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99读书人联合出版的“短经典”丛书是一套专注外国作家短篇小说的丛书,以独特的装帧形式、鲜明的文化理念以及多样化的作品选择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短经典”丛书遴选短篇小说,重新建构经典体系,适应了数字时代的阅读需求。这套丛书能否经得起读者和时间的检验,如何在文学出版机制中长盛不衰,也值得思考。
关键词:短经典 经典建构 文学出版
无论在文学界还是出版界,短篇小说一直不太受重视。人民文学出版社和99读书人将目光放在短篇小说上,集中出版了一系列外国短篇小说集,统一命名为“短经典”。这套丛书自2011年起已经连续出版九十余种,成为国内目前最重要的短篇小说丛书。
一、“短经典”的特色
(一)装帧形式独特
有别于眼花缭乱的畅销书,“短经典”的装帧形式独特,采用不同的纯色封面,标注中外文书名、作者及译者、出版社、“短经典”序号标识,没有其他驳杂的图案,独特纯粹,置于书架上如彩虹一般。其腰封也较为简约,一张作家照片,一句简介,一段内容摘录,无其他多余内容。封底是其他报刊的推荐语及知名作家的评价,整体风格简约大方。高登·布鲁斯说过:“如果产品之间的设计风格缺乏一致性,就难以形成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当代文化生产、传播和接受在很大层面上有赖于视觉吸引力。
(二)文化理念鲜明
“短经典”自出版之时就贯彻“集中展现短篇小说创作的世界版图”这一理念,这在众声喧哗的出版市场里有价值也有风险。数字时代,大众关注点被图像吸引,关注纸媒的读者不多,且普遍倾向于知名作家或长篇小说。“短经典”中的知名作家仅有雷蒙德·卡佛、科塔萨尔、迪伦马特等,因而其销量不能与畅销书比肩。策划人黄育海说:“我们也不追求很高的销量,略有利润就可以。我们也没指望它们能像有的长篇那样,一次能印几十万、几百万本。但结果还是挺好的,国内的许多作家,像王安忆、余华、苏童他们都非常喜欢我们这套书。”为了让“短经典”文化理念被更多读者接受,2012年1月5日,北京举办了“短的,是美好的”发布会,由陈众议、陆建德、余中先、刘庆邦、徐则臣等共论短篇小说之美。徐则臣说:“我觉得一个国家整个的文化艺术水平和文化艺术素质越高,才能发现短篇小说的价值。它的阅读量及市场可能会更大一些。”
(三)作品选择多样化
“短经典”的作家作品丰富多样,地域覆盖面广,不局限于发达国家,更将视野放到印度、智利.阿根廷、肯尼亚、津巴布韦等,以开放的态度收录世界优秀作品。另外,这套丛书相对侧重当代中青年作家。比如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的短篇小说集《母与子》《空荡荡的家》。《空荡荡的家》以其独特的温柔的笔触,书写了人们潜意识中未被直接言说的渴望。作家用爱、孤独和欲望将不同时空的人联系起来,从当代爱尔兰回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西班牙甚至19世纪的英格兰。再如入选《纽约客》“四十岁以下二十位新锐作家”的威尔斯-陶尔,虽然在国内受关注度还不高,但已在国际上获奖,其《一切破碎一切成灰》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十大好书”之一;当代美国南方文学代表作家罗恩-拉什的作品《炽焰燃烧》获得2010年度弗兰克·奥康纳短篇小说桂冠等。
二、“短经典”如何建构经典
(一)作品选取形式
回顾外国文学经典,较少有作家完全凭借短篇跻身经典行列。《西方正典》中较多关注莎士比亚、但丁、乔叟、塞万提斯等,对短篇小说较少关注。这渐成普遍现状,经典引领读者关注长篇,也使作家转向长篇创作,却逐渐忽视短篇小说。但是,“短经典”适应当下社会快节奏的阅读现状。黄育海说:“现在大家日常的工作学习都很忙,阅读时间相对比较碎片化,这样的话一篇一两万字的短篇小说,在飞机上、火车上或者在晚上睡觉前读一读也蛮好的。”“短经典”打开了短篇小说的阅读窗口,扩大了读者的阅读视野,缓解了长篇阅读的尴尬。
(二)选取地区
