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之法,博大精深。日记教育之法实在是自我教育的法宝。广大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大都使用了这个法宝。然而,如何让这个法宝发挥其应有的法力,却是不少教育工作者忽略的问题。笔者试就此问题谈谈个人浅见。
一、为什么要要求学生写日记
这个问题因为回答者角色的不同常常会有不同的解答。班主任通常是为了透视学生的心灵,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供依据;语文老师通常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著名教学改革家魏书生则认为是“道德长跑”。如果把这些加在一起,我想这就是我们要求学生写日记的理由,也是我们要求学生日记的目的。
陶行知提倡学生写日记,认为日记“是学做文章的一个最好方法”。因为日记是每天生活的写真,“每天的生活不同,就能够使每天的文字不同。要有活的日记,就要有活的文字记载。进步一定比以前死的‘作文’当然好得多。”坚持写日记,“便自然的产生出活的文章”。这所谓的活的文章,自然也包含了磨炼思想的内容。这样看来陶行知先生是看到了日记的思想教育和作文教育的双重功能的。
但是,有的教师对个问题的理解却走向片面,甚至存在不少的误区,并且因此产生了不科学的指导。有的把学生日记当作了告密信,把学生日记中反映出来的其他学生的问题在班上公开,导致学生因为怕得罪人而不敢在日记中说真话;有的把学生日记当作了检讨书,学生触犯纪律后,成绩下降后要求其反思反思再反思,导致学生怕写日记,要写也是些违心的话;有的纯粹把日记当作语言文字的练习,而无视日记中学生的个人情感和对事物认识,导致学生做抄书匠,以完成任务为目标。
教师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要求学生写日记的目的,才有可能充分发挥日记教育的应有的作用。
二、教师应当怎样对待学生的日记
教师应当是学生的朋友。学生需要体贴,要努力做到学生日记中的快乐,共享之;忧愁,分担之;困难,同克之。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高度信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自己的生活,真实的生活,写作的内容才会丰富,写作的领域才会宽广。
教师应当是学生的父母。学生需要关爱,学生日记中反映出来的各种困难,教师要及时的关注,一句亲切的批语,一声温柔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会让学生感到日记是获得关心的重要途径,学生自然会在日记中吐露自己的心声。
教师应当是学生的教师。学生需要指导,我们对学生日记中的语言问题、认识问题不能视而不见,必须加以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作文最需要指导的不是语言能力问题,也不是观察能力问题,而是认识水平问题。他们由于认识的片面和肤浅,看不出身边生活的意义,或者觉得无东西可写,或者写了也是空洞无物。
三、教师应当如何指导学生写日记
这个问题每一个要求学生写日记的老师都有自己的思考,不乏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现在,笔者尚未发现为大家所公认的权威系统的操作规程,本人也没有能力设计出这样一个规程。但是,就本人观察,在日记写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贪图量多。起始阶段,要求学生天天写,每天都有字数的限定。在学生还没有养成写日记习惯的情况下,学生觉得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不利于学生对写日记产生兴趣。有的老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便要求学生写周记,即每周一记。这种做法是把写作量降下来了,但失去了日记及时记录,及时反思的时效特点。我的意见是不要采用“周记”一词,即使是每周一记,也当是叫日记,只不过没有天天记而已。写作的量,可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步增加,以成习惯,这样学生易于接受。
二是指导缺失。指导的前题是教师对学生日记的阅读。老师不看日记,那就会使指导失去针对性,这种情况下进行的隔靴搔痒式的指导,实际上也就是指导的缺失。同时,老师看了学生的日记,又有侵犯学生隐私的顾虑,那怎么办呢?我的意见是,向学生说明,老师要求大家写的日记,那是对生活观察与思考,语言实践与训练的日记,老师都要看的,如有涉及你个人隐私的请不要写在给老师看的本子上。这样做了,我们的指导就理直气壮。
三是形式单一。不少老师只满足于纸质日记的写、收、阅、发,只停留于师生之间的书面交流,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对比我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写电子日记,发到老师邮箱,老师回复批改意见,实施网上交流,这样做在达到传统训练的效果之外,还培养了学生使用电脑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自己每一篇日记上用红笔做一处记号,划出他最欣赏的地方,既提高了学生自我欣赏的自觉性,又方便老师能很快找到学生日记的闪光点,以分享他的成果。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日记交流,以便互相学习。此外,我还将学生优秀的日记全班朗读、教室陈列、投稿报刊,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以培养其兴趣。
四是忽略思想。学生日记中暴露出来的学生思想,是我们教育学生的宝贵资料,我们要及时发现,解其困惑。现举几例我的学生近期日记中的一些言论以及我的阅读后的批语:
学生:打扫实验室是为教师的。
批语:实验室不是教师的宿舍,是我们同学用的,打扫是为了我们自己。
学生:乞丐都是骗子。
批语:要多一点同情心,不要妄加判断。
学生:遇有车祸,万不可救助,以防蒙受不白之冤。
批语:世上还是好人多,过于自私不可取,当然也要考虑自我保护。
学生:学习是为了找好工作,找好工作是为了人一生的安逸。
批语:学习是为了人生的快乐,好工作不等于安逸的工作。
如果我们克服了以上问题,对日记教育的目标准确定位,我想,我们便拥有了威力强大的多功能的教育武器。
