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因此,让学生开口“说”应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末,也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一、消除心理因素,锻炼学生“敢说”
说是人之天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所处环境的差异,不同家庭、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人具有不同心理,久而久之会形成不同的说的能力,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有胆怯型、羞涩型、内向型、口吃型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对胆怯型的学生,让他们先在自己的座位处站着进行适当的朗读,然后让他们在学生面前朗读,逐渐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对一些内向型的学生,让他们在课前讲一些自己高兴的事或讲述有趣的新闻,和同学们分享,与同学们交流,使他们能融入同学们之间;对一些胆小,见陌生人或在众人面前就羞于启齿的学生,上课时提出一些简短的问题让他们进行回答,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特别是在上课时,打破举手回答的常规,让学生思考后主动站起来发言,既节省时间,又能锻炼敢说的胆量。
二、强化课堂训练,让学生“能说”
课堂训练学生说的能力,主要是利用教材中的材料来展开,不但要锻炼学生的说,还要对落实教学目标有作用,否则,就是舍本求末了。
1.加强朗读。加强课堂朗读,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外熟读课文,而且对训练学生说的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只有熟读才能读懂,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课堂上朗读课文要有意按座次进行,这样就可以督促每个同学课下自己主动去练,自然就促进学生勤读。如此为之,可以加大说者的“面”,还可以加深对课文人物思想性格和主题思想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提高学生读的积极性。
2.再现课文。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叙事散文较多,都有较强的故事性,学生把握内容必然要去熟悉它的故事情节。在讲课文时,适当进行“说”的训练,指导学生叙述故事片断,归纳故事情节,复述全篇课文。有的人把这种做法称为“创造性复述”。在再现课文的复述中进行“说”的训练要求符合原文,合理想像。
3.再造课文。再造课文就是让学生创造性地对课文内容或主题进行再创造,比如利用改写或扩写,然后在全班面前进行朗读和口述,以锻炼学生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如讲《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让学生讲述自己在家遇到的类似课文中的事。这样能使学生有事可说,有依据可说,说得精彩,说得动人。
三、设置“说”的情景,激发学生“愿说”
1.利用教材,角色对话。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报告文学、回忆录等范文都有较强的故事性。学生要把握它们的思想内容,必然要去熟悉它的故事情节。在教学这些范文时,可适当地进行“说”的训练,可以说整个故事,也可以说其中的一个片断。这种“说”的训练,要求“合理想像”,也就是要符合原文中心之理,合情节发展之理,合生活实际之理。如学习《芦花荡》一课时,把老头子、小女孩、大女孩等角色分配给各组,每一组分别表演课文中的一段,不但使学生熟悉了课文内容,而且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
2.设置疑问,激发讨论。由于学生思想往往缺乏应有的深度,认识常常是流于肤浅,如果我们借助于课堂讨论,学生就会不断地出现好的见解,互相触发思路,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并经过综合化为自己的认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议论能力,养成他们能言善辩的习惯,活跃他们的思想。如学习了《桃花源记》后,可以“你心中的世外桃源”为题,在同学中展开交流与讨论。
3.图片引发,丰富联想。现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反映课文内容或人物的图片,利用课本中这些形象直观的画面,引发学生说的动力。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合理想像,展开联想,然后说出来,达到训练“说”的目的。如在学习鲁迅的《故乡》一文后,利用教材前面的插图“鲁迅故乡新貌”,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像说鲁迅故乡的变化。
4.开展比赛,开发潜能。竞争是激发人潜能的有效方法,学生好奇心强,竞争意识也很强。在教学中引入比赛机制,比如:开展演讲比赛、朗读比赛、背诵比赛、绕口令比赛等等,都是激发学生“说”的有效途径。
四、强化口述作文训练,培养学生“会说”
在作文教学中,增加口述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能说会道”的重要途径。口述作文教学,要求简短,针对一事一物展开,切忌拖沓冗长。比如采用看图式口述作文,也就是依据图画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可以是记叙述图,也可以评论式述图,还可以是说明式述图。既可以选择一幅有人物、有动作、有小道具、有背景能引人深思的图画来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也可选择一组有连贯性的图画来“说”。在口头作文过程中可启发学生从画面推想到画外,变静景为动景,变无声为有声,描述出一个头尾均有,血肉丰满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情节。如在讲《说不尽的桥》综合性学习课时,利用课本中提供的“苏州宝带桥”、“扬州五亭桥”、“北京玉蜒桥”等画面进行口头作文,学生根据桥的特点、结构、形状等,说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有感染力。
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杜绝自己满堂口若悬河,而学生闭口不语,或者是被动地跟着教师应答,而没有真正起到锻炼学生说的能力的现象。教师要积极探索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敢说、会说、能说、善说的能力,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
