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外语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要会运用。朗读背诵在英语教学中占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把握其相关的技能不但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所阅读的内容,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这门语言的意识和能力,因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诵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目标。本文先分析了目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充分肯定了诵读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并力图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真正使诵读优化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朗读;背诵;兴趣
英语似乎很难学。要学好英语,有许多方法可以借鉴。正如发展经济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一样,学习外语也要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1 农村初中英语目前教学现状
从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10年,我深感农村学生学英语困难重重,相当多的学生(包括那些升入高中的)大多不爱开口,平时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其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英语氛围,比如各种活动丰富的英语角,英语超市,英语剧社等等,学生似乎也很感兴趣,但最终都还是离不开教师或多或少的提醒和帮助,在教师的引导下才有所创新。因此,这些活动很难说对学生综合应用的水平有多大意义上提高,无非也还只是美丽包装下的表演而已。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中国学英语会有这么多“哑巴”英语的现象?因此,怎么样让学生开口是当前英语教学的迫切任务。
2 分析问题与解决途径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采用“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不料这种方法造成了差生面扩大,教师学生负担加重,有很多教师被迫走上了新教材老教法的路。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四节英语课当中所得到的听说训练,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其它时间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更何况现在大部分学生早读时根本不开口读英语,其原因还是平时缺乏练习,课堂上老师教的课后不能及时在遗忘之前得到巩固,从而导致好多学生不会读英语单词、句子、课文。这样的语言环境及所带来的后果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训练,也限制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
3 朗读和背诵的作用
3.1 朗读和背诵几乎可以不受环境和时间的影响,对环境的依赖较小,容易得到保证及满足
我们只要给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读背的内容,学生就可以在课外时间一个人完成,无需找伙伴做训练对象。它不需要学生专门用大块的时间来完成,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朗读和背诵的时间,课前课后,饭前饭后,甚至于在上下学的路上,学生都可以自由地读和背。
3.2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一的英语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朗读和背诵。初一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教学。学生刚接触英语,对英语的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时机,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大声朗读,积极背诵常用的句子、精彩段落和一些习惯用语,打好坚实的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基础,对以后的教与学将十分有益。通过朗读可以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口头上运用语言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为大胆地说英语奠定了基础。从一句到两句、从少到多地开口说,使自己产生学会的信心,从而越学越想学,越学兴趣越浓。
3.3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一种直觉。一个人讲话像不像英语,或者某一个句子、某一篇文章写得像不像英语,一般有语感的人都能够直接觉察到。随后,才分析它在用词和语法上有没有错。有时候语法并没有错,但就是听上去不舒服,这是因为表达方式不符合英语习惯。中国人学习英语,很难做到用英语进行思维,即使出国一时能够做到,但回国后失去和英美人接触的环境后,仍然会逐渐丧失。但是,语感却不同,一个人一旦养成良好的语感,却不大会抛弃我们。就像学写文章,只有从不通到通,没有从通到不通的,最多只是丢生了,下笔时感到话少而已。所以,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语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朗读一个对话、一篇短文,读得多了、熟了,就可以自然地在朗读过程中记住单词,学会句型、习惯用语甚至语法的实际运用。这样日积月累,语感会大大增强。
3.4 朗读可以突破听力难关
