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的工资“定级”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中、小灶
  
  1956年6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此次“工资改革”的基本动因,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分配制度的混乱。
  建国之初,供给制与工资制并存。刚进城的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享受供给制,而旧有人员,包括工人、店员、技术人员、教师、职员等,则享受工资制,全国工资等级没有统一体系,并行的工资标准多达数百种。
  供给制是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种分配制度,建国后沿用至1952年。供给制主要分几部分:1.伙食,按职务分为大、中、小灶;2.生活用品,由公家发给,除级别很高的干部外,基本平等;3.津贴费,极少量。
  供给制还实行各种补助,如沿江一些地区当时实行的补助有:元旦、国庆、春节每人增发猪肉1斤为过节费;保健费分4级,甲级每月肉5斤,乙级4斤,丙级3斤,丁级2斤。这些实物均按市价折款连同津贴一起发放。除此外还另发生育费、保育费、妇女卫生费、保姆费、学杂费、医疗保健费、丧葬费和老人优待费等。
  
  最早的“工分”
  
  随着新中国政治经济秩序的调整和梳理,分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1952年7月1日,政务院发出《关于颁发各级人民政府供给制人员津贴标准及工资制工作人员工资标准的通知》,走出工资改革的第一步。它把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自上而下分为29级,工资随级别而定,不以当时尚不稳定的货币为结算单位,而以实物为基础进行折算,称为“折实单位”,又称“工资分”,也就是老同志常说的“工分”。
  工资分由伙食分、服装分、津贴分三部分构成,按粮、布、油、盐、煤5种实物的数量进行折合。
  工资分首先在天津实行,工资分的折实牌价由人民银行每天挂牌公布。天津的每个折实单位为“一斤面粉、一斤玉米面、一尺布”前5天的平均价格。后来这一做法推及京沪宁汉苏杭等地,实物内容根据地区不同,有了变化。如上海一个工资分为1斤标准米、1斤标准面、1尺龙头细布、1斤煤,比天津略高;当时的每个分值约为6500元(现在6角5分)。比较通行的折算量为一个工资分约含2.8斤粮食、0.05斤植物油、0.2尺白布、2斤煤、0.02斤食盐。
  
  30个行政级和11类工资区
  
  由于物价基本稳定,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工资分所含5种实物已不能完全包括生活的实际需要,因此,国家决定自1955年7月起,先行在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废除工资分,改行货币工资制。从而拉开全国工资改革的序幕。
  这次工资改革,建立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几大类分配制度,其中党政机关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把干部分为30个行政级;企业工人分为8个(个别工种为7个)技术等级,专业人员,如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医务工作者、文艺工作者也都相应有了自己的等级系列。且各系列之间可以互相换算,如文艺1级相当于行政8级;高教8级相当于行政17级等。
  与此同时,依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物价和生活费用水平、交通以及工资状况,并适当照顾重点发展地区和生活条件艰苦地区,将全国分为11类工资区。工资区类别越高,工资标准越高。定级标准采用一职数级、等级线上下交叉的做法,依据职务,参考德才和资历进行评定。大致为正部3-5级,副部5-8级,正局8-10级,副局9-12级,等等。定多少级拿多少工资。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之间的比例约为21:1,全员工资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品位分类”
  
  在这次定级中,旧吏制中的“品位分类”色彩仍很浓重,注重的是级别而非职务,同是局长或县长,其行政级别和工资待遇往往存在不小差别,工作调动,级随人走。职务只决定权责和任务,级别才决定地位和报酬,因此出现很多官大职小、职大官小或有官无职的现象。如当时中央局不少11、12级干部,职务只是干事。军队各总部机关和军事院校中,10级、11级、12级的干事、参谋、助理和教员也很常见。如作家孙犁,行政9级,职务只是《天津日报》的副刊编辑。而当时以行政13级划线,13级以上享受高级干部待遇,则是典型的“品位分类”。
  定级过后,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绝大多数干部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但也有个别干部因各种原因导致低评而出现思想问题。低评的原因大致有几种:一是资历与职务的矛盾。有的干部资历很老,但评级时的职务不同,级别也往往有区别。如作家姚雪垠,原为上海大夏大学教授,后调入河南省文联,只被评为文艺8级(相当于讲师)。再有,同样职务,因资格不同,评级也会有差异,一位军队老干部是团参谋长,因是1942年以前入伍,被评为副团,14级;同样是团参谋长,1942年以后入伍,即被评为准团,15级。
  
