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怎样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动机,怎样实现探究化学,在实验中进行探究,在探究中获得体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开展化学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等方面探讨了化学教学中如何突出科学探究,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 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实现科学探究 鼓励自主探究 提高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注重学生的外在变化到注重学生内在变化的转变;从强调学生的学习结果到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转变;从单一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的转变;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后,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科学探究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不仅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而且提供开放和主动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引导其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交流获取知识,体现化学实验是获取知识和科学自主探究方法的有效途径,关注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现科学探究、转变教学方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
心理学家说过,人的活动都是有动机引起,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如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若能紧密结合化学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又迫切想了解的化学问题,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将会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因此,我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问题情景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学习《乙醇酯化反应》的内容时,首先提出我们生活常见的,并且人人都迫切想知道而通过实际生活容易实现的问题。问题一: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煮肉时通常加入一些酒煮出来的肉就特别香?人闻到那香味就想立刻吃,而吃起来就更想吃,吃完以后回味无穷;没有酒煮的则刚刚相反。问题二: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我们在喝酒前或者后吃一些酸的东西就不会醉酒?就是常常听到这句话"千杯酒不醉",而有些不懂喝酒的人那怕喝上一点点就会醉倒。只要这两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就纷纷议论不停,也想立刻去尝试。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的欲望,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科学探究,那问题就随之而解,乙醇的酯化原理学生自然就理解。
2.在实验中进行探究,在探究中获得体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实验者或实验条件的不同,往往得到的实验产物、现象也不相同。如果对实验后的产物、现象进行现研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发挥学生潜能,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验中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自由活动中求发展,在自主探索中求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因此,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化,诱导学生深入探究。
例如:在学习《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时,可以先让学生分组做以下三个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第一组学生:稀盐酸与金属钠反应并记录现象;
第二组学生:水和金属钠的反应并记录现象;
第三组学生: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并记录现象。
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各自实验现象的描述,相互交流,得出结论。通过结论分析为什么三种物质与金属钠反应的现象不同,从而得出三种物质里氢原子的活动性的顺序,另外有气体产生,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检验为何种气体。通过实验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类比推理、最佳方法或最佳途径的选择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认识到科学研究既会成功,也会遭遇失败,必须做到不骄不躁、沉着冷静,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探究。
3.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能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实验操作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因而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心理特征、知识层次和能力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空间。
在学生学习了《甲烷的性质》的内容之后,我组织学生到郊外浅水湖中,让他们亲自动手动脚进行实验,鼓励他们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亲身感受到甲烷的存在、性质和用途。在学习氯气性质的内容之后,得知氯气可以用来漂白杀菌,联想到每家每户用的自来水也用氯气消毒杀菌,那么如何来检验自来水中有氯离子,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让他们自主地成立探究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为了解决问题主动地、如饥似渴地阅读参考书、查找资料、搜集数据信息,获取新知识,学生在相互探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互相评价中主动学会了探究。通过活动,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学生获得了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通过活动,学生逐步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通过研究过程的表述与展示过程,学生获得了锻炼自身能力的机会,素质得到了提高。
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大力倡导的重要的学生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与活动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探究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并通过实验以及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学会科学探究,在探索的锻炼中,逐步形成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从而改变学生的那种偏重于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的化学学习从单纯的接受模式或练习模式中解脱出来,从脱离实际背景和重复演练中彻底解脱出来。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更能够体现教育者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广东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
[2]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教育科学(9-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XX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4] 阎立泽,韩庆奎,于清江等.化学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67
[5] 宋心琦、王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化学(必修2)2007:3
[6] 宋心琦、王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化学(必修5)2007:2
【关键词】 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实现科学探究 鼓励自主探究 提高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注重学生的外在变化到注重学生内在变化的转变;从强调学生的学习结果到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转变;从单一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的转变;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后,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科学探究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不仅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而且提供开放和主动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引导其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交流获取知识,体现化学实验是获取知识和科学自主探究方法的有效途径,关注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现科学探究、转变教学方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
心理学家说过,人的活动都是有动机引起,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如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若能紧密结合化学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又迫切想了解的化学问题,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将会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因此,我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问题情景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学习《乙醇酯化反应》的内容时,首先提出我们生活常见的,并且人人都迫切想知道而通过实际生活容易实现的问题。问题一: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煮肉时通常加入一些酒煮出来的肉就特别香?人闻到那香味就想立刻吃,而吃起来就更想吃,吃完以后回味无穷;没有酒煮的则刚刚相反。问题二: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我们在喝酒前或者后吃一些酸的东西就不会醉酒?就是常常听到这句话"千杯酒不醉",而有些不懂喝酒的人那怕喝上一点点就会醉倒。只要这两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就纷纷议论不停,也想立刻去尝试。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的欲望,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科学探究,那问题就随之而解,乙醇的酯化原理学生自然就理解。
2.在实验中进行探究,在探究中获得体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实验者或实验条件的不同,往往得到的实验产物、现象也不相同。如果对实验后的产物、现象进行现研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发挥学生潜能,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验中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自由活动中求发展,在自主探索中求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因此,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化,诱导学生深入探究。
例如:在学习《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时,可以先让学生分组做以下三个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第一组学生:稀盐酸与金属钠反应并记录现象;
第二组学生:水和金属钠的反应并记录现象;
第三组学生: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并记录现象。
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各自实验现象的描述,相互交流,得出结论。通过结论分析为什么三种物质与金属钠反应的现象不同,从而得出三种物质里氢原子的活动性的顺序,另外有气体产生,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检验为何种气体。通过实验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类比推理、最佳方法或最佳途径的选择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认识到科学研究既会成功,也会遭遇失败,必须做到不骄不躁、沉着冷静,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探究。
3.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能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实验操作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因而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心理特征、知识层次和能力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空间。
在学生学习了《甲烷的性质》的内容之后,我组织学生到郊外浅水湖中,让他们亲自动手动脚进行实验,鼓励他们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亲身感受到甲烷的存在、性质和用途。在学习氯气性质的内容之后,得知氯气可以用来漂白杀菌,联想到每家每户用的自来水也用氯气消毒杀菌,那么如何来检验自来水中有氯离子,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让他们自主地成立探究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为了解决问题主动地、如饥似渴地阅读参考书、查找资料、搜集数据信息,获取新知识,学生在相互探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互相评价中主动学会了探究。通过活动,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学生获得了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通过活动,学生逐步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通过研究过程的表述与展示过程,学生获得了锻炼自身能力的机会,素质得到了提高。
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大力倡导的重要的学生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与活动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探究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并通过实验以及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学会科学探究,在探索的锻炼中,逐步形成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从而改变学生的那种偏重于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的化学学习从单纯的接受模式或练习模式中解脱出来,从脱离实际背景和重复演练中彻底解脱出来。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更能够体现教育者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广东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
[2]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教育科学(9-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XX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4] 阎立泽,韩庆奎,于清江等.化学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67
[5] 宋心琦、王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化学(必修2)2007:3
[6] 宋心琦、王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化学(必修5)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