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悦泽教育,乐享金色童年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19890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个性化和办学的特色化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从本质上说,特色办学是对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确认和回归,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是学校的个性在办学过程中的体现。它不是单独的实体和单项的成绩,不应局限在某个项目中,而是浸润在学校工作各个方面,并由学校各主要工作表现出来,它是有灵魂的、整体的、渗透式的文化精神存在。学校坚持特色办学理念、走特色办学之路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学校现实生存的迫切需要,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我对如何创建我校的特色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我从学校特色文化、特色德育、特色课堂、特色课程开发、特色环境营造等五方面来创建我校的办学特色,对学校特色的系统进行建构。
  一、凝练办学理念,明晰特色定位
  众所周知,特色学校建设是一项涉及学校整个系统、全方位的学校变革活动。在这一变革中,学校文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文化的影响是最稳固、长远的,教育是影响人的工程,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作为特色办学的最高境界是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学校文化建构是特色学校建设成功的标志。
  我们学校校名“金洲”,是由学校所在地金洲村而命名。金洲村为进出南沙的門户,因村内有金洲山,相传有金可采而得名;金洲村又是蕉门水道冲积滩涂形成的沙田区,西江、北江在这里汇集,经年累月,沧海桑田,茫茫海水逐渐沉积成万亩绿洲。
  基于对学校名称与所在地的文化渊源的诠释和对教育的深刻思考,学校提出了“让每个生命都闪亮”的办学理念,“享金色童年,筑梦想之洲”的办学愿景,以及“悦泽教育”的特色定位。
  “悦”意味着高兴、愉快、喜欢、热爱、敬慕,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是对生活、学习、工作的积极态度。在学校教育中,倡导让师生高兴愉悦地投身到教学、学习活动中去,体验幸福生活。“泽”意味着湿润、滋润、光亮、润泽、恩泽、恩惠,倡导教育应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灵动与润泽,强调学校要为生命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厚实的文化基础,通过对所有人的全方位的润泽,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综合感召,为师生构建发展的沃土和精神成长的家园。
  儿童生命是完整的、独特的、自主发展的、创造的,教育应该做到在遵从生命特征的基础上,直面生命、尊重生命和提高生命质量。这种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润泽,是对生命之根的呵护与滋养,其目的在于唤醒生命内在的发展动力,并为引导生命发展创造条件;教育应该泽被全体儿童,为儿童的全面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润泽;教育不应是灌输与强制,而是润泽与启迪,是要尊重儿童内在的发展规律,唤醒和调动生命的内在发展动力,使学生的生命处于最大限度的主动激活状态,激发生命的自主发展性,促进生命创造性的发展。
  学校基于对学校名称的诠释、对儿童生命的理解以及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提出“让每个生命都闪亮”的办学理念,构建悦泽教育体系,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能如金子般绽放夺目光彩,学校以“享金色童年,筑梦想之洲”为办学愿景,坚持以悦泽教育为引导,秉持“让每个生命都 (如金子般)闪亮”的办学理念,践行协同式创新、内涵式发展、跨越式提升的战略,致力于培养“健体、美德、善学、乐艺”的灵动智慧、阳光活力少年。努力创建“悦泽教育”特色学校,逐步确立了“悦心正行,亮泽人生”的校训;形成了“悦纳进取,惠泽共生”的校风,“悦教善导,化育无痕”的教风和“悦学善思,闪亮自我”的学风。多年来,学校坚持凝心聚力促素质,竭尽全力抓教学,全面精细抓管理,积极构建“悦泽教育”的育人模式,让教师在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同时,升华自身的生命境界,润己泽人,实现“用生命做教育,做生命的教育”的价值追求。
  二、探索“悦心”德育,提升德育实效
  德育是培育一切的土壤,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这是教育实践中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反思传统的学校德育活动,我们认为学校德育之重心不在道德宣讲,而在引导学生经历道德内化的学习过程。为此,依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小学德育特征,在“悦心正行,亮泽人生”的校训引领下,我们以理性的养成教育和行动的实践教育为主要抓手,改进德育工作过程,培养阅读习惯和加强体艺活动,作为特点建设的基本点,努力营造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不断探索德育的特色内涵,培育“悦心德育”特色。
  (一)聚焦习惯养成
  理性的养成教育强调的是以有目标、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方式,通过常规教育、行为示范、教师引领和家校协作等方法,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训练,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在常规管理中贯穿养成教育。开展养成教育首先要从常规习惯抓起。学校重视持续督导和落实对学生在校一日活动的统一要求,使全体学生逐步内化诸如进校门的礼仪、上下楼梯、自觉早读、出操集会、课间行为、课桌椅摆放、卫生保洁及放学队列等一系列活动要求,使其成为学生自觉遵守的在校规范。
  2.在各类活动中落实养成教育。首先,在班队会活动中,注重从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出发,形成各年级阶段养成教育重点。比如,低年级突出文明礼貌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中年级突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高年级突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其次,在学科教学中,要求教师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将学会倾听、善于思考、敢于提问、与人合作、认真书写、自评互评等一系列习惯养成的训练,充分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此外,将养成教育有机渗透到礼仪操、红歌会(歌咏比赛)、演讲比赛、人物评选等各类活动中,通过各种活动巩固强化养成教育成效。
