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享书香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x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去探索生命的广袤。读书,正是给予人伸出双翼的机会,书中丰富的知识是人飞翔的條件。阅读,重要的是先明确读书的定位。它不是为了添加资本去侃大山而读书,也不是为了吹嘘自己爱好高尚而读书,而是应当把书当作一张舒适柔软的大床,涵养自己的心灵。想象一下:头脑四肢微陷在其中,或许比功利的追求更重要。
其他文献
议论文写作的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抽象、概括以及联想等方面的思维过程,能充分反映写作者思维的深度、广度和独一无二的鲜明个性。甫写议论文,我们要明确认知运用良好的思维方式养成思维习惯,培养自我的思维能力。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不是技巧层面问题,而是“位”的思维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培养一种思维能力,甚而是自己对独有精神世界建构的生活姿态。  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议论文”的模样辨  (一
期刊
晴窗云雾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厚重的云层洒向大地时,晨雾仍笼罩着世界。高耸的建筑似空中楼阁,上层的玻璃泛着闪烁的光,而底层却被一片模糊的白雾包围,恍若空中楼阁。  品一杯清茗,拾起桌边一本诗词。在书中,感受“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旷远无边。抬起头来,窗外的雾气笼罩着世界,路旁的树似嫩绿的水草,若隐若现。双眼似覆上薄纱,清晰的事物也变得朦胧、虚无。书中“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感同身受。  窗外
期刊
池塘里小船轻轻,轻轻地摇碎满塘的波光;咿呀声荡起春风,小心翼翼勾破门角。茶杯里还残着先前的落花香,树影轻晃,显得午后的闲暇一派柔静。待到树下读书人会心一笑,天地间仿佛恰到明朗。  我捧着书,身下石凳微凉,惬意舒服。正入神读着,那风却前来叨扰,撩得书角一起一伏。轻轻一拂也算握手,退了春风,安了书页。一页又一页,一会儿便积了小半在左手。可不是,这般有趣的书,怎能不耐得住性子品读呢?  初春太阳暖烘烘地
期刊
21世纪后半叶,为了确保人类不沉迷于“愚蠢的幻想”中,让每个人都拥有精英思想,联合国制定并通过了《1984读书法》。该法要求全体人类一致遵从,要求每人每年定量阅读所谓“经典书目”,并要有“学习的心得”,严格限制新书的出版和销售,销毁所有不正统的杂书,严禁阅读网络小说,只能读纸质书。违法者五年有期徒刑起,不设上限。  “老陈,今天还去读书会吗?”杨天翔兴奋地问道。  “你小声点!别人听见就完了,我们
期刊
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都有一个目的。一如人呼吸是为了生存,耕作是为了食物,创造是为了进步。即便是随心而动的老庄,也是为了追求无为逍遥的生活而随性着。而阅读亦带有目的性。  林语堂曾说:“读书使我们得到美满幸福的人生。”读书能使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升华我们的人格与情操;读书能让我们挣脱现实臃肿的肉身,自由地拥抱诗与远方。未到过浩渺的宇宙,你却能用手指丈量光年的长度;未见过深邃的大海,你却能用双眼领略
期刊
清晨的图书室里,一片寂静。  粗心的图书管理员昨日忘关窗户,一阵凉风从窗外袭来,吹醒了躺在书架最底层的《鲁迅全集》,长年潮湿的环境使他的老寒腿隐隐作痛。  他皱了皱眉头,幽幽地睁开眼,本想伸伸懒腰,可长期搁置已变黄变脆的纸张使他不敢随意动弹,无奈只得稍稍扭动身躯,抖开头顶新旧叠加的灰尘。  一阵窸窣声吵醒了几层上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他躺在自己众多的“兄弟姐妹”中——书架上三层下三层里外都排满了
期刊
《红楼梦》中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将一生都炼入红楼一梦中,向芸芸众生呈现出一出沉浮俯仰的人生大戏。当世之人也许并没有想到这满纸荒唐言竟成为后世人慢琢细品的文学经典,可见书哪有什么正闲之分?经典与杂书从来没有明显的界限。这好比人呐,一生走来,回环曲折间,有谁敢言一生皆好棋或是错棋布满盘。人生无对错,读书无正闲。  传统精粹非独秀,苇草野芳亦争春。21世纪是一个人权高度自由的时
期刊
闲暇之余,最喜捧一本好书,品一盏茗茶,冬日午后的阳光透过树枝缝折射下来,驱散寒冷。于是在微暖熹光下,品茶花绵绵,观墨香缕缕,亦是浅淡墨香与清新茶香的升华,沁人心脾。徜徉在文字的暗流中,梦回年少稚嫩时光。  初品《红楼梦》,我还是个懵懂的初学者,没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将它深入、透彻地了解。对于刚刚步入书本殿堂的我来说,它是复杂却又简单的,无非就是一个大园子里几个人身上发生的种种故事。以窄小的视野来观察,
期刊
“减负”话题始于21世纪初,小编们作为当时还在上中小学的80后、90后,一定对自己这种独特的教育经历怀有别样的情愫。当时与“减负”语境匹配的,还有诸多媒体宣传的“快乐教育”:欧美的孩子几乎不用学习,每天上体育课,做手工,夏令营,德智体美劳就自然得到了全面发展,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成年后面对这一话题又有何感受?来看看小编们的“吐槽”或心语。  回忆派  庆幸,童年没有“减负”  @清扬  面对这个话
期刊
杂书,即一些随笔、小说、游记等。而说起它,人们对它的印象并不太好,只道是磨人时间、以供消遣的无用之物。然而,我认为,杂书有其妙处,且妙在其“杂”。  杂书,“杂”在内容丰富。若要从一本小说或一本工具书中选取一本读上半天,选小说的人必定是多数;而若要从游戏和小说中选取以供消遣,那多数人们定会选择游戏。但能从游戏中可获取的知识未免太少,而工具书内容太过枯燥,让人读不下去。杂书的“杂”便妙在此。丰富并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