日记教育,利莫大焉,用之得法,功在千秋。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初级中学(226407)
一、为什么要要求学生写日记
这个问题因为回答者角色的不同常常会有不同的解答。班主任通常是为了透视学生的心灵,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供依据;语文老师通常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著名教学改革家魏书生则认为是“道德长跑”。如果把这些加在一起,我想这就是我们要求学生写日记的理由,也是我们要求学生日记的目的。
陶行知提倡学生写日记,认为日记“是学做文章的一个最好方法”。因为日记是每天生活的写真,“每天的生活不同,就能够使每天的文字不同。要有活的日记,就要有活的文字记载。进步一定比以前死的‘作文’当然好得多。”坚持写日记,“便自然的产生出活的文章”。这所谓的活的文章,自然也包含了磨炼思想的内容。这样看来陶行知先生是看到了日记的思想教育和作文教育的双重功能的。
但是,有的教师对个问题的理解却走向片面,甚至存在不少的误区,并且因此产生了不科学的指导。有的把学生日记当作了告密信,把学生日记中反映出来的其他学生的问题在班上公开,导致学生因为怕得罪人而不敢在日记中说真话;有的把学生日记当作了检讨书,学生触犯纪律后,成绩下降后要求其反思反思再反思,导致学生怕写日记,要写也是些违心的话;有的纯粹把日记当作语言文字的练习,而无视日记中学生的个人情感和对事物认识,导致学生做抄书匠,以完成任务为目标。
教师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要求学生写日记的目的,才有可能充分发挥日记教育的应有的作用。
二、教师应当怎样对待学生的日记
教师应当是学生的朋友。学生需要体贴,要努力做到学生日记中的快乐,共享之;忧愁,分担之;困难,同克之。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高度信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自己的生活,真实的生活,写作的内容才会丰富,写作的领域才会宽广。
教师应当是学生的父母。学生需要关爱,学生日记中反映出来的各种困难,教师要及时的关注,一句亲切的批语,一声温柔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会让学生感到日记是获得关心的重要途径,学生自然会在日记中吐露自己的心声。
教师应当是学生的教师。学生需要指导,我们对学生日记中的语言问题、认识问题不能视而不见,必须加以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作文最需要指导的不是语言能力问题,也不是观察能力问题,而是认识水平问题。他们由于认识的片面和肤浅,看不出身边生活的意义,或者觉得无东西可写,或者写了也是空洞无物。
三、教师应当如何指导学生写日记
这个问题每一个要求学生写日记的老师都有自己的思考,不乏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现在,笔者尚未发现为大家所公认的权威系统的操作规程,本人也没有能力设计出这样一个规程。但是,就本人观察,在日记写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贪图量多。起始阶段,要求学生天天写,每天都有字数的限定。在学生还没有养成写日记习惯的情况下,学生觉得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不利于学生对写日记产生兴趣。有的老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便要求学生写周记,即每周一记。这种做法是把写作量降下来了,但失去了日记及时记录,及时反思的时效特点。我的意见是不要采用“周记”一词,即使是每周一记,也当是叫日记,只不过没有天天记而已。写作的量,可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步增加,以成习惯,这样学生易于接受。
二是指导缺失。指导的前题是教师对学生日记的阅读。老师不看日记,那就会使指导失去针对性,这种情况下进行的隔靴搔痒式的指导,实际上也就是指导的缺失。同时,老师看了学生的日记,又有侵犯学生隐私的顾虑,那怎么办呢?我的意见是,向学生说明,老师要求大家写的日记,那是对生活观察与思考,语言实践与训练的日记,老师都要看的,如有涉及你个人隐私的请不要写在给老师看的本子上。这样做了,我们的指导就理直气壮。
三是形式单一。不少老师只满足于纸质日记的写、收、阅、发,只停留于师生之间的书面交流,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对比我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写电子日记,发到老师邮箱,老师回复批改意见,实施网上交流,这样做在达到传统训练的效果之外,还培养了学生使用电脑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自己每一篇日记上用红笔做一处记号,划出他最欣赏的地方,既提高了学生自我欣赏的自觉性,又方便老师能很快找到学生日记的闪光点,以分享他的成果。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日记交流,以便互相学习。此外,我还将学生优秀的日记全班朗读、教室陈列、投稿报刊,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以培养其兴趣。
四是忽略思想。学生日记中暴露出来的学生思想,是我们教育学生的宝贵资料,我们要及时发现,解其困惑。现举几例我的学生近期日记中的一些言论以及我的阅读后的批语:
学生:打扫实验室是为教师的。
批语:实验室不是教师的宿舍,是我们同学用的,打扫是为了我们自己。
学生:乞丐都是骗子。
批语:要多一点同情心,不要妄加判断。
学生:遇有车祸,万不可救助,以防蒙受不白之冤。
批语:世上还是好人多,过于自私不可取,当然也要考虑自我保护。
学生:学习是为了找好工作,找好工作是为了人一生的安逸。
批语:学习是为了人生的快乐,好工作不等于安逸的工作。
如果我们克服了以上问题,对日记教育的目标准确定位,我想,我们便拥有了威力强大的多功能的教育武器。
日记教育,利莫大焉,用之得法,功在千秋。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初级中学(226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