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e2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化学实验在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介绍新课程化学实验的设置情况、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实施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在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功能上,具有其他化学课程内容和形式所无法比拟的特殊作用。
  一、新课程化学实验的设置情况简介
  化学实验在新课程的高中化学课程中是以两种方式来加以组织的。一种是分散的方式,即将化学实验分散在《化学1》和《化学2》及《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等相应的模块课程内容中。另一种是集中的方式,即将化学实验单独作为一个课程模块——《实验化学》,以此强化化学学科特征,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新课程的化学实验教学特色
  1.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方式变化。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讲究知识体系的建构。化学实验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化学实验的基础操作技能训练,二是物质性质的验证性实验。新课程的化学实验教学,淡化了这种知识体系,更注重于学生是否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化学实验在新课程的化学教学中,是一种学生认识客观世界,了解生产、生活实际和社会问题的工具。教师要教会学生用这种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学习化学知识,解释并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让学生感受和体会用实验的方式学习化学知识,从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变化。
  (1)化学实验生活化
  化学新课程的教学,提倡从生活中学化学,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使学生更好体会化学的魅力。化学实验生活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处处有化学。
  (2)化学实验探究化
  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是:教师讲实验,学生“照方抓药”做实验。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在于加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化设计,使学生参与到实验探究的活动过程中。这更有利于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地发展。
  (3)化学实验人性化
  新课程的化学实验教学,倡导创设人性化的实验探究情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已有的化学知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现象、社会发展中的与化学有关的问题、重要的化学实验史实、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事件等,作为实验探究情景,导入实验探究活动;倡导用人性化的口吻陈述实验内容,使学生有一种平等交流的感觉,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下进行学习。
  三、新课程的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实验教学方式,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式实验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通过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探索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2.探究设计实验方案,增强实验效果。
  教师应深入探索化学实验方案,尤其是演示实验,力求使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成本小。例如:焰色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一个基础的演示实验。几种版本的教材对金属的焰色反应实验的处理,都是用特定的“焊在玻璃棒上的铂丝”作为实验材料,蘸取盐溶液在火焰上燃烧来观察实验现象。对于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仍要求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
  3.探究设计实验仪器,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思考、设计更简便的实验仪器,有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使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理解和记忆更深刻牢固。
  例如,人教版《化学1》在第50页中探究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鉴别实验装置简单,但是在实验教学上操作麻烦,为节约课堂时间,教师可以从能够实现“同时”反应,进一步增强实验的对比性的教学角度出发,设计一套可供同时加热的装置:在大试管中装碳酸钠,小试管中装碳酸氢钠,将产生的气体同时通人澄清石灰水。碳酸钠直接受热,碳酸氢钠间接受热,而碳酸氢钠很快分解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学生能够非常直观地得出结论: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而碳酸钠在这种条件不会分解。
  四、新课程的化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探析
  高中化学新课程将化学实验的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很高。这种改革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尝试。目前中学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的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有诸多意见,反映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如下。
  1.中学教学资源,实验设备严重不足。
  2.中学学生人数太多,教师少,课时少,教师难以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3.新课程提倡利用社区学习资源的教学,要求学校、教师、学生与社会紧密联系,教学与生产、生活实际挂钩,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客观上难以开展。
  尽管新课程改革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来讲,困难重重。但是教师应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将教学目标提升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高度上来,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中,开拓进取,顺应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将实验教学的方式革新,使新课程的化学实验教学道路越走越宽。可喜的是,目前中学学校领导、教师已经意识到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正努力向这个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化学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0.
  [2]李佳.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师培训系列教材——化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7.
  [3]王美文.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4]王祖浩.王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其他文献
摘要: 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呢?作者主要从建立课堂氛围、提高教师魅力、巧设台阶降低难度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课堂效率 提高方法  经过几轮的高中物理教学,我体会颇多。学生常常抱怨:“物理太难了,物理太枯燥了,物理太抽象了。”老师们也常常感叹:“现在教书越来越不好教了,学生越来越不好管了,厌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加之新课标的
背景: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冠心病防治知识普及的不充分,我国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有
所谓拖堂,就是在一节课内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在本节课结束后延长授课时间的一种行为。为什么这么多的教师热衷于拖堂呢?难道是教师责任心非常强吗?难道拖堂时的上课效率要高于规定时间内的上课效率?难道他们没有听到下课的铃声吗?种种疑虑迫使我对拖堂这一不良的课堂文化作一分析,下面试分析拖堂的成因、危害及消除拖堂的对策。  一、拖堂的危害性  教师的拖堂,表面上看起来是好心,但实际上未必能得到好报,甚至有时还
一  将多媒体应用于物理教学,无疑对提高课堂效率,改善课堂氛围,展示先进的科学技术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在现行的各级各类的评优课、展示课、公开课中,多媒体似乎已到了非用不可的地步。下面我就谈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的体会。  (一)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以课堂教学为组织形式的教学活动,受到教学内容的制约,给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带来了困难。传统的教学手段多数情况下,
目的:建立兔AS动物模型,观察青藤碱抗AS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1.模型建立及实验分组:本研究采用单纯高脂饲料长期喂养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随机分6组
本项研究通过建立良好的抑郁症实验动物模型,并在动物模型上观察并评价电针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blot、ELISA等技术观察海马内IL-1β系统在抑郁症及针刺
摘要: 越多时间创造越多学习,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两个主要因素。文章试图从作业的质量和作业的评价机制两方面来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作业布置 评价 减负  一、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成因。  大多数老师认为“题海战术”是让学生取得高分的法宝,它是以课后作业的形式体现的。人们也普遍同意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