听力课上,常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学生听不懂他们本来熟悉的词、句子,而如果把这些词、句子写出来,学生读来却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脑子里只储存着通过眼睛输入的英语单词的形的信息,却没有将有声信息通过耳朵同时与形的信息融合。多听固然是解决听力问题的一个办法,熟能生巧嘛,可是许多人却不明白朗读对提高听力的作用不亚于多听。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读中学、小学时学的单词、课文经久不忘,而成年后看的一些东西却不易留下印象。这里有年龄的因素,而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字输入大脑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时候学的文章多数是通过朗读的方法输入大脑的,随着年龄增长,阅读量增加了,但是朗读却大大减少了。如此一来,记忆的牢固程度就会减弱。研究表明,通过调动人的多个器官———眼、口、耳输入大脑的信息要比单纯通过视觉储存到大脑的信息更牢固。通过视觉只能输入词形的信息,而通过朗读存入的信息是形、音结合的。因此,坚持朗读,就不会发生看得懂而听不懂的事了。
3.5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结构
如果学生能将一个句子读正确,语音、语调到位,那么这句话的意思他就一定掌握了,这个句子的结构也一定是不攻自破,也就解决了很多语法难点,而不必大费脑筋专门分析语法现象、句子结构或查找语法书了。我曾在一个英语基础较差班做过这样的尝试:每天课前用10分钟专门检查他们的课文朗读情况,引起他们对课文朗读的重视。一个月后,我发现以前花很长时间讲解知识点,学生还是难以记住,现在基本上只需点拨一下,学生就能运用词组进行表达了。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了朗读课文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从而变得更加重视朗读。
3.6 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篇好的英语作文涉及许多方面,比如能写出完整的句子,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标点符号,语言形式正确,并且全文连贯通畅。要写出这样的一段文字,不能指望学生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进步。如有的学生在英语作文时总是先在头脑里用汉语进行一番表述,然后用英语来翻译这段表述;有的学生利用学会的语法知识把单词进行一番“排列组合”,然后生成句子。这种语言形式和规则,学生们记得并不牢靠,他们会一千次地重复着同样的错误。但是经常朗读句子、段落和篇章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为这时学生接受的语言信息是立体、复合的概念,每个句子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语言点。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就会让这些机械的语言形式和规则变得丰富起来。通过朗读,各个语言形式和规则都包含在整体的背景中,其语言输出也就具备了整体性。所以,学生只有经过长期的朗读,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其写作能力才能提高。在此,我想对初一的学生说:“在学英语的过程中,请尽量放出声来朗读英语,力求把一些范文,精彩的段落、句子背下来,这样等你们上了初二、初三,学英语就很轻松了。”即使部分基础较弱的初二、初三同学也不必灰心丧气,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只要能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多读多背一些实用的英语句子,形成一定的语感,英语成绩照样可以提高。
(责任编辑 王昕)
关键词:朗读;背诵;兴趣
英语似乎很难学。要学好英语,有许多方法可以借鉴。正如发展经济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一样,学习外语也要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1 农村初中英语目前教学现状
从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10年,我深感农村学生学英语困难重重,相当多的学生(包括那些升入高中的)大多不爱开口,平时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其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英语氛围,比如各种活动丰富的英语角,英语超市,英语剧社等等,学生似乎也很感兴趣,但最终都还是离不开教师或多或少的提醒和帮助,在教师的引导下才有所创新。因此,这些活动很难说对学生综合应用的水平有多大意义上提高,无非也还只是美丽包装下的表演而已。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中国学英语会有这么多“哑巴”英语的现象?因此,怎么样让学生开口是当前英语教学的迫切任务。
2 分析问题与解决途径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采用“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不料这种方法造成了差生面扩大,教师学生负担加重,有很多教师被迫走上了新教材老教法的路。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四节英语课当中所得到的听说训练,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其它时间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更何况现在大部分学生早读时根本不开口读英语,其原因还是平时缺乏练习,课堂上老师教的课后不能及时在遗忘之前得到巩固,从而导致好多学生不会读英语单词、句子、课文。这样的语言环境及所带来的后果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训练,也限制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
3 朗读和背诵的作用
3.1 朗读和背诵几乎可以不受环境和时间的影响,对环境的依赖较小,容易得到保证及满足
