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樟树中学江西 331200)
【摘要】 进入高三以来,学生普遍感覺学业压力越来越大。理想和现实的差异使得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倦怠。尤其有些学习基础本来就薄弱的学生,甚至有了放弃的心理。英语学科学习更是如此,这些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逐渐淡化,英语学习倦怠日趋显现。因此,消除高三学生英语学习倦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产生倦怠的原因,谈谈如何消除高三学生英语学习倦怠。
【关键词】 高三学生; 英语学习; 倦怠; 消除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236-01
升学的压力对高三的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正常情况下,这种动力能促使他们更加努力的学习。可现实情况是,随着高三学习的深入,很多学生却表现出对学习的厌倦态度,英语学习尤其如此。本人所任教的是两个理科班级,进入高三后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动力似乎消失了很多,产生了典型的英语学习倦怠。
主要表现在:不愿意背英语单词,不愿意做练习或浅尝辄止,上英语课思考理综问题,甚至有的同学干脆放弃英语科目。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长期繁重的英语课业负担
在当前教育体制下,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通常把学生压的喘不过气来,很多学生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行。在此情形中,学生很容易在身心方面陷入倦怠。以英语学习为例,学生每天要接触大量的英语单词,语法和句型,有时甚至要背诵课文和作文。大量的英语学习任务使学生陷入一种疲惫的状况。
2 现实成绩和学习付出不成正比
学生努力学习的目标就是想看见一个满意的成绩。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课程,需要相当的耐心,短暂的努力很难立马见效。这一点就使得学生的理想和现实的成绩有较大的差距。导致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或学习能力产生怀疑,甚至产生放弃的心理。这种落差是使学生产生英语学习倦怠的重要原因。
3 频繁的考试
我们学校英语科目每个星期都有考试,一个月安排1-2次正式的大考。频繁的考试占用了学生教多的学习时间,更重要的是,考试成绩的对比能够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说频繁的考试让学生身体累,那么考试背后的成绩就让学生心累。学习倦怠逐渐显现。
4 单调的学习生活
高一、高二的英语课堂氛围活跃,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用到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整个学习过程轻松愉悦。进入高三后,教师的常用方法可能就简化了很多,通常都采用语法——练习、词汇—练习等比较单一的手段,因为这个时候师生都觉得要出成绩花样就要少点。这种单调的英语学习生活也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倦怠心理。
5 学生日益封闭的心理
高三的学生在身心上都日趋走向成熟,很多学生在心理上出现“自闭”现象。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愿意把自身碰到的学习问题和老师及时沟通,导致问题不断堆积,最后积重难返。再结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学生学习出现倦怠情形就在所难免。
我们作为一线英语教育工作者要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倦怠。我觉得广大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
5.1 注重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在英语教学上获得成功,必须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我们进入高三以来,教学工作变得更具有针对性,方法和手段日趋简单。高三学生已经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他们对自己所面对的事物有了相应的价值评价。所以保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变得日趋重要。
5.2 创设氛围, 激发兴趣,消除倦怠。高三相对追求个性,追求自由。但随着高三学生身心逐渐走向成熟,他们更容易隐藏自己的个性,表现欲逐渐降低。因此,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对学习者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创设各种情景, 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英语来表达。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的精神, 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尊重学生个体, 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
5.3 引导学生客观地对待成绩。学生对于成绩向来都是给予极大的关注,但现实的问题是每次考试的成绩都是很残酷的。一位成功的教师既要能做到肯定优等生,更重要的是能够鼓励后进生。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客观面对,避免学生因成绩差异而产生的学习倦怠。
5.4 适时激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心理学认为,个体在完成某项学习或活动任务后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的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就谓之成功感。充分利用好考试这一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考试这一杠杆的作用。高三学生的考试测验相对比较频繁,只要每次有所进步,学生就能体会到成就感,若学生体验了成功感,那么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就得到巩固并提高。
5.5 关注学生心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多倾听学生心声,不用是非标准来评判学生的想法,做一名忠实的倾听者。同时也要注意保密。这样不但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而且可以成为学生信任的倾诉对象,成为学生的真朋友。同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使他们能放松心态,专心应对高考。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应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方法、进度,从而很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持久主人。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借助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就,跟学生的学习活动以适时和恰当的指导,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消除英语学习倦怠。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为学生的持久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红军,2000.兴趣与英语教学[J].语言文化教育研究第2期.
[3] 姚国清,1996.论中英语教学[M].上海:上外语教育出版社.
[4] 肖建壮,1997.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现代出版社.