  3.在教师引领中促进养成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教师适时的督促和引导。首先,全面加强班主任对班级及课堂教学的跟踪督导,深入观察学生课堂和课间动态,及时掌握班级情况,推进课堂规范管理、提升学习习惯培养成效。其次,实施提前进课室制度,通过教师提前进课室,落实课前规范,稳定师生情绪,降低偶发事件出现的频率,为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提供保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规范管理,引导教师注意时时事事反省个人行为,时时事事都要给学生做好表率。   4.在班级建设中强化养成教育。班级是除家庭之外,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最重要场所,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学校以全面加强班级建设为核心,通过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拓展班级活动形式和内容、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以及创新班级建设特色、评选文明班级等一系列工作,努力营造文明友爱、互助共进、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为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的形成和巩固提供良好的孕育空间。
  5.在家校合作中夯实养成教育。家校沟通与合作质量是保证和提升养成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深化家长对养成教育必要性的认识,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卡、家长会与家访以及亲子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由此,帮助他们了解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普及养成教育的相关知识,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养成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
  (二)强化活动体验
  我们通过专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以活动促教育,以行动为核心进行道德教育,这既是对德育内容也是对德育方式的改进,是学校提升德育工作成效的又一主要抓手。
  学校以校园、家庭、社区为团队活动主阵地,将“端行、明礼、诚信、责任、立志、感恩”分级落实到各年级,以班队会的形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提出专题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规范,丰富团队活动文化的内涵。我们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如学校的体育节、读书节、英语节、艺术节,发挥学校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进行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接受文化浸润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同时,我们还不遗余力地组织学生到社区服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多元发展营造更广阔的空间。学校就是这样用大量的行动实践,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公平竞赛的意识、积极向上的心理,激发学生爱生活爱学习爱学校的热情。
  整体而言,学校以先前德育工作经验为基础,紧密结合小学生特征以及德育工作特点,充分落实“理性的养成教育”和“行动的实践教育”两项工作,彻底改变了以德育规范性知识学习为主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养成良好习惯,亲历问题出现与解决,信息搜集与分享,人际交流与合作过程中,生成悦己乐群、公益向善的品格,为学校“悦心德育”体系的建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悦读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学校结合新课标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以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为载体,通过阅读习惯的养成教育活动,使学生养成好读书,多读书计好书的阅读习惯,从面陶冶性情,培养情操。
  第一,培养乐读爱读的文化氛围。学校设立读书角,开展图书漂流、绘本阅读、“诗润南国”、亲子共读、晨读晚诵、书香班级、书香少年和阅读之星评选等专题活动,以及故事大王、手抄报编制、读书卡制作等拓展活动,让学生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让教师修身养德,让校园浸润在浓浓的书香中。
  第二,推动阅读与学科的融合。为了推动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组按低高年段的不同,组织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通过诗歌诵读、课本剧表演、辩论赛、练硬笔字、课前背诵经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英语课组坚持推进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升其理解能力。各学科教师都注意积极为学生推荐大量课外好書,通过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三,围绕阅读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为了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提供科学而有效的引导,语文课的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以专题教研、校本课程开发和个人课题等多种形式,深入探究提升小学阅读活动成效的可行举措。比如,低语组面向三个年级分门别类的开展阅读指导的课例研究,编制了《儿歌读本》(上下册)、《必背古诗70首》以及《弟子规读本》校本教材,发表了《浅谈激发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重视诵读,引领学生享受阅读》和《小学语文阅读中分层预习的实践初探》等论文。
  三、建构“悦活课堂”,优化课堂教学
  学校结合国家新课改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悦泽教育”的核心精神,将建构“悦活课堂”作为引领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学科特色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活动质量的基本点。
  “悦活课堂”是以系统反思传统应试教育的课堂不足为起点,以承认并尊重学生发展特点及其多样化特征为基本点,以持续研究课堂和改造课堂为主要路径,通过教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优化和调整课堂教学过程及其相关要素,而建构的一种能够体现教学趣味、激发师生潜力、释放课堂活力的课堂范式。
