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轻薄了实体经济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s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中小企业主投身股市,或将公司上市再以几倍的高价套现,在今天的中国经济大环境下尤其显得不智
  
   2008年年末,有朋友告诉我,一拨从未做过股票的中小企业主进入了股市。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2009年春节前后,更多的朋友提供了类似的信息。
  
  于是,我通过银行等多个渠道做了调研,当然,也有主动找上门来通报的。比如,一个月前,我妻子的前同事就说她先生做股票啦,“轻轻松松赚了100万”。我也认识她先生,是位很有创业精神的企业主,一直对自己的生意很专注,从不受股票的“诱惑”。但是,如今经济环境实在太坏,忍不住投身股市了。
  
  我听到的许多事例与这位先生的情形很类似。有在银行做财富管理的朋友告诉我,2007年10月以来的这场股灾,让大部分投入股市或基金的“有钱人”损失至少一半资产,他们目前不敢轻举妄动了,反而是一批从未炒过股的中小企业主挺进股市了。
  
  这种现象不难理解。面对2006年和2007年中国股市超级大牛市,“有钱”而不为所动的,往往是主业不错的中小企业主,他们对自己的生意很自信,不愿冒风险投机。在2008年年末或今年年初,在生意环境突然恶化的情势下,他们看到股指暴跌了六成,凭着一种买便宜货的直觉,冲入了股市。
  
  幸运的是,在有关方面的积极托市下,在大唱信心之歌的亢奋情绪下,股市出现了大反弹,他们赚钱了!
  
  赚钱当然是件大好事,应该“恭喜发财”。不过,只要投资股市超过五年以上的人都明白,一开始入市就赚钱并不是好事,它一般会让人今后赔更多的钱。今天有所成就的股市中人,往往是吃了大亏后,才明白股市陷阱的厉害。上世纪90年代,我为监管部门策划过一些风险教育活动,不能说没有成效,但一路做下来,发现最好、最成功的风险教育还是投资者自己的经验。或者说,只有你吃了大亏,才会恍然大悟:书上的风险实例真有其道理啊。惭愧,这也包括我这个当年的“风险教育宣传者”。
  
  我们经常说,要用经营企业的理念和态度去投资股票,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主进入股市就能迅速成功。投机或投资需要很丰富的专业经验,新入市的企业主比别人可能有些基础,却仍需磨练。比如,股指暴跌了六成,就便宜了吗?未必。
  
  说白了,对这些中小企业主疏忽主业却迷恋股市,我是担忧的。股市风急浪高,可他们偏偏一开始又尝到了赚钱的甜头,未来不会平顺吧。中小企业主的资金是“一体化”的,若股市中有损失,对已经不良的实业经营是雪上加霜,乃至釜底抽薪。
  
  做企业的人一般都不简单,我不排除里面有不少人艰苦奋战,一不小心成了出色的投资人,我应该祝福他们。不过,我为中国的实体经济有些惋惜,股市最多也只是个分配财富的地方,它并不创造财富。让最富有创业精神的中小企业主都成了专业股票投资人,对中国经济成长究竟是利还是弊,不言自明吧。
  
  说到这里,我还要提及目前中国股市只让极少极少的中小企业上市,危害尤烈。由于中小企业股票稀缺,它们被人为地炒高,高估幾倍是很常见的。设身处地地为这些中小上市公司的老板想想,当发现这个高估的价值需要实体经营几十年才可能趋于合理,他们会干什么?会毫不犹豫地卖掉股票。正如想将汇源果汁卖给可口可乐的那位老板所言,创业要像养儿子,企业要像卖猪那般卖,现在“儿子”终于变成了“猪”,为什么不卖?
  
  有些人会说,这些老板还会拿卖掉的钱去创业。这太天真了吧?除了个别“企业主”,大部分人绝不会这么做。创业是件很艰辛的事,与养儿育女一样。他们见企业上市是如此的暴利,一定去从事私募股权,把人家的“儿子”抢来当“猪”卖,或者直接炒作股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上市的暴利,会诱使大量创业者改变做企业的初衷,一门心思为了上市。他们无谓地做大规模,把一个一个行业泡沫化,最终又未必得逞。在海外股市,例如上世纪90年代末的美国科技网络泡沫,确实造成了上述现象,可他们是某个行业和某个时段的泡沫,哪如我们已成了长时段各行业制度化的泡沫。
  
  让中小企业主投入股市,或让其公司上市,再以几倍的高价套现,在今天的中国经济大环境下尤其显得不智。若讲稳定,保证就业是最大的政治。可是,国企大多是资本密集型的,对增加就业作用一般,真正的生力军是不起眼的中小企业。如果我们让中小企业主不安分于主业,后果是什么?
  
