导致“虚”而“空”,从而不能实现课堂的设计目标。
当教师以“晚清变局和回应”为主题进行教学时,就将晚清的历史放在了一个因果的表达之中——因变局而有回应,或因晚清而为变局和回应,两个因果是不可缺或的。
教师的思路是新颖的,形成了一个座标体系,以1840年为原点,分别以经济变化为横坐标轴,以政治变化为纵坐标轴,另以一条经过原点处于纵横坐标轴之间的直线表达为思想文化的发展。
这种三个维度的表达,是依托教材出发而进行知识整理的良好方式,也与曾经的2012年“冲击反应模式”题有相通之处。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意图在于通过三个维度的建构,以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和思想方化方面的社会变化为出发点,来洞悉晚清政局的变化及产生的回应。
但我们如果对这种教学设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采用三个维度的表达是不足以让学生来认识与理解《晚清变局与回应》的。首先就“变局”本身而言,晚清社会之所以变的最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外在的侵略,次要原因在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应,因此将变局与回应并列或因果都是不妥当的;其次,“变”始于1840年,也就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形成1840年前与后的社会整体认知示范。光有1840年之后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及思想文化之体现,而没有1840年之前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及思想文化,如何体现变化呢?因此在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对三个维度的建构中,显得十分单薄,并没有清晰地将晚清的社会变局体现出来,只是简易地一些相关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表现史实罗列,而不能以更深的层次来认识晚清的变局及回应。
可以试想,如果在课堂中可以将上述三个维度的座标图进行修改,并在教学设计中有所纠偏,那么效果可能更佳。
从思考之所以“变”开始,从内因与外因出发,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矛盾状况以及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已然走入一个死胡同,19世纪的40年代,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基本完成或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基于倾销商品与掠夺原料,必然对中国等国家与地区进行侵略,从而将这些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这也加速并不断地促进这些国家与地区向近代社会演进,进可以将认识历史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立足点与拓展点。也不断地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怎样变?变之后有什么影响?从“变化”中认识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在原因及表现。始终带着全球化、工业化、理性化等带有近代化色彩的眼光来看待晚清的变局,这也能形成对晚清的变局与回应的相对理性客观带有思辩色彩的认知,而可以抛却完全的史实罗列式的学习。
三、高考原题应用的目的与作用问题。
高考原题在高三复习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因为高考原题在严谨与客观、导向与方法具有典型性意义,因此,我们在高考二轮复习中必须使用高考原题,从高考命题本身来认知高考。
高考原题在教学中应该如何使用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是为了检测还是为了分析,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在本课中教师使用近年来高考原题有15道,大部分是选用全国高考文综历史卷的试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也反映出了本节教学内容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
选用高考原题是不是单纯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因为教师在歸纳晚清政局的变动在政治方面的回应中、在经济方面的回应中、在思想观念的回应中,甚至在晚清时期社会特点的认知中,都可以从这些高考原题中得到体现,但是教师在本课教学中,却将高考试题的使用简单化浅显化了,只是用这些高考原题来证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有表现,而没有将这些高考原题作为分析材料来证明“为什么会变?”“为什么会这样变?”“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应该可以肯定的是,教师在引用试题方面是方向准确的,也试图发挥出试题认知历史中的作用,但绝不可以将这些试题单纯变成教学内容的检测。试想如果从“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从“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等所体现出的中国社会内在的变化特点出发,将容易使学生更清晰地理解中国社会变革的原因与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从而导致教师在课堂中将政治方面的反应、经济方面的反应、思想观念的变化直接地展示出来,并没有完全利用这些试题及相关的史料,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呈现堆积化态势,最终导致学生对晚清时期的社会特点等归纳性的观点出现不清晰不准确不规范的效应。
基于上述认识,对于高三二轮复习的基本教学,应该做好三项研究。第一做好教材处理,形成教材贯通的时空坐标,形成教材为基础的三个维度的构建,形成教材与考题的结合构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现史实考察的多元化,由广度到深度的转变,由历史知识到历史态度、分析方法的转变。第二做好考题研究,最基础的是从题出发,指导历史知识的消化,指导审题做题能力的培养;最核心的是从题出发,回到教材中,跳出教材外,强调历史学习的研究特质,实现历史学习的通史化与通识化;最直观的是从题出发,强调课堂主题与考题的契合与拓展。第三做好课堂教学。由知识的知晓转变为对知识的理解,由史事的记忆转变为对历史的思考,由知识的接受转为对历史的探究,由知识的复述转变为对历史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