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经济建设只有和文化建设齐头并进、比翼齐飞,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稳步、快速、和谐发展。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搞好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乡镇高标准建起的综合文化站及村农家书屋对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然而,有的乡镇、村对文化的发展、作用至今仍末引起足够重视,任意将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面积、设施挪占它用,致使文化活动难以正常、高质量地开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作用的发挥,对此,笔者就如何充分发挥乡镇文化设施作用,保障文化活动健康蓬勃开展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挪作它用现象依然存在
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开放不到三个月,该乡镇政府办公室负责同志就通过有关途径将三台资源共享室的电脑借拿计生办等其他办公用,某镇一间科技培训室被该镇政府占作它用至今一年多,尽管上级有关部门知道,但仍在我行我素。某乡镇为了迎接县政府对该镇计划生育服务所的验收,不顾综合文化站站长和分管负责人的反对,硬是将本用于开展文化活动的近百平方米的多功能厅,改作为计划生育服务所。
某村轻易地把本来面积就小的农家书屋放入不该放的床铺等物品……凡此种种虽不多见,但时有发生甚至持续发生,实在令人担忧。
挪作它用危害性莫小觑
好端端让人耳目一新的文化设施一旦被挪作它用,首先是群众渴望的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失去了综合站本来的色彩、光芒;其次是难以通过上级严格的考核关和群众评价的满意关;再次是广大群众,尤其有识之士,很关注文化活动的开展,而目睹、得悉为民服务的国有资产文化设施挪作它用,接受不了,会淡化对党、政府的信任度。
充分发挥文化设施作用意义非凡
综合文化站正常开放,让站内所有设施充分发挥其服务民众的公益性巨大作用,对广大群众,不仅大可起到愉悦心情、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振奋精神作用,还能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大局观念,增加法律、文化等知识,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稳步、快速发展的认识,进而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经济等各项事业发展步伐的积极性。
如何充分发挥文化设施作用
首先,上级文化部门要根据综合文化站文化设施用途的实际,明确制定保管好文化设施的规章制度,尤其对文化设施不挪作它用及产生的后果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
其次,上级领导,尤其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要高度重视文化活动开展,要不定期深入基层各综合文化站,认真仔细检查文化活动是否正常开展、文化设施是否被挪作它用,以此引起乡镇党委、政府的警觉,促使领导重视,妥善管好用好文化设施。
再次,要充分发挥文化设施作用,光靠制定规章制度、领导检查尚不够,上级组织和文化主管部门必须将文化工作尤其文化设施的保护纳入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工作的目标考核范围,果断将其工作视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和乡镇主要领导的政绩、职位升迁紧密挂钩,一旦这方面工作抓得不力,立即予以黄牌警告,从灵魂深处触及,大可起到震聋发馈,从组织上保证乡镇领导和全社会都来重视文化工作,充分发挥文化设施作用。
确保文化活动健康蓬勃开展的途径
国家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作为一项惠及千家万户显现公益性的民生工程,对所有的乡镇都建起了漂亮、美观的综合文化站,并根据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配齐了功能齐全的文化设施,最大能量让站内所有设施淋漓尽致地发挥应有作用,长年不断地开展丰富多彩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展开科技等知识培训,满足新形势下农民朋友求知、求乐等精神需求是当前及今后时期做好文化工作的关键所在,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并非易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突破。
一、确保文化经费全额到位。没有资金投入谈不上工作的开展,何况意识形态颇浓的文化工作。上级明文规定,乡镇对文化资金的投入不少于其上一年财政收入的1%,有的乡镇投入根本就达不到这个规定,极少数乡镇在综合文化站搞的文化活动需要钱时,总是寻找理由克斤扣两,缓慢拨款,致使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要使文化活动常年不断地健康蓬勃开展,必须在保证财政收入1%投入文化经费的基础上,根据可明显产生社会效益文化活动开展的需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提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要靠文化工作人员组织与实施,文化工作人员需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方能驾驭。因此,上级组织要着力营造环境,一方面促使文化工作人员自己加强对政治、文化、法律等知识的学习,另一方要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举办诸如图书借阅、文化市场、法律等文化业务知识培训班,加强文化工作人员的系统培训,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提高做好文化工作,开展好文化活动的能力和本领。
