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也为新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本文重点阐述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化学课堂教学“情境设置”的要点,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 新课程 化学课堂教学 情境设置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当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方式适合于学习者时,学习者才能够主动地通过信息的感知、加工、应用、补充、扩大或改造,重建自己大脑中的知识体系。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必须巧妙地创设情境来启发学生思考,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体验探究过程,以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和谐统一的发展。下面我根据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巧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教师如能巧妙布疑,设置一些与学生原有的经验相抵触的矛盾的情境,激起学生“认知冲突”,这种“口欲言而不能,心求通而未得”的“悱愤”状态,能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实验就是很好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渴望对新知识的获得和探究。如在《钠》一节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复习金属活动顺序表和金属在水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后,我设置了以钠投入硫酸铜溶液的实验情境导入新课。当学生观察到实验结果并没有红色沉淀铜生成,而是出现了蓝色絮状沉淀时,疑窦丛生。在这种“愤悱”状态下,认知的冲突使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最高峰,学生急于探索产生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原因,产生种种猜测,思维积极活跃。我引导学生联想比较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其它现象,如钠在液面上迅速游动,发出“嘶嘶”声响等现象,再演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来验证学生的猜测,理解该反应的实质,让学生养成了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习惯,体验了科学推理、实验验证的科学研究方法,同时加深了学生对钠的活泼性的印象。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可谓一举多得,不仅克服了课本实验“照方抓药,看得热闹,想得不多”的毛病,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探索和创新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直观、可信,给学生强烈的印象,效果极佳。
二、设置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碰撞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要“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化学科学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发明创造史,化学史中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结合教材,利用化学史实设置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碰撞,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如学习氟气的性质时,我介绍氟气的“脾气非常暴躁”,为制备、认识、研究氟气的性质,有几位科学家牺牲了健康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不仅让学生对氟气的活泼性、毒性有了大致的印象,而且让学生深切感受科学发现、发明、创造是充满艰辛的,需要勇气和恒心。
传统的学习活动往往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大多脱离现实世界,又没有给学生实践应用的机会与条件,学生学习了新的概念、原理,但没有实际使用的真实情境,无法运用,降低了学习的效用。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把学习与在生活中形成的行为和态度结合起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节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事实,感受到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的能量变化后,然后用一段话来设置情境:“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难题是环境、人口、能源问题,而能源问题又直接影响着环境和人口问题。我国的能源问题到底状况如何?请看课本第22页的‘资料’,看了资料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①最近中央为什么会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②目前我国大量使用的能源是什么?③面对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或解决能源危机?④你认为现阶段我国是开发新能源重要,还是建设节约型社会重要?”学生通过看书、讨论、联系平时从各种媒体获得的信息,各抒自见,又互相补充,在争论中得到了思想的洗礼,既培养了节约意识,又认识到国家面临的危机。再联系实际引发学生思考:海湾地区为何战火绵延不断?西方国家发动战争目的是什么?这一系列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能源重要性的理解,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了他们发奋图强的精神。实践证明,教师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设置情境,如调查参观活动、角色扮演、讨论和辩论、模型制作、专题展示、实验探究等,能使学生对知识学以致用,体现了《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用的化学,人人学生活中的化学”,成功的体验能让学生体会自己的人生价值,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
三、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成功
“成功,更需要成功来推动”。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不断为学生提供发现和创造的条件和机会,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欢乐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这也是创新教育的第一要素。
1.设置情境降低学习难度,给学生获得成功的可能。
让学生看到学习成功的前景,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这比传授学科知识更为重要。教师应通过设置情境降低学习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减少挫败感,使学生在群体活动中获得自尊、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就是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水平”。所谓“最近发展区”就是经过努力后学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的智力发展区。教师应认真研究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了解、明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存在的困难,洞察和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及思维途径。
(1)重视以旧引新,使新知识学习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课堂上所讲的教材中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的东西时,才能唤起建立在思维本质上的稳定的兴趣。如现行教材第一章是学生学习的分化点,由于学生初中化学学习以形象记忆为主,而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完整内容涉及面广,需要学生推理、分析、判断、联想、对比、抽象思维等多种能力并用,如果教师不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追求一步到位,人为地加大难度,就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感,失去信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层次性和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如氧化—还原的教学,先以初中学生熟悉的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为例,复习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概念、再以该反应为例分析,从氢气角度看,该反应是氧化反应;从氧化铜角度看,该反应是还原反应,让学生自然得出,氧化—还原反应是在同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然后分析该反应中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接着提出问题:其它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否也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再举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进行分析。再提出疑问:如果没有得氧、失氧的反应化合价是否也会发变化?举出钠与氯气反应或氢气与氯气反应等与学生一起分析,得出氧化反应不一定要有得氧或失氧,只要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那么为什么元素在反应过程中会发生化合价变化呢?教师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分析钠与氯气反应或氢气与氯气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情况,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这种层层递进的情境设置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通过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联想与回忆来建立新概念,是激发兴趣的奥妙之一。