“短经典”以“集中展现短篇小说创作的世界版图”为理念,突破了传统欧洲中心论的文化霸权,增加了亚非拉作家的作品,形成了多元包容的文化格局。建構经典包含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欧洲为加强统治,不仅政治经济高度集中,更将文化纳入统治系统,传统经典代表西方一元化的价值取向。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欧洲主导的经典,要求以世界的眼光,重建经典体系。“短经典”呼应这一要求,让更多欠发达国家的作品崭露头角,让世界文学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策划人彭伦说:“有许多世界一流的短篇小说家从未在中国出版,或者只有零星介绍,这些首先是我们注重引进的作家。我们选择的都是各国最重要的现当代作家……现代派开始以后的短篇小说。”
(三)作品内容风格
每本“短经典”都经过严格筛选,且选择优秀的译者传达原作丰富的文本内容和独特的审美价值。“短经典”脱离高高在上的态度,贴合读者趣味,所选作品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多,写作技巧也有较大改变,不同地区的不同作品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拉美文学主将科塔萨尔《动物寓言集》中的《被占的宅子》,讲述老宅中的一对兄妹听到房间里奇怪的响动后,没有进行任何探寻和反抗,便让出房间,在不断的响动中放弃宅子逃走,最后还不忘锁好大门,将钥匙扔进阴沟。兄妹所恐惧的响动没有具体的形象,逃避的行为也没有具体原因,但科塔萨尔却用精湛的创作技巧将莫名的恐惧传达给了读者。
三、经典建构中的优势与不足
(一)优势
首先,“短经典”因篇幅短、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和碎片化的时间,易走进大众视野,满足大众需求,提升读者对短篇小说的接受度。其次,“短经典”所选作家作品是面向世界的,不再局限于欧洲,呈现出世界短篇小说的概貌,丰富了文学生态,扩大了文学场域。再次,“短经典”以内容的丰富性和审美的独特性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各民族优秀作品的呈现,打破了长篇小说的垄断局面,缓解了经典建构的阅读危机,满足了打造世界经典的要求。 (二)不足
首先,“短经典”侧重当代,时间检验机制不成熟,无法接受不同时代的历史经验对作品内涵意义的扩充,难以赋予作品不同时代的张力。以当代眼光迅速认定经典很危险,比较容易被时代抛弃。其次,本套丛书由出版社遴选,体现的是出版机构的价值判断,不能包含作家、文学评论家、读者的看法,因而豆瓣讨论组褒贬不一,有的读者反映某些作品的阅读体验类似,“并非都值得购买”。再次,“短经典”的出版合作一波三折,中途改为上海文艺出版社发行,封面变成质朴的硬皮白色,打断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此前所设计的整体进程,可能会影响读者对丛书的信任度。黄育海表示:“99读书人并不是专出‘短经典’这一套书的公司,经常会有其他新的更具时效性的选题打断‘短经典’出版过程。而且作为一家民营出版社,99读书人的财力有限,也没有自己的书号。”
四、对文学出版的啟示
不再关注长篇小说,转而发现短篇小说的价值,“短经典”丛书在消费市场脱颖而出,引领大众关注短篇小说,扩大了文学场域,繁荣了文学生态,提高了营销利润。这一出版行为超出了马克思所认为的“需求作用于生产,引领消费”,以生产创造需求,让大众关注短篇小说,产生了消费的行为,保证了后续出版。
此外,“短经典”以每年十几本的速度与读者见面,背后需要强大的团队,高妙品位、精准翻译、系统运作必须全力配合,若为追求数量而放松质量,作品脱离读者审美品位,只能被读者抛弃,无法形成稳定而鲜明的图书品牌。
五、结语
回顾“短经典”,我们可以看出,其对当下经典建构的尝试是对文学传统秩序的大胆调整和改变。“短经典”以短篇为切入点,尤其注重全球化视野,装帧形式独特、文化理念鲜明、作品选择多样,构成这套丛书的特点,不容小觑。同时,“短经典”也有不足,比如时间检验机制不成熟、图书出版合作不顺等,对出版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玉平.多元文化时代的文学经典理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2]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4]童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黄育海.发现经典短篇新国度[J]新京报书评周刊,2018(4).
