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了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贯彻素质教育思想, 将培养学生独立人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使自身的综合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教育方法
一、确立角色意识,提高教学实效
(一)教师在教学中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承担着复杂的角色定位,但是这个角色的定位是灵活的。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下,教师总是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进行有效地控制, 成为了小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控制者。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由控制者、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进行分组,通过合理分工、搜集资料等方式去进行问题的解答,形成一定的认知突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语文主题文艺会”,将活动的组织、表演的内容和环境的布置都交由语文课代表和其他几名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教师则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和学生共同合作去完成文艺会的设计,在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适时地引导。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形式全权由学生来进行安排,不仅在活动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在教学中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语文学习有着非常殷实的资源条件,也有合适学生的语言环境,可以说语文课程资源是无处不在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将课本当成唯一的语文学习资源,这样的想法不仅片面而且狭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都能作为语文课程的学习资源。在课程资源扩大的同时学生的学习范围也跟着随之扩大,日常生活和大自然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条件,这样的范围扩大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便利。教师可以根据语文课程的开放性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利用身边和周遭环境以及电子设备对学生进行教学。
二、巧设情境,激活课堂
(一)结合情境表演再现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情感的提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情境表演”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想象模仿文章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情感、语言等内容,让学生将自身代入到文章的角色中,与其产生共鸣,将文章中的情形再现,以此来促进学生情感的形成。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还为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方向。小学语文科目由于大量的文字、少量的画面,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 PPT 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色彩鲜艳的画面、丰富的图片、新颖的学习内容更加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接触到更多丰富的知识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音乐加入到教学情境的创设中, 好听的音乐可以帮助学生舒缓心情,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通过背景音乐更好地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中,使课堂效率进一步提升。
(三)利用语言艺术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學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艺术的科学应用可以实现学生情感体验的合理丰富。小学阶段学生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因此,教师在具体进行语文教学时,需要利用语言艺术进行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语言艺术的科学应用能够进行生活实际合理创设,同时代入真实的情感色彩。
三、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一)运用富有趣味的方式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的创建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有了好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学习中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如果没有使用能够引起他们注意力的方式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就不容易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应该将小学语文教学和情境创设相融合,将生硬的语文知识转变为生动的课堂情境。例如在进行汉字教学时,传统模式下对于汉字的教学通常会对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和训练,由于课堂的不生动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在汉字教学中创设不一样的情境模式,例如游戏识字情境或者是故事化识字情境模式,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如游戏识字情境,以小学一年级第一课的汉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萝卜蹲”的游戏来进行课堂创设。让学生将不同的字戴在脑袋上通过喊口号的方式来进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对汉字进行认知巩固,提高学生对汉字的掌握程度。
(二)开展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是建立在兴趣基础之上的,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就是要创建一个能够对学生学习有帮助,同时又生动有趣活跃的课堂环境。教师在打造生态课堂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建设中,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小学语文课堂活动可以创设角色扮演、外出实践等方式进行。例如,三年级上学期《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学习过程中,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 再利用自由分组的形式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扮演,最后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学生票选出演得最好的一组。在预习时学生就要对角色的内容进行分析,这时就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避免了教师讲课文内容的这种枯燥的模式。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任务即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创造精神以及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运用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只有运用这样的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韦沁.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看图写话课堂的构建策略探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1(04):22.
[2]王玉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探讨[J].学苑教育,2021(09):35-36.
[3]周婧.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优化策略[J].考试周刊,2021(22):61-62.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教育方法
一、确立角色意识,提高教学实效
(一)教师在教学中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承担着复杂的角色定位,但是这个角色的定位是灵活的。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下,教师总是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进行有效地控制, 成为了小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控制者。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由控制者、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进行分组,通过合理分工、搜集资料等方式去进行问题的解答,形成一定的认知突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语文主题文艺会”,将活动的组织、表演的内容和环境的布置都交由语文课代表和其他几名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教师则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和学生共同合作去完成文艺会的设计,在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适时地引导。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形式全权由学生来进行安排,不仅在活动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在教学中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语文学习有着非常殷实的资源条件,也有合适学生的语言环境,可以说语文课程资源是无处不在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将课本当成唯一的语文学习资源,这样的想法不仅片面而且狭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都能作为语文课程的学习资源。在课程资源扩大的同时学生的学习范围也跟着随之扩大,日常生活和大自然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条件,这样的范围扩大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便利。教师可以根据语文课程的开放性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利用身边和周遭环境以及电子设备对学生进行教学。
二、巧设情境,激活课堂
(一)结合情境表演再现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情感的提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情境表演”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想象模仿文章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情感、语言等内容,让学生将自身代入到文章的角色中,与其产生共鸣,将文章中的情形再现,以此来促进学生情感的形成。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还为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方向。小学语文科目由于大量的文字、少量的画面,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 PPT 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色彩鲜艳的画面、丰富的图片、新颖的学习内容更加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接触到更多丰富的知识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音乐加入到教学情境的创设中, 好听的音乐可以帮助学生舒缓心情,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通过背景音乐更好地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中,使课堂效率进一步提升。
(三)利用语言艺术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學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艺术的科学应用可以实现学生情感体验的合理丰富。小学阶段学生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因此,教师在具体进行语文教学时,需要利用语言艺术进行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语言艺术的科学应用能够进行生活实际合理创设,同时代入真实的情感色彩。
三、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一)运用富有趣味的方式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的创建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有了好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学习中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如果没有使用能够引起他们注意力的方式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就不容易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应该将小学语文教学和情境创设相融合,将生硬的语文知识转变为生动的课堂情境。例如在进行汉字教学时,传统模式下对于汉字的教学通常会对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和训练,由于课堂的不生动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在汉字教学中创设不一样的情境模式,例如游戏识字情境或者是故事化识字情境模式,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如游戏识字情境,以小学一年级第一课的汉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萝卜蹲”的游戏来进行课堂创设。让学生将不同的字戴在脑袋上通过喊口号的方式来进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对汉字进行认知巩固,提高学生对汉字的掌握程度。
(二)开展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是建立在兴趣基础之上的,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就是要创建一个能够对学生学习有帮助,同时又生动有趣活跃的课堂环境。教师在打造生态课堂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建设中,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小学语文课堂活动可以创设角色扮演、外出实践等方式进行。例如,三年级上学期《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学习过程中,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 再利用自由分组的形式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扮演,最后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学生票选出演得最好的一组。在预习时学生就要对角色的内容进行分析,这时就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避免了教师讲课文内容的这种枯燥的模式。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任务即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创造精神以及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运用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只有运用这样的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韦沁.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看图写话课堂的构建策略探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1(04):22.
[2]王玉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探讨[J].学苑教育,2021(09):35-36.
[3]周婧.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优化策略[J].考试周刊,2021(2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