  (一)重新认识课堂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个体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呈现和发展的过程,是主体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忽视生命的特征、需求和差异,而以知识的逻辑和传递知识技术来主宰课堂的时代必将被超越。基于此种理解,我们期望建构的“悦活课堂”应该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趣味性。教育本应唤醒、维持和释放,而不是漠视、削减或熄灭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课堂教学必须正视的关键问题。它意味着,课堂应该营造一种情境,能够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内在的持续的学习动机;课堂应该创生一种空间,使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行动中,体会到不断战胜和超越自我的快乐;课堂应该提供一种引导,使学生学会正确归因,明确努力付出与收获结果之间的联系,维系积极向前的动力。
  第二,自主性。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是课堂教学必须把握的核心要旨。它意味着,课堂应该促成一种转变,基于内容、方法、形式、技术等多要素的革新,使学生整体从“要我学”的状态转向“我要学”的状态;课堂应该培养一种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生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实现从“我要学”到“我会学”的提升。   第三,生成性。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适切的支持,这是课堂教学必须承载的基本使命。它意味着,课堂应实现一种协同发展的关系,通过师生、生生的相互沟通、理解、启发、补充,分享各自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和理念,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状态;课堂应保持适度的弹性,需要教师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灵活机智的调整教学内容、进程和策略等,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课堂应该对每个学生都是有意义的,使他们每一个都习得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四,开放性。教育必须重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在本质上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统一,这是课堂教学不能忽视的指导原则。它意味着,课堂应该向生活开放,保持与学生经验、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联系,注重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堂应该向公众开放,携手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家长、社区代表、企事业单位乃至各行业人士,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
  (二)系统研究课堂
  成功的课堂教学需要优秀的教师,这些教师能够随时观察和领悟到课堂上所发生的复杂行为并迅速做出反应。为了成为这样的优秀教师,更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除了要从思想上认识传统教学的不足,还要结合实践,对个人教育教学行为、以及课堂教学过程有系统的研究。
  1. 课堂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
  在学校,教师需要学习并掌握“反思性学习技能”,即要通过如下三步,对个人的教学做系统的、深刻的反思。
  第一,课前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内容重点是否突出?教材处理是否得当?学情分析是否明了?技术选择是否适切?如何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中反思。全体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参与?是否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否发现解决了学生的问题?是否仔细聆听了每个学生的回答有何不同?与教学要求有何差异?自己的提问和回应是否恰当?是否当堂检测并及时反馈,将问题在课内予以解决?在学科教学中核心价值观融入的如何?
  第三,课后反思。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落实?学生是否各有所得?教学行为与教学设想是否一致?哪些地方超出了预期,是否及时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这节课有哪些亮点和问题?当如何改进?
  2.课堂教学过程的相互观察
  除了鼓励教师个人深入系统的自我反思之外,我们还注重通过课堂观察和研讨,建构教研组同伴间民主、平等、開放、包容的研修文化,构筑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合作研究的教师文化。我们从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学得怎样几个维度设计了课堂观察量表,来用于指导教师相互观摩课堂的工具。
  (三)逐步改造课堂
  以“悦活课堂”内涵与特点的理论诠释为基础,学校开始了对课堂教学的系统研究,期望探索并构建一整套“悦活课堂”教学实践模式,如今在其初级阶段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考虑到各学科自身特性、课堂教学整体发展水平、以及教师队伍发展状况等因素,我校采用分阶段逐步推进“悦活课堂”实践探索的方式,以此避免从初期开始就在全学科推广一种模式,可能对学科特色及教师教学形成的束缚。具体来说,这种分阶段探索,在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主题和任务。
  第一阶段,分学科开展“高效课堂”研究。在尊重学科特点的前体下,鼓励各学科教师结合个人实际教学,探索提高学科教学效益的有效举措,提升教师参与课堂研究和改进的自发意识和(下转第15版)(上接第14版)专业能力。
  第二阶段,分学科开展“特色课堂”研究。以先前个人开展的“高效课堂”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组内的合作共研,形成能够明显优化本学科课堂教学过程、提升本学科教学质量的课堂模式。
  第三阶段,分学科开展“悦活课堂”研究。以先前学科组开展的“特色课堂”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悦活课堂”内涵与特征的界定,依托专家指导下的学科教研,形成能够体现本学科特点的“悦活课堂”课堂模式。
  最后,以“悦活课堂”的各学科教学模式为基础,尝试建构出一种能在全学科推广运用的、能够体现学校“悦活课堂”内涵及特点的教学模式。
  目前,学校在改造课堂上的工作,尚处于各学科教师围绕“高效课堂”开展研究的第一阶段。通过定期组织学科教研,倡导和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目前在三个主要学科上,已形成了一些能够明显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措施。
  四、开发“悦动课程”,促进多元发展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自主变革必须紧紧把握的基本点。近年来,我校充分挖掘悦纳文化内涵,紧密联系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具体需求,努力整合国家、地方与校本课程,构建“悦动课程”体系,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支撑。
