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10474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有效教学”的提出,一线教育者对教学标准和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意识就是通过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从而发展成为一种思想观念。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知识而已,而是透过教学活动,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以培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
  关键词:历史意义;培养;国家;民族;新课改
  一、培养历史意识的意义
  (1)历史意识是一种历史思维的能力,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意识有助于学生运用历史思维能力去探究历史,并能自如地迁移历史,实现古今相通,以史论今。
  (2)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爱上历史,融入历史,感悟历史。当教师把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历史意识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就会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实现由“教”到“导”的过渡,把固有的历史内容和现在、未来紧密结合,让历史走进生活,用历史展望未来,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会觉得学习历史是一件快乐的事。当学生真正地爱上历史,就能把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融入历史,对历史提出自己的见解,把历史融入现实,用历史诠释社会,从而真正实现对历史的感悟。
  (3)培养中学生历史意识,有助于学生公民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以及世界意识的形成。历史认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乃是一门塑造民族整体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的学科。因此,历史教学还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培养健全的公民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有了正确的历史意识,就会产生对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因此,历史教学在着眼公民资格养成的同时,更强调人的个性自觉,强调以认识人性为基础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并据此提升社会责任感。
  二、初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方法
  1.在教学中注意历史知识的关联,是培养历史意识的基础
  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形成学科能力与素养,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教学肩负着三项基本任务,即基础知识的落实、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教育。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要努力地钻研课标、吃透教材、全面的认识和处理好三者的地位与关系。历史知识是基础,如果对历史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学生怎能具有检讨过去、正视现实、面向未来的历史意识呢?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清重要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横纵向的关联,注意课与课的关联,注意每一节知识内在的联系。
  2.历史教学方式的探究
  历史是人类认识自我的钥匙,历史可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教会做人的道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起点。因此,通过历史教学要使学生牢固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这是形成和发展学生历史意识的基础。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樹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志向;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来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所谓‘历史意识’。”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的核心内容。
  3.提高历史评析能力
  白寿彝先生曾说:“我们研究过去,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初中历史教学目标提出:历史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唯物主义观点,对于社会生活当中的重大问题,应当能够联系所学习的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加以理解,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审视过去、展望未来的良好习惯,形成历史意识。
  在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应当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出正、反两面的辩证评价。例如,在对鸦片战争进行评价时,学生都明白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耻辱和苦难,但是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反面思考: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从道德制高点应当受到谴责,但是,从人类文明交流这一角度考虑,鸦片战争是否具有积极意义?
  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进行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以及必然性这一认识当中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
  三、总结
  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历史意识是历史课程教学的本质要求,现阶段在如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诸位历史教学工作者都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建议与看法。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应当正视教学改革工作过程中提出的新建议、新看法,取长补短,将之有效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从而推动历史意识培养这一课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树鹏.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9(3).
  [2]周建章.历史极其理解和解释[J].社会科学,2011(11).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得当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使学生把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但是比较活泼,思维活跃,所以乐于和自己熟悉的东西打交道。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认知展开引导,促使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认知充分接轨,由此建立起来是认知自然是深刻的,有形的。比如讲“长方体、正方体的体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那么,为了全面提高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就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合理地应用信息化技术,加强数学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认识,发挥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使学生的数学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全面实现现代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应用  1前言  在教学工作中,已经由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像现代化教学形式发展,因此,为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改革,我国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工作,强调教育的公平性,以便实现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当前许多农村地区因师资条件和地域等因素的制约,在英语教学方面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偏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则有所忽视,不利于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因此加强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对提高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只教,学生只学。信息化手段被引入到课堂中,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生了翻转,提高了教师教的能力和学生学的兴趣。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教学模式;教与学  进入21世纪后,对中职学生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技能需求:要求他们具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自我导向的学习能力;信息搜集和媒体采集能
摘 要:近年来我校部分英语教师能在市、区教研室的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运用新课程理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英语课既生动活泼,又帮助学生学有所获,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但部分老师的英语课堂仍存在着不少无效、低效甚至“负效”的教学行为。课堂上还是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听课,教学效率低下,呈现化时多、收效少的不良情况,学生的负面学习情绪重,师生关系不和谐。因此,如何使我们的
构建初中物理幸福课堂,需要教师在乐学思想的引领下,转变观念,提升专业素养,拓展物理教学的内涵和外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在师生合作对话中共享初中物理课堂之幸福。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融洽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教育家都认为:情感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物理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动地感知现象、形成概念、揭示规律的认识过程。教师
期刊
“学生主体参与”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带有主体性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与情感、训练思维、求得自身多方面素质更好更快发展的一种教与学的活动形式与过程。简要讲,就是“学为主体”,目标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即: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成为深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