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黄文亚 图片提供=温普林工作室
温普林,满族,1957年出生于沈阳,是一个以艺术为生的自由人。198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以及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倾心于前卫话剧,1987年作为独立制片人拍摄有关中国现代艺术的记录片;1988年组织过包扎长城的大型现代艺术活动《大地震》;1989年开始成为自由人,陆续在西藏漂泊将近十年,拍摄西藏题材的纪录片。后来创办了「北京风马旗影视制作公司」,以记载灵魂栖居之地——西藏;出版了随笔集《苦修者的圣地》、《茫茫转经路》、《巴伽活佛》、《我的堪卓玛》。
想要找到温普林不是一件容易事,在西拐八绕的山路上,我们一度迷路,连问几个老乡,居然没人知道温普林住的东台在哪里——难道真是“云深不知处”?
好不容易到了他的别墅,才发现这里景致实在漂亮。二层房子悠然而筑于杏树林之上,四面环山,北面是蜿蜒的长城,如古典的园林“借景”,平添一股浩然之气。
温普林在观景台上迎接我们,以别墅为中心300亩的土地都是他的领地。温普林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在郊外生活,是典型的流浪汉。他的人生大多时候是在城市之外的地方度过,即使在城市,每到周末他也一定要到郊外山里玩,这块风水宝地,也是他周末偶然一次遛狗时发现的。
“这里很安静,四面环山,只有一片果园,也没人家,离公路很近,又很僻静很隐蔽。我一看就喜欢上了。”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温普林喜欢北方的大山大水,苍茫雄浑,和西藏的山相似,他有浓厚的西藏情节。
相看两不厌,唯有奶头山
温普林来这里之前,东山叫催凤砣,黄花城长城蜿蜒其上。但他却觉得像梳着高发髻的横卧的唐代仕女,遂改名为:“奶头山”。“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对温普林来说,每天的幸福就在于看阳光从左手食指尖儿升起,从右手食指尖落下。
在山里,日子变得非常缓慢,他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喝茶,晒太阳,发呆,傍晚看夕阳西下,漫天彩霞;傍晚看东山落日,对月而舞。温普林养了三条狗,一只猫,松鼠无数,喜鹊若干。温普林还用手机录了一段螳螂捕蝉的录像,手机里还有他驯养的甲虫家族的照片。住在山里的日子,对他来说充满了情趣。
房子旁边的的地里,温普林亲手种了豆角、茄子、冬瓜、韭菜、萝卜和红薯,萝卜今年收了1000斤,他打算到了今年冬天的时候,烤自家的红薯吃。温普林住在山里,但并不与世隔绝,他的朋友太多,每日都有全国各地的朋友络绎不绝来拜访他。每一个人来这里,除了拜访他,也是来此休闲度假放松,很多朋友都喜欢喝温普林家的泉水。有个做水污染研究的朋友,还亲自检测了这里的水质,发现此地的水对治疗慢性疾病有特殊疗效!
