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画是中国历经几千年所凝结的文化瑰宝,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我们所处的21世纪是科技时代,在这个计算机由发展到普及的时代,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巨大改变,这种改变同时也推动了国画的发展。另外,计算机的出现对中国画的教学、绘画、真伪鉴别等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中国画和现代计算机各有目标,发展进程也不同,两者之间关系却很密切。现代计算机为中国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新的观念,拓宽了中国画探索新形式、新技法的思路,从而促进中国画在新时代的百花齐放。
【关键词】:中国画;现代计算机;发展;创新
中国画,是我们国家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它有过灿烂和辉煌的时期,同时也经历过衰落和低谷时期。当今社会科技飞速进步给中国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特别是现代计算机的出现,为中国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创作形式和新的创作思路,为其开辟了一条便捷之路。时下中国画是否有出路尚在讨论,但现代计算机的产生给中国画创新带来诸多便利是显而易见的。
一、中国画对创新的需求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发展就必须得变。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画之所以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到今天,正是因为它一直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发展、不断地革新。中国画的创新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于外在技术成果的取得,使用一种新的技术或新的材料会造成创新。第二种是由艺术家自己的独创精神所带来的创新,这也分为两种情况:引进某种前所未有的发明和出人意料地利用人们熟悉的某些事物。中国画的革新发展总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在传承古人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精华去除糟粕,然后按着时代的需要及艺术本身的规律来进行大胆的创新。如果完全摈弃前人的优秀成果,那绘画的发展便好比是无源之水,更谈不上革新与创造了。相反,如果只是模仿前人,完全被古人所束缚,那绘画艺术就止步不前了。石涛在论及“书画之道”时说过:“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这句话说的就是艺术表现和时代文化的内在联系。充分说明了当代中国画对发展创新的需求,在当今社会,中国画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然是离不开当今的时代文化,而现今时代文化的核心,就是电子计算机。
二、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国画方面的应用
现在我们所处的21世纪,是一个电子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社会。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对国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现代计算机的普及,则推动了国画的发展。另外,它在教学方面、绘画方面、真伪鉴别方面等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一)在国画教学方面
首先,在教学方面计算机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通过计算机和数码投影仪,将各种标志投影成2米见方的影像,就可以让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能看得清楚,得到最佳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有针对性地观察,教师结合知识重点、难点进行分析讲解。由此,视觉的传达与知识的传授相得益彰,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学习和提高。如在教工笔画时,仅其中的上色环节,就不是一遍两遍能完成的,非常耽误时间,而且没有办法让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现在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我们可以将国画制作的完整程序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幻灯片进行放映,从绘制草图、拷贝、染色,到最后调整、修改、色彩转换,都非常方便、快捷,整个过程展示清晰明了又独特。学生可以边看幻灯片边学习,留下更深刻的课堂印象,也可以在课后反复播放,达到巩固教学的作用,这样教学难点就轻松解决了。
其次,计算机可以更加直接地欣赏学习国画知识。我们想要查询的知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查询到,并可以自己保留下来。以往若是要想欣赏到古代名家的真迹,必须去收藏的博物馆中才可以看到,这对我们国画学习者来说,是一件非常不方便的事情。而现代计算机的产生,为我们国画学习提供了一个优渥的学习环境,若是想学习某位画家的绘画风格,直接可以在电脑上搜索到这位画家所绘绘画的高清大图,并且可以放大图片观看细节,也可以打印出来仔细研究,这对于国画研究者们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福利。中国画讲究造型艺术,其教学离不开大量的直观教学,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在某些程度上扩充了书本知识的内容,并且不局限于书本,使我们有更多的渠道来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
