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2016年进行资产重组的7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作为资产重组经济效果的评价指标,通过计算重组前后的评价指标,比较分析样本公司資产重组的经济效果,得出了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对策。
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最大化、价值最优化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市值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使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能够准确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并努力实现上市公司内在价值。资产重组是上市公司提高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重要手段,通过资产重组可以提升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2016年资本市场大规模的进行资产重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事件个数达到5788次,总金额达到18719.05亿元。本文通过对2016年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分析,来揭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总体经济效果以及各种类型资产重组方式经济效果的差异,从而为上市公司是否选择资产重组及其选择何种资产重组方式提供借鉴。
1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经济效果分析
1.1 反映资产重组经济效果指标的选取
本文选取以下两个财务指标,分析评价资产重组的经济效果。
(1)每股收益。是指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承担的净亏损,是投资者分析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主要财务指标。
(2)每股市价。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买卖的价格,是反映上市公司外在价值的指标。
1.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6年进行资产重组活动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剔除了跨年度完成资产重组行为的公司,选取在2016年内完成的73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象。这73家公司中,采取兼并收购的有48家,资产置换的有4家,股权重组的有18家,资产剥离的有3家。所用资料来自巨潮资讯网、国泰君安(CSMAR)数据库以及深沪两市证券交易所网站数据资料库中的有关数据。
1.3 样本公司经济效果评价指标计算与分析
1.3.1每股收益计算与分析
依据样本公司2015—2017年报表资料,分别计算出73家样本公司201 5年(重组前一年)、2016年(重组当年)和2017年(重组后一年)各种重组类型的每股收益,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l)兼并收购类型。进行兼并收购的48家上市公司,重组后效果并不理想。重组后每股收益连续上升的公司只有4家;先降后升且比重组前一年明显上升的公司有3家;先升后降但比重组前一年上升的公司有1家;先升后降且比重组前一年还要低的公司有4家;剩余的36家公司重组后每股收益在持续下降。
(2)资产置换类型。进行资产置换的4家公司,重组后一年比重组前一年上升的公司有1家;重组当年每股收益上升,而重组后一年又下降的公司有1家。剩余的2家公司每股收益都是连续下降。
(3)股权重组类型。进行股权重组的18家公司,重组后每股收益呈连续上升的有3家;先升后降但总体比重组前好的公司有3家;先降后升且比重组前一年上升的公司有2家;先升后降且比重组前一年还要低的公司有1家;剩余9家公司股权重组后,每股收益连续下降。
(4)资产剥离类型。进行资产剥离的3家公司呈现的效果也是不太乐观的,在重组后,每股收益均为连续下降。
1.3.2每股市价计算与分析
依据样本公司2015—2017年利润表资料,分别计算出73家样本公司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各种重组类型的每股市价,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l)兼并收购类型。进行兼并收购的48家公司,进行兼并收购后,每股市价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每股市价连续上升的有37家;重组当年降低,而重组后又上升且比重组前一年上升的有6家;重组当年上升,而重组后又下降但比重组前一年上升的有2家。重组后每股市价连续下降的有3家。
(2)资产置换类型。4家上市公司在进行资产置换后,每股市价连续上升的有3家,另外1家公司先降后升且比重组前一年有所上升。
(3)股权重组类型。进行股权重组的18家公司重组后,股价上升效果明显。其中,11家上市公司股权重组前后每股市价是连续上升;重组当年降低,而重组后又上升且比重组前一年上升的有3家;重组当年上升,而重组后又下降但比重组前一年上升的有1家;重组后效果较差的有3家公司,重组后股价都有大幅度下降。
(4)资产剥离类型。3家上市公司资产剥离重组后,每股市价均表现为连续上升。
1.3.3重组效果统计分析
根据上述2015 2017年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各类型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变动情况,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效果进行统计。效果界定标准为:如果3年指标连续上升的为“好”;如果2016年先降低,2017年上升且比2015年明显上升的则为“较好”;如果2016年先上升,2017年下降但比2015年高的为“一般”;其他情况则定义为“差”。
通过统计结果可知,每股收益指标中,重组效果好的公司只有8家,较好的有5家,较好以上的公司比率只占17 8%,而效果差的公司比率达到76.71%。说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每股收益总体的经济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好的效果;每股市价指标中,重组效果好的公司有54家,较好的有10家,一般的有3家,差的有6家,较好以上的比率占87.7%。说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每股市价总体的经济效果较好。