  (一)“悦动课程”的内涵与特点
  “悦动课程”体系强调课程必须回归教育的原点,着眼生命个体内在的主动性,致力于为儿童获取积极的学习和生活体验,释放生动活泼的发展潜力、形成全面的、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形成个性化的发展优势提供充分的支持。具体而言,“悦动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的课程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中介。“悦动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健体、美德、善学、乐艺的灵动智慧、阳光活力少年,培育学生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全面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小学的课程要避免拔高的标准和过深的难度。“悦动课程”的内容在各个科目或活动设计上都严格遵循基础性原则,遵守课程标准的要求,并注意保持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关联,使学生有兴趣也有能力学习和掌握相应内容。
  第三,课程实施的体验性。小学教育是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向的教育,小学的课程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悦动课程”的组织实施,重视遵循“做中学”的原则,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务操作、主题探究、现场活动等多种方式,给予学生丰富的过程体验。   第四,课程种类的多样性。小学教育是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小学的课程要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提供相应支持。“悦动课程”重视紧密联系本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情况和学生兴趣,积极整合学校内外资源的整合,不断丰富课程内类,为学生提供更为多元的选择。
  (二)“悦动课程”的内容与结构
  1.课程内容
  根据学校致力于培养“健体、美德、善学、乐艺的灵动智慧、阳光活力少年”的目标导向,“悦动课程”在内容上主要包含四个相互渗透的子系统:身体课程,致力于“舒展其身心,强健其体魄”;人格课程,致力于“充沛其德性,文明其德行”;智慧课程,致力于“自由其思考、砥砺其思维”;艺术课程,致力于“优雅其仪容,细腻其感受”。四个子系统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帮助每个学生了解自我、理解他人、认识世界,实现并处在自我的最佳状态中。
  2.课程结构
  根据当下国家、地方与校本课程并存共生、学科与活动类型多样的课程现状,“悦动课程”在结构上进行重整,将学校课程主要归为三类,即基础课程(国家课程,必修)、拓展课程(地方与学校课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以及特需课程(学生课程,自修)。
  (1)基础课程:着重于根据教情和学情,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重构。除了关注探索国家课程的最优化实施方式之外,还要进一步推动跨学科的内容重整,依托主题单元等方式,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引导课程重构、学科重组与课堂重建。
  (2)拓展课程:着重于根据教情和学情,对地方和学校课程进行生本化建构。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和需要,给予学生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它在内容上涉及人文、科技、体育、艺术等各个类别,在方式上注重活动式体验、对话式启发、实证式研究、情境式探究等。目前学校开设的拓展类课程主要涉及学科拓展和兴趣拓展两类。
  目前已经常规化的学科拓展课程,包括语文科的阅读能力提升工程系列活动(如读书卡比赛、读书小报、好书共享、辩论比赛、书海拾贝、诗文诵读等),英语科的阅读拓展、手工拓展和竞技拓展系列活動(阅读如创意读书、手抄报、知识竞赛活动,手工如贴画制作、头饰制作、邀请卡制作活动,竞技如小诗朗诵、集体朗读、英语故事比赛)等,数学科的趣味数学手抄报、数学家的故事等;兴趣拓展课程,包括植物、观鸟、航模、广播、篮球、足球、跆拳道、绘画、合唱、拉丁舞、爵士鼓等。
  (3)特需课程(筹划中):着重于根据个体化的学情,对学生课程进行的个性化建构。主要是针对有特殊心理需求、有特别的学习兴趣或有特殊天赋潜能的学生而量身定制的课程。它在学习时间、学习环境、指导教师以及学习资源等方面,均呈现个性化、专门化的特点。
  立足学生当下发展的特点和需要,着眼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这是任何一个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准则。上述在理论层面上进行的“悦活课程”体系的分析,为学校在实践中有序推进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提供了相对科学和系统的引导。
  五、加强“三园”建设,营造诗意校园
  学校围绕特色主题,努力营建生态校园、书香校园和人文校园,校园做到生态化、洁净化、美丽化,校园弥漫优雅的人文气息、书香意蕴。
  (一)建设生态校园
  学校按照“绿化、美化、净化”要求整体规划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充分挖掘校园内一楼一宇一草一木等各种教育载体的育人功能,自然景观与学校精神相得益彰。学校校园布局更合理,环境更优美,为师生营造健康优美的生活公园,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二)营造书香校园
  学校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学校设立读书角,走廊设置“名人廊”、流动书吧等,让学生随时阅读书籍,遨游书海。开展图书漂流、绘本阅读、“诗润南国”、亲子共读、晨读晚诵、书香班级、书香少年和阅读之星评选等专题活动,以及故事大王、手抄报编制、读书卡制作等拓展活动,让学生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让教师修身养德,让校园浸润在浓浓的书香中。
  (三)创建人文校园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努力建设成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健康和谐的生活公园、学习与工作乐园、精神家园。创建良好的交往环境,促进学校管理者、教职员工和学生相互之间关系和谐,构建和谐校园。关心师生员工生活,着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调解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和谐的人际心理环境,陶冶学生的心灵和志趣。
  随着“悦泽教育”办学特色的不断锤炼,学校不断迈入“享金色童年,筑梦想之洲”的诗意化发展境界,为师生提供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诗意校园让师生徜徉在幸福之中,让金洲小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今后,我们将不断丰富“悦泽教育”特色内涵,按照“特色项目——特色课程——特色学校”的发展策略,打造特色鲜明的办学风格,把学校建成具备鲜明办学特色的具有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的现代化名校。同时,以特色为引领,逐步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努力探索多元育人之路,引导每个学生寻找、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每个生命都闪亮”成为现实!