温普林50大寿在这里举办,有两三百人,全国各地的,连西藏的活佛都专程前来,大家狂欢到深夜,这样的排场也只有在山居如此宽敞的地方才能实现吧。
那巨大的隐秘的喜悦
温普林自称“东台山人”。东台是这里的地名。山人这个词他很喜欢,两字合起来就是“仙”。所谓仙,无非清闲二字而已,如果拆字,所谓“清”是山清水秀方,“闲”是半倚着门,坐在木榻上为闲。不是十年面壁,而是半隐半退,来去自如。
其实80年代成长起来的这批人,比如张艺谋、陈凯歌等等,都是受着精英教育熏陶的,多少被打下了“铁肩担道义”的英雄主义烙印。商业浪潮来后,很多人放弃了。90年代以后,温普林结束了青春期,他不觉得再有什么大事可言了。爱情终究不能燃烧掉全部热量。最后还是浪荡于江湖,寄情于山水。
选择了江湖,就选择了另一条道路,所以他不可能道貌岸然,只能嬉皮笑脸地生活下去。
一次温普林做了个活动,让美院的学生帮着给他同学送请柬,这些学生一看名号都吓一跳说,这些都是老先生,艺术院校的系主任、大学校长,顶级评论家、策展人……一般很难见到啊。他听这话很悲哀:怎么我的同学都成老朽了?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小伙儿呢。
温普林去过很多次西藏,他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吸引了他,直到有一次他去阿里才知道西藏最让人痴迷的是什么。他半夜里到了芒庞仁措的神湖旁边,神湖旁有一座小山,在巨大的月光下,发出一种暖暖的橄榄绿甚至有些棕红色,虚无缥缈,神话的序幕慢慢打开。月色像舞台的追光灯打在佛山石堆上,“非常亮,随便用相机拍的夜景,都跟梵高的画一样震撼人心。”
温普林已开始醉了。他踉跄爬到山上的小寺庙,敲开门,喇嘛允许他可以在院里睡,他躺在睡袋里,看着湖面一块块巨大的云彩在他眼前飘过,从他天灵盖向脚的方向飘。这云彩是粉色的,非常艳冶。几秒钟后,他开始HIGH了。看着神湖,他想起古代高僧大德,他们肯定都曾轻盈地飞过,也许他前世就是修炼者。于是他真的飞起来了,掠过山峦,掠过神湖……
选择山居的生活方式对于温普林来说也是一种飞翔,生活是一种飞翔,如果你是鸟,你会不喜欢束缚,束缚越多,你的身体越沉重。要想飞得高,你就要扔下那些看上去很必须的行李。科教片里说:“最伟大的进化就是翅膀。”他看到这句解说时,不仅为之震撼。
身体已经拒绝城市
山居的日子,幽静,那种幽静是城里人很难理解的。到了晚上,这里没有一点声音,黑夜是彻底的深渊的纯黑,没有一丝亮光。“整座山,只剩下一个人,你是什么感觉?在这里,你不是主宰者,你和一只松鼠没有什么两样。” 温普林喜欢这样绝对的寂静。所谓君子慎独。很多人长久的这样直面自己的时候就崩溃了,但对走遍西藏无人地带的温普林来说,这是舒适的生活。
“其实,用心体会清风明月,四时寒暑应该是很重要的。但城市中,人们都失去了自然的触感。”他说。多年的户外生活,给温普林留了很多伤。吹空调就会让他骨头缝很难受。如果在城市,关窗太热,开空调又太凉,这对于温普林来说,实在难受。
温普林觉得,在空调里待惯的人,皮肤会变得不敏感,像塑料那么脆。而他的皮肤却异常的敏感,他每天一定要出很多汗才觉得舒服。所以下地干活,清理狗圈、刨地种菜成了他的每日功课。 “我的身体都已经拒绝城市了,看来注定要是个山人了。”
山居的生活成本对于温普林来说非常低,在北京二环三环以内买150到200平米的房子起码要300多万,他现在在山上的房子连带周围的300亩地,加在一起也到不了这个数。当然他的住所没产权。但产权是什么东西?他对这个没概念,他是一个标准的无产者,不是有钱人,但生活方式非常奢侈,所谓大者为奢。很明显费钱不一定就是奢侈。杏熟的时候他一个月接待了二三百名朋友,连吃带拿的,在城里这种规模,他肯定要要破产。
幸福就是虚掷光阴
在山里生活,对于温普林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要做的,每日很清闲的过着,他觉得舒服。从西藏回来,温普林就彻底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他要的是彻头彻尾地自由。他知道城里也有很多让人开心的东西,比如他时不时需要进城过几天“资产阶级”的生活,吃一些好东西,泡泡吧。但对温普林来说,岁月好像没有什么本质的意义,时间本来是虚幻的,是人类强行规定的,什么叫公元,为什么耶稣生马槽里就开始公元?时间没意义,你任何一天都可以成为你的新纪元。山居实现了他的愿望,让时间的概念淡化。
温普林也有自己的烦恼,在山上待惯了,他不太熟悉社会的游戏规则。在城里,大家都学会克制、忍让,但温普林已经彻底忘记了这些东西,可能自在惯了,他很容易情绪化,虽然没恶意,也许会伤了朋友。一次,温普林和老同学组织活动,因为一件事没做好,他很不高兴,说不做就做了。同学毕竟在美国文明社会待了很多年,很有涵养,一边安慰他,一边很利索地解决了问题。这让温普林很不好意思。
