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不仅是青少年步入大学殿堂的基石,同时也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阶段。校长是学校的灵魂,需要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负责。因此,作为一名校长,要将教育质量提升作为个人追求的目标,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多元化的角色定位,推动学校持续、跨越发展。
【关键词】教育质量;校长角色;定位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这对高中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引领者,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必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教育改革涉及学校教学与管理的方方面面,旨在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高中教育教学的和谐、持续与优质发展。
一、校长是教学改革的推动者
校长是学校管理的一把手,既要负责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负责。教学是学校的中心环节,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因此,校长要将教学质量管理作为贯穿整个管理工作的核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教学改革也逐步展开。因此,校长的教学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也要不断更新,不断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取得新的成果。
(一)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学校是由多部门组合形成的多层级的有机整体。在新课程改革这一时代背景下,高中校长要不断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创新教学管理的方式与策略,与时代发展脉搏同频共振。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不仅与硬件设施等物质条件息息相关,更与校长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密不可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与动力,传统的以成绩和升学率为导向的教学管理理念已不适应当代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树立起科学的教学管理理念才能不断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践行者,因此,应从教师层面入手,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与水平。笔者所在的衡水市第二中学独创“原生态教育”理念,旨在回归教育教学的本真,不断推动师生的共同发展。在教学管理方面,打造出“四个五”课堂模式,即教师在每节课中,连续讲课不超过5分钟,最后5分钟留给学生,说5句鼓励性的语言,提5个有价值的问题。另外,校长不能只将管理的着力点放在课堂教学管理之上,还要加强对教师教学理念与水平的提升。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条路径,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观念。通过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共享教学资源与教学智慧,在相互合作中获得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优化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而制度是管理的基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陈旧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弊端逐步显现,如重分不重人、管理见章不见人。这种教学管理制度已然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致使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当前形势下,重新审视已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不断优化与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是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例如,衡水市第二中学“提前3分钟候课”制度是强化教学管理,实现课堂与教学无缝衔接的一项规定。如今这项规定已被注入了新的内容,教师通过提前3分钟进入教室,能够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观察学生情绪变化,提前进行课堂预热。教师也渐渐将这项规定内化为一种习惯,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制度具有强制性,任何人都不愿被制度约束,在进行教学管理时,既要强调制度的权威性,同时也要融入对师生的人文关怀,让制度也能有温度。
二、校长是师生的服务者
教师与学生是学校各类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者,需要自觉树立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一)师生发展的服务者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即关注学生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的边缘人转变为了现代教学中的主体,与此同时,教师的个体发展与专业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作为校长,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就要为师生搭建人本化的管理平台,为师生提供全面、及时、多样化的服务。從思想上扭转对角色的认识,摈弃“核心地位”“主导地位”的陈旧观念,真正将自身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角色矛盾,才能在利益矛盾时做出合理的取舍。另外,校长掌握着学校管理的相关权力,权力可以成为校长服务师生的有力工具。因此,校长还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合理、科学地行使个人权力,真正理解自己服务者的角色,实现“官本位”向“服务本位”的转变。使管理变成服务,命令变成感召,威严变成亲和,以宽松民主的校园氛围凝聚人心,做学生的知心人、教师的贴心人和学校的勤务员。
(二)学校共同体的建设者
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学校已经不再是知识的集散地,而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校长作为学校和师生发展的服务者,要致力于为学校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服务。校长应立足本校的实际情况,围绕师生发展,确立学校共同体内成员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进而内化为学校共同体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校长还扮演着共同体价值观示范者的角色,校长的一言一行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影响力。校长能否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成为影响其权威树立的重要因素。因此,校长要从不同方面加强自我管理,无论从业务水平、工作态度还是个人修养、道德品质方面都要做出表率,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也要遵守,甚至要做得更好。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师生,引领学校共同价值观,在学校管理中树立威信。
三、校长是学校内外资源的整合者
学校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与完善的内部管理,还需要整合学校内外的各类资源。既要着力于整合与优化学校的内部力量,也要不断挖掘与整合学校外部力量,校内与校外力量相互配合,才能最终实现1 1>2的整体价值。
(一)凝聚校内力量,激发内部活力
校长是师生发展的服务者,要适应新课程改革及教育质量提升的需要,校长还需要承担校内资源整合的职责。教师、文化、制度等校内资源都是学校发展的内部动力,需要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真正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衡水市第二中学将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动力,探索出一条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成就教师的教师管理模式,从而激发教师教学工作的热情。校内文化资源对推动学校的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与整合,能够增强学校师生的凝聚力,使文化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教育力量、约束力量与感召力量。制度资源也是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校内制度建设,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能够捍卫公平,形成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融合校外资源,借力跨越发展
当前,社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对校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校长要整合多元化的社会资源,凭借社会合力,助推学校的跨越发展。校长可以广泛联系中央、省、市等教育科研部门,邀请教育教学专家来校讲座,既能够拓展教师的学术视野,也为学校的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另外,校长还应积极搭建与兄弟学校交流学习的平台,在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及复习备考等方面,相互吸收与借鉴,共享教育资源,形成大育人格局。此外,在当前“互联网 教育”的发展浪潮中,校长还应积极探索学校教育与互联网资源的整合模式,利用网络平台为师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建立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扩大学校的对外宣传力度,成为质量与口碑兼具的品牌中学。
参考文献:
[1]秦绍才.高中教学质量管理中的校长角色定位[J].领导科学论坛,2019,(05):64.
[2]刘东升.中学教育管理中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18):185.