(二)在绘画操作方面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数字国画也随之发展起来了。数字国画是传统国画艺术与电脑绘图数码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就绘画领域而言,数字技术主要提供了新型的绘画工具。一些电脑绘图软件具有强大的笔刷功能,能模仿传统毛笔效果,也能绘制出传统毛笔表现不出来的绘画艺术效果,拓展了人们绘画表现的渠道。它的基本工具为电脑、数位板和压感笔,绘画步骤和传统绘画一样,但操作上更加方便。首先,在工具准备上来讲要比原来的简洁很多,使用起来也轻松,在画画的过程中没有了蘸水、洗笔、调颜料、刷胶矾水等过程,不用担心颜料或墨变干而导致无法使用的情况。在染墨的时候,不必担心染墨过重而无法修改的情况。以前是落笔之后很难改正,而现在改多少次都不用担心。最后,在上色效果上来看,“数字笔墨”也体现了它的优势。软件的“上色”功能克服了过去“石色大面积平涂”等技术难题,使画面设色简捷、色彩丰富。数字国画便于在网络上传播,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这点对国画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三)在鉴定国画真伪方面
在鉴定方面,目前中国画的真伪鉴别主要以专家的经验鉴定为主。近年来,西方油画鉴定中较常用的物理与化学分析方法,也逐渐应用于中国画的辅助鉴别中。传统的中国画真伪鉴别是由中国书画界比较有威望的鉴别专家根据自己的领域知识以及对书画作者的了解经验地判断其真伪。鉴别主要采用物物对比,将已经确认的某个画家的作品和待确认的作品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凭借视觉观察确认时代风格和画家的个人风格。这种鉴别方法,鉴定专家的主观经验占的比重很大。而运用现代科技,通过物理及化学手段获得作品的纸张、颜料等物质的某些物理及化学性质,作为判断作者与年代的依据,这一方法就客观多了。
三、现代计算机对中国画的影响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互联网技术走向成熟,美术爱好者可以打破时空界限传递图文资料,方便、快捷地获取世界艺术发展的相关信息。根据充足的图像资料,中国画研究者能够对绘画规律、法则进行验证和抽取,把握世界艺术发展脉络,洞察世界艺术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研究方向、改进技法。学习中国画要“以最大功力打进去,以最大勇气打出来”,很难在后一阶段自我超越。研究者对中西、古今艺术充分研究解读,创新发展才有根据,选择的表现形式、表现方法才更可能符合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以及抒发真情实感的需求。计算机技术传递丰富的图像资料,为中国画创新发展提供了多向选择依据,拓宽了研究者的思维空间。以开放的视野看待艺术,有利于改变中国画陈陈相因的被动局面。在中国画传播交流方面,教育是一个成规模、上水平的渠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到现代中国画教育中,出现了新型教学模式。它将文字、数字、图形、影像和声音按照教学内容编排、组合,根据需要适时播放,形象、多维、动态地展示事物关系和变化过程,使信息传递更准确、全面、生动、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信息传输质量高,交互性强等特点。它将帮助学生正确思考、主动探索,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即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
【关键词】:中国画;现代计算机;发展;创新
中国画,是我们国家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它有过灿烂和辉煌的时期,同时也经历过衰落和低谷时期。当今社会科技飞速进步给中国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特别是现代计算机的出现,为中国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创作形式和新的创作思路,为其开辟了一条便捷之路。时下中国画是否有出路尚在讨论,但现代计算机的产生给中国画创新带来诸多便利是显而易见的。
一、中国画对创新的需求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发展就必须得变。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画之所以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到今天,正是因为它一直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发展、不断地革新。中国画的创新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于外在技术成果的取得,使用一种新的技术或新的材料会造成创新。第二种是由艺术家自己的独创精神所带来的创新,这也分为两种情况:引进某种前所未有的发明和出人意料地利用人们熟悉的某些事物。中国画的革新发展总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在传承古人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精华去除糟粕,然后按着时代的需要及艺术本身的规律来进行大胆的创新。如果完全摈弃前人的优秀成果,那绘画的发展便好比是无源之水,更谈不上革新与创造了。相反,如果只是模仿前人,完全被古人所束缚,那绘画艺术就止步不前了。石涛在论及“书画之道”时说过:“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这句话说的就是艺术表现和时代文化的内在联系。充分说明了当代中国画对发展创新的需求,在当今社会,中国画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然是离不开当今的时代文化,而现今时代文化的核心,就是电子计算机。
二、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国画方面的应用
