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0日,《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有关领域投资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终于赶在6月底之前“姗姗”出台。
《意见》中指出,目前,非国有煤矿产量约占全国的40%,民营水电站装机约占全国的26%,民营风电装机约占全国的20%,民营炼油企业加工能力约占全国的18%,火电、水电、煤炭深加工等领域已经涌现出一批非公有制骨干企业。
民间资本在太阳能热利用、生物质能开发以及晶体硅材料、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制造等领域居于主导地位,在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间资本已经进入西气东输三线等国家“十二五”重点项目建设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发布的《意见》亮点在于,实施意见明确表示,鼓励民间资本参股建设大型炼油项目,鼓励民资参股建设核电站和电网建设,以及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石油和天然气管网建设。
新能源领域日子不好过
2012年6月发布的一份名为“中国能源集团500强”的分析报告显示,在“2011中国能源集团500强”中,国企的主导地位、传统能源行业规模优势、传统能源大省和经济强省区域优势格局依然没有改变,但新能源企业快速崛起,民营企业不断壮大和成长,成为中国能源集团500强中的新生力量和中坚力量。
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之一的三一集团,其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在2007年前后就已开始涉足风机制造行业,近几年更拥有自主的核心技术,走“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全产业链发展道路。2010年其在加速海外扩张的同时,曾规划投资数百亿在风电发展领域。当年三一在风电领域发展的大手笔曾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
据三一集团内部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目前在风电行业发展,三一最大的难题在于融资。因为新能源行业的投资巨大,动辄上亿,目前银行贷款又难,所以资金是最大的问题。而与国企合作,回款跟不上,也很难按期执行合同。
前几年,国内的风电、核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制造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实力的制造企业均将其作为自己发展的新起点,纷纷涉足。单在风电领域,从2004年至2009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量每年都翻倍。
但随着我国风电装机的快速增长,局部地区的弃风限电问题日趋严重。2011年度,全国风电弃风限电总量超过100亿千瓦时。该知情人士也对本刊记者表示,目前风机制造业已经进入了“风场发不了电,没有效益,就没有回款”的死循环。
近两年,国家政策也变化明显。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明确指出,“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而2011年由于风电事故频发,政策出现“转向”,当年的风电新增装机首度下滑;今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新能源发展的表述则变为,“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
在2008年,华锐、金风科技、东方电气三大巨头基本占据了国内风电制造领域一半的市场份额。三一目前还只处于风机制造行业的第二梯队。而随着国企和外企的不断进入以及风电整机市场利润的不断缩水,民企的发展可谓是面临内忧外患。
2011年1月,国内市场排名第一的风机制造商华锐风电曾以90元发行价创出A股主板市场最高价,成为风电行业最大IPO。而到了2012年4月,华锐风电发布的2011年报显示,公司净利下滑73%。上市一年多以来,华锐风电市值蒸发近600亿元。
“所以,目前多数企业都在通过不断降低价格,意图扩大市场份额。”这位知情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11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显示,排名前20位的风机厂商占据了国内98.5%的新增装机市场,而排名前4家的企业占据了新增市场50%的市场份额。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小企业的生存越来越难。
民企想要在风电行业进一步发展,例如在地方建设风电厂等,则还面临着诸多限制,不仅要在资金上有充足的准备,而且还要获得准入资质,要得到地方政府在环境、电力、土地、市政等多方面出具的相关证明。而这对于民企来说,更非易事。
该知情人士还分析说,进入风机制造行业是三一集团步入新能源领域的第一步。而今风机制造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三一集团或许也会相应地放缓其在新能源领域发展的步子。
风电行业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发展后暴露很多问题,政府也正在对行业做调整,不再追求量,而是真正提高风电使用效率。
而且从《意见》内容以及民资实力来看,油气勘探开发仍然门槛较高,在民资本已有领先优势的新能源领域对民资来说才更有发展潜力。
民营资本“收”“放”路径
回头看民资进入能源领域的发展,似乎都能找到其“一放一收”的路径。
早在1985年5月,国家已经允许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发电领域。受益于鼓励政策,加之有充足的上网电量和较低的电煤价格保障,在上世纪90年代初,民营火电装机最高曾达到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4%以上。但随着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行,五大发电集团诞生,国有资本在火电领域开始强力扩张,民营火电企业开始日渐萎缩。目前民营和外资办电占的比例据估计仅有2%。
而在电力领域民间资本介入最多的小水电,目前占全国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的30%。但如今小水电的开发在近些年受政策、市场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已经进入薄利阶段,也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轨迹。目前,我国水电资源大部分已经被国企圈占完毕,一些干流上的大型水电开发项目民间资本基本无法染指,民间资本即使进入,可争取的资源也已经不多了。
《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继续支持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煤炭资源勘探、开采和煤矿经营,建设煤炭地下气化示范项目。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与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开展油气勘探开发,以多种形式投资煤层气、页岩气、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项目,投资建设煤层气和煤矿瓦斯抽采利用项目。”