[3]陈伟国.校长的角色定位——基于薄弱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的思考[J].江苏教育,2016,(42):70.
【关键词】教育质量;校长角色;定位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这对高中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引领者,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必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教育改革涉及学校教学与管理的方方面面,旨在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高中教育教学的和谐、持续与优质发展。
一、校长是教学改革的推动者
校长是学校管理的一把手,既要负责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负责。教学是学校的中心环节,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因此,校长要将教学质量管理作为贯穿整个管理工作的核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教学改革也逐步展开。因此,校长的教学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也要不断更新,不断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取得新的成果。
(一)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学校是由多部门组合形成的多层级的有机整体。在新课程改革这一时代背景下,高中校长要不断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创新教学管理的方式与策略,与时代发展脉搏同频共振。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不仅与硬件设施等物质条件息息相关,更与校长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密不可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与动力,传统的以成绩和升学率为导向的教学管理理念已不适应当代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树立起科学的教学管理理念才能不断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践行者,因此,应从教师层面入手,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与水平。笔者所在的衡水市第二中学独创“原生态教育”理念,旨在回归教育教学的本真,不断推动师生的共同发展。在教学管理方面,打造出“四个五”课堂模式,即教师在每节课中,连续讲课不超过5分钟,最后5分钟留给学生,说5句鼓励性的语言,提5个有价值的问题。另外,校长不能只将管理的着力点放在课堂教学管理之上,还要加强对教师教学理念与水平的提升。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条路径,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观念。通过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共享教学资源与教学智慧,在相互合作中获得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优化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而制度是管理的基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陈旧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弊端逐步显现,如重分不重人、管理见章不见人。这种教学管理制度已然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致使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当前形势下,重新审视已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不断优化与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是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例如,衡水市第二中学“提前3分钟候课”制度是强化教学管理,实现课堂与教学无缝衔接的一项规定。如今这项规定已被注入了新的内容,教师通过提前3分钟进入教室,能够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观察学生情绪变化,提前进行课堂预热。教师也渐渐将这项规定内化为一种习惯,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制度具有强制性,任何人都不愿被制度约束,在进行教学管理时,既要强调制度的权威性,同时也要融入对师生的人文关怀,让制度也能有温度。
二、校长是师生的服务者
教师与学生是学校各类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者,需要自觉树立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一)师生发展的服务者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即关注学生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的边缘人转变为了现代教学中的主体,与此同时,教师的个体发展与专业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作为校长,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就要为师生搭建人本化的管理平台,为师生提供全面、及时、多样化的服务。從思想上扭转对角色的认识,摈弃“核心地位”“主导地位”的陈旧观念,真正将自身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角色矛盾,才能在利益矛盾时做出合理的取舍。另外,校长掌握着学校管理的相关权力,权力可以成为校长服务师生的有力工具。因此,校长还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合理、科学地行使个人权力,真正理解自己服务者的角色,实现“官本位”向“服务本位”的转变。使管理变成服务,命令变成感召,威严变成亲和,以宽松民主的校园氛围凝聚人心,做学生的知心人、教师的贴心人和学校的勤务员。
(二)学校共同体的建设者
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学校已经不再是知识的集散地,而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校长作为学校和师生发展的服务者,要致力于为学校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服务。校长应立足本校的实际情况,围绕师生发展,确立学校共同体内成员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进而内化为学校共同体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校长还扮演着共同体价值观示范者的角色,校长的一言一行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影响力。校长能否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成为影响其权威树立的重要因素。因此,校长要从不同方面加强自我管理,无论从业务水平、工作态度还是个人修养、道德品质方面都要做出表率,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也要遵守,甚至要做得更好。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师生,引领学校共同价值观,在学校管理中树立威信。
三、校长是学校内外资源的整合者
学校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与完善的内部管理,还需要整合学校内外的各类资源。既要着力于整合与优化学校的内部力量,也要不断挖掘与整合学校外部力量,校内与校外力量相互配合,才能最终实现1 1>2的整体价值。
(一)凝聚校内力量,激发内部活力
校长是师生发展的服务者,要适应新课程改革及教育质量提升的需要,校长还需要承担校内资源整合的职责。教师、文化、制度等校内资源都是学校发展的内部动力,需要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真正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衡水市第二中学将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动力,探索出一条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成就教师的教师管理模式,从而激发教师教学工作的热情。校内文化资源对推动学校的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与整合,能够增强学校师生的凝聚力,使文化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教育力量、约束力量与感召力量。制度资源也是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校内制度建设,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能够捍卫公平,形成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融合校外资源,借力跨越发展
当前,社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对校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校长要整合多元化的社会资源,凭借社会合力,助推学校的跨越发展。校长可以广泛联系中央、省、市等教育科研部门,邀请教育教学专家来校讲座,既能够拓展教师的学术视野,也为学校的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另外,校长还应积极搭建与兄弟学校交流学习的平台,在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及复习备考等方面,相互吸收与借鉴,共享教育资源,形成大育人格局。此外,在当前“互联网 教育”的发展浪潮中,校长还应积极探索学校教育与互联网资源的整合模式,利用网络平台为师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建立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扩大学校的对外宣传力度,成为质量与口碑兼具的品牌中学。
参考文献:
[1]秦绍才.高中教学质量管理中的校长角色定位[J].领导科学论坛,2019,(05):64.
[2]刘东升.中学教育管理中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18):185.
[3]陈伟国.校长的角色定位——基于薄弱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的思考[J].江苏教育,2016,(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