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个老师所追求的一种理想课堂,是在有限的时空里,让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达到效率的最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近年来,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少关于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位聆听者。但听过、看过、研讨过之后,我以为,绝大多数老师还停留在以往的教学习惯中,还不能完全领会什么是“高效”,高效的做法怎样?结果如何?心里还没有清晰的概念,主要表现有如下几点。
问题一:多媒体运用过多,导致学生想象能力的匮乏。
如有老师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开课伊始,老师没有任何语言介绍或铺垫,就直接播放一段汶川地震的视频,看完后老师让学生说一说感受,学生带着突然的表情呆愣半天,被“挤”出的只言片语也难以表述清楚。具有冲击力的视频有时确实能吸引学生,让他们产生一定的情感波澜。但在播放之前,老师适当的激励与说明会让学生看得更积极、更深入,并能带着一定的思考来看,这样效果会更好。
在学文过程中,老师多处脱离文本,以视频替代,让学生看后说感受。殊不知,过早或过多的画面呈现,只是在不断地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受,甚至变得眼花缭乱,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提升。此外,在没有深入读、悟之前,就开始品词析句,显得牵引明显,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没有做到顺学而导,学生的学习是处在被动的地位。文字是有张力的,如果脱离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势必会在无形之中“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力更无从谈起。
对策:多媒体的应用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在解决重点、难点时适当地运用,切不可一味追求画面的精彩、形式的多样,那样就显得泛滥了。教者要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潜心研读,在读中理解、体悟、生发情感。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还能激发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切不可让现代教育技术阻碍了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问题二:老师“主导”过多,导致学生本位的偏离。
一位老师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在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后,就让学生齐读课题,紧接着一连串地问:“这句话是谁说的?”“几次?”“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其他同学怎么说?”然后开始“填空”。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下,一个一个准确地回答出来了,表面上看起来很顺利,实则让人感到学生们答的很机械。
老师之所以这样问,我想,其原因就是不能充分相信学生,把学生紧紧地“抓”在手上,致使他们在不停的 “应付”问题,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更没有得到思维能力的训练。深层原因还是没有建立“学生本位”的意识。
还有一位低段老师在执教生字词时,花了大量的时间板书、做词卡。我想,这完全可用课件展示,既简洁,又高效。可以看出老师追求的是手段的多样化,也表现着一种强烈的“主导”意识。不仅如此,还引导学生逐个记字、写字,效率太低。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识字、记字、写字。比如,呈现所有生字,让学生观字、说字、讨论、汇报,不仅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聪明才智,那么,课堂会显得更加和谐、生动,也一定会精彩不断。
对策:充分相信学生,设计问题开放,才能解放学生;老师立足“主导”,适时点拨评价,才能解放自己。只有如此,才可能创建高效课堂。
课堂永远是学生的,一切问题的设计都应以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而不是一问一答,只停留在对文本表层的理解上,也不能步步为营地牵引,让学生亦步亦趋。老师应该大胆转变观念,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空,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把学生向纵深处引领,让他们的思维得以激活,能力得以提升,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才会彰显,课堂才会有更多、更精彩的生成。
问题三:分析过多,导致“语文味”的淡薄。
对文本分析过多,一直是许多老师的通病,虽课改已有十多年,老师们的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但分析过多仍然存在。
一位老师在教《鹿和狼的故事》时,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学课文呢?”于是学生纷纷说用统计图、统计表、画食物链、找重点词等一些很好的方法。可接下来汇报过程中,老师只停留在对文本表层的理解和道理的分析上,追求的是一种“明白”的结果,却忽视了对文本内容的朗读和感悟,有点像数理分析似的,丧失了语文应有的味道。
对策:《课标》中“实施建议”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所以,我以为,在课堂上,当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时,要及时激励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在读中培养语感,升华感情。老师要把握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书声琅琅应是语文课堂上贯穿始终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问题四:忽视质疑,导致主动探究意愿不强。
在参加了一些研讨课、观摩课后,我发觉很多老师很少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有的老师激趣引入后就带领学生直入文本,引导学生找出(或直接呈现)重点的词句进行分析研究、朗读讨论;有的基本上是老师问,学生答。这样的课堂,直接导致学生在被动地学习,他们的学习目的或是为了完成问题,没有主动探究的意愿,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我以为,课堂的高效取决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是主动探究,而主动探究源自于内心的疑惑。所以,老师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是建立高效课堂的前提。
对策:老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学生有疑,就是在思考,就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也容易产生一定的探究期待。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各方面质疑,要尊重学生的每个疑问,保护他们的质疑心理,引导他们提炼问题,再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合作式地朗读、感悟、解疑、汇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投入学习,才会激活思维,形成探究习惯和探究能力,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才有保障,如此,才有可能实现课堂的高效。
高效课堂不能单纯地追求各环节的顺利呈现,也不能着眼于课堂上的“热闹”,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为学生考虑,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励学生自主地进行读、思、议、悟等。只有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自主求索的强烈意识,才能促进学生思维与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最终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名符其实的高效课堂。