(2)采用直观教学,通过形象思维降低学习难度。化学实验能促使学生学、练、用结合,是培养形象思维的最佳途径。实验现象能使学生更“形象”地进行思维。如在《离子反应》一节教学中,我设置一组学生熟悉的实验情境导入:①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观察现象,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什么离子?滴入几滴盐酸溶液,观察现象,红色慢慢褪去,说明氢氧化钠中的什么离子与盐酸中的什么离子因反应而减少?能否设计实验来证明盐酸中的氯离子在此反应中是参加了反应呢还是还在溶液中?②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2mL的碳酸钠溶液在其中第一支试管逐滴氯化钙溶液,观察现象,产生沉淀是什么离子之间发生了反应?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盐酸,边加边观察现象,直至没有气泡放出为止,有气泡放出说明是什么离子之间参加了反应?把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两份,其中一份中滴加氯化钙,观察现象,并与第一支试管的反应现象进行对比,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已没有了什么离子?在另一份中再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什么离子?从以上一组实验你能得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是否以参加反应?什么样的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这种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学生在初中已比较熟悉,通过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提高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到背后所蕴含的本质规律和特征,这种直观教学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实物模型等化学形象材料,以及教师形象的比喻等使复杂的化学知识简单化,使深奥的化学概念浅显化,使抽象的化学原理具体化,从而使学生变未知为已知、变微观为宏观、变陌生为熟悉。
2.创设情境,给学生展现风采的机会。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应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应努力营造让学生感到安全的心理环境,关怀学生的个人发展中的困难,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焦虑心理,避免使学生陷入失望,在班集体中处于尴尬局面,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设疑应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通过实验等事实入手,去归纳概括某种结论或道理,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创设支持学生个性发展、取得学习成功的积极环境;不断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不应以先知先觉、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而应该巧妙提出疑问,鼓励学生争论,允许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敢于向教师发问,向权威发难,敢于直抒己见。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只有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才能点燃学生心灵中开拓创新的火花。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情境设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学情境设置还要注意以下问题:(1)尽可能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面向全体学生,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成功的需要。鼓励冒尖,允许“落后”,不求全责备,让学生的个体得到发展,要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鼓励。(2)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揭示课本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学的情境设置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建构上具有极为重要作用,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新课程 化学课堂教学 情境设置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当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方式适合于学习者时,学习者才能够主动地通过信息的感知、加工、应用、补充、扩大或改造,重建自己大脑中的知识体系。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必须巧妙地创设情境来启发学生思考,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体验探究过程,以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和谐统一的发展。下面我根据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巧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教师如能巧妙布疑,设置一些与学生原有的经验相抵触的矛盾的情境,激起学生“认知冲突”,这种“口欲言而不能,心求通而未得”的“悱愤”状态,能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实验就是很好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渴望对新知识的获得和探究。如在《钠》一节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复习金属活动顺序表和金属在水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后,我设置了以钠投入硫酸铜溶液的实验情境导入新课。当学生观察到实验结果并没有红色沉淀铜生成,而是出现了蓝色絮状沉淀时,疑窦丛生。在这种“愤悱”状态下,认知的冲突使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最高峰,学生急于探索产生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原因,产生种种猜测,思维积极活跃。我引导学生联想比较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其它现象,如钠在液面上迅速游动,发出“嘶嘶”声响等现象,再演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来验证学生的猜测,理解该反应的实质,让学生养成了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习惯,体验了科学推理、实验验证的科学研究方法,同时加深了学生对钠的活泼性的印象。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可谓一举多得,不仅克服了课本实验“照方抓药,看得热闹,想得不多”的毛病,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探索和创新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直观、可信,给学生强烈的印象,效果极佳。
二、设置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碰撞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要“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化学科学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发明创造史,化学史中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结合教材,利用化学史实设置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碰撞,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如学习氟气的性质时,我介绍氟气的“脾气非常暴躁”,为制备、认识、研究氟气的性质,有几位科学家牺牲了健康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不仅让学生对氟气的活泼性、毒性有了大致的印象,而且让学生深切感受科学发现、发明、创造是充满艰辛的,需要勇气和恒心。