我们只要给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读背的内容,学生就可以在课外时间一个人完成,无需找伙伴做训练对象。它不需要学生专门用大块的时间来完成,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朗读和背诵的时间,课前课后,饭前饭后,甚至于在上下学的路上,学生都可以自由地读和背。
3.2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一的英语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朗读和背诵。初一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教学。学生刚接触英语,对英语的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时机,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大声朗读,积极背诵常用的句子、精彩段落和一些习惯用语,打好坚实的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基础,对以后的教与学将十分有益。通过朗读可以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口头上运用语言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为大胆地说英语奠定了基础。从一句到两句、从少到多地开口说,使自己产生学会的信心,从而越学越想学,越学兴趣越浓。
3.3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一种直觉。一个人讲话像不像英语,或者某一个句子、某一篇文章写得像不像英语,一般有语感的人都能够直接觉察到。随后,才分析它在用词和语法上有没有错。有时候语法并没有错,但就是听上去不舒服,这是因为表达方式不符合英语习惯。中国人学习英语,很难做到用英语进行思维,即使出国一时能够做到,但回国后失去和英美人接触的环境后,仍然会逐渐丧失。但是,语感却不同,一个人一旦养成良好的语感,却不大会抛弃我们。就像学写文章,只有从不通到通,没有从通到不通的,最多只是丢生了,下笔时感到话少而已。所以,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语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朗读一个对话、一篇短文,读得多了、熟了,就可以自然地在朗读过程中记住单词,学会句型、习惯用语甚至语法的实际运用。这样日积月累,语感会大大增强。
3.4 朗读可以突破听力难关
听力课上,常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学生听不懂他们本来熟悉的词、句子,而如果把这些词、句子写出来,学生读来却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脑子里只储存着通过眼睛输入的英语单词的形的信息,却没有将有声信息通过耳朵同时与形的信息融合。多听固然是解决听力问题的一个办法,熟能生巧嘛,可是许多人却不明白朗读对提高听力的作用不亚于多听。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读中学、小学时学的单词、课文经久不忘,而成年后看的一些东西却不易留下印象。这里有年龄的因素,而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字输入大脑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时候学的文章多数是通过朗读的方法输入大脑的,随着年龄增长,阅读量增加了,但是朗读却大大减少了。如此一来,记忆的牢固程度就会减弱。研究表明,通过调动人的多个器官———眼、口、耳输入大脑的信息要比单纯通过视觉储存到大脑的信息更牢固。通过视觉只能输入词形的信息,而通过朗读存入的信息是形、音结合的。因此,坚持朗读,就不会发生看得懂而听不懂的事了。
3.5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结构
如果学生能将一个句子读正确,语音、语调到位,那么这句话的意思他就一定掌握了,这个句子的结构也一定是不攻自破,也就解决了很多语法难点,而不必大费脑筋专门分析语法现象、句子结构或查找语法书了。我曾在一个英语基础较差班做过这样的尝试:每天课前用10分钟专门检查他们的课文朗读情况,引起他们对课文朗读的重视。一个月后,我发现以前花很长时间讲解知识点,学生还是难以记住,现在基本上只需点拨一下,学生就能运用词组进行表达了。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了朗读课文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从而变得更加重视朗读。
3.6 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篇好的英语作文涉及许多方面,比如能写出完整的句子,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标点符号,语言形式正确,并且全文连贯通畅。要写出这样的一段文字,不能指望学生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进步。如有的学生在英语作文时总是先在头脑里用汉语进行一番表述,然后用英语来翻译这段表述;有的学生利用学会的语法知识把单词进行一番“排列组合”,然后生成句子。这种语言形式和规则,学生们记得并不牢靠,他们会一千次地重复着同样的错误。但是经常朗读句子、段落和篇章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为这时学生接受的语言信息是立体、复合的概念,每个句子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语言点。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就会让这些机械的语言形式和规则变得丰富起来。通过朗读,各个语言形式和规则都包含在整体的背景中,其语言输出也就具备了整体性。所以,学生只有经过长期的朗读,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其写作能力才能提高。在此,我想对初一的学生说:“在学英语的过程中,请尽量放出声来朗读英语,力求把一些范文,精彩的段落、句子背下来,这样等你们上了初二、初三,学英语就很轻松了。”即使部分基础较弱的初二、初三同学也不必灰心丧气,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只要能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多读多背一些实用的英语句子,形成一定的语感,英语成绩照样可以提高。
(责任编辑 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