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地儿:临山水居,得闲者,也得清凉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ang1982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曾在《临皋闲题》里写到:“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以此形容我们本次造访的优宿分外贴切主理人显然和妻子了葉在武夷山的黄柏溪畔筑屋、耕地、做茶生活、构建了一片理想山居图景、谓之“清涼地儿”。
  “清凉地儿”四个字为武夷山当地颇有修为的一位师父所赠,背后有其意蕴:“唯利是图难得清凉。”因此将清凉地儿称之为“民宿”,似乎等同于将之定调为营业和服务的场所,主理人显然是不太乐意的。在显然和妻子了榘看来,这是他们为避开世俗纷扰而寻的清凉之境,是用心经营的家,就如显然在微博中所下的注脚——“黄柏溪畔,一个生活的地方。”
  黄柏溪,静默地卧于武夷山景区的背面,并非武夷山的热门去处,游人罕至,山水却毫不逊色,有点大自然私藏之境的意味。河水碧绿,两岸林木深深,稍远处的山成了写意背景,晨间起.雾时宛如仙境。观赏黄柏溪最好的角度,就在清凉地儿。它位于黄柏果园村,前身为一栋独立于十八亩茶田之上的传统民居,这个位置巧妙地绕开村庄的热闹,却将黄柏溪畔最好的风景悉数接纳。在显然眼里,得以觅得此良址,在此构建一家人的美好生活空间,并将之与志同道合者分享,是无比幸运的。
  显然与黄柏溪有很深的缘分。他是武夷山人,家乡就在黄柏溪附近的村庄,出生后就随父母移居上海,自小对武夷山没什么特别的印象。直到8岁那一年夏天,家逢变故,父母把他留在武夷山乡下的外婆家过了一个暑假。那是显然第一次亲近这里的山水,他成天跟着表哥表姐在山里晃荡,白天下河游泳摸螺蛳,晚上拎着炭火在稻田里抓黄鳝,无忧无虑。回到上海之后,他心里一直想着武夷山,即便年纪尚小,却似乎已经懂得“乡愁”的滋味。好在15岁那年,父母回乡发展,显然也得以回到心心念念的武夷山生活。因为童年的缺席,回到武夷山之后,他对这片山水的喜爱和探索欲远胜于同龄人。中学时代,午休漫长,他就骑着自行车进山四处探索,悠游其中。此后在武夷山生活的十几年间,他一直保持行山的爱好,由此看遍山中四季,访得许多不为人知的深山道观,与诸多山中隐者成为忘年交。黄柏溪常常是必经之路,来来回回看得久了,便生出很深的感情,少年时代,显然就已经在心里把这片自在野境唤做“我的黄柏溪”。后来,他在这里遇到了了琴,两人情投意合,也一样钟情于山水,时常一起寻访山中古迹,抚琴、喝茶,逍遥似神仙眷侣。
  2016年,国内兴起的民宿风也吹到了武夷山,不少人开始择良地开民宿,盯上这块地方的人不在少数,但没有人能谈下来。那时候显然和了榘也在四处选址,但不是为了开民宿。了榘习茶多年,一直有创立岩茶工作室的想法,显然则刚刚关停了度假区的茶室,两人都厌倦那里繁杂的交际,想另觅一处幽静之地专注茶事、慢下来生活,黄柏溪边的这处房舍位于山的背面,清幽至极,茶田、古树萦绕,对于他们来说是上上之选。这地儿和两人也有缘分,许多求租的人都吃了闭门羹,显然和了葉一上门,几经磨合,房东便欣然同意将房子租给他们。了琴回忆,一起签下租房合同的那一刻,忽然像是彼此也有了契约。
