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大规模逃港风波解密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市最新解密的档案文件显示,1962年4月,在深圳(当时叫宝安县)正在进行对外开放的时候,一股逃港风波突然袭来。
  2005年12月13日,原宝安县第一书记李富林接受采访时说: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逃港一直屡禁不止,但1962年出现的大规模逃港风波,“来势汹汹,简直有点招架不住!”
  1962年这次逃港风波,共有十多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涌入深圳,6万多人偷渡出境。这场风波惊动了周恩来总理,最后,通过强行遣返、凭证明购买到深圳的火车票等措施才逐渐平息。
  
  十万人南下深圳再掀“逃港潮”
  
  现在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深港边境曾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逃港风波,第一次是1957年6月底至9月底,历时3个月才基本平息;第二次是1979年深圳建市不久。两次共逃出群众近4万人。
  但深圳市最新解密的资料显示,1962年,在深圳尝试对外开放的时候,有十多万人来到深圳,要到香港去!这次逃港规模空前!
  解密的宝安县委《关于制止群众流港工作的情况汇报》等文件显示,1962年4月26日开始,在宝安县(1979年撤县改为现在的深圳市)由东至西150多公里长的公路上,外流群众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如“大军南下”,奔向边境线,伺机进入香港。这次逃港持续时间长,波及面比较大,惠阳、东莞外流成风,广州、南海、台山、海丰、潮安等62个县(市)及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群众亦相继闻风而来。据统计,从4月底至7月初的短短时间里,共十多万人次涌入深圳,51395名外逃未遂人员被收容遣返。
  当时传出谣言说“英国女皇诞辰,大放三天”、“第三次世界大战快打了”,不少群众错误地感到逃港才是出路。又有人逃港成功后很快就给家里寄钱了,他们充满憧憬,不顾一切冒险前行。
  
  大学生当总指挥持木棒强行冲关
  
  梧桐山是逃港群众的集散地,流出或是被遣返回来的逃港群众大半聚集在梧桐山。
  1962年4月29日凌晨,边防哨兵向宝安县公安局反映,有批人聚集在梧桐山。宝安县公安局抽调6名干部、边防民警支队抽出2人组成调查工作组,配合当地一些民兵积极分子共14人扮成外流群众,分成两个小组,分别进入梧桐山进行摸底。
  经过一天一夜调查发现:聚集在梧桐山共有三批人约达400人。当总指挥的是一名大学生。这几批人大多数是17岁至40岁的青壮年,有男有女,均持有一条1米多长的木棒。他们的总指挥说:“在冲到边界时,不论谁要阻挠我们,我们不得退步,要用棍与他们搏斗继续冲过去,甚至开枪也不要后退掉队,谁掉队就要用棍打谁。”宝安县公安局《近年边防几个情况综合报告》中透露,当时,局部地方甚至出现强行冲关的现象。
  