其他文献
【摘要】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但是笔者对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没有得到良好保障。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状,将合作学习模式更为良好的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融合,从而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本文对小学高年级语文合
【摘要】法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在班级常规事务管理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在解决个案管理事务中深化学生的法治意识,在家校合作中巩固、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也能切实将普法活动真正地转变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守法习惯,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班
本报综合消息 7月14日,潮州市2018年幼儿园教师培训班开班典礼在韩山师范学院举行。开班典礼由继续教育学院谢永文副院长主持,韩山师范学院黄文勇副校长、继续教育学院杨旸院长和第一期112名参训学员参加了典礼,潮州市教育局廖耀湘副局长出席典礼并讲话。  开班仪式上,廖副局长阐述了开展幼儿园教师培训的教育背景,分析当前潮州幼儿园教师学历结构、职业资格证现状,指出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对幼儿园教
【摘要】小学班主任教师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客观地剖析自己,正视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及时进行更正和改善是实现小学教育优化和升级的必要手段。班主任教师的自我教育不仅仅是个人的反思和进步,更是学校整体业务能力、教师团队品德以及素质能力的体现。本文从小学班主任教师的角度出发,深刻分析自我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探究自我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为小学班主任工作提供参考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自我教育  班主
5月11日下午,粤港澳大湾区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汇演活动在香港圆满举行,来自粤港澳三地的14对28所学校的师生参加了演出。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香港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处长黄逸恒、香港中联办教科部调研员余彬出席了活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肇庆、惠州、江门9市的教育局领导参加了活动,参加的粤港澳师生超过900人。  粤港澳姊妹学校缔结计划自2004年实施以来,得到三地政
【摘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聊天”方式,各种课外活动等活泼多样的形式,灵活、简便的方法。激发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适应他们的认识水平。同时面向生活,注重语言材料的拓展,注重发展思维,激活语言,学用结合。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新的教学理念;开阔视野;面向生活;激活语言;学用结合  在英语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和创新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一直在探索和学
【摘要】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是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标不断深化的结果。是遵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状态,展现活力的有效方式。对语文作文教学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目前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现状,立足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两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个性化作为;教学现状;策略  小学是学生系统的接受知识的
【摘要】初中阶段是孩子心理的成长期,是形成良好三观的重要时期,所以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德育教学在初中的整体教学体系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学作用,德育教学不但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还可以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去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本文就初中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做了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学转化;结合  为学生
如果说班集体是学校教育的前沿阵地,那么班主任则是这个前沿阵地上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对班集体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职业学校中,班主任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常言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人们对教师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教师的沉重使命。  班主任扮演多重角色,不仅是良师,也得是益友,甚至是心理医生。班主任的言行,可能影响他们的一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促使学生在情景中,积极有效与同学生沟通交流,以此提升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基于以上分析,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对于实际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教学;情景教学;策略构建  小学数学教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大部分学生来讲,小学数学知识学习本身存在很大的困难,再加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