  构建理想家的路注定充满艰辛,比如房屋施工时,为了监工,显然和了榘就在茶园里搭了个简易的帐篷住下来,但一天天看着心中的“清凉地儿”从这片土地生长出来,感觉妙不可言。显然出自木匠世家,热爱木作,虽未从事相关工作,但表现出极高的天赋。清凉地儿的装修设计由显然亲自操刀,大量运用了木元素,空间里质朴的木质香弥漫,与屋外的山水自然相得益彰。而了榘喜茶爱古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家中专业的岩茶审评室、自在喝茶的闲亭、抚琴写字的书房齐备。屋外的八亩茶田也扩展至十几亩,精心照料茶田之外,他们还种上果树、开辟小块农田,体验劳作和丰收的乐趣,前后约摸两年时间,一幅山居生活图景就跃然而起。
  由于空间宽绰,显然多设计了一些客房,原先只是为了接待朋友,后来越来越多人向往起这神仙眷侣般的山居生活,千里迢迢寻迹而来的朋友不少,显然喜欢山,也乐意与同好者分享武夷山水之美,索性将多余的客房作为民宿开放。但“生意”不是目的,生活才是。因此清凉地儿始终呈现“半开放”的状态,网络上少见有意的推广,连民宿的门都做得隐蔽,如果没有提前联系好,不无吃闭门羹的可能。他们希望与同频者分享生活,而非为付费者提供服务。如此一来,造访的人果然大多是山居生活的向往者,夫妇俩也乐意带着大家行山吃茶,深访武夷。
  明代的茅瑞征曾如此描述武夷山:“武夷局藏,以骨胜。”显然夫妇深以为然。武夷山,溪流九曲,幽崖深谷,萦折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之间。其山水里真正的精髓、风骨是藏起来的,需要深入探索。行山多年,他们熟悉武夷山的每一处,也知道何时造访每一景。譬如此时入夏,正适宜傍晚走一段竹林小径,访止止庵与道长一同喝茶,末了再拾一篮山中野梅回家酿造梅子酒。每一年雪下得深了,就往白塔山上走,去深山里无人知的千年道观赴一场“雪约”,原本两人私藏的“山居生活”因清涼地儿的诞生有了分享的契机。苏东坡有云:“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里即是一处偷闲地,临山水而居,偷闲者,也偷得山中清凉。
其他文献
瞎  28岁,在泉州市区与石狮经营着自己的“心岛”法式甜品店。  从前跟父母一起生活,习惯了每天早上还在被窝里迷糊时,就有人早早做好了热乎的早餐,再唤我们起床。逐渐脱离家庭独立生活后,年轻人会像父母辈一样,坚持每日克服懒惰,为自己认真做一份早餐吗?  许多年轻人的早上像打仗,掐着时间起床洗漱,去车站的路上顺便光顾一下早餐摊子,一天的第一个任务就简单快速地解决了。若真愿意牺牲一些赖床的时间亲手做顿早
期刊
城市人是以什么为时间刻度的?往往是工作日与周末,是加班还是不加班,是城市建筑的光影变换,是勾勒街区的路灯车灯……而大自然有它的时间逻辑,可以给我们很不一样的体验。  都市人是以什么为时间刻度的?往往是工作日与周末,是加班还是不加班,是城市建筑的光影变换,是勾勒街区的路灯车灯……而大自然有它的时间逻辑,可以给我们很不一样的体验。一直与乡野温柔亲近的村跑君认同,在对的时间,去对的地方旅行,享用大自然给
期刊
1933年福州角梳迎来高光时刻。与脱胎漆器、油纸伞同获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金奖。自此,“福州三宝”全埃落定。但在几十年的辉煌过后。福州角梳行业跌入谷底,如今,许多家庭小作坊已成为劣质牛角梳的发源地,以低价挤压着传统手艺的生存空间。如此处境下,真正的传统福州角梳又要到哪里去寻?  福州旧日时尚,曾经价比黄金  中国人与梳子的密切关系,从古时对人的称呼里就能窥见一二。孩童头发尚短,只让它自然披落,
期刊
