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系之舟虚而遨游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i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代中国文人多爱“游”。其作诗论画、雅集博古,大多是在山水园林的游历之中完成。进一步讲,中国文化思想中的“游”指向深刻的精神取向和审美内涵。庄子执于“游”,有“游乎尘垢之外”“游其樊而无感其名”的无为放达,有“北冥之鲲”翱翔天际的浪漫宏阔。西晋陆机讲“游”:“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其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思绪之通达昭然若揭。曹魏嵇康在《赠秀才入军》中亦写到“游”:“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这则是指在广阔的观照视域中获得心胸的自由。庄、陆、嵇的哲人之“游”,是指完全摒弃有形、打破物我的界限而遨游于自我精神世界,这是内心对万物之精魂的感知,是超脱于人世欲望的、尘垢以外的自由精神之呈现。
  无独有偶。画家们更善于从静态的画面中悟道,心灵驰骋于无边的想象空间以体验“游”之畅然。南朝画家宗炳曾在《画山水序》中慨叹暮年身患疾病,不能身临山川,于是将山水绘于墙壁上,“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又有郭熙提出山水画须讲究“可居”“可游”,身虽未动,观画中仍可身临其境地体验山水的致广致远。宗炳的“卧游”、郭熙的“可居可游”都强调精神层面的“游”,追求个人心性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这种审美意象初现于魏晋,成熟于北宋,后贯穿于中国绘画乃至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之中。
  在呈现方式上,中国画也倾向以“游”为理念构建一种开放式的格局:一方面,作者在游览中目识心记,以彼时所经所见为线索,将不同时空的景致和事件串联、整合而获得多层次的呈现,类似于“游记”;另一方面,画面中“移动”的景致邀请观者深入其中而穿行、徘徊,给人以可居、可游的审美情趣。画面的空间范式和观者的欣赏过程都体现出移步换景的审美内涵,這与“游”的绘画观照方式可谓殊方同致。
  如此看来,画家“游”不仅为简单的物理上的移动,也不囿于视觉所见,乃是人深处造化之中与宇宙万物的沟通、与自我内心的沟通—“游”中暗含着艺术家对生命、自然以心度物的思考与观照,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形象化呈现,从而求得对造化之规律的把握。抑或说,中国画的“游”在审美意蕴中强调了精神上的宏观体验和超脱于物象的主观情境表达。
  此外,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下的画理画艺中,“游”都有了沟通艺术创作与生活的作用—以游的心态应物象形,以游的方式师法造化,以游的经历感受艺术的蒙养。古有北宋苏轼视作画为“墨戏”,崇尚“意似”“游于物之外”的文人画理念;唐代李公麟开创以线造型的写意风格典范,《宣和画谱》则评价他为“从仕三十年,未尝一日忘山林”;清人蒋和有“游观山水,见造化真景”之句。至近现代,黄宾虹多年游走于山水之间,而作大量纪游画作、诗词,读其诗句“清游日日卧烟峦,桂岭环城水绕山”,与宗炳之“卧游”似有同工之妙;张大千因一次敦煌之行而改变余生的艺术轨迹,他在《题莫高窟仿古图》的题跋中发出“雁塔榆林一苇航,更传星火到敦煌。平生低首阎丞相,刮眼庄严此道场”的感叹,自此数年潜心研磨敦煌艺术,饱受风沙之苦而不悔;更有自20世纪初起相继赴西、东洋游学的徐悲鸿、林风眠、庞薰琹、陈之佛等艺术家,由此而接触到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思潮影响下的艺术形式,从而提升自身艺术修养,并推动了中西绘画的融合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将绘画中“游”之概念等同于“写生”实是一种误解。“游”是通达的艺术态度和精神状态,心旷之人可游于山川,游于方寸纸面,游于诗书韵脚,游于至微至宏的想象穹宇。
  私以为,作画何必执念于形式化外观的效果呈现,艺术也不仅是赖以为生的技艺或怡情的消遣,而旨在对生命的体验和阐述。奈何自叹才疏计拙,又总不能做到恬淡无欲,于是更加敬慕庄子之“游”的虚空与放逸,如其所言:“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2019年秋月草拟于沪上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中国历代的画家们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记录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明,为世界描绘出神秘而迷人的中国形象。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中国画的关系密不可分。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物质载体。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画;隋唐;五代  中国历代的画家们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记录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明,为世界描绘出神秘而迷人的中国形象。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中国画的关系密不可分。中