1.4 影响经济效果的其他因素分析
本文主要从资产重组的角度分析其对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和每
股市价的影响。但是,除了资产重组因素,还有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等因素都会影响这两个指标。尤其是国家在这段期间发布的一些政策对这两个指标影响重大。因此,在这里着重对我国2015—2017年的政策进行简要的分析,从而对指标值的变动进行更加客观的评价。 经查证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于2015—2017年的利好信息概括为4项,分别为营改增全面推开、房地产去库存、熔断機制的推出、暂停IPO,这些宏观政策都会对上市公司带来利好的信息从而会影响每股市价的上升。但是,2015—2017年总体的经济形势并不是很好,不利信息如A股惊现异常波动爆发“股灾”、人民币贬值等,这些不利信息又将给上市公司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综合考虑,当利好和利空的消息相互抵消,其他经济因素不会给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的变动带来太大影响,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与每股市价的变动主要还是由资产重组因素带来的。
2 研究结论
在对重组效果统计分析时,可以发现每股收益效果好的上市公司寥寥无几,每股收益效果差的上市公司占大多数;每股市价变动情况则恰恰与每股收益的变动情况恰好相反。从财务上讲,2016年进行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在短期内没有取得理想的收益效果;从短期股票市场来看,公司在资产重组当年和次年大都实现了股票价格的上涨,资产重组的效果很明显。所以2016年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短期内没有实现每股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但上市公司的每股市价的最大化目标基本上都能够实现。
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经济效果的优劣情况,但是还不能够清晰的看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战略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是否能够达到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一致。因此,将再次选择资产重组经济效果好与较好的上市公司对其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进行比较。根据本文的各个经济效果统计结果,仅仅选择效果好与较好的上市公司,并界定一致性评价标准为:如果每股收益与每股市价的效果都为好或者每股收益与每股市价的效果为较好则为市值一致性,而其他情况为非一致性。世纪鼎利、智慧松德、中关村、嘉化能源这4家公司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均为“好”,而嘉华能源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均为“较好”,说明这5家公司重组后,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短期内取得理想效果,且使得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达成一致性,达到了市值管理的目标。而且重组类型主要集中在兼并收购和股权重组。3相关建议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科学进行市值管理,需要从政府、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3个角度提出建议,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资产重组的效果。
3.1 上市公司角度
上市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市值管理的要求,合理选择资产重组方式,避免盲从性。不难发现,市值一致性的上市公司都集中选择兼并收购与股权重组这两种类型。那么,可以肯定这两种资产重组类型能够在短期内达到公司预期的经济效果。上市公司在选择资产重组类型时,可以更多的考虑这两种类型。但是,上市公司必须在充分考虑自身重组的目的及其适应性,再去理性选择资产重组,达到市值管理的目的。当没有实现资产重组的经济效果时,上市公司必须要充分分析其原因,尤其是在每股收益低于每股市价的指标时,上市公司必须提高自身的内在价值,逐步实现其一致性。反之,上市公司就要提升市场形象,来实现其价值一致性。
3.2 投资者角度
投资者要客观的认识到资产重组是市值管理的手段。当上市公司宣布资产重组时,投资者需要做一定理性的分析,再作出决策。但大多数投资者很少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内在效益,头脑发热的作出利好消息的判断,并冲动的买进股票。这样不仅会使资产重组经济效果评价在短期内有所失真,而且还会让其他投资者跟风买进,加大了市场的风险。这种盲目的心理往往会被上市公司利用,并且纷纷进行资产重组来增资、获取差价等,就使得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在一致性上有较大出入。投资者一定要理性、客观的看待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上市公司能够正确的认识资产重组,从而进行更有效的市值管理。
3.3 政府角度
政府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市值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来综合评价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当投资者在得知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时,能够通过参考市值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政府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法规,加大监管力度,积极引导上市公司科学的进行市值管理,使市值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法制化。
