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真正给学生减负,教师必须打造高效的课堂。本文从高效课堂的概念入手,提出了高效课堂的几个要求,并创造性地总结了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减负 高效课堂
现在,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补习班使学生不堪重负。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
一、高效课堂的概念及要求
高效课堂就是以最少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率的课堂,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方式,更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也更易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一般来说,高效课堂应达到以下三个要求:
1.明快
一是教师的情绪要平和,不能过分激昂和低落,还要促使学生维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二是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师生之间形成有效互动;三是教师应把握好教学节奏和内容的逻辑性。
2.融洽
融洽的教学氛围需要教师精心营造,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到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无不体现出融洽的师生关系。
3.投入少,产出多
简而言之,就是效益。每一节课都有固定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才算是高效的课堂。
二、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
1.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只有教师提前做好了准备,精心预设了教学过程,才能打造高效的课堂。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教材是指教师要先熟悉教学内容;备学生是指教师应该分析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备方法是指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出科学而又具体的操作方法。
在备课时,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①设置难易适中的教学目标,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②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应统一;③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2.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现代教学的需要。其次,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当讲到孙中山、毛泽东等伟人时,教师的脸上应充满敬仰之情;讲到袁世凯卖国复辟时,教师应表现出愤怒的神情。最后,教师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智慧的光芒,给学生以心智的启迪。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为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应以身作则,发挥示范效应。如要求学生认真听课和做练习,教师就必须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使教学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最后,教师还应采取激励机制,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4.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陶行知老先生曾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师,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习。因此,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还要教会他们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教会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坐姿要端正,听课时应目视教师,认真做笔记,朗读或回答问题时声音要洪亮,书写应规范、整洁,要勤于思考、积极发言、善于总结和内化知识。笔者相信,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能快速得到提高。
高效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因此,教师应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做到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赛为主,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样才能为学生减负,真正打造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魏书生.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三中学)
关键词:减负 高效课堂
现在,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补习班使学生不堪重负。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
一、高效课堂的概念及要求
高效课堂就是以最少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率的课堂,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方式,更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也更易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一般来说,高效课堂应达到以下三个要求:
1.明快
一是教师的情绪要平和,不能过分激昂和低落,还要促使学生维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二是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师生之间形成有效互动;三是教师应把握好教学节奏和内容的逻辑性。
2.融洽
融洽的教学氛围需要教师精心营造,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到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无不体现出融洽的师生关系。
3.投入少,产出多
简而言之,就是效益。每一节课都有固定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才算是高效的课堂。
二、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
1.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只有教师提前做好了准备,精心预设了教学过程,才能打造高效的课堂。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教材是指教师要先熟悉教学内容;备学生是指教师应该分析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备方法是指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出科学而又具体的操作方法。
在备课时,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①设置难易适中的教学目标,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②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应统一;③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2.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现代教学的需要。其次,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当讲到孙中山、毛泽东等伟人时,教师的脸上应充满敬仰之情;讲到袁世凯卖国复辟时,教师应表现出愤怒的神情。最后,教师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智慧的光芒,给学生以心智的启迪。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为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应以身作则,发挥示范效应。如要求学生认真听课和做练习,教师就必须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使教学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最后,教师还应采取激励机制,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4.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陶行知老先生曾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师,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习。因此,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还要教会他们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教会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坐姿要端正,听课时应目视教师,认真做笔记,朗读或回答问题时声音要洪亮,书写应规范、整洁,要勤于思考、积极发言、善于总结和内化知识。笔者相信,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能快速得到提高。
高效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因此,教师应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做到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赛为主,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样才能为学生减负,真正打造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魏书生.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