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暴露出我国食品企业严重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本文从管理学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出发,探讨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并对如何治理我国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食品安全;社会责任;原因;对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然而,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拟从管理学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出发,探讨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并对如何治理我国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和层次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和层次,国外学者卡罗尔(Car
roll)的四层次“金字塔”模型广受认可。他认为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之和,提出著名的“金字塔”模型。其中:第一层次为企业的经济责任,体现了企业存在的价值及其社会功能。企业首先要赚取利润,这是其他一切责任的基础;第二层次是法律责任,企业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履行其经济责任,体现社会责任的强制性;第三层次是企业的伦理责任,企业行为必须符合社会准则、规范和价值观,企业要有伦理,有义务做正确、正义和公平事情;第四层次是企业的慈善责任,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实力、价值观和需求等自愿承担的责任。按照上述理论,食品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应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四种。其中,承担经济责任是由企业的性质所决定的,是企业不遗余力所追求的目标;慈善责任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承担或者承担多少,如果企业不承担此项责任也不会对其他利益主体造成损害;而承担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会给企业增加一定的成本或者使企业丧失一些获取利益的机会,因此是企业不愿意承担的,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主要指的就是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的缺失。对于这两类社会责任,除企业自身需增加自觉性之外,还需要靠国家法律规范及社会各界舆论等压力来强制和逼迫企业认真履行。
二、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1)食品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严重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但是许多管理者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认识仍然十分模糊。一些管理者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利益,单纯从短期的净利润考虑,认为承担社会责任必然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承担社会责任只停留在口头上,并不是真心去做;一些管理者急功近利,不按质量标准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擅自添加禁用品,想方设法钻法律的空子,甚至为了暴利铤而走险,不惜触犯法律。还有一些企业对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进行社会慈善捐助就等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而对产品质量却漠不关心。企业社会责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生产出合格的、高品质的产品,然而一些国内企业的做法显然是本末倒置的,他们的慈善捐助行为更像是在做秀。(2)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政府监管不严。任何企业都必须在法律规范的框架内从事经营活动,其行为如违反义务性法律规定,则需承担法律责任。如果相关的法律规范十分清晰和健全,政府监管严格,在国家强制力的约束下,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法律责任应该是能够得到切实履行的。然而,尽管我国已颁布的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数量多达十几部,但相关法律仅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概要性规定,部分法规由于出台时间早,标准要求低,覆盖面不足,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无法反映新形势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同时,食品监督管理部门职责界定不清,监督管理部门多,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责权重叠和推诿,大大弱化了法律法规的约束力量。同时,在执法过程中,行政干预过多,造成多头执法,执法不严,严重影响了监管效果。(3)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引导和监督不足。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的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外延知之甚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不能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充足的正面影响,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缺乏必要地引导和监督。食品是一种 “经验产品”,即消费者只有消费以后才能获得产品质量的真实信息,才能区分出好与坏、真与假。对于那些假冒伪劣食品,只要不出现重大事故,消费者一般都会选择忍气吞声,而不是对那些无良的食品企业进行坚决举报和投诉;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食品企业,消费者也没有做出积极而及时的响应;此外,长期以来媒体及各类社会组织对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较少,舆论监督不到位,热衷于披露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对食品安全问题缺乏持续的关注和监督,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食品企业缺乏应有的鼓励和支持,这些都导致了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不足。
三、治理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企业应提高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消费者是水,企业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愚弄消费者,最终将受到市场的严惩,企业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企业应从管理理念、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等方面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转变社会责任是企业义务甚至负担的错误观念,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待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的履行上升为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培育以食品安全为基础的社会责任文化和企业精神。同时,食品企业应自觉地把国家社会责任立法转化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通过独立董事、职工代表等方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管理制度的各个方面,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提高其管理水平,确保社会责任得到切实履行。食品企业应当坚持“安全第一”的宗旨,把社会责任贯彻落实到食品营销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使其成为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的基本准则。