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今日头条”为例,以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变革为背景,结合大数据引发的技术是否中立、精确地推送技术是否会导致用户思维窄化等争议性问题展开分析。在媒介技术的中介作用日益突出的大数据时代,传播伦理问题应不仅限于既有的对人的归因,也应对技术问责。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媒介技术;新闻;伦理
“今日头条”通过个性化推荐系统技术的应用,比较好得解决了信息过载问题。然而自2013年年底起,“今日头条”就屡屡陷入侵权风波。本文将从当下的传播生态入手,结合“今日头条”分析大数据时代新闻伦理面临的困境。
一、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传播场域结构变化
芝加哥学派库里认为,现代传播媒介可以把人从“时间和空间、粗暴和压制的束缚之下解放出来”[1]。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也认为,媒介技术作为一种革命力量将改变和颠覆人类的生活[2]。可以说,媒介技术作为改变时代和划分时代的标志而存在,并为人类生活贡献着深刻的社会价值
大数据思维不仅作用于新闻生产机制中,还作用于新闻发布中。在新闻生产机制中,大数据催生了新类型的新闻报道,即数据新闻,伯明翰城市大学保罗布拉德·肖指出“数据新闻为把传统的新闻敏感性和有说服力的叙事能力,与海量的数据信息相结合创造了新的可能”。[3]数据新闻的制作流程离不开这三个阶段: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和将数据可视化。而在新闻发布中,则以推荐机制,个性化新闻定制为主。所以大数据的出现营造出了新的传播模式。
二、“今日头条”背后的新闻伦理问责
(一)“今日头条”引发的媒介技术反思
2014年6月4日,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广州日报》诉“今日头条”侵犯著作权案,《新京报》也发表社论对“今日头条”的版权提出质疑,《新京报》认为“今日头条”的“深度链接”等同于剽窃,因为它满足了以下两个条件:①绕过网站首页直接连接到分页;②在具体内容页上没有任何被链网站的标志。“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认为“今日头条”不是媒体公司,而是技术公司,以类似引擎搜索形式对信息进行分流,也就是说“今日头条”做到了完全的技术中立,作为受众获取消息的渠道,它将媒体发布的消息通过自身传递给受众,满足其获取信息的需求。
此前也有不少技术和版权、利益的纷争,如“Sony案”“谷歌税”等。在“Sony案”中,“技术中立”被确立为一个原则,即提供并非用于侵权用途的商品的提供者不必为商品在使用中发生的侵权行为负法律责任,但不适用于提供者知晓侵权行为的发生并且未采取任何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我们能够接受“技术中立”的看法,“今日头条”自身主观意愿对新闻消息进行二次加工,已经导致了技术的“非中立化”,因此,可以推断“今日头条”只有媒介属性,而不需要遵循新闻伦理规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二)“今日头条”带来的用户思维窄化
“今日头条”通过爬虫技术获得大量的数据,机器再通过对关键字、标签的学习把大量的文章细分,并观察和记忆用户的行为,最后再通过算法的架构将文章推送到用户客户端的技术模式。对于媒体来说,精确化的信息推送不仅可以提高用户的点击量,还能增加用户的粘性,使他们成为“今日头条”的忠实用户。但精准化的信息推送,最显而易见的负面效应,便是容易利用和放大受众的惰性,轻易地将他们囚禁在受自己兴趣所限的“信息孤岛”中。
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Bentham)1785年在《圆形监狱》一书中提出“圆形监狱”的概念,在这样结构的监狱中,就是狱卒不在,由于始终感觉有一双监视的眼睛,犯人们也不会任意胡闹,他们会变得相当的守纪律,相当的自觉。笔者认为这个概念同样适用大数据技术下的我们,陈力丹教授认为“新媒体基于用户兴趣而提供的精准信息推送,长此以往将造成用户信息无形中的‘窄化’,只听所选择的東西和愉悦的东西,那么人的发展就不会是全面的。”信息技术导致的受众分众化和小众化,以及大数据推送技术的出现,却使每个人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偏向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长此以往,惰性的力量会促使他不再关心其他情况,最终沦为信息或者精神方面的井底之蛙。而大数据则对每一个人的喜好心知肚明,不断筛选相应的信息投其所好,以期获得持续的利润。
(三)传统的议程设置的改变
“因为市场需要个性化的服务,许多新闻客户端已经不再以为公众设定相同的议程为宗旨,而是努力针对每一个人的不同喜好来设置议程,使得客户端为每一个用户营造的拟态环境都不一样。”“今日头条”后台若在同一天内观察到有多个用户同时浏览了某一条新闻,系统算法会通过这些用户对点击和停留的时间计算出,这条新闻是当天的热点,有了大数据的支持,“今日头条”能同时制造上亿个不同的议程设置。笔者认为这样可能会造成另一种后果——精确的推送导致用户视域窄化会使他们待在自己的圈子里,减少公共参与,这样使人们难以达成社会共识。
三、小结
“今日头条”只是大数据时代面临媒介技术伦理困境的代表。本文结合“今日头条”,从学理的角度进行技术归责,精确化的推送服务在为用户节省时间的同时,也会使用户接触到的信息偏向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从而导致信息窄化,议程设置的改变,技术的使用如果没有适当的限制,也会导致新闻侵权事件的发生。如何打破困境,仍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Charles Horton Cooley,The Process of Social Change,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897(12),78.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6-18,97-108.