期刊
我和恒云兄同村,村旁有一绵长而挺拔拥翠的小山,名曰“仙岭”,喻示着我们的出生地仙屯之名的来源。远观山顶,其状如两位仙人对坐畅谈,又似在眺望远方。这是一座能使赤子初心畅朗的灵山。故近些年来,恒云兄每每提笔作书,落款常是“仙岭恒云”。山上的草木枯荣,陪伴和见证了他和我的成长。虽然恒云兄年长我十多岁,我们却是促膝相谈的挚友。我一直对恒云兄敬重有加,不仅因为我们多年来彼此坦诚以待,更因他对书法的痴迷、对古
期刊
方庆俊  现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力书法家协会理事。曾经受到李刚田、黄惇、朱培尔、许雄志等当代名家悉心指点。篆刻、书法作品散见于《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法》等专业报刊。主要参展和获奖情况:1999年篆刻作品获“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安徽书法大展”金奖;2002年篆刻作品入选第二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览,书法作品入展第二届海峡两岸甲骨文书法联展;2007
期刊
张庆勋  山东潍坊人,文学学士,艺术学硕士。2012-2016年,就读于兰亭书法艺术学院;2016年至今,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2014年,作为交换生赴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学习;2015年,于新西兰奥克兰孔子学院教授书法。作品曾入选“如见兰心”兰亭书法艺术学院五人书法展, “渡海风华”海峡两岸青年书画交流十人展, “浅酌低唱”张庆勋、杨晓亮书法联展,“应目会心”沪上绍兴旅台六书友书篆联展
期刊
画画与写意实分二途。这源于其观察及思考的方向和角度不同,要厘清这二者之区别实非易事,学界对此并没有明确的区分。然认知此二者的区别,确能反映一个艺术家的思考方向及实践态度。吾参之以文字之六书,并以近代四家林风眠、黄宾虹、齐白石、吴冠中为代表的各自论点为例,当会比较容易理解一些。  林风眠主张“调和中西,西为中用”。  黄宾虹主张“笔墨精神即民族精神,绝似与绝不似”。  齐白石主张“贵在似与不似之间”
期刊
引言  汪采白(1887--1940),名孔祁,字采白,号澹庵,别号洗桐居士,安徽歙县西溪人。汪采白出生于徽州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家。祖父汪宗沂(1837--1906),字仲伊,是清未有名的学者,宋汉兼采,著作等身,《歙县志》中称其为“江南大儒”。父亲汪福熙(1860--1943),原名行本,字吉修,善诗能文,工四体书,气韵神妙。叔父汪律本(1867--1931),字鞠卣,号旧游,擅长诗词书画。汪
期刊
黄敬东  号晋梅馆。中国致公党党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兼篆刻委员会副主任、淮南煤矿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淮南市政协委员。作品先后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兰亭奖等展览三十余次,十三次入选西泠印社展并获奖,多次在中国煤矿书协主办的展览中获奖。多次获淮南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工程及淮南矿业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奖。2004年《黄敬东篆刻》作品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2014年《
期刊
去年11月,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安徽博物院联合举办了内容珍奇、别开生面的“清代宫廷玉器特展”,给省城合肥提供了一场难能可贵的文化盛宴。我有幸多次陪同朋友参观实物,多角度拍下几百张图片,作为鉴定与研究的珍贵资料。但是玉器的尺寸等数据一无所有,当时就想要一本玉器图录。当被告之以后会有出版物,于是我便满心欢喜地期待着。  《盛世琳琅》-书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是所有参加特展的清代玉器的汇编,收录各种类型的玉
期刊
传承与创新是推动中国山水画不断变革和发展的两大动力,更是无数中国山水画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的—条必经之路。当下,中国山水画创作和研究过程中,对传统精神的坚守与偏见并存,对创新思想的热衷和缺失同行,而赖少其给我们提供的成功范本则是坚守传统的笔墨、兼融技法的创新,集古代众家之精华,熔中西技法于—炉,汇自家气韵之博大。他是被鲁迅先生称道的“最具战斗力的青年木刻家”,他是以笔代刀、金戈铁马的革命斗士,他是推
期刊
内容提要:中国绘画从总体来说是线性的艺术,这种线性又受到书法书写方式的影响,以至发展到书画一体的融合状态,言“绘画”而为“写意”,一个“写”字几乎概括了中国画线性的全部特征.本文对意笔形态下的线性特征进行简单而明确的梳理,考察“四君子”在写意花乌画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线性状态及其相互的内在联系,以“四君子”所分别代表的四种不同的线性类型为切入点,并结合黄宾虹的“五字”笔法诀,深入研究“四君子”题材在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