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当今师范教育、师资培训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诚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本文主要从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老师以及新课程改革三个方面来论述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教学法;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何谓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1908年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从最初到现在的一百年里,案例教学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事实也证明,案例教学在教学中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手段。“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一种“亲验式”的教学方式,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教学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将学习者引人教育实践的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习者反思能力,挖掘其教育机智的一种教学方式的总和。”[1]教师教育领域中的案例教学法,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2]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评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体现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其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较为广泛的阅读视野,掌握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与学双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势必要求老师和学生对所讨论的内容都要有所准备。因此,案例教学能满足这些方面的要求。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结果来看,无论对老师、学生及新课程改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详细论述如下。
首先,案例教学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权威的姿态呈现信息,学生则是机械地记忆、理解并存储信息,这一教学过程是一种单向性的流动方式,老师在自我陶醉的同时,往往是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有的沟通和互动,学生常常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学习意愿也经常与授课内容不符。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会发现学生有厌学的情绪,这种厌学情绪的表现可谓五花八门,也许学生不会直接冲撞老师,但他们会出现一些冷对抗,如上课看课外书、打瞌睡、说话、逃课等种种行为,有的甚至出现弃学的现象。毫无疑问,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热情。案例教学法则是将生动、逼真的事件引入课堂,给学生一个自由讨论、思考的学习空间。在一个有鲜活的案例情景中去教学,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因此,在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的案例,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这样学生必须在课外查阅相关的资料,再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因此,无形中就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综合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发表观点,最后,进行辩论,这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再有,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终的结果也不是在找标准答案,而是在寻求一种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案例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再次,案例教学法对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有重要作用。案例教学法有效实施,不仅对学生的知识面有要求,老师更是应该具有更加广博的知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只掌握社会科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生活知识。另外,在平时的工作中还要勤于收集相关的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编选出适合自己教学的案例。此外,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对细节的捕捉能力、课堂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概括、归纳能力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再有,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学设计应生动一些,因为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感性大于理性,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件的制作,在课件中插入动画片或一些图片,这样教学过程就显得更加的立体,易于学生理解。总之,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不仅完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而且不断地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促使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这一意义上说,案例教学可以做到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之呢?
第四,案例教学法对促进新课程改革有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新课改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其中,转变方式即是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通俗来讲就是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和完善课程内容;改进和完善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以及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3]从平时的教学中案例教学几乎可以满足这几方面的要求。对于创新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说,案例教学法无疑是新课改要求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结语
一直以来,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案例教学法是对这一话题最有力的回应。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是一种创新,更是对个体发展的尊重。
参考文献:
[1]李杰: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与教育,2007(12).
[2]张巧文: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3]伍志燕:“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构想[J]大连大学学报,2011(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教学法;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何谓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1908年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从最初到现在的一百年里,案例教学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事实也证明,案例教学在教学中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手段。“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一种“亲验式”的教学方式,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教学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将学习者引人教育实践的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习者反思能力,挖掘其教育机智的一种教学方式的总和。”[1]教师教育领域中的案例教学法,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2]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评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体现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其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较为广泛的阅读视野,掌握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与学双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势必要求老师和学生对所讨论的内容都要有所准备。因此,案例教学能满足这些方面的要求。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结果来看,无论对老师、学生及新课程改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详细论述如下。
首先,案例教学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权威的姿态呈现信息,学生则是机械地记忆、理解并存储信息,这一教学过程是一种单向性的流动方式,老师在自我陶醉的同时,往往是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有的沟通和互动,学生常常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学习意愿也经常与授课内容不符。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会发现学生有厌学的情绪,这种厌学情绪的表现可谓五花八门,也许学生不会直接冲撞老师,但他们会出现一些冷对抗,如上课看课外书、打瞌睡、说话、逃课等种种行为,有的甚至出现弃学的现象。毫无疑问,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热情。案例教学法则是将生动、逼真的事件引入课堂,给学生一个自由讨论、思考的学习空间。在一个有鲜活的案例情景中去教学,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因此,在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的案例,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这样学生必须在课外查阅相关的资料,再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因此,无形中就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综合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发表观点,最后,进行辩论,这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再有,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终的结果也不是在找标准答案,而是在寻求一种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案例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再次,案例教学法对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有重要作用。案例教学法有效实施,不仅对学生的知识面有要求,老师更是应该具有更加广博的知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只掌握社会科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生活知识。另外,在平时的工作中还要勤于收集相关的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编选出适合自己教学的案例。此外,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对细节的捕捉能力、课堂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概括、归纳能力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再有,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学设计应生动一些,因为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感性大于理性,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件的制作,在课件中插入动画片或一些图片,这样教学过程就显得更加的立体,易于学生理解。总之,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不仅完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而且不断地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促使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这一意义上说,案例教学可以做到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之呢?
第四,案例教学法对促进新课程改革有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新课改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其中,转变方式即是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通俗来讲就是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和完善课程内容;改进和完善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以及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3]从平时的教学中案例教学几乎可以满足这几方面的要求。对于创新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说,案例教学法无疑是新课改要求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结语
一直以来,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案例教学法是对这一话题最有力的回应。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是一种创新,更是对个体发展的尊重。
参考文献:
[1]李杰: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与教育,2007(12).
[2]张巧文: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3]伍志燕:“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构想[J]大连大学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