【摘要】 进入高三以来,学生普遍感覺学业压力越来越大。理想和现实的差异使得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倦怠。尤其有些学习基础本来就薄弱的学生,甚至有了放弃的心理。英语学科学习更是如此,这些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逐渐淡化,英语学习倦怠日趋显现。因此,消除高三学生英语学习倦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产生倦怠的原因,谈谈如何消除高三学生英语学习倦怠。
【关键词】 高三学生; 英语学习; 倦怠; 消除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236-01
升学的压力对高三的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正常情况下,这种动力能促使他们更加努力的学习。可现实情况是,随着高三学习的深入,很多学生却表现出对学习的厌倦态度,英语学习尤其如此。本人所任教的是两个理科班级,进入高三后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动力似乎消失了很多,产生了典型的英语学习倦怠。
主要表现在:不愿意背英语单词,不愿意做练习或浅尝辄止,上英语课思考理综问题,甚至有的同学干脆放弃英语科目。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长期繁重的英语课业负担
在当前教育体制下,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通常把学生压的喘不过气来,很多学生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行。在此情形中,学生很容易在身心方面陷入倦怠。以英语学习为例,学生每天要接触大量的英语单词,语法和句型,有时甚至要背诵课文和作文。大量的英语学习任务使学生陷入一种疲惫的状况。
2 现实成绩和学习付出不成正比
学生努力学习的目标就是想看见一个满意的成绩。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课程,需要相当的耐心,短暂的努力很难立马见效。这一点就使得学生的理想和现实的成绩有较大的差距。导致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或学习能力产生怀疑,甚至产生放弃的心理。这种落差是使学生产生英语学习倦怠的重要原因。
3 频繁的考试
我们学校英语科目每个星期都有考试,一个月安排1-2次正式的大考。频繁的考试占用了学生教多的学习时间,更重要的是,考试成绩的对比能够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说频繁的考试让学生身体累,那么考试背后的成绩就让学生心累。学习倦怠逐渐显现。
4 单调的学习生活
高一、高二的英语课堂氛围活跃,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用到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整个学习过程轻松愉悦。进入高三后,教师的常用方法可能就简化了很多,通常都采用语法——练习、词汇—练习等比较单一的手段,因为这个时候师生都觉得要出成绩花样就要少点。这种单调的英语学习生活也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倦怠心理。
5 学生日益封闭的心理
高三的学生在身心上都日趋走向成熟,很多学生在心理上出现“自闭”现象。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愿意把自身碰到的学习问题和老师及时沟通,导致问题不断堆积,最后积重难返。再结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学生学习出现倦怠情形就在所难免。
我们作为一线英语教育工作者要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倦怠。我觉得广大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
5.1 注重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在英语教学上获得成功,必须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我们进入高三以来,教学工作变得更具有针对性,方法和手段日趋简单。高三学生已经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他们对自己所面对的事物有了相应的价值评价。所以保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变得日趋重要。
5.2 创设氛围, 激发兴趣,消除倦怠。高三相对追求个性,追求自由。但随着高三学生身心逐渐走向成熟,他们更容易隐藏自己的个性,表现欲逐渐降低。因此,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对学习者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创设各种情景, 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英语来表达。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的精神, 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尊重学生个体, 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
5.3 引导学生客观地对待成绩。学生对于成绩向来都是给予极大的关注,但现实的问题是每次考试的成绩都是很残酷的。一位成功的教师既要能做到肯定优等生,更重要的是能够鼓励后进生。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客观面对,避免学生因成绩差异而产生的学习倦怠。
5.4 适时激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心理学认为,个体在完成某项学习或活动任务后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的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就谓之成功感。充分利用好考试这一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考试这一杠杆的作用。高三学生的考试测验相对比较频繁,只要每次有所进步,学生就能体会到成就感,若学生体验了成功感,那么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就得到巩固并提高。
5.5 关注学生心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多倾听学生心声,不用是非标准来评判学生的想法,做一名忠实的倾听者。同时也要注意保密。这样不但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而且可以成为学生信任的倾诉对象,成为学生的真朋友。同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使他们能放松心态,专心应对高考。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应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方法、进度,从而很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持久主人。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借助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就,跟学生的学习活动以适时和恰当的指导,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消除英语学习倦怠。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为学生的持久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红军,2000.兴趣与英语教学[J].语言文化教育研究第2期.
[3] 姚国清,1996.论中英语教学[M].上海:上外语教育出版社.
[4] 肖建壮,1997.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现代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