现在我们所处的21世纪,是一个电子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社会。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对国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现代计算机的普及,则推动了国画的发展。另外,它在教学方面、绘画方面、真伪鉴别方面等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一)在国画教学方面
首先,在教学方面计算机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通过计算机和数码投影仪,将各种标志投影成2米见方的影像,就可以让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能看得清楚,得到最佳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有针对性地观察,教师结合知识重点、难点进行分析讲解。由此,视觉的传达与知识的传授相得益彰,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学习和提高。如在教工笔画时,仅其中的上色环节,就不是一遍两遍能完成的,非常耽误时间,而且没有办法让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现在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我们可以将国画制作的完整程序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幻灯片进行放映,从绘制草图、拷贝、染色,到最后调整、修改、色彩转换,都非常方便、快捷,整个过程展示清晰明了又独特。学生可以边看幻灯片边学习,留下更深刻的课堂印象,也可以在课后反复播放,达到巩固教学的作用,这样教学难点就轻松解决了。
其次,计算机可以更加直接地欣赏学习国画知识。我们想要查询的知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查询到,并可以自己保留下来。以往若是要想欣赏到古代名家的真迹,必须去收藏的博物馆中才可以看到,这对我们国画学习者来说,是一件非常不方便的事情。而现代计算机的产生,为我们国画学习提供了一个优渥的学习环境,若是想学习某位画家的绘画风格,直接可以在电脑上搜索到这位画家所绘绘画的高清大图,并且可以放大图片观看细节,也可以打印出来仔细研究,这对于国画研究者们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福利。中国画讲究造型艺术,其教学离不开大量的直观教学,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在某些程度上扩充了书本知识的内容,并且不局限于书本,使我们有更多的渠道来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
(二)在绘画操作方面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数字国画也随之发展起来了。数字国画是传统国画艺术与电脑绘图数码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就绘画领域而言,数字技术主要提供了新型的绘画工具。一些电脑绘图软件具有强大的笔刷功能,能模仿传统毛笔效果,也能绘制出传统毛笔表现不出来的绘画艺术效果,拓展了人们绘画表现的渠道。它的基本工具为电脑、数位板和压感笔,绘画步骤和传统绘画一样,但操作上更加方便。首先,在工具准备上来讲要比原来的简洁很多,使用起来也轻松,在画画的过程中没有了蘸水、洗笔、调颜料、刷胶矾水等过程,不用担心颜料或墨变干而导致无法使用的情况。在染墨的时候,不必担心染墨过重而无法修改的情况。以前是落笔之后很难改正,而现在改多少次都不用担心。最后,在上色效果上来看,“数字笔墨”也体现了它的优势。软件的“上色”功能克服了过去“石色大面积平涂”等技术难题,使画面设色简捷、色彩丰富。数字国画便于在网络上传播,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这点对国画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三)在鉴定国画真伪方面
在鉴定方面,目前中国画的真伪鉴别主要以专家的经验鉴定为主。近年来,西方油画鉴定中较常用的物理与化学分析方法,也逐渐应用于中国画的辅助鉴别中。传统的中国画真伪鉴别是由中国书画界比较有威望的鉴别专家根据自己的领域知识以及对书画作者的了解经验地判断其真伪。鉴别主要采用物物对比,将已经确认的某个画家的作品和待确认的作品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凭借视觉观察确认时代风格和画家的个人风格。这种鉴别方法,鉴定专家的主观经验占的比重很大。而运用现代科技,通过物理及化学手段获得作品的纸张、颜料等物质的某些物理及化学性质,作为判断作者与年代的依据,这一方法就客观多了。
三、现代计算机对中国画的影响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互联网技术走向成熟,美术爱好者可以打破时空界限传递图文资料,方便、快捷地获取世界艺术发展的相关信息。根据充足的图像资料,中国画研究者能够对绘画规律、法则进行验证和抽取,把握世界艺术发展脉络,洞察世界艺术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研究方向、改进技法。学习中国画要“以最大功力打进去,以最大勇气打出来”,很难在后一阶段自我超越。研究者对中西、古今艺术充分研究解读,创新发展才有根据,选择的表现形式、表现方法才更可能符合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以及抒发真情实感的需求。计算机技术传递丰富的图像资料,为中国画创新发展提供了多向选择依据,拓宽了研究者的思维空间。以开放的视野看待艺术,有利于改变中国画陈陈相因的被动局面。在中国画传播交流方面,教育是一个成规模、上水平的渠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到现代中国画教育中,出现了新型教学模式。它将文字、数字、图形、影像和声音按照教学内容编排、组合,根据需要适时播放,形象、多维、动态地展示事物关系和变化过程,使信息传递更准确、全面、生动、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信息传输质量高,交互性强等特点。它将帮助学生正确思考、主动探索,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即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