  逃港风波惊动总理广东省委组织遣返
  
  到港群众的增加,引起港英当局的注意。5月6日开始,港英当局加强对行人的盘查,凡没有证件的就抓到警署,核实属于偷渡后,立即遣返。得知逃到香港无望,一批长期“住”在深圳戏院门口的群众干脆不走了,“回去是死,不回去也是死,倒不如死在这里(指深圳戏院门前)算了。”
  这次逃港风波惊动了中央,周恩来总理对此作了重要指示。为了迅速制止群众大批外流,广东省委负责同志亲自来到宝安现场指挥,组织遣送逃港群众返乡。
  1962年5月22日开始,广东从各地抽调万余名官兵,对从港英遣返回来的群众、滞留在边境的外流群众坚决遣送回乡,同时设立堵截收容站,堵截收容逃港人员。
  从5月22日至7月8日,共遣送了51395名外流人员回乡。广东很多地方规定,只有凭单位证明,才能购买到宝安的车船票。
  这次逃港风潮到底逃出多少人?据宝安县外事办的统计,1962年从4月下旬至5月23日,外流出境的总人数约6万人次。
  1977年11月11日,邓小平到广州视察工作,当听到广东省委汇报到宝安一带逃港风时,他十分敏锐地指出:“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此事不是部队能够管得了的。”
  (据《羊城晚报》)
其他文献
清代皇族后裔自开启氏成始祖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些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想以家族的名义开一个书画展,邀请启功参加他对这样的名义不感兴趣,于是写了两首诗  第一首的意思是说,即使像王谢那样的世家望族,也难免要经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沧桑变化,真正有本事的人是不以自己的家族为重的,就像王羲之那样,他在署名时,从来不标榜自己是高贵的琅琊王家的后人,但谁又能说他不是“书圣”呢!  第二首说,
期刊
1895年,徐悲鸿出生于江苏宜兴他从小酷爱绘画,打下了深厚的绘画根基,常因为画画而忘了吃饭在吸收西方绘画技巧后,他更是创出了自己的风格,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尤以画马突出,自成一家他一生爱马如命,画马有神17岁时,徐悲鸿在上海卖画求学他面世的第一幅作品是马,第一幅公开发表的作品也是马,第一次得到名家称赞的画还是马更有趣的是他与比自己年长37岁的著名维新学者康有为成为忘年之交,也是因为画马  有一天,在
期刊
台湾青年样板    林毅夫原名林正义(也有林正谊的说法),曾是“台湾明星军官而神秘泅渡到大陆”的  1979年5月16日夜,台湾海峡中的金门岛被沉沉的黑暗笼罩着台湾陆军金门防卫司令部连长林正义看了一眼隐隐夜色中的福建厦门海岸,夹着两个篮球,跳进了海水中那一夜,金门全岛紧急大搜索,连夜展开全岛水陆两域地毯式搜索,同时为防泄露军机,立即修订了作战计划  台湾岛大哗,因为这个“逃兵”是台湾大学本科肄业学
期刊
在做客央视“新闻会客厅”时,这位中国安监最高长官因为此起彼伏的事故而四处奔波的正部级高官说,矿难是“老板赚票子,农民死儿子,政府当孝子”  李毅中临危受命被派去哈尔滨,头衔是“国务院工作组组长”事实上,“组长”是李毅中除“局长”外最常用的头衔,这或许也是李毅中最不想要的头衔——每当他变成“组长”时,也往往意味着一起事故的产生和一段焦心的旅程  自李毅中履新局长以来,所有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小组组
期刊
1938年春,在重庆沙坪坝街上开有一家上海杂志公司,出版并销售一些世界文学名著和国内文坛佳作,每天从早到晚,门庭若市。提起这家书店的开办,得从徐悲鸿大师说起。  书店经理陈汝言,江苏太仓人。1937年的淞沪炮声,迫使他流亡到山城。他看到沙坪坝高等学府林立,学生上万,却无一家像样的书店,便决心开一家好书店及出版社。但经费从何而来呢?当时,支持他开书店的知名教授如胡小石等均度日维艰,爱莫能助。多亏李公
期刊
联合国改革    2005年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又是联合国的改革之年联大开幕时,纽约联合国总部会聚了数量空前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各国领导人到联合国来,既是向联合国祝寿,更重要的还是讨论联合国的改革问题只要看看首脑会议的盛况就能感到,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国际组织能有如此大的号召力,把那么多的国家领导人聚集在一起因此也就能理解,各国都希望通过改革把联合国变得更好  我在联合国工作的这些年,也看到过
期刊
1949年    1949年5月,虽然还没有建国,北平就成立了一个“都市计划委员会”,叶剑英兼任这个委员会的主任都市计划委员会的第一个任务是整理广场,然后是讨论北平的中心放在什么地方1949年8月9日至14日第一届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上,作出了整修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计划,并要求这项工程务必在9月份完成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决议,即日起北平改名为北京,并决议10月1日在天安
期刊
开国上将萧克,1907年7月出生于湖南嘉禾,是目前唯一在世的红军高级将领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萧克是唯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将军  如今,开国上将萧克已是耄耋老人,见过他晚年照片的人都说,那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让人丝毫看不出他曾经横枪跃马几十载,也不会想到他竟是开国将帅中难得的一位儒将    文学创作上“战绩”赫赫    正像斯诺(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前夫人在《中国老一辈革命家》中所评价
期刊
人有善恶之分,艺有美丑之殊,一如味有香臭,理有是非,相对而立,并生并长,譬诸虱苍蝇,夫乎不在,文物昌明之世,两性界划清晰,善者升张,寄恶者敛迹,暨乎末世,则汉奸亦处国中,盗贼时相接席,黑白溷淆,贤愚不分,及言艺事,则鱼目混珠,骗术公行,张丑怪于通衢,设邪说以惑众,在欧洲,若巴黎画商,在中国,若海派小人,志在欺骗,行同盗贼,法所不禁,诟骂罔闻,市井贱民,生不知耻,溯具所以能存在与守住社会之理由,约有
期刊
沈醉先生,原军统少将,曾是戴笠的得意部下。我姑父回忆(他姓杜,是基督徒,当年是沈醉先生的朋友。后面我就用杜公来称呼他)。沈先生和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不同,身上没有官气,外表十分儒雅,虽然干了多年体力劳动,这时已经全然看不出来。面色白皙,金边眼镜,常穿灰呢子的短大衣,风度翩翩,一只眼睛有些视力下降,看起来像一个大学教授。但这只是他的外表,实际上沈生性好动,走路很快,杜年轻他30岁,但根本跟不上他的步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