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最大化、价值最优化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市值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使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能够准确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并努力实现上市公司内在价值。资产重组是上市公司提高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重要手段,通过资产重组可以提升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2016年资本市场大规模的进行资产重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事件个数达到5788次,总金额达到18719.05亿元。本文通过对2016年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分析,来揭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总体经济效果以及各种类型资产重组方式经济效果的差异,从而为上市公司是否选择资产重组及其选择何种资产重组方式提供借鉴。
1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经济效果分析
1.1 反映资产重组经济效果指标的选取
本文选取以下两个财务指标,分析评价资产重组的经济效果。
(1)每股收益。是指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承担的净亏损,是投资者分析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主要财务指标。
(2)每股市价。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买卖的价格,是反映上市公司外在价值的指标。
1.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6年进行资产重组活动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剔除了跨年度完成资产重组行为的公司,选取在2016年内完成的73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象。这73家公司中,采取兼并收购的有48家,资产置换的有4家,股权重组的有18家,资产剥离的有3家。所用资料来自巨潮资讯网、国泰君安(CSMAR)数据库以及深沪两市证券交易所网站数据资料库中的有关数据。
1.3 样本公司经济效果评价指标计算与分析
1.3.1每股收益计算与分析
依据样本公司2015—2017年报表资料,分别计算出73家样本公司201 5年(重组前一年)、2016年(重组当年)和2017年(重组后一年)各种重组类型的每股收益,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l)兼并收购类型。进行兼并收购的48家上市公司,重组后效果并不理想。重组后每股收益连续上升的公司只有4家;先降后升且比重组前一年明显上升的公司有3家;先升后降但比重组前一年上升的公司有1家;先升后降且比重组前一年还要低的公司有4家;剩余的36家公司重组后每股收益在持续下降。
(2)资产置换类型。进行资产置换的4家公司,重组后一年比重组前一年上升的公司有1家;重组当年每股收益上升,而重组后一年又下降的公司有1家。剩余的2家公司每股收益都是连续下降。
(3)股权重组类型。进行股权重组的18家公司,重组后每股收益呈连续上升的有3家;先升后降但总体比重组前好的公司有3家;先降后升且比重组前一年上升的公司有2家;先升后降且比重组前一年还要低的公司有1家;剩余9家公司股权重组后,每股收益连续下降。
(4)资产剥离类型。进行资产剥离的3家公司呈现的效果也是不太乐观的,在重组后,每股收益均为连续下降。
1.3.2每股市价计算与分析
依据样本公司2015—2017年利润表资料,分别计算出73家样本公司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各种重组类型的每股市价,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l)兼并收购类型。进行兼并收购的48家公司,进行兼并收购后,每股市价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每股市价连续上升的有37家;重组当年降低,而重组后又上升且比重组前一年上升的有6家;重组当年上升,而重组后又下降但比重组前一年上升的有2家。重组后每股市价连续下降的有3家。
(2)资产置换类型。4家上市公司在进行资产置换后,每股市价连续上升的有3家,另外1家公司先降后升且比重组前一年有所上升。
(3)股权重组类型。进行股权重组的18家公司重组后,股价上升效果明显。其中,11家上市公司股权重组前后每股市价是连续上升;重组当年降低,而重组后又上升且比重组前一年上升的有3家;重组当年上升,而重组后又下降但比重组前一年上升的有1家;重组后效果较差的有3家公司,重组后股价都有大幅度下降。
(4)资产剥离类型。3家上市公司资产剥离重组后,每股市价均表现为连续上升。
1.3.3重组效果统计分析
根据上述2015 2017年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各类型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变动情况,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效果进行统计。效果界定标准为:如果3年指标连续上升的为“好”;如果2016年先降低,2017年上升且比2015年明显上升的则为“较好”;如果2016年先上升,2017年下降但比2015年高的为“一般”;其他情况则定义为“差”。
通过统计结果可知,每股收益指标中,重组效果好的公司只有8家,较好的有5家,较好以上的公司比率只占17 8%,而效果差的公司比率达到76.71%。说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每股收益总体的经济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好的效果;每股市价指标中,重组效果好的公司有54家,较好的有10家,一般的有3家,差的有6家,较好以上的比率占87.7%。说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每股市价总体的经济效果较好。
