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8YJC880085,项目主持人:魏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1-0013-07
在全球产业聚集发展的趋势下,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成为职业教育服务面向的重要主体。长期以来,在职业教育与产业的互动关系中,如何选择服务目标产业、专业与产业的对接点等并不明确,导致专业建设指向性不强,设置分散或重复建设。职业教育专业、专业群到专业集群的发展动向体现了专业建设适应产业发展的创新要求,但目前有关專业集群的研究成果较少,专业集群的内涵特征、建设机制等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和职业教育“双高”建设的双重背景下,深入开展专业集群研究尤为迫切。
一、产业集群演变的不同阶段对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需求
职业院校专业“群”式或“集群”式发展的理念来源于经济学领域中的产业集群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文中首先使用了“企业集群”一词。产业集群则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90年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的。波特及其团队通过实践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进而总结提出产业集群是由在地理上邻近和具有关联性的企业以及相关法人机构组成。此后,产业集群的研究与应用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展开,相近的概念或表达有“地方企业集群”“区域集群”“产业区”等。在英文文献的表述中,从对集群一词的研究术语使用看,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所表达的含义实质上也是相同的。我国在对产业集群的概念引入和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地域特点的感性称谓,如浙江的“块状经济”和“专业化产业区”、广东的“专业镇”等。从根本上看,这些概念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冲突,内涵上基本一致,均体现出产业领域内的企业或机构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分工专业化、外围支持体系健全,形成结构完整、体制灵活机动等产业组织特点。产业集群的形成给地区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地区产业结构、产业集群组成、集群内劳动分工、人员需求等进一步发生变化,而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使得有关产业的发展演变规律得以逐渐清晰。服务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需要从产业分析人手,深刻理解集群组织的思想内涵,从产业集群的生成、发展和升级等演变过程中分析不同阶段产业集群的需求特点,明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方向,优化区域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结构,切实提高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为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寻求理论规律性的支撑。
(一)产业集聚时期产生了对专业性人力资源的稳固需求
集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产业集聚广泛存在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行业中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产业集聚现象。而且,产业集聚的现象还是比较宽泛的,并不局限于制造业或工业,在第三产业的很多行业,同样也具有制造业的集聚特征。产业集聚的优势是不断积累并增强的,由于集聚区特色产业所产生的吸引力,来自各地的专业从业人员向这种优势地区不断地迁移,从而进一步固化了已有的空间集聚。由于产业集聚产生了对大量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且具有稳定性、同质性和多样化等特点,创造了有利于人才成长交流的外部环境,并不断增强人才集聚的正效应,因而形成了产业集聚推动地区增长的内生动力。除了跨地区的人员流动以外,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常常产生于教育资源发达的地区。与产业集聚相伴而生的地方教育和培训机构,保证了具有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可以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因此,产业集聚区不仅产生了对专业性人力资源的需求,而且有利于促进专业性人才的成长。集群的区域性、共享性以及作为中间组织等特征,使得地方企业在原有的外部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共享的专业性劳动力市场。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个人对知识技能的习得,而且有益于产业技术技能的积累,具有持续地培养产业技术后备军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专业人才聚集与成长的双向效应。
(二)集群生成中形成了对地方化根植性人才的培育要求
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发展是集聚企业本地化的过程,是集群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基于本地的集群要素条件是集群形成的关键。波特的钻石模型描述了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要素组成架构,其中生产要素又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或者一般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随着产业的转型发展和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级生产要素或者专业性生产要素才是集群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生产要素的分类理论表明,高级生产要素或者专业性生产要素的产生是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支撑条件的,是需要以一般生产要素为前提的。同时,其形成也容易受其他要素的影响,需要结合本地集群网络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例如,德国部分职业技术院校就专门针对印刷、汽车组装和工具制造等领域培养技术人才,成为企业人力资源获取的有力支撑。此外,在诸多生产要素中,哪些是需要提升和创造的,也需要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水平和构成以及企业的目标等因素进行分析。因为“有些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往往只与特定的产业需求相关”。例如,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就是靠点点滴滴的积累发展起来的,包括个人的技术进步、企业问竞争的推动以及来自社会机构或者政府的帮助等。为此,政府及教育培训部门必须注重面向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积累,并且针对不同的产业和地方,需要开发不同的生产要素,构建多样的技术人才成长环境。通过地方化专业培养成长起来的技能专家、工程师和企业家,由于更加熟知本地的经济结构、市场状况,以及其长期受地方文化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更能成为地方产业发展难以复制的特殊人才。
