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五年级情感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N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五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是高年级,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小学教育的目标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情感教育,实现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升华,同时也是对学生生活的一种培养。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需要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有效的教育,实现学生人格魅力上的变化。
  【关键词】小学 五年级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59-02
  针对小学五年级的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师要做到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之后大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对学生情感上的升华进行培养,实现学生的情感态度。语文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学科,是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最直接有效的一种手段。所以在进行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侧重于对学生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课程导入中的情感激发
  课程导入环节是教师对于新知识的带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对课程相关知识进行引入,通过对学生的吸引实现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堂导入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关键手段,所以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实现对课程的导入,进一步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1.应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利用教学工具对于课程进行导入,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五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工具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在进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活动中,我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了相关的视频资料。具有冲击性的声音一出现就高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通过影片资料中的父亲与自己父亲的结合,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通过影片播放展示地震的残酷进行对文章的导入,学生通过影片所呈现出的极具震撼性的声音场景再进行课堂导入的行为就简单了。所以在进行《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解中,我通过声音与画面的冲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父亲的讲解学生能够很直观的体会到父爱的伟大。通过文章中父亲的讲解,我组织学生对自己父亲进行介绍,在介绍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与文章所展现的父爱相结合,从而实现对自己父亲情感上的沟通。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工具实现课程的导入,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学活动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
  2.朗读教学实现情感教育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时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情感上的升华。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将朗读教学活动与情感教育相结合,实现对学生情感的教育。
  在进行《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活动中,我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活动,通过对文章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其间的情感。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五壮士行为的朗读能够体会到战争中的艰难。我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文章的朗读,帮助学生产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通过朗读课文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所以在五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情感的教育,朗读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课堂总结中的情感回顾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任务后,需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回顾,帮助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思想以及相关知识内容进行把握。同理,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课堂总结的过程,通过学生对课文内容回顾实现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在进行课堂的结尾过程中,我会通过对文章主旨的回顾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学。在进行《慈母情深》的教学任务后,我组织学生对作者的母亲进行评价。通过课文的讲解,学生能够介绍出文章中的母亲是无私的,孩子提出的要求尽力去满足。在课文总结之后,我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的总结,结合课文中的母亲讲述一下自己的母亲。学生介绍自己母亲为自己做过的事,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对文章的主旨,即母爱的伟大进行明确,同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能够将母亲对作者的无私与自身相结合。通过课文中“母亲”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了母亲的无私,从而促进学生对于父母的关怀之情,进一步实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通过在课堂总结环节中学生对文章主旨的回顾,实现对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的融洽,教育学生对父母抱以感恩之心,从而实现情感教育目的的达成、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所以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情感教育也是最直观的教学方法,并且能够进行生活实践。所以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五年级的学生即将退去幼时的稚嫩,思想上开始变得成熟;行为中逐渐开始展示出积极性,所以对于五年级的情感教育能够在生活中具体实践,从而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
  教师需要在小学教育阶段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利用一切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从而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马乃骥.《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10):49.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一个逻辑与推理并存的学科,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学生往往对这种枯燥的理论推理很难提起兴趣。因此数学教师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或者是讨厌数学,那么就算让学生做再多的题,也是无济于事。而且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很特殊,尤其到了中职阶段,数学中包含大量的推理论证和抽象的概念,所以,培养学习兴趣对中职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生 数学课
期刊
【摘要】翻转课堂对于打破小学数学应试教育的观念,改变“灌输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有重要意义。理清翻转课堂的内涵、特点,了解小学数学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翻转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关键词】翻转课堂 小学数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11-01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和特点  “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这一背景之下,为了使得学生的数学水平得到提升,对于学生的初中数学教学要求也在做进一步的调整。本文将结合自身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来试着分析一下在“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教学中如何来做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习题教学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习题教学 二次函数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42-02  就像语文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21-01  一、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中的公式(二)至公式(六)。本节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公式(二)、(三)、(四)。教材要求通过学生在已经掌握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和诱导公式(一)的基础上,利用对称思想发现任意角与终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应在素质教育理念与创新教育理念的正确引导下,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不断调整课堂的教学方向,利用数形结合教学方式,强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探究习惯,学生掌握到更多的基础技能,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为深层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探究打下扎实基础,这对于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启发自主学习意识,有
期刊
【摘要】綜合提升学生的外语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一门外语最终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能够和他人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使课堂内的教学与课堂外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充分拓展对大学英语的第二课堂教学,完善大学英语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建设。  【关键词】大学英语 第二课堂 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我们已学过线性规划问题,那么用类比的方法能否研究圆锥曲线的区域与二元二次不等式关系呢?如果我们规定圆锥曲线所围的那部分包含焦点的区域称为圆锥曲线的内部区域;同时坐标平面被圆锥曲线的所划分的另一部分区域称为圆锥曲线的外部,那么这两个区域可以分别用二元二次不等式表示出来。  1.椭圆内部区域可表示为{(x,y)|b2x2+a2y2a2b2}  证明:如图1,设P(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和深化,初中数学教学迎来新的挑战和变化。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开展离不开师生互动环节,通过师生互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使得他们可以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逐渐地提升自身的学科成绩。本文从从目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现状出发,结合我多年从教经历,对如何促进课堂师生有效互动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由于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待完善,所以教师不应该强制性地灌输知识给他们,而应该以培养其核心素养为主要原则。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部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能力,这就意味着教师应该及时地改变应试模式中的缺点,将更积极、自由、个性的教学方式应用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就生本教育模式在小学数学中
期刊
【摘要】斜抛运动作为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运动学理论和知识的学习效果。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以斜抛运动实验为基础,对斜抛过程中角度和距离的关系进行探究,希望进一步研究不同角度下斜抛运动距离状况,确定抛射角度对斜抛运动的影响,现研究结果如下。  【关键词】斜抛运动 角度 距离 实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