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蒙德·卡特尔(R.B.Cattell)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雷蒙德·卡特尔对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根据人格理论分析贫困生人格的成因:生活状态落后、见识有限;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成熟动机强烈,提出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
一、贫困高职生心理特点的成因
社会心理学理论表明,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或相似的生活环境中的人会形成相似的人格特点笔者采用访谈法结合人格理论分析贫困高职生的成长环境及特点,归纳出影响其人格特点形成的几点因素:
(一)生活状态落后、见识有限
从几所职校抽出贫困生群体中有305名来自于农村。其中164名来自于边远山区。这些地区信息不畅通。消息相对比较闭塞。人们生活状态相对比较落后。导致贫困生从小见识少,对有些新科技不了解,没掌握。另外,这些地区的中小学教育相对落后.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所以进入高职后,贫困生在聪慧性方面与非贫困生有一定差距。同时,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也导致了部分贫困生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兴奋状态较低。
(二)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
本研究贫困生群体中有313名来自于多子女家庭,其中195名同学表示父母由于家庭压力较大。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关注。致使他们从小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并且不自信。为了免受伤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封闭自己,不能主动与人交往,偏内向,极易产生自轻、自贱、自畏等自我意识的偏离,行为上也往往表现为退缩:还有65名同学表示习惯于用不平衡的心态面对一切,他们在交往中不能善待自己、宽容别人,叛逆的行为既伤害同学间的感情.又挫伤本人的自尊心。形成人际危机:另外,经济上的拮据也往往限制了贫困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机会。客观上强化了他们自我封闭的性格。
(三)成就动机强烈
在访谈中有310名贫困生表示.由于从小家境贫寒.使他们更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更早产生了为父母分忧的想法.并有强烈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动力,也就是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此,在高校里,贫困生在自立、自律、有恒性方面要好于一般同学,他们更能吃苦,更有韧劲。
二、贫困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对策
(一)重视贫困生的思想教育
扶贫先扶志",在努力加大对贫困生经济扶助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以便形成教育合力在充分了解掌握贫困生心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要对他们的"心理贫困"问题予以特别关注。将他们的个人需求与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把当前的困难与远大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教育他们正确看待和认识贫困.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勇于面对现实。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能够成熟的为自己定位,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二)开展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训练
笔者针对贫困生人际关系能力不高、乐群性分值低、较自闭等心理特点,尝试开展了一些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团体训练如在"肯定性团体训练"中要求贫困生合理分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寻找消极的自我意识,然后运用自我辩质训练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最后通过角色扮演法及各种社交技巧的训练、变通方式,实现认知重建。贫困生在团体训练中能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并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关爱,进而提高了兴奋性,增强了信心,学会了与他人积极相处,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帮助贫困生从实践活动中增强自尊和自信
从自身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不只在于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增强自尊和自信。笔者研究其间,尝试在学校勤工助学群体中组织开展"十佳服务标兵"、"意志坚强好青年"、"逆境中的英才"等评选活动,使贫困生认识到,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手段.懂得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财富,自身具有的如坚韧、勤奋、吃苦耐劳等品德都是自己独有的美德:认识到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里,不要盲目通过追求成绩来满足自尊的需要,学习能力的获得、创造力的发展以及健康人格等都是学有所成的体现。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笔者在咨询过程中,经常遇到贫困生因为老师一句伤害性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如"这个老师从来都不关心和过问我的学习"、"这个老师看不起我"等。
因此笔者认为要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校园的育人环境、引导师生以平等的心态看待贫困生,不歧视、多理解、多帮助贫困生,减轻贫困生的贫困感和自卑意识,改善班级、寝室等小群体的人际关系对于贫困生来说,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在小群体中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生的自卑情绪、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增强其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发动师生扶助贫困生,形成全员助困的良好氛围在师生中积极倡导爱心助困活动。从经济、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帮助贫困生,唤起全校、全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和支持。
一、贫困高职生心理特点的成因
社会心理学理论表明,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或相似的生活环境中的人会形成相似的人格特点笔者采用访谈法结合人格理论分析贫困高职生的成长环境及特点,归纳出影响其人格特点形成的几点因素:
(一)生活状态落后、见识有限
从几所职校抽出贫困生群体中有305名来自于农村。其中164名来自于边远山区。这些地区信息不畅通。消息相对比较闭塞。人们生活状态相对比较落后。导致贫困生从小见识少,对有些新科技不了解,没掌握。另外,这些地区的中小学教育相对落后.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所以进入高职后,贫困生在聪慧性方面与非贫困生有一定差距。同时,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也导致了部分贫困生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兴奋状态较低。
(二)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
本研究贫困生群体中有313名来自于多子女家庭,其中195名同学表示父母由于家庭压力较大。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关注。致使他们从小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并且不自信。为了免受伤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封闭自己,不能主动与人交往,偏内向,极易产生自轻、自贱、自畏等自我意识的偏离,行为上也往往表现为退缩:还有65名同学表示习惯于用不平衡的心态面对一切,他们在交往中不能善待自己、宽容别人,叛逆的行为既伤害同学间的感情.又挫伤本人的自尊心。形成人际危机:另外,经济上的拮据也往往限制了贫困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机会。客观上强化了他们自我封闭的性格。
(三)成就动机强烈
在访谈中有310名贫困生表示.由于从小家境贫寒.使他们更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更早产生了为父母分忧的想法.并有强烈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动力,也就是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此,在高校里,贫困生在自立、自律、有恒性方面要好于一般同学,他们更能吃苦,更有韧劲。
二、贫困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对策
(一)重视贫困生的思想教育
扶贫先扶志",在努力加大对贫困生经济扶助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以便形成教育合力在充分了解掌握贫困生心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要对他们的"心理贫困"问题予以特别关注。将他们的个人需求与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把当前的困难与远大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教育他们正确看待和认识贫困.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勇于面对现实。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能够成熟的为自己定位,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二)开展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训练
笔者针对贫困生人际关系能力不高、乐群性分值低、较自闭等心理特点,尝试开展了一些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团体训练如在"肯定性团体训练"中要求贫困生合理分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寻找消极的自我意识,然后运用自我辩质训练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最后通过角色扮演法及各种社交技巧的训练、变通方式,实现认知重建。贫困生在团体训练中能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并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关爱,进而提高了兴奋性,增强了信心,学会了与他人积极相处,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帮助贫困生从实践活动中增强自尊和自信
从自身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不只在于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增强自尊和自信。笔者研究其间,尝试在学校勤工助学群体中组织开展"十佳服务标兵"、"意志坚强好青年"、"逆境中的英才"等评选活动,使贫困生认识到,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手段.懂得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财富,自身具有的如坚韧、勤奋、吃苦耐劳等品德都是自己独有的美德:认识到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里,不要盲目通过追求成绩来满足自尊的需要,学习能力的获得、创造力的发展以及健康人格等都是学有所成的体现。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笔者在咨询过程中,经常遇到贫困生因为老师一句伤害性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如"这个老师从来都不关心和过问我的学习"、"这个老师看不起我"等。
因此笔者认为要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校园的育人环境、引导师生以平等的心态看待贫困生,不歧视、多理解、多帮助贫困生,减轻贫困生的贫困感和自卑意识,改善班级、寝室等小群体的人际关系对于贫困生来说,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在小群体中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生的自卑情绪、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增强其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发动师生扶助贫困生,形成全员助困的良好氛围在师生中积极倡导爱心助困活动。从经济、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帮助贫困生,唤起全校、全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