(三)集群创新升级增强了对地方特色专业的建设需要 在全球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形成了产品价值链在全球不同地区分工的格局,不同环节对生产要素和技术要求的差异性比较大。发展中国家的地方产业集群往往处于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制造环节,要实现长期的发展必须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集群的创新升级。集群技术创新不同于传统创新的线性思维模式,而是贯穿于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不仅发生在高技术型企业,低技术型企业也大量存在。研究表明,产业集聚体是一种开放性的耗散结构,是不断演进的自适应系统。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系统只有开放、不断与外界的环境进行充分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且处于远离平衡的非平衡状态,才能使系统向有序化方向演化,从而形成新的自组织结构。产业集群通过主体问的互动实现地方生产系统由低级到高级的有序演化,在集群演進的过程中,各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是非线性的,即不仅企业本身,企业与集群内其他主体之间也发生相互作用机制。产业集群内本地企业间的竞争会产生扩散效应,产业集群所形成的供应、技术和环境条件,会促使政府、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人对生产要素投入更多,如政府投资建立技术学院或培训中心,联合成立研发机构,与当地学校、研究机构等建立关系,带动当地学校开设专业和课程,以促进专业化人力资源的形成以及满足企业研发的外部化。而且,产业集群创新和升级能力往往就取决于该产业相关的专业建设水平以及产学研结合的密切程度。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体的地方职业院校,在产业集群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既会受到集群生成变化的影响,也要把握集群发展的机遇期,主动建立推动集群转化的合作机制,加强面向产业集群需求的本地专业建设,成为促进技术创新、推动集群升级的重要力量。
二、服务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逻辑
(一)专业的职业性密切了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的关系
如上所述,产业集群在形成演变中产生了对专属性专业人才和特色专业的建设需求,成为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的服务对象。但是,专业集群的集群含义与产业集群不同,其没有产业集群的自发集聚性特征。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学科与学科问、专业与专业问更多的是相互独立甚至是“封闭”的,即使存在一些彼此相关的学科或专业,也不能说学科专业之间存在所谓的专业链状关系。
职业教育专业不同于普通教育领域内的专业属性,职业性是职业教育专业的根本特质。首先,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性表现在专业与职业的同源性。从广义上来说,职业的产生也就意味着专业的出现,专业的概念与职业相近,是指某种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劳动特点。即从最初起源意义上来说,专业特指某些专门性的社会职业,专业的产生发展来自专门性职业的出现和对专业知识的需要。其次,职业教育的专业主要受社会生产分工变化的影响,与职业存在天然的联系。《现代汉语词典》对专业的解释为“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一般认为,职业教育的专业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为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而设置的教育基本单位或组织形式,并形成了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职业性内涵。最后,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以职业联系为依托形成共变关系。一方面,产业是影响职业变化的主要因素,职业结构派生于产业结构,不仅反映产业的分布特点,还会对产业发展形成重要的人力支撑或滞障;另一方面,产业集聚又不断深化分工的类型,产业集聚的分工演化对职业人员的需求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依据,如此构成了职业教育专业变革的理论基础。
(二)职业联系成为职业教育专业集群组织的建设依据
在组织结构上,专业集群组织应充分借鉴产业集群组织的联结性和跨组织特点。关于产业集群的组织构成和特点,经济学研究者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例如,威廉姆森从组织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提出产业集群是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组织;恩莱特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商业企业和非商业组织的群体,认为集群联系的纽带是通用的技术、同样的面向群体或者共同的劳动力市场等;雅各布斯等通过文献研究回顾,总结提出形成集群企业组织结构和活动的六个维度——横向联系、纵向链接、外部联系、技术联系、中心联系、网状联系;波特则着重强调了集群的跨组织特征,认为集群代表着一种新型的空间组织,而且这一点对其竞争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也成为集群组织与其他产业分类体系概念相区分的显著特征。
服务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一般应通过对应产业和产业中的职业而建立专业联系,是产业集群思想内化应用形成的专业间相互联系的专业结构体系。集群内专业之间的关系既体现在专业依据产业特点建立的横向联系,又体现在区域内中职、高职专业与专业群之间的纵向衔接。区域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发展的体现是,职业教育专业围绕地区产业集群建立,区域内相关专业呈现有组织的集中发展现象,集群内不同专业依据产业联系而联结发展,相近或相同专业呈现不同的专业设置方向的差异化发展模式。而且随着技术变化导致的产业集群升级发展,专业调整随之逐步深入,专业分工愈加细化,专业方向更加具体,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也更强。
(三)服务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的建设特点