孟子说:吾善养浩然之气。对温来说,山间岁月给他很多滋养。北京多风,每到山里刮风的时候,整个别墅似乎随时都要分崩离析,摇摇欲坠,外面似乎有巨大的魔鬼们在彼此搏击呼啸,温普林惊醒后,静静听着,有一种惊心动魄的快乐。山里常下暴雨,打在瓦上有如千军万马踏过,“铁马冰河入梦来。”一个人的灵魂如果不能强大到一定程度,是无法欣赏这种孤独的美的。
了了有何不了
温普林觉得,这个时代诱惑太多了,你听信时尚就要提前消费,提前消费就要负债生活,那你敢跟老板牛逼吗?你敢炒他鱿鱼吗?你一定要披星戴月,鞠躬尽瘁。你根本不知道外面有没有阳光,等你下班出来看月亮,哪个电灯泡不比月亮亮?
温普林拒绝那样的日子,他享受他的山居岁月。当然,他也不是一个苦修者,在摩登时代里,你很难摆脱它的影响。他觉得,名望地位金钱事业,人绝不是为了这些事儿来到世上的,无非是机缘巧合,能做点儿就做点儿。
双子座的他做过好多事,比如出过中国迄今为止最贵的杂志《西藏人文地理》,也做过房地产策划,在西藏拍过多年的纪录片,也写过书;玩过前卫戏剧,办过画展,好像做过很多事,又好象很少有需要他终身奋斗的职业。
他对做这些事的态度和文殊院一副对联意同:“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见了便做,做了变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温普林自拍螳螂捕蝉图片
东台山岁室内一角
温普林与自养藏獒
温普林,满族,1957年出生于沈阳,是一个以艺术为生的自由人。198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以及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倾心于前卫话剧,1987年作为独立制片人拍摄有关中国现代艺术的记录片;1988年组织过包扎长城的大型现代艺术活动《大地震》;1989年开始成为自由人,陆续在西藏漂泊将近十年,拍摄西藏题材的纪录片。后来创办了「北京风马旗影视制作公司」,以记载灵魂栖居之地——西藏;出版了随笔集《苦修者的圣地》、《茫茫转经路》、《巴伽活佛》、《我的堪卓玛》。
想要找到温普林不是一件容易事,在西拐八绕的山路上,我们一度迷路,连问几个老乡,居然没人知道温普林住的东台在哪里——难道真是“云深不知处”?
好不容易到了他的别墅,才发现这里景致实在漂亮。二层房子悠然而筑于杏树林之上,四面环山,北面是蜿蜒的长城,如古典的园林“借景”,平添一股浩然之气。
温普林在观景台上迎接我们,以别墅为中心300亩的土地都是他的领地。温普林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在郊外生活,是典型的流浪汉。他的人生大多时候是在城市之外的地方度过,即使在城市,每到周末他也一定要到郊外山里玩,这块风水宝地,也是他周末偶然一次遛狗时发现的。
“这里很安静,四面环山,只有一片果园,也没人家,离公路很近,又很僻静很隐蔽。我一看就喜欢上了。”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温普林喜欢北方的大山大水,苍茫雄浑,和西藏的山相似,他有浓厚的西藏情节。
相看两不厌,唯有奶头山
温普林来这里之前,东山叫催凤砣,黄花城长城蜿蜒其上。但他却觉得像梳着高发髻的横卧的唐代仕女,遂改名为:“奶头山”。“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对温普林来说,每天的幸福就在于看阳光从左手食指尖儿升起,从右手食指尖落下。
在山里,日子变得非常缓慢,他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喝茶,晒太阳,发呆,傍晚看夕阳西下,漫天彩霞;傍晚看东山落日,对月而舞。温普林养了三条狗,一只猫,松鼠无数,喜鹊若干。温普林还用手机录了一段螳螂捕蝉的录像,手机里还有他驯养的甲虫家族的照片。住在山里的日子,对他来说充满了情趣。
房子旁边的的地里,温普林亲手种了豆角、茄子、冬瓜、韭菜、萝卜和红薯,萝卜今年收了1000斤,他打算到了今年冬天的时候,烤自家的红薯吃。温普林住在山里,但并不与世隔绝,他的朋友太多,每日都有全国各地的朋友络绎不绝来拜访他。每一个人来这里,除了拜访他,也是来此休闲度假放松,很多朋友都喜欢喝温普林家的泉水。有个做水污染研究的朋友,还亲自检测了这里的水质,发现此地的水对治疗慢性疾病有特殊疗效!