[6]姜妍.短小说也有春天[J].新京报书评周刊,2012 (2).
作者:张婧,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关键词:短经典 经典建构 文学出版
无论在文学界还是出版界,短篇小说一直不太受重视。人民文学出版社和99读书人将目光放在短篇小说上,集中出版了一系列外国短篇小说集,统一命名为“短经典”。这套丛书自2011年起已经连续出版九十余种,成为国内目前最重要的短篇小说丛书。
一、“短经典”的特色
(一)装帧形式独特
有别于眼花缭乱的畅销书,“短经典”的装帧形式独特,采用不同的纯色封面,标注中外文书名、作者及译者、出版社、“短经典”序号标识,没有其他驳杂的图案,独特纯粹,置于书架上如彩虹一般。其腰封也较为简约,一张作家照片,一句简介,一段内容摘录,无其他多余内容。封底是其他报刊的推荐语及知名作家的评价,整体风格简约大方。高登·布鲁斯说过:“如果产品之间的设计风格缺乏一致性,就难以形成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当代文化生产、传播和接受在很大层面上有赖于视觉吸引力。
(二)文化理念鲜明
“短经典”自出版之时就贯彻“集中展现短篇小说创作的世界版图”这一理念,这在众声喧哗的出版市场里有价值也有风险。数字时代,大众关注点被图像吸引,关注纸媒的读者不多,且普遍倾向于知名作家或长篇小说。“短经典”中的知名作家仅有雷蒙德·卡佛、科塔萨尔、迪伦马特等,因而其销量不能与畅销书比肩。策划人黄育海说:“我们也不追求很高的销量,略有利润就可以。我们也没指望它们能像有的长篇那样,一次能印几十万、几百万本。但结果还是挺好的,国内的许多作家,像王安忆、余华、苏童他们都非常喜欢我们这套书。”为了让“短经典”文化理念被更多读者接受,2012年1月5日,北京举办了“短的,是美好的”发布会,由陈众议、陆建德、余中先、刘庆邦、徐则臣等共论短篇小说之美。徐则臣说:“我觉得一个国家整个的文化艺术水平和文化艺术素质越高,才能发现短篇小说的价值。它的阅读量及市场可能会更大一些。”
(三)作品选择多样化
“短经典”的作家作品丰富多样,地域覆盖面广,不局限于发达国家,更将视野放到印度、智利.阿根廷、肯尼亚、津巴布韦等,以开放的态度收录世界优秀作品。另外,这套丛书相对侧重当代中青年作家。比如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的短篇小说集《母与子》《空荡荡的家》。《空荡荡的家》以其独特的温柔的笔触,书写了人们潜意识中未被直接言说的渴望。作家用爱、孤独和欲望将不同时空的人联系起来,从当代爱尔兰回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西班牙甚至19世纪的英格兰。再如入选《纽约客》“四十岁以下二十位新锐作家”的威尔斯-陶尔,虽然在国内受关注度还不高,但已在国际上获奖,其《一切破碎一切成灰》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十大好书”之一;当代美国南方文学代表作家罗恩-拉什的作品《炽焰燃烧》获得2010年度弗兰克·奥康纳短篇小说桂冠等。
二、“短经典”如何建构经典
(一)作品选取形式
回顾外国文学经典,较少有作家完全凭借短篇跻身经典行列。《西方正典》中较多关注莎士比亚、但丁、乔叟、塞万提斯等,对短篇小说较少关注。这渐成普遍现状,经典引领读者关注长篇,也使作家转向长篇创作,却逐渐忽视短篇小说。但是,“短经典”适应当下社会快节奏的阅读现状。黄育海说:“现在大家日常的工作学习都很忙,阅读时间相对比较碎片化,这样的话一篇一两万字的短篇小说,在飞机上、火车上或者在晚上睡觉前读一读也蛮好的。”“短经典”打开了短篇小说的阅读窗口,扩大了读者的阅读视野,缓解了长篇阅读的尴尬。
(二)选取地区
“短经典”以“集中展现短篇小说创作的世界版图”为理念,突破了传统欧洲中心论的文化霸权,增加了亚非拉作家的作品,形成了多元包容的文化格局。建構经典包含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欧洲为加强统治,不仅政治经济高度集中,更将文化纳入统治系统,传统经典代表西方一元化的价值取向。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欧洲主导的经典,要求以世界的眼光,重建经典体系。“短经典”呼应这一要求,让更多欠发达国家的作品崭露头角,让世界文学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策划人彭伦说:“有许多世界一流的短篇小说家从未在中国出版,或者只有零星介绍,这些首先是我们注重引进的作家。我们选择的都是各国最重要的现当代作家……现代派开始以后的短篇小说。”