三、加强指导、勤于督查。上级组织尤其文化主管部门要将文化站开展文化活动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切实担负起检查、指导、督促之职责。上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要克服困难,经常挤出时间深入基层认真检查,指导文化活动的开展,并开展便于总结工作经验教训、利于下步做好指导工作的调查研究,检查时可请来专业老师现场点评,文化活动开展不好的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帮助其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文化活动开展较好的,应激励其把文化活动开展得更加有特色。
四、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利用重大节假日,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将群众喜闻乐见诸如文艺汇演、书画展、乒乓球比赛、棋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经常有声有色地开展下去。举办文艺活动时,应邀请市、县群艺馆的专业老师现场观看,让权威的老师指出不妥、提出改进方法,以便提高活动质量。在群众满意的前提下,乡镇文化站要创新思维,善于根据时代特点,精心谋划,在乡镇范围内,聘请那些具备一定文艺素质、爱好文艺的人才组成文艺团体或文艺小组,若此类人才缺乏,可以拓展到县(市)、其他乡镇邀请文艺人才,排练歌舞、广场舞、健美操,一旦排练好,及时深入各村,选择易产生辐射效应的村庄巡回演出,以方便村民观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到人口集中的大村庄演出,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愉快地观看文艺活动,从而激发群众观看、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振奋起精神,以更大的信心、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踊跃投身火热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中,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五、加大实施文化惠民政策,变“送文化”为“种文化”。“送戏下乡是安徽省制定的文化惠民政策,旨在促进文化大繁荣,推动地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舒城县文广新局工会主席葛家荣说,今年,舒城县将组织下乡演出393场,深入每一个行政村,按照“政府购买、院团演出、农民受惠”的运作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免费看到大戏。
“为保证长久向基层送文化,我们依靠群众自编自演,采取‘种文化’方式,推出本土化的文艺演出,在农村建立健康积极的主流文化阵地。”葛家荣说,近几年,在送戏下乡活动中,舒城县演艺公司鼓励当地的文艺爱好者与演员同台演出,培育了一批文艺骨干和文艺团队,把文化种在最基层。像山七镇农民刘奇才,以农村新鲜事编成顺口溜,走村串户为农民演出;五显镇五显村群众发扬光大传统技艺,组织演出班子,经常到全县农村展示,有时到全省各地巡回演出;城关镇部分社区的庐剧爱好者组成演出班子,送戏到驼岭、小涧冲等交通不便的山区,赢得十里八乡群众称赞。
“通过活动,我们发现只有依托当地资源‘种’出来的文化,才是最接地气,最有特色的文化,这些土东西最受当地老百姓喜欢。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当地演出公司合作,充分挖掘根植民间的艺术品种,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葛家荣说。
只有真正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乡镇文化设施作用,确保各项文化活动长年不断地健康蓬勃开展,相信农村精神文明之花将愈开愈鲜艳,定会结出让农民群众满意,催人奋进的累累硕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舒城县河棚镇综合文化站)
挪作它用现象依然存在
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开放不到三个月,该乡镇政府办公室负责同志就通过有关途径将三台资源共享室的电脑借拿计生办等其他办公用,某镇一间科技培训室被该镇政府占作它用至今一年多,尽管上级有关部门知道,但仍在我行我素。某乡镇为了迎接县政府对该镇计划生育服务所的验收,不顾综合文化站站长和分管负责人的反对,硬是将本用于开展文化活动的近百平方米的多功能厅,改作为计划生育服务所。
某村轻易地把本来面积就小的农家书屋放入不该放的床铺等物品……凡此种种虽不多见,但时有发生甚至持续发生,实在令人担忧。
挪作它用危害性莫小觑
好端端让人耳目一新的文化设施一旦被挪作它用,首先是群众渴望的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失去了综合站本来的色彩、光芒;其次是难以通过上级严格的考核关和群众评价的满意关;再次是广大群众,尤其有识之士,很关注文化活动的开展,而目睹、得悉为民服务的国有资产文化设施挪作它用,接受不了,会淡化对党、政府的信任度。
充分发挥文化设施作用意义非凡
综合文化站正常开放,让站内所有设施充分发挥其服务民众的公益性巨大作用,对广大群众,不仅大可起到愉悦心情、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振奋精神作用,还能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大局观念,增加法律、文化等知识,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稳步、快速发展的认识,进而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经济等各项事业发展步伐的积极性。
如何充分发挥文化设施作用
首先,上级文化部门要根据综合文化站文化设施用途的实际,明确制定保管好文化设施的规章制度,尤其对文化设施不挪作它用及产生的后果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
其次,上级领导,尤其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要高度重视文化活动开展,要不定期深入基层各综合文化站,认真仔细检查文化活动是否正常开展、文化设施是否被挪作它用,以此引起乡镇党委、政府的警觉,促使领导重视,妥善管好用好文化设施。
再次,要充分发挥文化设施作用,光靠制定规章制度、领导检查尚不够,上级组织和文化主管部门必须将文化工作尤其文化设施的保护纳入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工作的目标考核范围,果断将其工作视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和乡镇主要领导的政绩、职位升迁紧密挂钩,一旦这方面工作抓得不力,立即予以黄牌警告,从灵魂深处触及,大可起到震聋发馈,从组织上保证乡镇领导和全社会都来重视文化工作,充分发挥文化设施作用。
