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拖堂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hz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拖堂,就是在一节课内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在本节课结束后延长授课时间的一种行为。为什么这么多的教师热衷于拖堂呢?难道是教师责任心非常强吗?难道拖堂时的上课效率要高于规定时间内的上课效率?难道他们没有听到下课的铃声吗?种种疑虑迫使我对拖堂这一不良的课堂文化作一分析,下面试分析拖堂的成因、危害及消除拖堂的对策。
  一、拖堂的危害性
  教师的拖堂,表面上看起来是好心,但实际上未必能得到好报,甚至有时还会带来负面效应。严格来说还是教学事故,弊大于利。不信吗?看下面这则轶闻。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了牧师结束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而引起心理极度烦躁或逆反心理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它在教育教学中经常发生。下课拖堂是产生这一效应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往往导致学生心不在焉。笔者观摩一堂教学课,执教者凭借缜密的预设、精湛的技艺、灵活多变的教育机智,在教学中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可教师对铃声充耳不闻,仍然继续着她的练习讲解。这时,教室外面变得异常嘈杂,学生面露焦躁神色,有的已经关上书本、收拾书包,有的在窃窃私语、四处张望……课足足被拖了5分钟,学生原本享受到的美好体验被消耗殆尽。
  那么拖堂究竟有哪些具体危害呢?
  1.教师拖堂教学效果不好。
  2.教师经常“拖堂”有损师表和校风。
  3.教师拖堂影响学生的健康发育。
  4.教师拖堂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
  5.拖堂造成教师间的“摩擦”。
  6.其他方面,值日生不能及时地擦黑板,粉笔灰尘不能很好地排散出去,污染了教室内的空气,影响了师生的健康。
  既然拖堂有这么多的危害,教师就应尽早意识到它的坏处并改掉它,养成准时上下课的习惯。要像抽烟的人经常告诉我们的那样:我知道抽烟是不对的,抽烟是不好的,可我就是戒不掉。
  那么,拖堂这一不良现象真的无法根治吗?那也未必。
  二、拖堂的成因
  引起教师拖堂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教师教育观念落后,缺乏人文关怀,只是把学生当做机器使唤,开关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叫你什么时候停就什么时候停,教师不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拖堂教学中计划不详细,备课不充分,往往备课内容较多较深,课外拓展较多,对于整个的课堂结构安排及其他影响教学进程突发性的因素,不能从全局通盘打算并加以有效控制;教师时间观念不强,津津乐道于个别的、琐碎的知识传授,抓不住重点。教学主观随意,缺乏科学性,往往兴致一来,便沉溺于自己的表演之中或旁征博引或满堂灌,一旦醒悟过来,也快下课了,只好“拖堂”。
  2.学生上课纪律欠佳,老师做了一回“警察”,花了些时间维持课堂纪律或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与老师配合不好,拖延了部分时间。
  3.学校管理者对上课迟到现象是绝对禁止的,但对教师拖堂现象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很多时候不但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反而觉得拖堂的教师有敬业精神,在这种默许纵容下,教师拖堂是很自然的事了。
  4.师生陶醉在课堂融洽的氛围之中没听见下课铃声或教学器材出了故障。
  三、消除拖堂现象的对策
  1.教师自身转变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因为“拖堂”违背教学规律,增加学生负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思想,学习新课程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主动钻研业务,拓宽理论视野,更新教育观念,虚心请教他人。掌握有关的心理和生理知识。这样就会对人体机能的承受能力有理性了解,对“拖堂”的弊端有清醒的认识,从而主动避免这种现象。
  2.搞好课堂设计。在备课时精心推敲每个教学步骤,认真计算每个步骤所需的教学时间,做到突出重点,环环相扣,步步紧随。
  3.强化时间观念,在行动中强制执行,听到下课铃声要立即休息。有时发挥过度,下课时尚未讲完教学内容,这时也要服从时间,甚至还有半句话没讲完也要咽回去,表面上看起来这好像有点不近人情,但这种习惯表明了强烈的遵守时间的意识,这是一种既尊重自己又尊重学生的好习惯。虽然这次教学计划没完成,但可以提醒自己对这类事情引起重视,以便日后改进。
  4.每节课预留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安排。教师在完成本节课规定的教学任务之后,剩余的几分钟时间里让学生复习当堂课所学内容或做本课所布置的作业。下课铃响后即下课,学生没完成的复习或作业任务要求在课后继续完成。
  5.领导方面充分认识“拖堂”的危害性,不同情个别“拖堂者”的苦心,坚决制止“拖堂”现象。完善监督机制,学校定期公布“拖堂者”的名单。广东南海区教育局的做法值得借鉴,在《南海区中小学校教学事故处理办法指导意见》中,将教师“拖堂”(即上课超时)超过三分钟列为“教学事故”,这一教学新理念的引入,在学生、家长、老师的中引起巨大反响。
  总而言之,拖堂并不意味着教师尽职尽责,兢兢业业,格外具有奉献精神。相反,拖堂意味着备课不充分,课堂驾驭能力差,缺乏时间观念。所以,在许多管理严格、规范的学校里,拖堂被认定为教学事故。彻底根除“拖堂”现象,关键是一个教育思想转变的问题:是继续走高耗低效的老路,还是提高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是加重学生负担,还是减轻学生负担?愿所有教师都能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以新课程的理念,按计划设计课堂,尊重学生的自由时空,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真心实意地接受并落实到平时的行动中,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其他文献
摘要: 作者通过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建构策略研究,总结得出有效性问题建构的基本原则,基本策略,以及利用有效性问题进行设疑的基本手段与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有效性问题 建构策略  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由若干个问题组合起来的,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所获的丰欠与否,都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优秀教师的教学不只在于会讲,
自学能力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自学能力是以独立性为核心、多种较优心理机能参与的主动掌握知识获取技能的多层次的综合能力,是在教育与发展中形成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先学”教师“后教”,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我结合教学经验谈谈看法。  一、激发对物理的兴趣,诱发自学动机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运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挖掘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潜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去学习物理知识,充分体现物理知识的作用,享受快乐学习的乐趣,进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下面,笔者就对瞄准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一、研究课程标准,把握教学尺度  教学实践证明,物理学
创新社区建设运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源,建成居民可负担、多方有收益的未来智慧社区  社区作为城市细胞,是构建文明、和谐、美好城市的基石,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社区”的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首先提出。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帕克是最早对社区下定义的社会学家之一,所谓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结构成的社会实体。经历了综合国力的持续发展,2
期刊
摘要: 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呢?作者主要从建立课堂氛围、提高教师魅力、巧设台阶降低难度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课堂效率 提高方法  经过几轮的高中物理教学,我体会颇多。学生常常抱怨:“物理太难了,物理太枯燥了,物理太抽象了。”老师们也常常感叹:“现在教书越来越不好教了,学生越来越不好管了,厌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加之新课标的
背景: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冠心病防治知识普及的不充分,我国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