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提升课堂效益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342719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带动了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导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开发和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多媒体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方面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并且对教育改革、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要趋利避害,实施有效控制,合理应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创境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多媒体技术集直观、动态、形象于一身,调动的是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全面参与。多媒体所创设出来的画面情境,往往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燃起探究的欲望。
  如:在应用计算机课件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可以用Flash做成直观形象的动画,向学生播放动物旅游公司派来三辆公共汽车来接动物们去旅游的画面,教师问:同学们猜猜看,小动物们最喜欢坐哪一辆车?为什么?接着让学生观看三辆车行进的效果图,第一辆车,车轮是方的,车子在行驶时颠簸不已;第二辆车车轮虽是圆的,但它的轴心没有装在圆心,车子在行驶时也会颠簸;只有第三辆车,车子在行驶时又快又稳。教师问:为什么第三辆车开起来又快又稳呢?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答:想。教师引导说,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圆”,他会给你满意的答案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参与效果可想而知。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破难解疑
  数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抽象性,因此,学生对有些概念的揭示、公式的建构往往感到困难。教师如果能在学生不能解决问题时,巧妙地利用多媒体鲜明、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引导学生探究,就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突破重点、难点。
  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时,用动画演示:有两辆汽车,由动画显示两车相遇的全过程。这样分解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a时间——同时;b地点——两地;c方向——相对;d结果——相遇。学生很快的找到和掌握了这些特征,紧接着进一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即速度和——单位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相遇时间——从两车同时出发到同时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相距距离——相遇的这段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Flash动画的直观演示,化静为动,突出了相向而行的两车各从起点出发开始直到两车相遇难点。突破了难点,学生对相遇应用题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因而解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丰富资源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单向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等背景)下,通过获取知识的过程以及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适合的信息资源,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客观前提。只有在足够的信息资源背景下,学生才有“选择、加工”的空间,只有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的信息,才能促使学生的建构。而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来源单一,主要途径是统一的课本、教具、学具。而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丰富多彩、具有强烈时代感、真实感的素材,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了可能。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课本只提供了几幅例图,如果只依靠课本,感性材料的数量是绝对不够的,容易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片面理解。我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各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航空、植物、人体、动物、建筑物等,让学生充分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从而促进学生准确地理解与构建“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开拓思维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能采用多种教学媒体综合处理教学内容、传递教学信息。因此,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剌激不是单一的剌激,而是诸如视觉、听觉,甚至包括触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这种刺激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进入视听并用、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共同参与学习过程的多维动态,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 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分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 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呈现“切割”、“ 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像能力。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激励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上,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事例,如播放从电视台录制的我国科学家在计算修建三峡水库时需要的原材料、挖掘的土石方和库区的蓄水量、电站的发电量及对我国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诸方面的直接贡献等各种数据概况,不仅让学生体验到我国科技的创新情况,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此外,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几何图形的移动、折叠、剪拼等变换中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更能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我们要积极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要注意方式方法,从而更好地服务教学。
其他文献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学生可以综合使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来实现自己的创意,达成自己的各项任务。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等个人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可以培养学生与别人协同合作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指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一、
期刊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要努力创造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严重倾向,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在课堂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兴趣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而毫无兴趣时,认识就慢,或者不予
期刊
一个人的生活离不开说话、交际、写作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提高写作显得较为重要。谈到写作文,好多学生只能搜肠刮肚,东拼西凑。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利用信息化技术,精心设计体验性情境,以其生动鲜活的画面、缤纷的色彩,悦耳的声音来展现作文教学的内容,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追求和热烈的向往,就有了写好
期刊
小学生到了三年级,就从说话上升为作文。由口头说一段完整的话,一下子变为用笔写出自己想说的话。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开始是很难适应的。一是不知道以何为题;二是不知道从何起笔;三是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四是难在语言单板、枯燥。几次下来,有些学生不免产生害怕作文、厌恶作文的情绪,如何培养学生喜爱作文也同样是个难题。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大纲中,对三年级作文的要求,为我们指明了道路:“
期刊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行为,但是它不是设计思想的天马行空。工业化生产之后,人们对设计的关注更加强烈,技术美学理论便应运而生。“技术美是一种附丽于物质功能的美,但是它的审美价值并不是直接来自产品的物质功能和效用本身。技术美是由形式所表现的技术文明的历史内容,它反映了产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以及人在创造历史中所取得的自由。”而“技术美的核心是功能美”。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把实现设计作品所实践的功能放在突出的
期刊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尝试将网络技术整合于语文教学中,寻求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交叉点,通过一种全新的手段,突破语文阅读教学的重、难点,让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网络技术相融,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开展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网络,为学生进行研究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期刊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产生学习意向,引起学生的认识需要,这就需要创设一种学习气氛,创设一种问题情境。 
期刊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做法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念为主的过渡阶段,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
期刊
去年九月,笔者和一年级的孩子们交上了朋友。看到他们课堂上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和那一次次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倍感欣慰。可是,美中不足的是考试中的看图说话是孩子们最大的弱点。很多孩子不会下笔或者仅仅用简短的一句话就把图片上的内容写完了。这样低效率的教学,让我很是头疼。但我深知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最初的训练,没有低段看图写话的训练,哪来写作文的扎实底子。  反思自己的教学,显得过于传统。出示一
期刊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信息技术环境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了理想的环境,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思路。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并合理的启发、诱导学生,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江泽民曾经指出:“一个国家的科技文化水平,不仅要看其在世界先进水平上的成就,而且要看其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