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1世纪物质条件不断得到满足的今天,人们其实都忽略了这么一个事实:我们没能完成好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并进的目标。君不见,我们的“精神”被甩在了“物质”的后面,而且两者之间的距离正有越拉越大的趋势。于是乎,一部分教育界的人士就开始呼喊德育,并且极力抨击着这个仿佛被“物质”“魔化”了的世界。他们开始在高中、大学大张旗鼓地对那些将要成年的、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呼吁他们坚守道德原则,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其实,在笔者看来,德育之风气当从少年甚至幼年开始培养,并贯彻始终,如此方能用德育之熔炉“炼”出栋梁人才。
这里说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都是一件投入周期长、投入成本大的工程,德育是教育的一面,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一旦教育的过程取得效果,其收益往往是巨大的,不但对于个人如此,对于一个国家亦是如此。
本文就德育管理方面的问题做一个简要探讨,简单论述一下笔者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德育的内容和任务
1.德育包括:①爱国主义教育;②理想教育;③集体主义教育;④劳动教育;⑤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⑥自觉纪律教育;⑦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⑧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2.德育的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文明的、遵纪守法的并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德育还要能够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中学德育的特点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道德品质的黄金时期,所以这个时期要特别注重这方面的工作。初中学生就正处于这个时期。经过了小学教育之后,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和社会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初步概念,其心智尚处于不断发育中,可塑性极强。初中德育不像小学德育,因为它的对象开始有相对独立的思想,更善于思考,但也更善变,更难以捉摸。从而更容易走向极端,因此初中德育的任务相当繁重。
1.初中德育应当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经过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之后,这些学生的行为和习惯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比如有的学生就很好地表现出对老师的尊重,对同学的团结以及对劳动的热爱。初中德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巩固这些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并在学生处于可塑性强时,帮助他们改掉那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以便他们能更好地成长、学习和生活。
2.初中德育应当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学德育应培养学生敢于实践、积极创新、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使其形成尊重科学的态度,提高其利用科学造福人类的意识,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中学德育应教育学生学会正确地认知和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让学生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科学的人生观。中学德育还应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生的意义,教会他们正确地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并不断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初中德育还应培养学生初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学德育应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立志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
三、德育管理工作的几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道德评价体系,实现德育常规管理的精细化
德育管理要做到有章可循,有纪可遵。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形成有目标、有计划、职责明确、运转流畅、长期稳定的科学管理体系。在制定这些规章制度的时候,学校不能生搬硬套,要注重结合本校实际和本校学生的实际,力求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
检验规章制度的成果,势必就会用到德育评价。学校要建立和完善与规章制度相适应的、合理的道德评估系统和评价体系,以便实现德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比如可以采用给学生设立道德学籍的方法,定期对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采用由班主任推荐的方式)予以表扬。这样就可以切实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从而提高德育管理效能。另外,在进行评价时要注重过程,要以鼓励学生进步为目的。
(二)注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巩固
(1)强化道德认知,加强行为训练
学校可以通过校园橱窗、校园广播、班级板报、校刊校报、校会、主题班会等多种途径积极深入地宣传,并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还可以通过设置“道德教育周”或“道德教育月”等方式,组织教师演讲团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宣讲。
关于行为训练,要号召学生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做起,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组织学生查找自身和身边的陋习,让他们了解陋习的危害,自觉改掉陋习。针对“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诚实守信,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等要求集中进行反复的强化训练。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发挥家庭、社会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给妈妈或爸爸洗脚或者帮妈妈洗碗、打扫卫生,每天上学之前跟妈妈或爸爸说一声“我爱你”等。
(2)注重引导学生实践
关于德育实践,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条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活动。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可以参考当地的实际条件,参观革命烈士陵园等。或者也可以组织有关爱国主义的辩论赛,筛选社会的热点问题制订辩论主题,如以“钓鱼岛事件中,国人该不该砸日本汽车”为题展开辩论,从而启发学生思考。有的学生会说“不应该”,因为本着人道主义的角度,日本政客们犯的错误不应由日本企业买单,这样就用一种比较有趣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道德教育。
(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設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好的校园文化就可能对学生产生好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要充分挖掘历史资源及自然资源,从自身优势出发,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人文精神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内容,从而做到扬长避短、与时俱进,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形成有自我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闻报道中有这样一件事情感动了笔者:寒风里,两个小学生举着之前倒下来的限高杆以方便来往车辆通行。这个画面在笔者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笔者希望,经过我们德育工作者的努力,这样的孩子会越来越多,我们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中学德育教育需要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5.
