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舟山第一小学紧邻舟山市人民政府,是目前新城建设规格最高的一所公办小学。学校有台式电脑300多台,手提电脑12台,办公基本实行无纸化。有一套非线性编辑设备,学校全部教室配有多媒体电教平台,设施设备达到一流水准。学校新址于2005年开始兴建,占地2.7公顷,建筑面积11 000多平方米,总投资4 700万元左右,2007年9月建成使用。目前学校共有25个班级,1 100多名学生,100多名教职工。
在硬件配备起点高的基础上,我校打造数字校园主要通过“三挖潜力”和“三大整合”的途径积极创设。
挖掘潜力
一、硬件潜力
学校新建,配套的硬件设施达到一流水准,这对于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能够充分地驾驭这些设备,使之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对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有着极大地促进。否则,浪费国家的资产不说,也贻误了学校、师生借此提升水平的时机。因此,面对这些优势硬件,学校想方设法挖掘其潜力,以高密度、高效益的使用这些先进设备,使之有效地服务于学校的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两年来,我校一步一个脚印,逐步经历了一个从散乱到集聚,从弱势到强势的过程。硬件潜力挖掘所产生的效益逐渐显现,硬件提升对人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清晰可见。通过硬件潜力的挖掘,为今后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人才潜力
硬件是条件,人才是保证。在一流的设施设备面前,学校积极挖掘现有人力资源,通过抓骨干重全员,定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培训和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让更多的教师能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制定了分层分批的培训计划,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1.学校专门从外面招聘了专业人才管理先进的摄录编设备,使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通过带徒形式培训学校骨干老师,组建一支相应的摄录编队伍,以满足学校教学需求。
2.学校对计算机教师进行了重新定位,从有利其个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个性特长,安排到相应的岗位,如:教学岗位、网络管理、硬件维修等,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干的得心应手。
起步晚,基础弱,我校现代化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才潜力的挖掘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应用潜力
有了优势的设施设备基础,发挥其最大化的应用效益是最终目的,教师应用是效益的最终体现。
1.制定了现代化应用专项考核方案,对不同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教师们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激发并保护了各类教师的使用积极性,并配以一定的激励措施,让现代化应用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师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
2.网站的成功改版,标志着学校的信息化应用进一步走向成熟。学校按照专项考核要求,动员全体参与,汇聚全体教师的智慧和力量,使网站内容的更新量有了显著的提高,点击率也有了显著提升。现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建设学校网站,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学校利用OA办公系统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极大地节约了办公成本,提高了办公效率。现在,内部办公系统已经成了教师离不开的小秘书,信息化办公的优越性凸显无疑。学校网站还集成了办公平台,OA、校讯通均可在校网站下载或进入,延伸了办公的时间与空间,提高了办公的机动性与灵活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应用潜力的挖掘上,我们主要采取了老年教师适应、后勤教师尝试、青年教师培训、骨干教师辐射、班子成员引领的策略。
整合资源
一、集团资源整合
我校作为南海实验教育集团的一员,集团资源的整合对于我校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与南海学校联合教研活动、师徒结对、课题研究等形式,提升我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由于地域与时间的关系,我们尝试网上评课形式,机动了教研时间,拓宽了教研空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资源共享方面,与南海的合作更是密切。我校的网站服务器就设在南海学校,我们借助了南海学校的人才优势,节约了网站的维护成本。同时,OA办公系统的联网,让我们的沟通更加便捷,各学科协作体之间的沟通因为OA系统而更精彩。另外,南海学校多年积累的珍贵教学资料,共享到我校的FTP内部服务器中,为我校教师进行二度备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德育资源整合
我校的德育資源整合主要体现在:形式网络化、过程电子化与成效长久化。
形式网络化:学校利用网站适时开拓网络形式的德育活动,如:清明节网上祭祀、学习雷锋专题、安全教育等,让学生接受教育的途径多了一条,形式多了一样,兴趣高了一点。在荣誉闪耀栏目进行荣誉发布表彰,在光荣升旗手栏目展示学生照片,网站上的许多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我校网站上还链接了许多教育网站,为学生开辟了另一个德育平台。
过程电子化: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均要求拍摄图片,重要德育活动要有录像,交流通知、文件拟稿等都已实现电子化。同时,学校还明确规定,举行的活动必须在三天内上网发布,这不仅是学校工作的一种宣传,也是学校资料的一种积累。
成效长久化:为了永久保存重要资料,学校还建设了内部FTP服务器,重要德育活动视频与图片及时存放,并提供给全体教师随时查阅,用作德育素材,也可随时调用发布到校网站。红领巾电视台隔月一期,精心制作,及时发布。日积月累,通过校网站的视频集锦栏目,教育的效果更加长久。
三、教学资源整合
有了网络这个平台,一些论文交流、听后感交流、案例教案实现了真正的共享。在内部办公栏目,全校教师可以随时查阅、学习他人发布的成果资料。书香校园的建设,也借助了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博览群书栏目,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内容,丰富了“书”的概念,扩大了“书”的范围。课题化推进我校的现代化建设正在悄然进行,如《信息化环境下学校各类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课题,被列为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研究》的子课题。校讯通应用也纳入课题化研究范畴。科学学科的一个省级规划课题,整个过程和成果全部以网络形式展示,过程清晰,成果显著,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与整合。
