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物理作业的设置与批改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xia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教学改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作为课堂教学拓展和延伸的作业设置却被忽视,一些教师仍沿袭传统的作业设置和批改方式。本文探讨了笔者所在学校高中物理作业设置和批改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期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落实新课改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物理;作业设置与批改;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1-8437(2021)22-0106-02
  物理作业的本质是拓展和延伸物理课堂、巩固所学知识、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并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学习兴趣,同样也可以减少教师的批改工作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成效的目标。下面笔者就新课改下高中物理作业的设置与批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高中物理作业设置与批改的问题
  1.1  作业设置方面的问题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后作业以导学案讲义的练习题和活页题为主。活页题以综合性题型为主,知识的点对点练习题偏少。尤其是高一、高二年级的新授课,很难直接找到既与新课内容匹配又符合学生水平的题。同时,部分教师布置作业时注重作业的量,没有精心设计和选择课外作业,不能在布置作业前自己都做一遍。
  此外,作业太过统一,缺乏层次性。一个班的优生和普通学生之间个体差异较大,统一的课后作业不能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这必然会造成“吃不了”和“吃不饱”的情况。这样的作业势必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作业形式的单一也会消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为了应对各类考试,教师布置给学生的课后作业大多是书面作业。物理教材中有“做一做”、“科学漫步”、“说一说”、“科学足迹”以及课题研究,这些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许多教师对这些内容重视程度不高,没有组织学生参与和体验这些活动,这与物理新课改的目的是相违背的[1]。
  1.2  作业批改和反馈评价方面的问题
  从教师方面来说,批改课后作业的数量多,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导致批改的质量不是很高。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高一物理教师一般带4个班,每班一周3节课,如果一个班有40人,一周2次新课作业,每次批改160份,一周需批改320份作业。高二教师带3个班,每班一周4节课,一周按3次新课作业计算,平均每周要批改360份作业。这样一来,教师花在备课、钻研教材和加强辅导方面的时间就相应减少,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从学生方面来看,经调查,有60%的学生为了完成作业,有过不同程度的抄袭行为,或抄同学的作业,或抄袭参考答案,还有些学生抄作业时会故意抄错一部分,以免被教师发现。教师却耗费大量时间批改这些“假”作业,徒劳无功,作业并没有发挥反馈的作用,教师无法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判断学生的真实水平,长此以往就出现“教学两张皮”的现象。
  此外,批改作业以后,在开始下一节新课前,许多教师没有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及时分析、纠正。或者纠正只是停留在统一展示标准答案的层面,不能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作业只发挥了练习作用,没有发挥反馈和评价功能。
  2   高中物理作业设置和批改的改进措施
  2.1  作业设置方面
  2.1.1  重视课本后面的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要少而精炼,有基础题、拓展题和延伸题。以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这一章节为例,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和限流式是电学实验部分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中并没有用专门的章节讲解,而是以课后习题的方式呈现,出现在第四节课后习题第1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电路的串并联结构以及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既能帮助学生巩固串并联电路的知识,又能让学生体会和探究分压式和限流式的电路原理,突破难点,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再如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也是电学实验常考知识点,教材中也没有直接给出分析过程或结论,而是以习题方式出现。对此教师可让学生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知识和欧姆定律,通过自己的探究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学会电流表内外接法的误差分析。因此,通过精选习题,做到有的放矢,能够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提高教学效率,为备课赢得更多的时间,也让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逐步形成。
  2.1.2  分层布置课后作业
  为解决学生因为完不成作业而抄袭的问题,教师可分层布置作业。这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教师可依据一段时间的对学生的了解和观察,按照学生的物理水平将其初步划分,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基础较差学生三个层次。将课后习题也分为基础题、中等题、能力提升题,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中等题针对中等生,能力提升题针对班级里的优等生,这样有利于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保证分层作业的效果,还需要教师发挥集体备课功能,利用集体的智慧,选出适合三个层次的学生的精练习题。
  2.1.3  重视软性作业的布置
  软性作业即不需要写在作业本上的作业。如教学选修3-1“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一节时,笔者布置了这样的作业:结合化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水果、蔬菜电池,自行连接简单电路。有学生制作了橘子电池,并点亮了小灯泡。
  又如选修3-2中的电磁感应部分,学到涡流时,教师可给学生布置课后查阅资料的作业:家中电磁炉做饭时,所用的能量从哪里来?以此促使学生学习涡流。教师还可以设置物理兴趣活动日,在每周固定的时间里,让学生自由说出在最近的物理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困难,并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及时解决。教师也可以布置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做简单小实验的作业,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软性作业的布置能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2.2  作业批改和反馈评价方面
  第一,教师利用每天的作业课时间,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可以较好地防止学生抄袭,保证作业的真实性,也便于教师了解学情,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第二,让学生正确对待作业,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认真做作业、规范解答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注意分析物理过程,原始公式的书写、规范的解题步骤应在每一天的作业中体现、培养。