职业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专业随着产业间及产业内的分工变化而创新发展。专业集群是以服务特定产业集群为对象,根据产业集群的需求为集群组织的产生、转型与创新升级提供相应的知识和技术等要素的支持,并根据不同的要素组合形成区域内跨院校的一系列相关专业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一种专业综合体,其建设应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依存性。专业集群是面向特定区域的产业集群而存在的,需要随着产业集群的变化而变化。这决定了其建设以适应和满足产业集群需求为基础,以促进地区产业集群的生成、升级和创新发展为目标。依存性的特点既明确了专业集群的建设依据,也决定了专业集群的存在方式。
第二,区域性。专业集群打破了专业建设只在院校内部进行的局限,从区域层面统筹专业的设置与管理,形成地方职业教育特色化和专业结构异质化的发展道路,是增强区域发展内生力的重要力量。区域性的特点拓展了职业教育专业的内涵,使得专业集群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新型专业组织,更赋予了专业集群管理职能,扩大了专业集群的应用范围。 第三,动态性。传统的专业建设由于与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机制,无法根据产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新兴需求。专业集群建设根据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需求来组织引导专业建设,建立起适应产业集群分工和创新的专业体系,更加有利于区域内职业院校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进而推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服务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策略
(一)对接产业集群的分布类型和分工特点,优化专业集群结构
1.专业集群的地域结构。集群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地域性,专业集群的地域结构其实就是关于专业的地区分布问题,即专业的布局和规划应符合产业集群的地域分工特点。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结构的优化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域人才需求的特征,当前我国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集群结构特征存在相脱节的问题,不仅造成教育资源浪费,也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成为抑制区域经济发展潜能的根源。为此,专业集群的结构建设首先应该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对专业地域结构的整体配置和优化,再辅之以区域内专业层次、类型结构等方面的调整。专业集群的地域结构调整通常在以下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基于区域创新的整体开发策略。区域创新体系中,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框架,各地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国家宏观战略布局,会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职业教育具有传递知识技能,开拓区域学习和教育的路径,增值区域产业供应链,运用技术与方法的改革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等功能。在区域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针对地区产业园区的建设,充分考虑到技能型人才的供应、科研合作等教育机构的合作支撑,将职业教育发展融入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总体设计中,实现二者的一体化同步发展。二是基于产业集群现状的专业资源配置。不同地区由于产业发展的不同,以及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的地方根植性和专属性等特征,专业的人才培养也会相应有所不同。要根据产业集群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确定专业建设的方向和需求,以形成区域内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特色。同时,在规划职业教育专业集群的地域结构时,应充分考量地区内院校专业资源的占有情况,包括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进行科学分工,实现资源共享,以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2.专业集群的类型结构。专业的类型结构是专业设置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这种比例关系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而言,专业类型结构就是由专业目录中各专业类别下的专业数量形成的比例关系。集群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比较稳定,数量要求比较大,且具有同质性,为职业教育院校开设适合集群内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提供了依据。专业类型结构的优化不仅是专业的数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合理布局,实现专业数量、专业布点的空间位置及时序上的科学安排,与产业集聚区内产业分工的各环节相匹配,同时还要求对相应的专业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进行同步规划。合理的专业类型结构既要求对一个区域内不同院校的专业结构进行整体考虑,也包括单个学校内部的专业设置数量、专业人才培養规模、专业资源配置等具体内容。这样最终才能形成地区内专业类型结构与产业相匹配,同种专业类型内的专业比例关系合理,不同院校同类专业及其资源安排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的专业建设局面。
3.专业集群的层次结构。专业的层次结构是指人才培养的纵向层次体系,体现在教育层次和人才类型层次之中。教育的层次结构一般是由国家的政治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方向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人才,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就人才类型而言,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另一类是通过运用客观规律创造或转化为利益的应用型人才。其中,应用型人才又可以分为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目前,职业教育培养的主要是技术应用型和操作技能型人才,而学术及工程型人才则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培养。随着产业技术升级对人才需求层次的上移,已经明确要求作为一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必然要建立起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其相应的专业建设也应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中体现为专业设计上的层级联系。这种专业问的层级联系可根据不同产业对技术的认知、技术系统的演化规律等具体分析建立,并应有利于专业教学的组织和学生进一步的升学等方面的安排,形成各级教育中专业问彼此衔接和协调发展的专业集群层次结构。