确保文化活动健康蓬勃开展的途径
国家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作为一项惠及千家万户显现公益性的民生工程,对所有的乡镇都建起了漂亮、美观的综合文化站,并根据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配齐了功能齐全的文化设施,最大能量让站内所有设施淋漓尽致地发挥应有作用,长年不断地开展丰富多彩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展开科技等知识培训,满足新形势下农民朋友求知、求乐等精神需求是当前及今后时期做好文化工作的关键所在,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并非易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突破。
一、确保文化经费全额到位。没有资金投入谈不上工作的开展,何况意识形态颇浓的文化工作。上级明文规定,乡镇对文化资金的投入不少于其上一年财政收入的1%,有的乡镇投入根本就达不到这个规定,极少数乡镇在综合文化站搞的文化活动需要钱时,总是寻找理由克斤扣两,缓慢拨款,致使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要使文化活动常年不断地健康蓬勃开展,必须在保证财政收入1%投入文化经费的基础上,根据可明显产生社会效益文化活动开展的需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提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要靠文化工作人员组织与实施,文化工作人员需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方能驾驭。因此,上级组织要着力营造环境,一方面促使文化工作人员自己加强对政治、文化、法律等知识的学习,另一方要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举办诸如图书借阅、文化市场、法律等文化业务知识培训班,加强文化工作人员的系统培训,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提高做好文化工作,开展好文化活动的能力和本领。
三、加强指导、勤于督查。上级组织尤其文化主管部门要将文化站开展文化活动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切实担负起检查、指导、督促之职责。上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要克服困难,经常挤出时间深入基层认真检查,指导文化活动的开展,并开展便于总结工作经验教训、利于下步做好指导工作的调查研究,检查时可请来专业老师现场点评,文化活动开展不好的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帮助其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文化活动开展较好的,应激励其把文化活动开展得更加有特色。
四、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利用重大节假日,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将群众喜闻乐见诸如文艺汇演、书画展、乒乓球比赛、棋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经常有声有色地开展下去。举办文艺活动时,应邀请市、县群艺馆的专业老师现场观看,让权威的老师指出不妥、提出改进方法,以便提高活动质量。在群众满意的前提下,乡镇文化站要创新思维,善于根据时代特点,精心谋划,在乡镇范围内,聘请那些具备一定文艺素质、爱好文艺的人才组成文艺团体或文艺小组,若此类人才缺乏,可以拓展到县(市)、其他乡镇邀请文艺人才,排练歌舞、广场舞、健美操,一旦排练好,及时深入各村,选择易产生辐射效应的村庄巡回演出,以方便村民观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到人口集中的大村庄演出,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愉快地观看文艺活动,从而激发群众观看、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振奋起精神,以更大的信心、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踊跃投身火热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中,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五、加大实施文化惠民政策,变“送文化”为“种文化”。“送戏下乡是安徽省制定的文化惠民政策,旨在促进文化大繁荣,推动地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舒城县文广新局工会主席葛家荣说,今年,舒城县将组织下乡演出393场,深入每一个行政村,按照“政府购买、院团演出、农民受惠”的运作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免费看到大戏。
“为保证长久向基层送文化,我们依靠群众自编自演,采取‘种文化’方式,推出本土化的文艺演出,在农村建立健康积极的主流文化阵地。”葛家荣说,近几年,在送戏下乡活动中,舒城县演艺公司鼓励当地的文艺爱好者与演员同台演出,培育了一批文艺骨干和文艺团队,把文化种在最基层。像山七镇农民刘奇才,以农村新鲜事编成顺口溜,走村串户为农民演出;五显镇五显村群众发扬光大传统技艺,组织演出班子,经常到全县农村展示,有时到全省各地巡回演出;城关镇部分社区的庐剧爱好者组成演出班子,送戏到驼岭、小涧冲等交通不便的山区,赢得十里八乡群众称赞。
“通过活动,我们发现只有依托当地资源‘种’出来的文化,才是最接地气,最有特色的文化,这些土东西最受当地老百姓喜欢。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当地演出公司合作,充分挖掘根植民间的艺术品种,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葛家荣说。
只有真正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乡镇文化设施作用,确保各项文化活动长年不断地健康蓬勃开展,相信农村精神文明之花将愈开愈鲜艳,定会结出让农民群众满意,催人奋进的累累硕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舒城县河棚镇综合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