问题一:多媒体运用过多,导致学生想象能力的匮乏。
如有老师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开课伊始,老师没有任何语言介绍或铺垫,就直接播放一段汶川地震的视频,看完后老师让学生说一说感受,学生带着突然的表情呆愣半天,被“挤”出的只言片语也难以表述清楚。具有冲击力的视频有时确实能吸引学生,让他们产生一定的情感波澜。但在播放之前,老师适当的激励与说明会让学生看得更积极、更深入,并能带着一定的思考来看,这样效果会更好。
在学文过程中,老师多处脱离文本,以视频替代,让学生看后说感受。殊不知,过早或过多的画面呈现,只是在不断地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受,甚至变得眼花缭乱,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提升。此外,在没有深入读、悟之前,就开始品词析句,显得牵引明显,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没有做到顺学而导,学生的学习是处在被动的地位。文字是有张力的,如果脱离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势必会在无形之中“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力更无从谈起。
对策:多媒体的应用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在解决重点、难点时适当地运用,切不可一味追求画面的精彩、形式的多样,那样就显得泛滥了。教者要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潜心研读,在读中理解、体悟、生发情感。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还能激发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切不可让现代教育技术阻碍了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问题二:老师“主导”过多,导致学生本位的偏离。
一位老师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在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后,就让学生齐读课题,紧接着一连串地问:“这句话是谁说的?”“几次?”“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其他同学怎么说?”然后开始“填空”。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下,一个一个准确地回答出来了,表面上看起来很顺利,实则让人感到学生们答的很机械。
老师之所以这样问,我想,其原因就是不能充分相信学生,把学生紧紧地“抓”在手上,致使他们在不停的 “应付”问题,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更没有得到思维能力的训练。深层原因还是没有建立“学生本位”的意识。
还有一位低段老师在执教生字词时,花了大量的时间板书、做词卡。我想,这完全可用课件展示,既简洁,又高效。可以看出老师追求的是手段的多样化,也表现着一种强烈的“主导”意识。不仅如此,还引导学生逐个记字、写字,效率太低。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识字、记字、写字。比如,呈现所有生字,让学生观字、说字、讨论、汇报,不仅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聪明才智,那么,课堂会显得更加和谐、生动,也一定会精彩不断。
对策:充分相信学生,设计问题开放,才能解放学生;老师立足“主导”,适时点拨评价,才能解放自己。只有如此,才可能创建高效课堂。
课堂永远是学生的,一切问题的设计都应以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而不是一问一答,只停留在对文本表层的理解上,也不能步步为营地牵引,让学生亦步亦趋。老师应该大胆转变观念,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空,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把学生向纵深处引领,让他们的思维得以激活,能力得以提升,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才会彰显,课堂才会有更多、更精彩的生成。
问题三:分析过多,导致“语文味”的淡薄。
对文本分析过多,一直是许多老师的通病,虽课改已有十多年,老师们的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但分析过多仍然存在。
一位老师在教《鹿和狼的故事》时,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学课文呢?”于是学生纷纷说用统计图、统计表、画食物链、找重点词等一些很好的方法。可接下来汇报过程中,老师只停留在对文本表层的理解和道理的分析上,追求的是一种“明白”的结果,却忽视了对文本内容的朗读和感悟,有点像数理分析似的,丧失了语文应有的味道。
对策:《课标》中“实施建议”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所以,我以为,在课堂上,当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时,要及时激励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在读中培养语感,升华感情。老师要把握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书声琅琅应是语文课堂上贯穿始终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问题四:忽视质疑,导致主动探究意愿不强。
在参加了一些研讨课、观摩课后,我发觉很多老师很少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有的老师激趣引入后就带领学生直入文本,引导学生找出(或直接呈现)重点的词句进行分析研究、朗读讨论;有的基本上是老师问,学生答。这样的课堂,直接导致学生在被动地学习,他们的学习目的或是为了完成问题,没有主动探究的意愿,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我以为,课堂的高效取决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是主动探究,而主动探究源自于内心的疑惑。所以,老师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是建立高效课堂的前提。
对策:老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学生有疑,就是在思考,就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也容易产生一定的探究期待。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各方面质疑,要尊重学生的每个疑问,保护他们的质疑心理,引导他们提炼问题,再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合作式地朗读、感悟、解疑、汇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投入学习,才会激活思维,形成探究习惯和探究能力,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才有保障,如此,才有可能实现课堂的高效。
高效课堂不能单纯地追求各环节的顺利呈现,也不能着眼于课堂上的“热闹”,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为学生考虑,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励学生自主地进行读、思、议、悟等。只有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自主求索的强烈意识,才能促进学生思维与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最终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名符其实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