《意见》中指出,目前,非国有煤矿产量约占全国的40%,民营水电站装机约占全国的26%,民营风电装机约占全国的20%,民营炼油企业加工能力约占全国的18%,火电、水电、煤炭深加工等领域已经涌现出一批非公有制骨干企业。
民间资本在太阳能热利用、生物质能开发以及晶体硅材料、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制造等领域居于主导地位,在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间资本已经进入西气东输三线等国家“十二五”重点项目建设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发布的《意见》亮点在于,实施意见明确表示,鼓励民间资本参股建设大型炼油项目,鼓励民资参股建设核电站和电网建设,以及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石油和天然气管网建设。
新能源领域日子不好过
2012年6月发布的一份名为“中国能源集团500强”的分析报告显示,在“2011中国能源集团500强”中,国企的主导地位、传统能源行业规模优势、传统能源大省和经济强省区域优势格局依然没有改变,但新能源企业快速崛起,民营企业不断壮大和成长,成为中国能源集团500强中的新生力量和中坚力量。
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之一的三一集团,其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在2007年前后就已开始涉足风机制造行业,近几年更拥有自主的核心技术,走“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全产业链发展道路。2010年其在加速海外扩张的同时,曾规划投资数百亿在风电发展领域。当年三一在风电领域发展的大手笔曾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
据三一集团内部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目前在风电行业发展,三一最大的难题在于融资。因为新能源行业的投资巨大,动辄上亿,目前银行贷款又难,所以资金是最大的问题。而与国企合作,回款跟不上,也很难按期执行合同。
前几年,国内的风电、核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制造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实力的制造企业均将其作为自己发展的新起点,纷纷涉足。单在风电领域,从2004年至2009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量每年都翻倍。
但随着我国风电装机的快速增长,局部地区的弃风限电问题日趋严重。2011年度,全国风电弃风限电总量超过100亿千瓦时。该知情人士也对本刊记者表示,目前风机制造业已经进入了“风场发不了电,没有效益,就没有回款”的死循环。
近两年,国家政策也变化明显。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明确指出,“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而2011年由于风电事故频发,政策出现“转向”,当年的风电新增装机首度下滑;今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新能源发展的表述则变为,“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
在2008年,华锐、金风科技、东方电气三大巨头基本占据了国内风电制造领域一半的市场份额。三一目前还只处于风机制造行业的第二梯队。而随着国企和外企的不断进入以及风电整机市场利润的不断缩水,民企的发展可谓是面临内忧外患。
2011年1月,国内市场排名第一的风机制造商华锐风电曾以90元发行价创出A股主板市场最高价,成为风电行业最大IPO。而到了2012年4月,华锐风电发布的2011年报显示,公司净利下滑73%。上市一年多以来,华锐风电市值蒸发近600亿元。
“所以,目前多数企业都在通过不断降低价格,意图扩大市场份额。”这位知情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11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显示,排名前20位的风机厂商占据了国内98.5%的新增装机市场,而排名前4家的企业占据了新增市场50%的市场份额。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小企业的生存越来越难。
民企想要在风电行业进一步发展,例如在地方建设风电厂等,则还面临着诸多限制,不仅要在资金上有充足的准备,而且还要获得准入资质,要得到地方政府在环境、电力、土地、市政等多方面出具的相关证明。而这对于民企来说,更非易事。
该知情人士还分析说,进入风机制造行业是三一集团步入新能源领域的第一步。而今风机制造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三一集团或许也会相应地放缓其在新能源领域发展的步子。
风电行业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发展后暴露很多问题,政府也正在对行业做调整,不再追求量,而是真正提高风电使用效率。
而且从《意见》内容以及民资实力来看,油气勘探开发仍然门槛较高,在民资本已有领先优势的新能源领域对民资来说才更有发展潜力。
民营资本“收”“放”路径
回头看民资进入能源领域的发展,似乎都能找到其“一放一收”的路径。
早在1985年5月,国家已经允许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发电领域。受益于鼓励政策,加之有充足的上网电量和较低的电煤价格保障,在上世纪90年代初,民营火电装机最高曾达到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4%以上。但随着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行,五大发电集团诞生,国有资本在火电领域开始强力扩张,民营火电企业开始日渐萎缩。目前民营和外资办电占的比例据估计仅有2%。
而在电力领域民间资本介入最多的小水电,目前占全国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的30%。但如今小水电的开发在近些年受政策、市场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已经进入薄利阶段,也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轨迹。目前,我国水电资源大部分已经被国企圈占完毕,一些干流上的大型水电开发项目民间资本基本无法染指,民间资本即使进入,可争取的资源也已经不多了。
《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继续支持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煤炭资源勘探、开采和煤矿经营,建设煤炭地下气化示范项目。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与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开展油气勘探开发,以多种形式投资煤层气、页岩气、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项目,投资建设煤层气和煤矿瓦斯抽采利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