温普林50大寿在这里举办,有两三百人,全国各地的,连西藏的活佛都专程前来,大家狂欢到深夜,这样的排场也只有在山居如此宽敞的地方才能实现吧。
那巨大的隐秘的喜悦
温普林自称“东台山人”。东台是这里的地名。山人这个词他很喜欢,两字合起来就是“仙”。所谓仙,无非清闲二字而已,如果拆字,所谓“清”是山清水秀方,“闲”是半倚着门,坐在木榻上为闲。不是十年面壁,而是半隐半退,来去自如。
其实80年代成长起来的这批人,比如张艺谋、陈凯歌等等,都是受着精英教育熏陶的,多少被打下了“铁肩担道义”的英雄主义烙印。商业浪潮来后,很多人放弃了。90年代以后,温普林结束了青春期,他不觉得再有什么大事可言了。爱情终究不能燃烧掉全部热量。最后还是浪荡于江湖,寄情于山水。
选择了江湖,就选择了另一条道路,所以他不可能道貌岸然,只能嬉皮笑脸地生活下去。
一次温普林做了个活动,让美院的学生帮着给他同学送请柬,这些学生一看名号都吓一跳说,这些都是老先生,艺术院校的系主任、大学校长,顶级评论家、策展人……一般很难见到啊。他听这话很悲哀:怎么我的同学都成老朽了?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小伙儿呢。
温普林去过很多次西藏,他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吸引了他,直到有一次他去阿里才知道西藏最让人痴迷的是什么。他半夜里到了芒庞仁措的神湖旁边,神湖旁有一座小山,在巨大的月光下,发出一种暖暖的橄榄绿甚至有些棕红色,虚无缥缈,神话的序幕慢慢打开。月色像舞台的追光灯打在佛山石堆上,“非常亮,随便用相机拍的夜景,都跟梵高的画一样震撼人心。”
温普林已开始醉了。他踉跄爬到山上的小寺庙,敲开门,喇嘛允许他可以在院里睡,他躺在睡袋里,看着湖面一块块巨大的云彩在他眼前飘过,从他天灵盖向脚的方向飘。这云彩是粉色的,非常艳冶。几秒钟后,他开始HIGH了。看着神湖,他想起古代高僧大德,他们肯定都曾轻盈地飞过,也许他前世就是修炼者。于是他真的飞起来了,掠过山峦,掠过神湖……
选择山居的生活方式对于温普林来说也是一种飞翔,生活是一种飞翔,如果你是鸟,你会不喜欢束缚,束缚越多,你的身体越沉重。要想飞得高,你就要扔下那些看上去很必须的行李。科教片里说:“最伟大的进化就是翅膀。”他看到这句解说时,不仅为之震撼。
身体已经拒绝城市
山居的日子,幽静,那种幽静是城里人很难理解的。到了晚上,这里没有一点声音,黑夜是彻底的深渊的纯黑,没有一丝亮光。“整座山,只剩下一个人,你是什么感觉?在这里,你不是主宰者,你和一只松鼠没有什么两样。” 温普林喜欢这样绝对的寂静。所谓君子慎独。很多人长久的这样直面自己的时候就崩溃了,但对走遍西藏无人地带的温普林来说,这是舒适的生活。
“其实,用心体会清风明月,四时寒暑应该是很重要的。但城市中,人们都失去了自然的触感。”他说。多年的户外生活,给温普林留了很多伤。吹空调就会让他骨头缝很难受。如果在城市,关窗太热,开空调又太凉,这对于温普林来说,实在难受。
温普林觉得,在空调里待惯的人,皮肤会变得不敏感,像塑料那么脆。而他的皮肤却异常的敏感,他每天一定要出很多汗才觉得舒服。所以下地干活,清理狗圈、刨地种菜成了他的每日功课。 “我的身体都已经拒绝城市了,看来注定要是个山人了。”
