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它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自身知识的储备。所以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已经将阅读教学列为了重点教学内容。但由于小学生年龄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于阅读教学的兴趣相对较低,那么怎样有效的提高他们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成为众多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探析,望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0091-01
语文阅读能力其实就是指学生从语文教材中获取信息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它可以提高学生们自身的修养,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由此可见,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但在现代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还是采用干预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制定阅读方向,这样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积极的转变教学的观念,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与爱好,并为其制定相对应的阅读目标,引导他们进行阅读活动,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可以有效的培养他们形成自主进行阅读活动的好习惯。
一、教師引导学生读、说结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因为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所以他们的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是比较差的。导致学生常常在阅读完一篇文章之后,不理解文章的意思或者理解了文章大意也讲不清楚。那么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便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着学生将读与说结合,可以有效的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中,让学生朗读了古诗《春晓》,虽然学生们可以很快的阅读完古诗,但问学生古诗的意思以及古诗表达的情感,学生便回答不出,那么教师便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学生读完《树和喜鹊》这篇文章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这篇文章讲了什么故事,因为学生们刚阅读完,所以很快地便可以将文章浅层大意表达出来。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引导着学生总结文章的深层含义。久而久之,学生便会自己尝试去阅读与总结,从而可以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师创设良好的阅读情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经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在教室张贴一些阅读材料,以及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文章时,教师除了可以在班级张贴一些雷锋叔叔的图片以及名句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课件播放雷锋的一些事迹,让学生对雷锋的实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教师再向学生们详细的讲述雷锋的生平与故事,让学生从心底对雷锋叔叔产生敬重感,树立向雷锋叔叔学习的远大理想。从而可以激发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的热情,让学生带着对雷锋叔叔的尊敬主动地去阅读、理解文章。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
三、教师与家长创建良好的沟通,共同培养学生形成自主阅读习惯
只有家长与教师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同步阅读教育的步伐,才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形成自主阅读习惯。由于学生年纪尚小,在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他们的学习习惯与爱好制定阅读计划,且学生在学校都可以很好地完成阅读计划。但如果家长与教师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那么家长将不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监督教育,学生因为自制力较差,在家中可能就会放弃阅读。这样对于学生形成自主阅读习惯是极其不利的,所以,让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的阅读进度,为学生制定了一天读一篇课外书的任务,并将此阅读任务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让家长可以在家中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这样学生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都可以进行语文阅读活动。日积月累,学生经过长时间阅读活动,不仅可以逐渐形成主动进行阅读活动的习惯,也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阅读教学,利用有效手段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有效的促使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让学生享受阅读,并在阅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提高,进而可以全面推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霞.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析[J].学周刊.2019(20)
[2]赵洁琴,江峡,钱红莉.书香中遇见更好的自己——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索[A].2018年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
[3]王健.学生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途径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5(10)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0091-01
语文阅读能力其实就是指学生从语文教材中获取信息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它可以提高学生们自身的修养,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由此可见,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但在现代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还是采用干预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制定阅读方向,这样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积极的转变教学的观念,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与爱好,并为其制定相对应的阅读目标,引导他们进行阅读活动,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可以有效的培养他们形成自主进行阅读活动的好习惯。
一、教師引导学生读、说结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因为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所以他们的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是比较差的。导致学生常常在阅读完一篇文章之后,不理解文章的意思或者理解了文章大意也讲不清楚。那么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便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着学生将读与说结合,可以有效的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中,让学生朗读了古诗《春晓》,虽然学生们可以很快的阅读完古诗,但问学生古诗的意思以及古诗表达的情感,学生便回答不出,那么教师便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学生读完《树和喜鹊》这篇文章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这篇文章讲了什么故事,因为学生们刚阅读完,所以很快地便可以将文章浅层大意表达出来。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引导着学生总结文章的深层含义。久而久之,学生便会自己尝试去阅读与总结,从而可以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师创设良好的阅读情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经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在教室张贴一些阅读材料,以及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文章时,教师除了可以在班级张贴一些雷锋叔叔的图片以及名句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课件播放雷锋的一些事迹,让学生对雷锋的实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教师再向学生们详细的讲述雷锋的生平与故事,让学生从心底对雷锋叔叔产生敬重感,树立向雷锋叔叔学习的远大理想。从而可以激发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的热情,让学生带着对雷锋叔叔的尊敬主动地去阅读、理解文章。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
三、教师与家长创建良好的沟通,共同培养学生形成自主阅读习惯
只有家长与教师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同步阅读教育的步伐,才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形成自主阅读习惯。由于学生年纪尚小,在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他们的学习习惯与爱好制定阅读计划,且学生在学校都可以很好地完成阅读计划。但如果家长与教师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那么家长将不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监督教育,学生因为自制力较差,在家中可能就会放弃阅读。这样对于学生形成自主阅读习惯是极其不利的,所以,让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的阅读进度,为学生制定了一天读一篇课外书的任务,并将此阅读任务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让家长可以在家中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这样学生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都可以进行语文阅读活动。日积月累,学生经过长时间阅读活动,不仅可以逐渐形成主动进行阅读活动的习惯,也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阅读教学,利用有效手段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有效的促使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让学生享受阅读,并在阅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提高,进而可以全面推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霞.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析[J].学周刊.2019(20)
[2]赵洁琴,江峡,钱红莉.书香中遇见更好的自己——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索[A].2018年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
[3]王健.学生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途径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