  级别种种
  
  这次评级,担任重要职务的党外人士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甚至被高评。最典型的例子是宋庆龄被评为行政1级,工资为579.5元,而毛刘周朱等领袖则评为行政2级,工资404.8元。正部级均在3、4级上下,副部级可评到5级。著名“侨领”陈嘉庚即被评为3级。当时的知识界、文化界,也都愿意“收名定价”于此次定级,如梅兰芳,被评为文艺1级,甘愿只拿336元。大学教授在此之前其实都有级别,但同样重视此次评级。全国当时共评出1级教授56名,评审极为严格。季羡林是1级教授,每月工资345元,加上中科院学部委员的津贴100元,共445元。当时还有一个特殊规定,即党员比非党员同级要少拿一定比例的工资,这在知识界十分突出,这个比例是,工资200元以上者少拿2%;100-200元者,少拿1%。
   (据《四川文学》)
其他文献
台湾青年样板    林毅夫原名林正义(也有林正谊的说法),曾是“台湾明星军官而神秘泅渡到大陆”的  1979年5月16日夜,台湾海峡中的金门岛被沉沉的黑暗笼罩着台湾陆军金门防卫司令部连长林正义看了一眼隐隐夜色中的福建厦门海岸,夹着两个篮球,跳进了海水中那一夜,金门全岛紧急大搜索,连夜展开全岛水陆两域地毯式搜索,同时为防泄露军机,立即修订了作战计划  台湾岛大哗,因为这个“逃兵”是台湾大学本科肄业学
期刊
在做客央视“新闻会客厅”时,这位中国安监最高长官因为此起彼伏的事故而四处奔波的正部级高官说,矿难是“老板赚票子,农民死儿子,政府当孝子”  李毅中临危受命被派去哈尔滨,头衔是“国务院工作组组长”事实上,“组长”是李毅中除“局长”外最常用的头衔,这或许也是李毅中最不想要的头衔——每当他变成“组长”时,也往往意味着一起事故的产生和一段焦心的旅程  自李毅中履新局长以来,所有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小组组
期刊
1938年春,在重庆沙坪坝街上开有一家上海杂志公司,出版并销售一些世界文学名著和国内文坛佳作,每天从早到晚,门庭若市。提起这家书店的开办,得从徐悲鸿大师说起。  书店经理陈汝言,江苏太仓人。1937年的淞沪炮声,迫使他流亡到山城。他看到沙坪坝高等学府林立,学生上万,却无一家像样的书店,便决心开一家好书店及出版社。但经费从何而来呢?当时,支持他开书店的知名教授如胡小石等均度日维艰,爱莫能助。多亏李公
期刊
联合国改革    2005年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又是联合国的改革之年联大开幕时,纽约联合国总部会聚了数量空前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各国领导人到联合国来,既是向联合国祝寿,更重要的还是讨论联合国的改革问题只要看看首脑会议的盛况就能感到,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国际组织能有如此大的号召力,把那么多的国家领导人聚集在一起因此也就能理解,各国都希望通过改革把联合国变得更好  我在联合国工作的这些年,也看到过
期刊
1949年    1949年5月,虽然还没有建国,北平就成立了一个“都市计划委员会”,叶剑英兼任这个委员会的主任都市计划委员会的第一个任务是整理广场,然后是讨论北平的中心放在什么地方1949年8月9日至14日第一届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上,作出了整修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计划,并要求这项工程务必在9月份完成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决议,即日起北平改名为北京,并决议10月1日在天安
期刊
开国上将萧克,1907年7月出生于湖南嘉禾,是目前唯一在世的红军高级将领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萧克是唯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将军  如今,开国上将萧克已是耄耋老人,见过他晚年照片的人都说,那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让人丝毫看不出他曾经横枪跃马几十载,也不会想到他竟是开国将帅中难得的一位儒将    文学创作上“战绩”赫赫    正像斯诺(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前夫人在《中国老一辈革命家》中所评价
期刊
人有善恶之分,艺有美丑之殊,一如味有香臭,理有是非,相对而立,并生并长,譬诸虱苍蝇,夫乎不在,文物昌明之世,两性界划清晰,善者升张,寄恶者敛迹,暨乎末世,则汉奸亦处国中,盗贼时相接席,黑白溷淆,贤愚不分,及言艺事,则鱼目混珠,骗术公行,张丑怪于通衢,设邪说以惑众,在欧洲,若巴黎画商,在中国,若海派小人,志在欺骗,行同盗贼,法所不禁,诟骂罔闻,市井贱民,生不知耻,溯具所以能存在与守住社会之理由,约有
期刊
沈醉先生,原军统少将,曾是戴笠的得意部下。我姑父回忆(他姓杜,是基督徒,当年是沈醉先生的朋友。后面我就用杜公来称呼他)。沈先生和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不同,身上没有官气,外表十分儒雅,虽然干了多年体力劳动,这时已经全然看不出来。面色白皙,金边眼镜,常穿灰呢子的短大衣,风度翩翩,一只眼睛有些视力下降,看起来像一个大学教授。但这只是他的外表,实际上沈生性好动,走路很快,杜年轻他30岁,但根本跟不上他的步子
期刊
深圳市最新解密的档案文件显示,1962年4月,在深圳(当时叫宝安县)正在进行对外开放的时候,一股逃港风波突然袭来  2005年12月13日,原宝安县第一书记李富林接受采访时说: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逃港一直屡禁不止,但1962年出现的大规模逃港风波,“来势汹汹,简直有点招架不住!”  1962年这次逃港风波,共有十多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涌入深圳,6万多人偷渡出境这场风波惊动了周恩来总
期刊
从1949年开始,国民党在台湾枪决了数以千计的中共地下党员及左翼异见人士,甚至牵连了一些与政治无涉的老百姓2000年,还是台北市市长的马英九,曾积极推动有关“白色恐怖”时代的回顾与反思,追溯当年被国民党枪决的中共地下党员和左翼人士的历史,为逝者的亲人寻找先人骸骨提供方便作为一名台湾的新闻工作者参与其中,本文的作者意外地发现了当年许多震动人心的秘密    如今,两岸新世代大多忘却了你死我活的年代,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