山居的生活成本对于温普林来说非常低,在北京二环三环以内买150到200平米的房子起码要300多万,他现在在山上的房子连带周围的300亩地,加在一起也到不了这个数。当然他的住所没产权。但产权是什么东西?他对这个没概念,他是一个标准的无产者,不是有钱人,但生活方式非常奢侈,所谓大者为奢。很明显费钱不一定就是奢侈。杏熟的时候他一个月接待了二三百名朋友,连吃带拿的,在城里这种规模,他肯定要要破产。
幸福就是虚掷光阴
在山里生活,对于温普林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要做的,每日很清闲的过着,他觉得舒服。从西藏回来,温普林就彻底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他要的是彻头彻尾地自由。他知道城里也有很多让人开心的东西,比如他时不时需要进城过几天“资产阶级”的生活,吃一些好东西,泡泡吧。但对温普林来说,岁月好像没有什么本质的意义,时间本来是虚幻的,是人类强行规定的,什么叫公元,为什么耶稣生马槽里就开始公元?时间没意义,你任何一天都可以成为你的新纪元。山居实现了他的愿望,让时间的概念淡化。
温普林也有自己的烦恼,在山上待惯了,他不太熟悉社会的游戏规则。在城里,大家都学会克制、忍让,但温普林已经彻底忘记了这些东西,可能自在惯了,他很容易情绪化,虽然没恶意,也许会伤了朋友。一次,温普林和老同学组织活动,因为一件事没做好,他很不高兴,说不做就做了。同学毕竟在美国文明社会待了很多年,很有涵养,一边安慰他,一边很利索地解决了问题。这让温普林很不好意思。
孟子说:吾善养浩然之气。对温来说,山间岁月给他很多滋养。北京多风,每到山里刮风的时候,整个别墅似乎随时都要分崩离析,摇摇欲坠,外面似乎有巨大的魔鬼们在彼此搏击呼啸,温普林惊醒后,静静听着,有一种惊心动魄的快乐。山里常下暴雨,打在瓦上有如千军万马踏过,“铁马冰河入梦来。”一个人的灵魂如果不能强大到一定程度,是无法欣赏这种孤独的美的。
了了有何不了
温普林觉得,这个时代诱惑太多了,你听信时尚就要提前消费,提前消费就要负债生活,那你敢跟老板牛逼吗?你敢炒他鱿鱼吗?你一定要披星戴月,鞠躬尽瘁。你根本不知道外面有没有阳光,等你下班出来看月亮,哪个电灯泡不比月亮亮?
温普林拒绝那样的日子,他享受他的山居岁月。当然,他也不是一个苦修者,在摩登时代里,你很难摆脱它的影响。他觉得,名望地位金钱事业,人绝不是为了这些事儿来到世上的,无非是机缘巧合,能做点儿就做点儿。
双子座的他做过好多事,比如出过中国迄今为止最贵的杂志《西藏人文地理》,也做过房地产策划,在西藏拍过多年的纪录片,也写过书;玩过前卫戏剧,办过画展,好像做过很多事,又好象很少有需要他终身奋斗的职业。
他对做这些事的态度和文殊院一副对联意同:“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见了便做,做了变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温普林自拍螳螂捕蝉图片
东台山岁室内一角
温普林与自养藏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