同时,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实力。企业实力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食品企业只有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才能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食品。(2)政府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国家作为食品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主要推动者,要健全外部制度环境,通过完善社会责任立法,尽可能地细化企业社会责任内容,设计一套具体可行的食品行业社会责任制度安排,引导和规范企业社会责任。同时,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监管,促使企业外部影响内部化,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变成其内部行为的理性选择。2009年6月1日,中国出台了《食品安全法》,从立法角度奠定了现代食品安全监督体制的基础,并确立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框架。但这才只是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步,政府应对我国现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系统、科学的清理、调整和重建,进一步健全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制度约束力度。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尤其是要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检查执法力度,对违反食品安全标准的企业进行严重惩罚,支持消费者向企业进行索赔,增加食品企业违法成本,提高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以确保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有关法律很好地贯彻执行。此外,还应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和权责明确的食品行业的监管体制。一方面采取措施,保证监管机构的独立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加强食品监管机构决策公开化和决策透明化,提高决策认可度与接纳程度。(3)社会公众应集合各种力量加强对食品企业的引导和监督。一方面,消费者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到底有多大,意识到自己对于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性。现代的消费者已经完全可以将手中的货币作为选票支持那些具有良好社会责任行为的食品企业的发展,同时抵制无良食品企业的生存。作为消费者,应该珍惜自己手中的选票,进行“责任消费”,惩戒逃避社会责任的企业,鼓励和支持严格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则可以通过对公司施加压力,促使其改变自己非正当的行为政策,也能迫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此外,新闻媒体对公司非正当行为的曝光,既是对公司行为的监督,也能够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方向和消费评价,对无良的食品企业要予以坚决的曝光和抨击,对优秀的食品企业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赞扬,从而迫使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只有充分发挥消费者、媒体、社会组织等各方的社会力量,通过各方面积极、有效的相互配合,利用社会的“倒逼机制”促使食品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才能共同促进我国食品行业快速、有序、健康地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陶晓红,曹元坤.企业社会责任的层级理论及其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1(9)
[2]高志宏.食品行业的社会责任及其实现——一种社会互构论的研究进路[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王邦兆,邓婷婷.消费者视角下的食品企业社会责任[J].科技管理研究.2012(19)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暴露出我国食品企业严重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本文从管理学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出发,探讨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并对如何治理我国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食品安全;社会责任;原因;对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然而,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拟从管理学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出发,探讨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并对如何治理我国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和层次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和层次,国外学者卡罗尔(Car
roll)的四层次“金字塔”模型广受认可。他认为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之和,提出著名的“金字塔”模型。其中:第一层次为企业的经济责任,体现了企业存在的价值及其社会功能。企业首先要赚取利润,这是其他一切责任的基础;第二层次是法律责任,企业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履行其经济责任,体现社会责任的强制性;第三层次是企业的伦理责任,企业行为必须符合社会准则、规范和价值观,企业要有伦理,有义务做正确、正义和公平事情;第四层次是企业的慈善责任,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实力、价值观和需求等自愿承担的责任。按照上述理论,食品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应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四种。其中,承担经济责任是由企业的性质所决定的,是企业不遗余力所追求的目标;慈善责任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承担或者承担多少,如果企业不承担此项责任也不会对其他利益主体造成损害;而承担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会给企业增加一定的成本或者使企业丧失一些获取利益的机会,因此是企业不愿意承担的,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主要指的就是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的缺失。对于这两类社会责任,除企业自身需增加自觉性之外,还需要靠国家法律规范及社会各界舆论等压力来强制和逼迫企业认真履行。
二、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1)食品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严重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但是许多管理者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认识仍然十分模糊。一些管理者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利益,单纯从短期的净利润考虑,认为承担社会责任必然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承担社会责任只停留在口头上,并不是真心去做;一些管理者急功近利,不按质量标准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擅自添加禁用品,想方设法钻法律的空子,甚至为了暴利铤而走险,不惜触犯法律。还有一些企业对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进行社会慈善捐助就等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而对产品质量却漠不关心。企业社会责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生产出合格的、高品质的产品,然而一些国内企业的做法显然是本末倒置的,他们的慈善捐助行为更像是在做秀。(2)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政府监管不严。