  短期来说,提振股市要比实业容易得多。然而,比起股市中人飘忽难测的信心,中小企业的信心才是比金子还宝贵的,因为它是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
  
  作者为《科学与财富(Value)》(www.valuegood.com)主编
  
其他文献
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文化史学家、诗人。2009年11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老友杨宪益兄仙逝。世间少一杰出翻译大家、“酒仙”,使人哀伤,使人怀念。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宪益的英籍爱侣戴乃迭已于十年前“先行一步”,令诗人曾写下“早期比翼赴幽冥,不料中途失健翎”的沉痛,以及“青春作伴多成鬼,白首同归我负卿”的缅怀。如今宪益终于与乃迭“同归”了,二人当能在另一个不知“污染
期刊
在保加利亚近年来竭力向市场经济转型和向欧洲价值过渡的过程中,卡尔芬被视为把握这一航向的“舵手”之一,更被看做将700多万保加利亚人带入欧盟的功臣    《财经》记者 钱亦楠    一身灰色西装下,高大挺拔、略显健硕的身材;一口略带保加利亚口音又极其流利的英语与法语;一脸笑容、非常绅士地帮记者拾起滑落在地的纸片——这些细节汇聚成伊瓦伊洛·卡尔芬(Ivailo Kalfin)——保加利亚副总理兼外长,
期刊
目前,金融危机的迅速扩散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密切相关。在这场风暴中,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危机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传导机制,进入神州大地。对于一个进出口总额已超过GDP比例70%的国家,发达世界的萧条造成外部需求锐减,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困难。    深究美国房地产泡沫形成原因,美联储货币政策乃始作俑者。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当美国深陷危机时,美联储开动印钞机,大量增加货币供应,利用美元的国
期刊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知易行难,但别无选择    世人对即将于4月2日举行的20国集团伦敦峰会充满期待。在全球经济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变得空前强烈,料将成为峰会的主基调,但并不能因此而盲目乐观。我们认为,当前,应重点关注和反对种种花样翻新的“隐性保护主义”行为。    自由贸易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贸易保护主义只能使危机中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这些已是常识。实际上,全球所有主要
期刊
问题首富的灰色财技与官商网络,即将在法庭上次第揭盅      历时一年,曾两度退补侦查的黄光裕案,于岁末公诉到法院,庭审将至。    三度加冕内地首富,两次遭遇警方调查,已入不惑之年的黄光裕,此时是否困惑于其对政经大势与民意舆情的震荡?数年前的一夜,黄因期货巨亏而两鬓斑白,从此以“光头”示人。如今身陷监所,“光头”形象顺理延续。知情者告诉《财经》记者,黄光裕临审前夕精神尚佳,略显清瘦,但于公司大计
期刊
区域间货币互换,可以缓解危机带来的流动性紧张和贸易萎缩,也推动了人民币在区域范围内的流通程度    《财经》记者 李涛 张曼    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深化,区域性货币的使用已成为对抗危机、增进贸易的重要手段。为了应对美元等硬通货的短缺与波动,在东亚、中亚甚至南美的发展中国家,人民币正在隐然成为各方认可的结算货币甚至储备货币。    2008年12月12日,中国央行与韩国央行签署了规模为1800亿元
期刊
通过货币互换,东亚国家货币朝离开长期以来实施的相对于美元的“套算汇率”机制走出了一小步    《财经》经济学家 陆磊    货币互换是人民币走向周边国家的一种官方安排,但人民币国际化绝非官方所能包揽,且将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进程。    从货币史的角度看,只有少数国家货币有可能成为世界货币,如英镑、美元和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欧元。货币国际化具有三个必要不充分条件:一是较高的对外债权持有量;二是庞大的国
期刊
无论是上海还是香港,谁能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上抢得先机,主要取决于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进程    对内地各城市而言,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由中央发文确认,意味着国际金融中心的“名分”,及此“名分”背后的一系列资源分配,上海已获先机。    但这对香港而言,则意味着挑战和压力。    3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于上海建设“两个中心”,列举了五项主要任务,其中一项是——加强上海与长三角地区以及国内其他
期刊
日本经验表明,在零利率水平上,许多扭曲的行为会发生    前几天,我在东京主持一场圆桌论坛,讨论亚洲的资本市场。东京正在下雪,加重了那里的阴霾气氛。这次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很大,日本2008年的出口比前年下降了46%,就连原来现金流充裕的丰田汽车,也不得不向政府借钱卖车,因为银行减少了贷款,全球的汽车金融服务难以维持下去。    日本是全球第一个实行零利率政策的国家,以抵御1989/1990年资产泡沫
期刊
“圣地亚哥原则”的推出,十分有效地消除了很多人对主权财富基金的疑惑和负面印象    主权财富基金潮流    主权财富基金并不是新生事物,一些较早成立(如科威特、阿布扎比、新加坡)的主权财富基金已存在逾半个世纪。然而,随着过去十年全球经济发生深刻变革,主权财富基金在国际金融系统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    根据市场参与者的估计,各主权财富基金所管理资产目前总计2万亿至3万亿美元,规模超过对冲基金。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