传统的学习活动往往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大多脱离现实世界,又没有给学生实践应用的机会与条件,学生学习了新的概念、原理,但没有实际使用的真实情境,无法运用,降低了学习的效用。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把学习与在生活中形成的行为和态度结合起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节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事实,感受到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的能量变化后,然后用一段话来设置情境:“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难题是环境、人口、能源问题,而能源问题又直接影响着环境和人口问题。我国的能源问题到底状况如何?请看课本第22页的‘资料’,看了资料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①最近中央为什么会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②目前我国大量使用的能源是什么?③面对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或解决能源危机?④你认为现阶段我国是开发新能源重要,还是建设节约型社会重要?”学生通过看书、讨论、联系平时从各种媒体获得的信息,各抒自见,又互相补充,在争论中得到了思想的洗礼,既培养了节约意识,又认识到国家面临的危机。再联系实际引发学生思考:海湾地区为何战火绵延不断?西方国家发动战争目的是什么?这一系列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能源重要性的理解,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了他们发奋图强的精神。实践证明,教师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设置情境,如调查参观活动、角色扮演、讨论和辩论、模型制作、专题展示、实验探究等,能使学生对知识学以致用,体现了《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用的化学,人人学生活中的化学”,成功的体验能让学生体会自己的人生价值,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
三、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成功
“成功,更需要成功来推动”。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不断为学生提供发现和创造的条件和机会,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欢乐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这也是创新教育的第一要素。
1.设置情境降低学习难度,给学生获得成功的可能。
让学生看到学习成功的前景,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这比传授学科知识更为重要。教师应通过设置情境降低学习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减少挫败感,使学生在群体活动中获得自尊、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就是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水平”。所谓“最近发展区”就是经过努力后学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的智力发展区。教师应认真研究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了解、明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存在的困难,洞察和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及思维途径。
(1)重视以旧引新,使新知识学习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课堂上所讲的教材中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的东西时,才能唤起建立在思维本质上的稳定的兴趣。如现行教材第一章是学生学习的分化点,由于学生初中化学学习以形象记忆为主,而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完整内容涉及面广,需要学生推理、分析、判断、联想、对比、抽象思维等多种能力并用,如果教师不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追求一步到位,人为地加大难度,就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感,失去信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层次性和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如氧化—还原的教学,先以初中学生熟悉的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为例,复习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概念、再以该反应为例分析,从氢气角度看,该反应是氧化反应;从氧化铜角度看,该反应是还原反应,让学生自然得出,氧化—还原反应是在同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然后分析该反应中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接着提出问题:其它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否也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再举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进行分析。再提出疑问:如果没有得氧、失氧的反应化合价是否也会发变化?举出钠与氯气反应或氢气与氯气反应等与学生一起分析,得出氧化反应不一定要有得氧或失氧,只要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那么为什么元素在反应过程中会发生化合价变化呢?教师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分析钠与氯气反应或氢气与氯气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情况,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这种层层递进的情境设置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通过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联想与回忆来建立新概念,是激发兴趣的奥妙之一。
(2)采用直观教学,通过形象思维降低学习难度。化学实验能促使学生学、练、用结合,是培养形象思维的最佳途径。实验现象能使学生更“形象”地进行思维。如在《离子反应》一节教学中,我设置一组学生熟悉的实验情境导入:①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观察现象,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什么离子?滴入几滴盐酸溶液,观察现象,红色慢慢褪去,说明氢氧化钠中的什么离子与盐酸中的什么离子因反应而减少?能否设计实验来证明盐酸中的氯离子在此反应中是参加了反应呢还是还在溶液中?②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2mL的碳酸钠溶液在其中第一支试管逐滴氯化钙溶液,观察现象,产生沉淀是什么离子之间发生了反应?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盐酸,边加边观察现象,直至没有气泡放出为止,有气泡放出说明是什么离子之间参加了反应?把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两份,其中一份中滴加氯化钙,观察现象,并与第一支试管的反应现象进行对比,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已没有了什么离子?在另一份中再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什么离子?从以上一组实验你能得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是否以参加反应?什么样的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这种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学生在初中已比较熟悉,通过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提高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到背后所蕴含的本质规律和特征,这种直观教学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实物模型等化学形象材料,以及教师形象的比喻等使复杂的化学知识简单化,使深奥的化学概念浅显化,使抽象的化学原理具体化,从而使学生变未知为已知、变微观为宏观、变陌生为熟悉。
2.创设情境,给学生展现风采的机会。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应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应努力营造让学生感到安全的心理环境,关怀学生的个人发展中的困难,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焦虑心理,避免使学生陷入失望,在班集体中处于尴尬局面,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设疑应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通过实验等事实入手,去归纳概括某种结论或道理,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创设支持学生个性发展、取得学习成功的积极环境;不断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不应以先知先觉、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而应该巧妙提出疑问,鼓励学生争论,允许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敢于向教师发问,向权威发难,敢于直抒己见。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只有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才能点燃学生心灵中开拓创新的火花。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情境设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学情境设置还要注意以下问题:(1)尽可能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面向全体学生,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成功的需要。鼓励冒尖,允许“落后”,不求全责备,让学生的个体得到发展,要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鼓励。(2)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揭示课本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学的情境设置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建构上具有极为重要作用,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