[3]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黄 晓)
这里说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都是一件投入周期长、投入成本大的工程,德育是教育的一面,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一旦教育的过程取得效果,其收益往往是巨大的,不但对于个人如此,对于一个国家亦是如此。
本文就德育管理方面的问题做一个简要探讨,简单论述一下笔者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德育的内容和任务
1.德育包括:①爱国主义教育;②理想教育;③集体主义教育;④劳动教育;⑤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⑥自觉纪律教育;⑦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⑧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2.德育的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文明的、遵纪守法的并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德育还要能够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中学德育的特点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道德品质的黄金时期,所以这个时期要特别注重这方面的工作。初中学生就正处于这个时期。经过了小学教育之后,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和社会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初步概念,其心智尚处于不断发育中,可塑性极强。初中德育不像小学德育,因为它的对象开始有相对独立的思想,更善于思考,但也更善变,更难以捉摸。从而更容易走向极端,因此初中德育的任务相当繁重。
1.初中德育应当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经过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之后,这些学生的行为和习惯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比如有的学生就很好地表现出对老师的尊重,对同学的团结以及对劳动的热爱。初中德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巩固这些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并在学生处于可塑性强时,帮助他们改掉那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以便他们能更好地成长、学习和生活。
2.初中德育应当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学德育应培养学生敢于实践、积极创新、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使其形成尊重科学的态度,提高其利用科学造福人类的意识,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中学德育应教育学生学会正确地认知和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让学生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科学的人生观。中学德育还应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生的意义,教会他们正确地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并不断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初中德育还应培养学生初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学德育应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立志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
三、德育管理工作的几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道德评价体系,实现德育常规管理的精细化
德育管理要做到有章可循,有纪可遵。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形成有目标、有计划、职责明确、运转流畅、长期稳定的科学管理体系。在制定这些规章制度的时候,学校不能生搬硬套,要注重结合本校实际和本校学生的实际,力求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
检验规章制度的成果,势必就会用到德育评价。学校要建立和完善与规章制度相适应的、合理的道德评估系统和评价体系,以便实现德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比如可以采用给学生设立道德学籍的方法,定期对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采用由班主任推荐的方式)予以表扬。这样就可以切实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从而提高德育管理效能。另外,在进行评价时要注重过程,要以鼓励学生进步为目的。
(二)注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巩固
(1)强化道德认知,加强行为训练
学校可以通过校园橱窗、校园广播、班级板报、校刊校报、校会、主题班会等多种途径积极深入地宣传,并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还可以通过设置“道德教育周”或“道德教育月”等方式,组织教师演讲团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宣讲。
关于行为训练,要号召学生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做起,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组织学生查找自身和身边的陋习,让他们了解陋习的危害,自觉改掉陋习。针对“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诚实守信,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等要求集中进行反复的强化训练。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发挥家庭、社会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给妈妈或爸爸洗脚或者帮妈妈洗碗、打扫卫生,每天上学之前跟妈妈或爸爸说一声“我爱你”等。
(2)注重引导学生实践
关于德育实践,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条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活动。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可以参考当地的实际条件,参观革命烈士陵园等。或者也可以组织有关爱国主义的辩论赛,筛选社会的热点问题制订辩论主题,如以“钓鱼岛事件中,国人该不该砸日本汽车”为题展开辩论,从而启发学生思考。有的学生会说“不应该”,因为本着人道主义的角度,日本政客们犯的错误不应由日本企业买单,这样就用一种比较有趣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道德教育。
(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設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好的校园文化就可能对学生产生好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要充分挖掘历史资源及自然资源,从自身优势出发,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人文精神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内容,从而做到扬长避短、与时俱进,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形成有自我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闻报道中有这样一件事情感动了笔者:寒风里,两个小学生举着之前倒下来的限高杆以方便来往车辆通行。这个画面在笔者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笔者希望,经过我们德育工作者的努力,这样的孩子会越来越多,我们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中学德育教育需要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5.
[3]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