一、消除心理因素,锻炼学生“敢说”
说是人之天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所处环境的差异,不同家庭、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人具有不同心理,久而久之会形成不同的说的能力,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有胆怯型、羞涩型、内向型、口吃型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对胆怯型的学生,让他们先在自己的座位处站着进行适当的朗读,然后让他们在学生面前朗读,逐渐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对一些内向型的学生,让他们在课前讲一些自己高兴的事或讲述有趣的新闻,和同学们分享,与同学们交流,使他们能融入同学们之间;对一些胆小,见陌生人或在众人面前就羞于启齿的学生,上课时提出一些简短的问题让他们进行回答,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特别是在上课时,打破举手回答的常规,让学生思考后主动站起来发言,既节省时间,又能锻炼敢说的胆量。
二、强化课堂训练,让学生“能说”
课堂训练学生说的能力,主要是利用教材中的材料来展开,不但要锻炼学生的说,还要对落实教学目标有作用,否则,就是舍本求末了。
1.加强朗读。加强课堂朗读,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外熟读课文,而且对训练学生说的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只有熟读才能读懂,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课堂上朗读课文要有意按座次进行,这样就可以督促每个同学课下自己主动去练,自然就促进学生勤读。如此为之,可以加大说者的“面”,还可以加深对课文人物思想性格和主题思想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提高学生读的积极性。
2.再现课文。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叙事散文较多,都有较强的故事性,学生把握内容必然要去熟悉它的故事情节。在讲课文时,适当进行“说”的训练,指导学生叙述故事片断,归纳故事情节,复述全篇课文。有的人把这种做法称为“创造性复述”。在再现课文的复述中进行“说”的训练要求符合原文,合理想像。
3.再造课文。再造课文就是让学生创造性地对课文内容或主题进行再创造,比如利用改写或扩写,然后在全班面前进行朗读和口述,以锻炼学生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如讲《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让学生讲述自己在家遇到的类似课文中的事。这样能使学生有事可说,有依据可说,说得精彩,说得动人。
三、设置“说”的情景,激发学生“愿说”
1.利用教材,角色对话。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报告文学、回忆录等范文都有较强的故事性。学生要把握它们的思想内容,必然要去熟悉它的故事情节。在教学这些范文时,可适当地进行“说”的训练,可以说整个故事,也可以说其中的一个片断。这种“说”的训练,要求“合理想像”,也就是要符合原文中心之理,合情节发展之理,合生活实际之理。如学习《芦花荡》一课时,把老头子、小女孩、大女孩等角色分配给各组,每一组分别表演课文中的一段,不但使学生熟悉了课文内容,而且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
2.设置疑问,激发讨论。由于学生思想往往缺乏应有的深度,认识常常是流于肤浅,如果我们借助于课堂讨论,学生就会不断地出现好的见解,互相触发思路,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并经过综合化为自己的认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议论能力,养成他们能言善辩的习惯,活跃他们的思想。如学习了《桃花源记》后,可以“你心中的世外桃源”为题,在同学中展开交流与讨论。
3.图片引发,丰富联想。现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反映课文内容或人物的图片,利用课本中这些形象直观的画面,引发学生说的动力。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合理想像,展开联想,然后说出来,达到训练“说”的目的。如在学习鲁迅的《故乡》一文后,利用教材前面的插图“鲁迅故乡新貌”,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像说鲁迅故乡的变化。
4.开展比赛,开发潜能。竞争是激发人潜能的有效方法,学生好奇心强,竞争意识也很强。在教学中引入比赛机制,比如:开展演讲比赛、朗读比赛、背诵比赛、绕口令比赛等等,都是激发学生“说”的有效途径。
四、强化口述作文训练,培养学生“会说”
在作文教学中,增加口述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能说会道”的重要途径。口述作文教学,要求简短,针对一事一物展开,切忌拖沓冗长。比如采用看图式口述作文,也就是依据图画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可以是记叙述图,也可以评论式述图,还可以是说明式述图。既可以选择一幅有人物、有动作、有小道具、有背景能引人深思的图画来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也可选择一组有连贯性的图画来“说”。在口头作文过程中可启发学生从画面推想到画外,变静景为动景,变无声为有声,描述出一个头尾均有,血肉丰满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情节。如在讲《说不尽的桥》综合性学习课时,利用课本中提供的“苏州宝带桥”、“扬州五亭桥”、“北京玉蜒桥”等画面进行口头作文,学生根据桥的特点、结构、形状等,说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有感染力。
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杜绝自己满堂口若悬河,而学生闭口不语,或者是被动地跟着教师应答,而没有真正起到锻炼学生说的能力的现象。教师要积极探索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敢说、会说、能说、善说的能力,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