任何企业都必须在法律规范的框架内从事经营活动,其行为如违反义务性法律规定,则需承担法律责任。如果相关的法律规范十分清晰和健全,政府监管严格,在国家强制力的约束下,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法律责任应该是能够得到切实履行的。然而,尽管我国已颁布的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数量多达十几部,但相关法律仅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概要性规定,部分法规由于出台时间早,标准要求低,覆盖面不足,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无法反映新形势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同时,食品监督管理部门职责界定不清,监督管理部门多,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责权重叠和推诿,大大弱化了法律法规的约束力量。同时,在执法过程中,行政干预过多,造成多头执法,执法不严,严重影响了监管效果。(3)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引导和监督不足。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的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外延知之甚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不能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充足的正面影响,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缺乏必要地引导和监督。食品是一种 “经验产品”,即消费者只有消费以后才能获得产品质量的真实信息,才能区分出好与坏、真与假。对于那些假冒伪劣食品,只要不出现重大事故,消费者一般都会选择忍气吞声,而不是对那些无良的食品企业进行坚决举报和投诉;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食品企业,消费者也没有做出积极而及时的响应;此外,长期以来媒体及各类社会组织对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较少,舆论监督不到位,热衷于披露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对食品安全问题缺乏持续的关注和监督,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食品企业缺乏应有的鼓励和支持,这些都导致了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不足。
三、治理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企业应提高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消费者是水,企业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愚弄消费者,最终将受到市场的严惩,企业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企业应从管理理念、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等方面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转变社会责任是企业义务甚至负担的错误观念,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待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的履行上升为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培育以食品安全为基础的社会责任文化和企业精神。同时,食品企业应自觉地把国家社会责任立法转化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通过独立董事、职工代表等方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管理制度的各个方面,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提高其管理水平,确保社会责任得到切实履行。食品企业应当坚持“安全第一”的宗旨,把社会责任贯彻落实到食品营销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使其成为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的基本准则。同时,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实力。企业实力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食品企业只有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才能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食品。(2)政府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国家作为食品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主要推动者,要健全外部制度环境,通过完善社会责任立法,尽可能地细化企业社会责任内容,设计一套具体可行的食品行业社会责任制度安排,引导和规范企业社会责任。同时,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监管,促使企业外部影响内部化,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变成其内部行为的理性选择。2009年6月1日,中国出台了《食品安全法》,从立法角度奠定了现代食品安全监督体制的基础,并确立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框架。但这才只是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步,政府应对我国现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系统、科学的清理、调整和重建,进一步健全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制度约束力度。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尤其是要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检查执法力度,对违反食品安全标准的企业进行严重惩罚,支持消费者向企业进行索赔,增加食品企业违法成本,提高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以确保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有关法律很好地贯彻执行。此外,还应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和权责明确的食品行业的监管体制。一方面采取措施,保证监管机构的独立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加强食品监管机构决策公开化和决策透明化,提高决策认可度与接纳程度。(3)社会公众应集合各种力量加强对食品企业的引导和监督。一方面,消费者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到底有多大,意识到自己对于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性。现代的消费者已经完全可以将手中的货币作为选票支持那些具有良好社会责任行为的食品企业的发展,同时抵制无良食品企业的生存。作为消费者,应该珍惜自己手中的选票,进行“责任消费”,惩戒逃避社会责任的企业,鼓励和支持严格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则可以通过对公司施加压力,促使其改变自己非正当的行为政策,也能迫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此外,新闻媒体对公司非正当行为的曝光,既是对公司行为的监督,也能够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方向和消费评价,对无良的食品企业要予以坚决的曝光和抨击,对优秀的食品企业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赞扬,从而迫使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只有充分发挥消费者、媒体、社会组织等各方的社会力量,通过各方面积极、有效的相互配合,利用社会的“倒逼机制”促使食品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才能共同促进我国食品行业快速、有序、健康地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陶晓红,曹元坤.企业社会责任的层级理论及其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1(9)
[2]高志宏.食品行业的社会责任及其实现——一种社会互构论的研究进路[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王邦兆,邓婷婷.消费者视角下的食品企业社会责任[J].科技管理研究.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