《清晨的八市,就像是厦门的里世界,这里撕掉了所有标签,只容下当地人鲜活的日常生活。当我们步行其间,感受到的是另一个厦门,一个专属于这座城市的、被油炸成金黄色的私密时光。  油炸八市——  去往八市的几十種方式  每座城市的老城区,都复杂得像个迷宫,它没有所谓的“终点”,却大多有个“中心”——无论巷弄如何曲折,无论建筑如何堆叠,兜兜转转,总是绕着同一个地方。通常,这个区域便是这座城里最老牌的“社区”
期刊
“曾经打着跑步的名义去吃,现在我们打着吃的名义去跑。”村跑推出了“随食而跑”主题系列定向穿越赛,带着村卷们在不指定赛道上自由探索,领略各地的美食文化。  随食而跑第八期,我們与村卷们相约同安“呷霸霸”,在慢节奏里吃一顿愉快的周六Brunch。仿佛特意迎接我们一般,原本阴沉的天空忽然就晴空万里。比赛一声令下,大家拿着美食打卡地图奔向美食打卡点。月理碗仔糕让许多人心心念念,第一站就要去试试;“非遗”吴
期刊
永春,别名“桃源”,如今看来有几分“闭塞”的小城,完整保留了原始的闽南生活方式,展示着传统与市井鲜活并存的奇妙景象。除了牛姆林、魁星岩和白鸭汤,永春还有哪些独特之处?五月,我们与“探春计划”发起人老婴,策划了为期两天一夜的“永春.探春记”旅行线路,以在地人的视角,希望从更丰富的角度一窥永春深厚的历史文化,尝试解开闽地“桃源”的生活密码。  迷失桃源,翻开古老的在地风物志.  在永春县城,“新”与“
期刊
5月的南安芹山“趣森林”活动,是村跑与村卷们久违了的“山野时间”,好久不见的佳萱一家人也来了。看到8岁的小佳萱,我们有点惊讶:“哇!这个小女孩是谁?”记得上一次见到佳萱,她还是坐在推车里.“跑”完全程的村跑宝宝,短短一两年未见,她已然是个漂亮的小姑娘了,这让村跑团队的成员们不禁感慨起来一我们总被村跑宝宝的成长牵动,因为他们的存在恰是对村跑最珍贵的见证。  佳萱一家人第一次参加村跑是在金门,那回正好
期刊
Echo  传媒公司设计师,国家健康管理师,高级营养师。归侨子女,从小生活在鼓浪屿,习惯东南亚和闽南风味融合的餐饮模式,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注重营养均衡。  闽南人在家怎么吃早餐?咸菜配白粥之外,还有什么新花样?我们把目光落在同事Echo身上,她是华侨后裔,曾在鼓浪屿生活了27年,同时,她也是一位每日操持早晚餐的闽南主妇。她家的早餐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寻了一个空闲的清晨,敲开了她家的门。  Echo家
期刊
森林在我们的生活里越来越多地只存在于纪录片、上一辈的记忆,或者是要驱车很久才会到达的城市远郊。其实无论是住在城市里还是住在森林边,都很容易忽略森林的美——吸引城市人的往往只是森林里新鲜而充足的氧气,而生活在森林周边的人可能早就习以为常、美不自知。  桃大胆从森林去到城市,又从城市回归森林,也许正是這种回归赋予她发现森林之美的视角。她毕业于中央美院,毕业后就做了一名设计师,但由于长期伏案,颈椎压迫到
期刊
5月16日,首次村卷召回計划顺利完成,我们一起去了南安的小森林。当清凉的山风拂过森林秘境,云朵像软软的棉花糖飘在蓝天之中,小森林让出一条小径,我们漫步其间。就地取材烹制竹筒饭,生火烤肉,在温柔的风中摆一道消夏茶席。日常的琐碎烦恼,就此按下暂停键。  村卷们手拉手在小溪边清洗果蔬,将西瓜、菠萝浸入小溪中享受大自然的“冰镇”。小村卷佳佳拿起小红椒吃了一口,想一尝大自然的味道,农场种植的红椒清甜而微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