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会计准则、美国和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会计准则比较侧重公允价值的应用,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公允价值计量"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的有序交易中,销售一项资产所能获得或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一、公允价值再度引入的可靠性分析
FASB将可靠应定义为"如实反映"、"可验证性"、"中立性"。公允价值在存在活跃市场时,得到市场参与者的认同,然而,由于大部分资产或负债并不存在明显市场价值,需要通过对未来现金流折现才能估计价值,由于受主观因素及估计数偏离实际数导致计量不准确等原因影响,公允价值可靠性备受质疑。
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主要依据相同或类似项目的市场价格,在相对开放和发达的市场下,各要素和产品的市场价格还是比较可靠的。公允价值会计对一些涉及未来的交易进行预测,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传统会计所倡导的收入"实现"原则和权责发生制,虽然表面上不可靠,但是如果数额巨大的金融产品的价值变化不能及时被揭示出来,将会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风险。其次是对于波动性的怀疑,尤其是金融工具的价格受利率、汇率和其他标的物等价格变化的影响。但波动性是金融工具价格的本质属性,价格是市场参与者根据所获得的信息作出的合理预期。可靠性不等于准确性和精确性,不能因此否认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
二、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一) 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推出了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规定,把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价值、现值及公允价值作为5种会计计量属性。把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计量属性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引入中国会计体系,这是新会计体系的最大变化。在30项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具体会计准则中有17项准则不同程度的运用了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应用
某些新行业、新领域和新业务中,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难以满足会计核算需求。使新准则从原来重点关注工商企业,扩展到其他新领域。
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准则中的应用--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在实际应用中,新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初始确认和计量、后续计量、期末估价、减值等都是以公允价值为标准的。其实质是要求对交易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或负债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样能更好的反应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满足会计报告使用者决策的需要。在通常状态下,有关交易频繁且金额重大的金融工具交易信息非常重要,所以为了适应高风险环境下投资者的决策需要,金融工具应纳入核算范畴。
我国会计准则在运用公允价值方面有很大的完善和提高。但是我国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上仍有限制,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公允价值的使用程度上。首先,我国的准则体系仍强调历史成本在我国会计计量中的主导地位。这体现了历史成本的主导性和公允价值的非主导性。其次,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模式的运用设定了严格的标准,《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了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以及投资性房地产必须以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而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已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能从公允价值转为成本模式。
三、应用公允价值时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 公允价值确认、计量和应用环节存在的问题
计量是公允价值应用的核心问题,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层级,将公允价值分为三个层次。通常情况下,在确定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时,首选的方法是市价法;如果找不到市场价格信息,往往采用类似项目法;如果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场价格信息,则需采用估价技术法。当某些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观察的交易价格时,实物中没有代表性或通用的模型,现值计量就成为估计公允价值的最佳方法。
(二)应用公允价值的建议
1、 进一步完善市场环境
积极改善市场的环境,需要从多方面展开工作,具体包括了:(1)国家不断加强法制建设,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发展的规范化、合法化,对于出现的经济问题依法处理,以此形成公平的交易环境;(2)不断深入改善公司法人治理,在社会经济中倡导现代企业制度,保证产权、责任被准确划定。避免出现"自我交易行为",不断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防止投资者出现经济损失,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投资信心;(3)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需要不断执行市场化。这是中国加入WTO的宣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要求。中国必须不断优化经济市场,保证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这样才能帮助公允价值的确定,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
2、完善公允价值的相关机制
由于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使得我们在推行公允价值过程中遇到许多障碍。为了消除这些障碍,有必要对我国的公司治理等进行完善,当然这种完善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这些配套改革包括:(1)加快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利用国有股减持等方式优化资本结构;(3)健全企业内外各层级结构之间的契约关系,完善委托代理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威.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探析口[J].财务与审计,2008,(2):9-12.
[2]夏成才,邵天营.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J].会计研究,2007,(2).
一、公允价值再度引入的可靠性分析
FASB将可靠应定义为"如实反映"、"可验证性"、"中立性"。公允价值在存在活跃市场时,得到市场参与者的认同,然而,由于大部分资产或负债并不存在明显市场价值,需要通过对未来现金流折现才能估计价值,由于受主观因素及估计数偏离实际数导致计量不准确等原因影响,公允价值可靠性备受质疑。
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主要依据相同或类似项目的市场价格,在相对开放和发达的市场下,各要素和产品的市场价格还是比较可靠的。公允价值会计对一些涉及未来的交易进行预测,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传统会计所倡导的收入"实现"原则和权责发生制,虽然表面上不可靠,但是如果数额巨大的金融产品的价值变化不能及时被揭示出来,将会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风险。其次是对于波动性的怀疑,尤其是金融工具的价格受利率、汇率和其他标的物等价格变化的影响。但波动性是金融工具价格的本质属性,价格是市场参与者根据所获得的信息作出的合理预期。可靠性不等于准确性和精确性,不能因此否认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
二、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一) 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推出了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规定,把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价值、现值及公允价值作为5种会计计量属性。把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计量属性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引入中国会计体系,这是新会计体系的最大变化。在30项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具体会计准则中有17项准则不同程度的运用了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应用
某些新行业、新领域和新业务中,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难以满足会计核算需求。使新准则从原来重点关注工商企业,扩展到其他新领域。
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准则中的应用--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在实际应用中,新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初始确认和计量、后续计量、期末估价、减值等都是以公允价值为标准的。其实质是要求对交易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或负债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样能更好的反应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满足会计报告使用者决策的需要。在通常状态下,有关交易频繁且金额重大的金融工具交易信息非常重要,所以为了适应高风险环境下投资者的决策需要,金融工具应纳入核算范畴。
我国会计准则在运用公允价值方面有很大的完善和提高。但是我国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上仍有限制,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公允价值的使用程度上。首先,我国的准则体系仍强调历史成本在我国会计计量中的主导地位。这体现了历史成本的主导性和公允价值的非主导性。其次,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模式的运用设定了严格的标准,《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了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以及投资性房地产必须以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而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已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能从公允价值转为成本模式。
三、应用公允价值时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 公允价值确认、计量和应用环节存在的问题
计量是公允价值应用的核心问题,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层级,将公允价值分为三个层次。通常情况下,在确定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时,首选的方法是市价法;如果找不到市场价格信息,往往采用类似项目法;如果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场价格信息,则需采用估价技术法。当某些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观察的交易价格时,实物中没有代表性或通用的模型,现值计量就成为估计公允价值的最佳方法。
(二)应用公允价值的建议
1、 进一步完善市场环境
积极改善市场的环境,需要从多方面展开工作,具体包括了:(1)国家不断加强法制建设,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发展的规范化、合法化,对于出现的经济问题依法处理,以此形成公平的交易环境;(2)不断深入改善公司法人治理,在社会经济中倡导现代企业制度,保证产权、责任被准确划定。避免出现"自我交易行为",不断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防止投资者出现经济损失,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投资信心;(3)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需要不断执行市场化。这是中国加入WTO的宣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要求。中国必须不断优化经济市场,保证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这样才能帮助公允价值的确定,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
2、完善公允价值的相关机制
由于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使得我们在推行公允价值过程中遇到许多障碍。为了消除这些障碍,有必要对我国的公司治理等进行完善,当然这种完善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这些配套改革包括:(1)加快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利用国有股减持等方式优化资本结构;(3)健全企业内外各层级结构之间的契约关系,完善委托代理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威.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探析口[J].财务与审计,2008,(2):9-12.
[2]夏成才,邵天营.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J].会计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