1.4 影响经济效果的其他因素分析
本文主要从资产重组的角度分析其对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和每
股市价的影响。但是,除了资产重组因素,还有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等因素都会影响这两个指标。尤其是国家在这段期间发布的一些政策对这两个指标影响重大。因此,在这里着重对我国2015—2017年的政策进行简要的分析,从而对指标值的变动进行更加客观的评价。 经查证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于2015—2017年的利好信息概括为4项,分别为营改增全面推开、房地产去库存、熔断機制的推出、暂停IPO,这些宏观政策都会对上市公司带来利好的信息从而会影响每股市价的上升。但是,2015—2017年总体的经济形势并不是很好,不利信息如A股惊现异常波动爆发“股灾”、人民币贬值等,这些不利信息又将给上市公司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综合考虑,当利好和利空的消息相互抵消,其他经济因素不会给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的变动带来太大影响,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与每股市价的变动主要还是由资产重组因素带来的。
2 研究结论
在对重组效果统计分析时,可以发现每股收益效果好的上市公司寥寥无几,每股收益效果差的上市公司占大多数;每股市价变动情况则恰恰与每股收益的变动情况恰好相反。从财务上讲,2016年进行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在短期内没有取得理想的收益效果;从短期股票市场来看,公司在资产重组当年和次年大都实现了股票价格的上涨,资产重组的效果很明显。所以2016年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短期内没有实现每股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但上市公司的每股市价的最大化目标基本上都能够实现。
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经济效果的优劣情况,但是还不能够清晰的看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战略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是否能够达到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一致。因此,将再次选择资产重组经济效果好与较好的上市公司对其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进行比较。根据本文的各个经济效果统计结果,仅仅选择效果好与较好的上市公司,并界定一致性评价标准为:如果每股收益与每股市价的效果都为好或者每股收益与每股市价的效果为较好则为市值一致性,而其他情况为非一致性。世纪鼎利、智慧松德、中关村、嘉化能源这4家公司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均为“好”,而嘉华能源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均为“较好”,说明这5家公司重组后,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短期内取得理想效果,且使得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达成一致性,达到了市值管理的目标。而且重组类型主要集中在兼并收购和股权重组。3相关建议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科学进行市值管理,需要从政府、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3个角度提出建议,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资产重组的效果。
3.1 上市公司角度
上市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市值管理的要求,合理选择资产重组方式,避免盲从性。不难发现,市值一致性的上市公司都集中选择兼并收购与股权重组这两种类型。那么,可以肯定这两种资产重组类型能够在短期内达到公司预期的经济效果。上市公司在选择资产重组类型时,可以更多的考虑这两种类型。但是,上市公司必须在充分考虑自身重组的目的及其适应性,再去理性选择资产重组,达到市值管理的目的。当没有实现资产重组的经济效果时,上市公司必须要充分分析其原因,尤其是在每股收益低于每股市价的指标时,上市公司必须提高自身的内在价值,逐步实现其一致性。反之,上市公司就要提升市场形象,来实现其价值一致性。
3.2 投资者角度
投资者要客观的认识到资产重组是市值管理的手段。当上市公司宣布资产重组时,投资者需要做一定理性的分析,再作出决策。但大多数投资者很少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内在效益,头脑发热的作出利好消息的判断,并冲动的买进股票。这样不仅会使资产重组经济效果评价在短期内有所失真,而且还会让其他投资者跟风买进,加大了市场的风险。这种盲目的心理往往会被上市公司利用,并且纷纷进行资产重组来增资、获取差价等,就使得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在一致性上有较大出入。投资者一定要理性、客观的看待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上市公司能够正确的认识资产重组,从而进行更有效的市值管理。
3.3 政府角度
政府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市值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来综合评价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当投资者在得知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时,能够通过参考市值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政府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法规,加大监管力度,积极引导上市公司科学的进行市值管理,使市值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