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对教育工作的整体效应的影响不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不重视家庭教育就会对孩子的教育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在边远山区的农村尤其如此。由于种种因素的存在,致使当今的农村家庭教育经常出现很多问题。
  在农村学校任教过的我,深深感受到与家庭教育配合工作推展的艰难。我认为,现今农村家庭教育不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放任型”家庭教育
  这主要体现在:(1)父母都在外工。我做个统计,农村学校每班几乎30%的学生父母在外务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看管,由于年事已高,老人根本无暇监督与辅导孩子学习,而且孩子脾气倔强,也根本管不住。这种隔代人教育(祖父母)与父母的教育往往形成对立面。隔代人教育在溺爱的区域徘徊不前,包括无原则的满足、过分的代替包办、盲目干涉袒护等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正常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2)父母责任心不强。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力极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一些喜爱赌博、玩耍或只顾念“生意经”的家长,根本没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重中之重,而是任其放任自流,却不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起奠基作用,家长的言行对其子女的发展起表率作用、和谐的家庭文化对子女的教育具有熏陶作用。
  二、“依赖型”家庭教育
  一直以来,特别是在农村,大多数人都认为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孩子的启蒙老师理所当然是孩子在学校接触的第一位老师。有很多家长常在我面前诉苦:“我们管不住孩子,他只听老师的话,只有靠老师多费心了。”当然,老师肯定该尽力教育,但家长就一句“管不住孩子”将其责任推托吗?其实我们每个人所接受的教育应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先接受的教育,应该属于启蒙教育。因此,家庭中的父母才真正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他们不仅仅是孩子启蒙老师更是孩子终身的老师。
  三、“文盲型”家庭教育
  “家长一落后,教育就危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有的家长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动辄拳脚相加,用武力高压的手段制胜不听话的子女。这种教育方式会产生很多恶劣后果,它会使青少年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还会产生与父母的尖锐对立,甚至会有极端之举。在农村,文盲率极高,很多家长连字都不会认或写,他们又如何对学生进行辅导呢?他们对教育的意识又如何呢?有些家庭的家长都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从未考虑过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他们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做事从不考虑小孩的感受,从不让小孩发表自己的意见。孩子容易形成抑郁、敏感多疑、易怒、冷漠、孤僻、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等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
  四、“特殊型”家庭教育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致使“双亲之爱”变成了“单亲之爱”;有的家长则是对孩子进行“恨铁不成钢”的专制式的教育;还有更为特殊的“母亲不管,父亲也不管”的放任型家庭教育……这些原因使这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走入了误区。还有一部分再婚的家庭中,因后爹、后妈受传统的观念的束缚,在教育非亲生的子女时产生心理障碍,使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失去了良机。另外,家庭的贫穷使得全家人为生计而奔波,无暇也没有能力在意对孩子的培养上了。
  小学生自制力本来就很差,再加上这样的家庭教育,可想而知,我们的教育如何达到健全?这种现状令人担优,而且无法去改变。但我们除了担忧之外,更多的是需要想办法“因材施教”进行弥补了。
  1、对学生家庭作业的处理上
  (1)作业布置多了,反而“事倍功半”——完成率不高,质量也不高。所以,家庭作业要布置很少而精,而且布置一些难度不高易完成的家庭作业。(2)他们特别感兴趣的作业放在家庭中去完成,比如一些小制作。(3)实行“奖励”制度对家庭作业完成得好的同学给予奖励,一般一周一次较好。
  2、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帮助家长提高认识
  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庭与学校双向联系手册、电话联系等方式,除了与父母对学生在校在家表现情况作相互了解外,还应注意通过巧妙的方式提高家长的认识,使其认识到对孩子教育与培养的重要性。就算不能辅导,但总可以督促。例如在家长会上让学生向家长展示自己近期在校成绩:一次优异的作业、一次精彩的演讲、一次爱心奉献。班级也可以设立各种单项奖,让家长发现子女的闪光点,有意引导家长关注孩子思想、情感,为孩子健康发展健全性格,营造一份宽容的育人氛围。
  3、对学生课外读物的处理上
  凡涉及了解课外的知识,学生轻常叫苦,就连一些基本常识都一问三不知。主要是因为家庭没有经济能力承受,就连凑一点学费都来之不易,再加上农村学生见识面窄,耳闻目睹的东西也有限。针对这种情况,我有几种建议:(1)每个学生买不同的课外读物,全班交换着读。(2)老师多收集信息经常向学生介绍。(3)建议学生多看新闻类电视节目,但强调注意把握时间。
  4、老师同时扮演父母的角色
  对学生的饮食、安全、个人卫生甚至对衣服的加减、什么时候该洗澡等细节的问题都加以关心,时刻对学生嘘寒问暖,进行心的交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就像父母”。
  福禄贝尔还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也是终身的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少农村家庭的家长至今还认为孩子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殊不知,教育子女是家长固有的天职。自从家庭诞生以来,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父母和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任何父母不管是否乐意,他都是一位教育者,他的言行都在自觉、不自觉的对子女离以教育影响。家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健全的教育,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其他文献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培养幼儿复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幼儿进行对话的能力、培养幼儿独自讲述的能力、培养幼儿在人前大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等等。在幼儿园怎样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首先,
期刊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激化,一些暴力犯罪将触角伸到了校园里,造成一系列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恶性校园安全事故与传统的校园消防、食品及校车等安全事故一起,严重威胁了校园内师生的安全,给我国校园安全管理和校园安全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校园安全事故的频发,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也提醒我们校园工作仍然存在问题,管理的不到位固然是一方面,校园安全教育的不足却是思想上根源上的问题。安全需
1895年,德国人Victor Urbantschitsch(耳科医生)在维也纳提出大部分的听损儿童都有可以被发展的听觉潜能以后,随着测听技术及助听设备的不断发展,在20世纪中叶针对听损儿童的学前康复机构开始出现。Helen Beebe、Doreen Pollack、Daniel Ling三人逐步形成了听觉口语法的原则,并于1987年将“听觉口语沟通国际委员会”更名为“国际听觉口语学会”,简称AV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班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发展,而班主任是这个组织的管理者、引导者。搞好班级管理工作是每个班主任梦寐以求的事。如何搞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并得到良好的发展呢?本人认为关键是班风及学风的建设。  良好的班风建设应建立在良好的学风基础之上。必须围绕良好的学风进行,而勤奋向上,刻苦钻研,勤于思考的良好的学风形成,正是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