(三)作品内容风格
每本“短经典”都经过严格筛选,且选择优秀的译者传达原作丰富的文本内容和独特的审美价值。“短经典”脱离高高在上的态度,贴合读者趣味,所选作品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多,写作技巧也有较大改变,不同地区的不同作品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拉美文学主将科塔萨尔《动物寓言集》中的《被占的宅子》,讲述老宅中的一对兄妹听到房间里奇怪的响动后,没有进行任何探寻和反抗,便让出房间,在不断的响动中放弃宅子逃走,最后还不忘锁好大门,将钥匙扔进阴沟。兄妹所恐惧的响动没有具体的形象,逃避的行为也没有具体原因,但科塔萨尔却用精湛的创作技巧将莫名的恐惧传达给了读者。
三、经典建构中的优势与不足
(一)优势
首先,“短经典”因篇幅短、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和碎片化的时间,易走进大众视野,满足大众需求,提升读者对短篇小说的接受度。其次,“短经典”所选作家作品是面向世界的,不再局限于欧洲,呈现出世界短篇小说的概貌,丰富了文学生态,扩大了文学场域。再次,“短经典”以内容的丰富性和审美的独特性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各民族优秀作品的呈现,打破了长篇小说的垄断局面,缓解了经典建构的阅读危机,满足了打造世界经典的要求。 (二)不足
首先,“短经典”侧重当代,时间检验机制不成熟,无法接受不同时代的历史经验对作品内涵意义的扩充,难以赋予作品不同时代的张力。以当代眼光迅速认定经典很危险,比较容易被时代抛弃。其次,本套丛书由出版社遴选,体现的是出版机构的价值判断,不能包含作家、文学评论家、读者的看法,因而豆瓣讨论组褒贬不一,有的读者反映某些作品的阅读体验类似,“并非都值得购买”。再次,“短经典”的出版合作一波三折,中途改为上海文艺出版社发行,封面变成质朴的硬皮白色,打断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此前所设计的整体进程,可能会影响读者对丛书的信任度。黄育海表示:“99读书人并不是专出‘短经典’这一套书的公司,经常会有其他新的更具时效性的选题打断‘短经典’出版过程。而且作为一家民营出版社,99读书人的财力有限,也没有自己的书号。”
四、对文学出版的啟示
不再关注长篇小说,转而发现短篇小说的价值,“短经典”丛书在消费市场脱颖而出,引领大众关注短篇小说,扩大了文学场域,繁荣了文学生态,提高了营销利润。这一出版行为超出了马克思所认为的“需求作用于生产,引领消费”,以生产创造需求,让大众关注短篇小说,产生了消费的行为,保证了后续出版。
此外,“短经典”以每年十几本的速度与读者见面,背后需要强大的团队,高妙品位、精准翻译、系统运作必须全力配合,若为追求数量而放松质量,作品脱离读者审美品位,只能被读者抛弃,无法形成稳定而鲜明的图书品牌。
五、结语
回顾“短经典”,我们可以看出,其对当下经典建构的尝试是对文学传统秩序的大胆调整和改变。“短经典”以短篇为切入点,尤其注重全球化视野,装帧形式独特、文化理念鲜明、作品选择多样,构成这套丛书的特点,不容小觑。同时,“短经典”也有不足,比如时间检验机制不成熟、图书出版合作不顺等,对出版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玉平.多元文化时代的文学经典理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2]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4]童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黄育海.发现经典短篇新国度[J]新京报书评周刊,2018(4).
[6]姜妍.短小说也有春天[J].新京报书评周刊,2012 (2).
作者:张婧,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