  第三,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问题尽可能不过夜,即当天的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应在当天解决,尽量不拖到第二天,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将作业中的问题反馈给学生,及时指导并纠正。促使学生养成“思考—书面表达—接受反馈信息—主动反思—纠错”的正确学习流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作业评价方式应更加多样化。教师应兼顾书面的评价和口头的评价。书面评价不应该局限于简单的等级评价,教师可指出学生的错误,或者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最近的进步给予鼓励,如“你最近进步很大,加油”“如果你能改掉粗心的毛病,会更优秀”“如果课堂上,你能更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你会发现物理不是那么困难”,等等。而口头的评价,教师可以随时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动态,在课堂上、课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教师还可以根据一段时间内学生的表现,在班级范围内对进步学生进行奖励。
  总之,高中物理教师应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设置更贴合学生实际的课后作业,使作业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在设置方面应使作业更具有针对性,作业由“统一”转向“自主”,由“封闭”转向“开放”,由“独立”转向“协同合作”。在作业批改、反馈评价方面,要为教师和学生减负,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让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外有效延伸,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使高中物理课后作业的设置与新课改的要求更加
  契合。
  【参考文献】
  [1]黄兆雄.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的作业设计与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5).
  【作者简介】
  路玉燕(1971~),女,汉族,甘肃平凉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物理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物理实验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理论知识产生的过程和原理,从而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果和水平。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有着积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新和优化实验合作学习方案,提高实验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科学探究能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合作学习  【
期刊
【摘 要】由于中考复习备考时间较为紧张,且部分学生平时对生物的重视程度不高,生物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导致部分学生在中考生物备考复習阶段学习较为困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对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复习,提高生物复习效率,使他们最终自信面对中考,是目前初中生物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生物;中考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教学目标、教学情境创设、教学内容把握、教学方式选择、信息技术运用五个方面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发展的建议。笔者认为,落实这些建议的有效方式是实施章节统领课教学。在进行章节统领课教学时,如果教师能借助微课创设情境,关注教学内容的本质及其蕴含的思想,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统领课;微课;分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成为高中数学的主要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自学意识,令学生的学习心态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学生具有出色的自学能力之后,便会自主探索新知、发现问题,这有利于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也应及时转变角色,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进而令他们实现自主发展。本文探讨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难度较大且知识之间关联性强,想要提升数学能力,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练习。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高中开展的数学练习活动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教师以及学生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浪费在无效练习上,不仅浪费教学资源,也会给高中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针对这一情况,数学教师需要对数学练习教学进行优化,以提升数学练习的有效性。  【關键词】高中数学;练习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有更为完善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应当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思维特点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从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学生在个性发展和思维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的特征,这导致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展现出不同的学习水平。基于这样的特点,分层教学法更加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分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下物理课堂直觉结构模式,是教师基于课堂演示实验,展现与学生经验和直觉不一样的现象,提出问题,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分析应用,让学生在直觉思维发展的过程中体会物理思维,最终构建新经验的学习模式。该模式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会更深刻,学习效率会更高。  【关键词】高中物理;直觉结构模式;演示实验;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进,高中数学教学中也要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和理解,认识到数学学科所具有的价值,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本文先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接着提出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有效途径,以期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文化;意义;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探究性试验是一种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试验,它可以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看待问题,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本文以“摩擦力”的教学为例,主要探究了在探究性实验中培养物理学科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学科素养;初中物理;摩擦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社会在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了新元素。基于合作学习开展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进行教学方式的拓展和教学内容的丰富,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本文主要探究了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中数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056-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