充分挖掘潜力,有效整合资源。今后,我校的现代化建设将沿着这个方向继续不断探索,精心打造一个富有我校特色的数字“一小”。■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第一小学)
在硬件配备起点高的基础上,我校打造数字校园主要通过“三挖潜力”和“三大整合”的途径积极创设。
挖掘潜力
一、硬件潜力
学校新建,配套的硬件设施达到一流水准,这对于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能够充分地驾驭这些设备,使之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对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有着极大地促进。否则,浪费国家的资产不说,也贻误了学校、师生借此提升水平的时机。因此,面对这些优势硬件,学校想方设法挖掘其潜力,以高密度、高效益的使用这些先进设备,使之有效地服务于学校的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两年来,我校一步一个脚印,逐步经历了一个从散乱到集聚,从弱势到强势的过程。硬件潜力挖掘所产生的效益逐渐显现,硬件提升对人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清晰可见。通过硬件潜力的挖掘,为今后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人才潜力
硬件是条件,人才是保证。在一流的设施设备面前,学校积极挖掘现有人力资源,通过抓骨干重全员,定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培训和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让更多的教师能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制定了分层分批的培训计划,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1.学校专门从外面招聘了专业人才管理先进的摄录编设备,使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通过带徒形式培训学校骨干老师,组建一支相应的摄录编队伍,以满足学校教学需求。
2.学校对计算机教师进行了重新定位,从有利其个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个性特长,安排到相应的岗位,如:教学岗位、网络管理、硬件维修等,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干的得心应手。
起步晚,基础弱,我校现代化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才潜力的挖掘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应用潜力
有了优势的设施设备基础,发挥其最大化的应用效益是最终目的,教师应用是效益的最终体现。
1.制定了现代化应用专项考核方案,对不同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教师们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激发并保护了各类教师的使用积极性,并配以一定的激励措施,让现代化应用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师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
2.网站的成功改版,标志着学校的信息化应用进一步走向成熟。学校按照专项考核要求,动员全体参与,汇聚全体教师的智慧和力量,使网站内容的更新量有了显著的提高,点击率也有了显著提升。现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建设学校网站,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学校利用OA办公系统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极大地节约了办公成本,提高了办公效率。现在,内部办公系统已经成了教师离不开的小秘书,信息化办公的优越性凸显无疑。学校网站还集成了办公平台,OA、校讯通均可在校网站下载或进入,延伸了办公的时间与空间,提高了办公的机动性与灵活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应用潜力的挖掘上,我们主要采取了老年教师适应、后勤教师尝试、青年教师培训、骨干教师辐射、班子成员引领的策略。
整合资源
一、集团资源整合
我校作为南海实验教育集团的一员,集团资源的整合对于我校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与南海学校联合教研活动、师徒结对、课题研究等形式,提升我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由于地域与时间的关系,我们尝试网上评课形式,机动了教研时间,拓宽了教研空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资源共享方面,与南海的合作更是密切。我校的网站服务器就设在南海学校,我们借助了南海学校的人才优势,节约了网站的维护成本。同时,OA办公系统的联网,让我们的沟通更加便捷,各学科协作体之间的沟通因为OA系统而更精彩。另外,南海学校多年积累的珍贵教学资料,共享到我校的FTP内部服务器中,为我校教师进行二度备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德育资源整合
我校的德育資源整合主要体现在:形式网络化、过程电子化与成效长久化。
形式网络化:学校利用网站适时开拓网络形式的德育活动,如:清明节网上祭祀、学习雷锋专题、安全教育等,让学生接受教育的途径多了一条,形式多了一样,兴趣高了一点。在荣誉闪耀栏目进行荣誉发布表彰,在光荣升旗手栏目展示学生照片,网站上的许多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我校网站上还链接了许多教育网站,为学生开辟了另一个德育平台。
过程电子化: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均要求拍摄图片,重要德育活动要有录像,交流通知、文件拟稿等都已实现电子化。同时,学校还明确规定,举行的活动必须在三天内上网发布,这不仅是学校工作的一种宣传,也是学校资料的一种积累。
成效长久化:为了永久保存重要资料,学校还建设了内部FTP服务器,重要德育活动视频与图片及时存放,并提供给全体教师随时查阅,用作德育素材,也可随时调用发布到校网站。红领巾电视台隔月一期,精心制作,及时发布。日积月累,通过校网站的视频集锦栏目,教育的效果更加长久。
三、教学资源整合
有了网络这个平台,一些论文交流、听后感交流、案例教案实现了真正的共享。在内部办公栏目,全校教师可以随时查阅、学习他人发布的成果资料。书香校园的建设,也借助了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博览群书栏目,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内容,丰富了“书”的概念,扩大了“书”的范围。课题化推进我校的现代化建设正在悄然进行,如《信息化环境下学校各类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课题,被列为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研究》的子课题。校讯通应用也纳入课题化研究范畴。科学学科的一个省级规划课题,整个过程和成果全部以网络形式展示,过程清晰,成果显著,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与整合。
充分挖掘潜力,有效整合资源。今后,我校的现代化建设将沿着这个方向继续不断探索,精心打造一个富有我校特色的数字“一小”。■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