[3]Bradshaw,Paul[EB].http://online journalism blog.com/2011/07/07 the inverted pyramid of data journalism/.
作者简介:许幼飞(1994—),女,汉族,重庆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媒介技术;新闻;伦理
“今日头条”通过个性化推荐系统技术的应用,比较好得解决了信息过载问题。然而自2013年年底起,“今日头条”就屡屡陷入侵权风波。本文将从当下的传播生态入手,结合“今日头条”分析大数据时代新闻伦理面临的困境。
一、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传播场域结构变化
芝加哥学派库里认为,现代传播媒介可以把人从“时间和空间、粗暴和压制的束缚之下解放出来”[1]。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也认为,媒介技术作为一种革命力量将改变和颠覆人类的生活[2]。可以说,媒介技术作为改变时代和划分时代的标志而存在,并为人类生活贡献着深刻的社会价值
大数据思维不仅作用于新闻生产机制中,还作用于新闻发布中。在新闻生产机制中,大数据催生了新类型的新闻报道,即数据新闻,伯明翰城市大学保罗布拉德·肖指出“数据新闻为把传统的新闻敏感性和有说服力的叙事能力,与海量的数据信息相结合创造了新的可能”。[3]数据新闻的制作流程离不开这三个阶段: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和将数据可视化。而在新闻发布中,则以推荐机制,个性化新闻定制为主。所以大数据的出现营造出了新的传播模式。
二、“今日头条”背后的新闻伦理问责
(一)“今日头条”引发的媒介技术反思
2014年6月4日,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广州日报》诉“今日头条”侵犯著作权案,《新京报》也发表社论对“今日头条”的版权提出质疑,《新京报》认为“今日头条”的“深度链接”等同于剽窃,因为它满足了以下两个条件:①绕过网站首页直接连接到分页;②在具体内容页上没有任何被链网站的标志。“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认为“今日头条”不是媒体公司,而是技术公司,以类似引擎搜索形式对信息进行分流,也就是说“今日头条”做到了完全的技术中立,作为受众获取消息的渠道,它将媒体发布的消息通过自身传递给受众,满足其获取信息的需求。
此前也有不少技术和版权、利益的纷争,如“Sony案”“谷歌税”等。在“Sony案”中,“技术中立”被确立为一个原则,即提供并非用于侵权用途的商品的提供者不必为商品在使用中发生的侵权行为负法律责任,但不适用于提供者知晓侵权行为的发生并且未采取任何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我们能够接受“技术中立”的看法,“今日头条”自身主观意愿对新闻消息进行二次加工,已经导致了技术的“非中立化”,因此,可以推断“今日头条”只有媒介属性,而不需要遵循新闻伦理规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二)“今日头条”带来的用户思维窄化
“今日头条”通过爬虫技术获得大量的数据,机器再通过对关键字、标签的学习把大量的文章细分,并观察和记忆用户的行为,最后再通过算法的架构将文章推送到用户客户端的技术模式。对于媒体来说,精确化的信息推送不仅可以提高用户的点击量,还能增加用户的粘性,使他们成为“今日头条”的忠实用户。但精准化的信息推送,最显而易见的负面效应,便是容易利用和放大受众的惰性,轻易地将他们囚禁在受自己兴趣所限的“信息孤岛”中。
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Bentham)1785年在《圆形监狱》一书中提出“圆形监狱”的概念,在这样结构的监狱中,就是狱卒不在,由于始终感觉有一双监视的眼睛,犯人们也不会任意胡闹,他们会变得相当的守纪律,相当的自觉。笔者认为这个概念同样适用大数据技术下的我们,陈力丹教授认为“新媒体基于用户兴趣而提供的精准信息推送,长此以往将造成用户信息无形中的‘窄化’,只听所选择的東西和愉悦的东西,那么人的发展就不会是全面的。”信息技术导致的受众分众化和小众化,以及大数据推送技术的出现,却使每个人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偏向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长此以往,惰性的力量会促使他不再关心其他情况,最终沦为信息或者精神方面的井底之蛙。而大数据则对每一个人的喜好心知肚明,不断筛选相应的信息投其所好,以期获得持续的利润。
(三)传统的议程设置的改变
“因为市场需要个性化的服务,许多新闻客户端已经不再以为公众设定相同的议程为宗旨,而是努力针对每一个人的不同喜好来设置议程,使得客户端为每一个用户营造的拟态环境都不一样。”“今日头条”后台若在同一天内观察到有多个用户同时浏览了某一条新闻,系统算法会通过这些用户对点击和停留的时间计算出,这条新闻是当天的热点,有了大数据的支持,“今日头条”能同时制造上亿个不同的议程设置。笔者认为这样可能会造成另一种后果——精确的推送导致用户视域窄化会使他们待在自己的圈子里,减少公共参与,这样使人们难以达成社会共识。
三、小结
“今日头条”只是大数据时代面临媒介技术伦理困境的代表。本文结合“今日头条”,从学理的角度进行技术归责,精确化的推送服务在为用户节省时间的同时,也会使用户接触到的信息偏向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从而导致信息窄化,议程设置的改变,技术的使用如果没有适当的限制,也会导致新闻侵权事件的发生。如何打破困境,仍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Charles Horton Cooley,The Process of Social Change,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897(12),78.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6-18,97-108.
[3]Bradshaw,Paul[EB].http://online journalism blog.com/2011/07/07 the inverted pyramid of data journalism/.
作者简介:许幼飞(1994—),女,汉族,重庆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