(二)从资源共享到共享资源,建立共享高效的专业集群体系
1.共享性专业资源建设。无论是专业群还是专业集群,所体现的都是一种群化的发展模式,群化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规模化的发展而集聚力量,在资源上则可以共同分享利用,互相取长补短,形成集聚的效应。从某种程度上说,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是一种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资源整合运动。职业教育的教学运行成本很高,新设专业的师资调配或引进、课程设置、教学运行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从经济学理论分析,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交易环节的增加、交易参与者的增多、信息的不完全或不对称等都使得交易费用大幅增加。在制度经济学家看来,交易的范围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扩大到政治、文化和道德领域,对象也不限于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专业建设活动主体之间的交往成本,可以理解为为了创造专业建设的条件所花费的成本,包括专业建设的资源配置、获取专业建设的市场需求信息等。专业集群发展不仅在于各种显性的专业和专业群建设的资源共享功能,各专业相互融合与渗透,课程与师资共享,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享,产学合作与社会服务资源共享,还包括许多隐性的资源,以大幅度提升专业组织的整体功能与效益。集群组织通过长期的交往,彼此间产生信任,形成默认的惯例、规则,长期合作形成的声誉等都属于无形资源。无形资源具有根植性的特点,是在长期的交往中积累起来的,相较于有形资源往往更是推动集群发展的重要力量。这种资源是在集群组织中产生的,构成了集群的共享性资源。从资源共享性到共享性资源的建设体现了集群思想的深入发展,打破了专业建设分散独立和各自为政的现状,更加有利于形成密切合作和组织高效的区域专业集群式发展机制。 2.异质化发展的专业序列。专业集群体系的建设应更多地从地方产业发展的特点出发,从而建立起相互联系而又差序发展的结构。同一产业集群在不同的区域经济中表现出不同的特色。以物流产业为例,沿海地区港航物流发达,而内陆地区则更多发展工业生产物流服务等。因此,在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专业调整也应随之逐步深入,专业分工愈加细化,专业方向更加具体。即使在同一个专业名称下的专业,具体方向不同,专业培养的侧重也应有所不同,从而提高专业设置的适应性。专业集群是在区域层面针对同类专业的整体调控,要避免专业重复建设,降低单个院校层面专业建设的低效率状况。这样一来,不仅扩大了专业的适应性空间,也有助于形成专业自身独有的特质和建设标准,从而建立更加清晰的专业结构,形成地区内专业建设的异质化结构,促进地方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培育。
(三)加强产业内职业分析研究,探索专业建设规模和设置方向
在专业建设的一系列环节上,由专业划分形成专业目录,专业划分是专业设置的前提,专业的增减、专业规模的大小以及专业布局的调整等都是在现有专业设置的基础上进行的。职业分析法是根据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导出的适用于职业教育专业划分的最基本的方法。同样,建立在职业结构基礎上的区域劳动力资源分析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分析也至关重要,地区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往往在于是否拥有合适的职业群体。相关研究发现,地区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能单从产业类型方面做出判断。对某些产业而言,地方产业的职业结构与全国范围内同产业的职业结构相一致,而另外一些产业却不尽如此。由于产业的地区分布不同,相同产业的职业和技术要素也可能在地区间分布迥异。以汽车产业为例,一个地区可能集中了大量的研发和设计人员,而另一个地区可能以生产组装的流水线工人为主。而且,就以生产制造业部门来说,其职业变化的特点是流水线生产工人向高端制造业发展还是转移或者消失,也只有对该地区产业的职业结构进行分析才能揭示。
为此,只有从职业类型的角度出发,才能深入地分析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产业的职业分析,不仅可以识别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密集程度、产业内的职业分布情况和职业变化特点,还是一个比较和衡量某一地区所拥有的技术人才优势的较好方法。通过产业的职业结构分析,能够揭示产业内从业人员的职业类型分布,明确产业发展与职业人才类型的相互关系。而且,职业分析的方法并不是单纯地依据教育学历水平来判断对经济的贡献,因此有助于明晰人力资本和技术对地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方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1-0013-07
在全球产业聚集发展的趋势下,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成为职业教育服务面向的重要主体。长期以来,在职业教育与产业的互动关系中,如何选择服务目标产业、专业与产业的对接点等并不明确,导致专业建设指向性不强,设置分散或重复建设。职业教育专业、专业群到专业集群的发展动向体现了专业建设适应产业发展的创新要求,但目前有关專业集群的研究成果较少,专业集群的内涵特征、建设机制等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和职业教育“双高”建设的双重背景下,深入开展专业集群研究尤为迫切。
一、产业集群演变的不同阶段对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需求
职业院校专业“群”式或“集群”式发展的理念来源于经济学领域中的产业集群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文中首先使用了“企业集群”一词。产业集群则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90年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的。波特及其团队通过实践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进而总结提出产业集群是由在地理上邻近和具有关联性的企业以及相关法人机构组成。此后,产业集群的研究与应用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展开,相近的概念或表达有“地方企业集群”“区域集群”“产业区”等。在英文文献的表述中,从对集群一词的研究术语使用看,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所表达的含义实质上也是相同的。我国在对产业集群的概念引入和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地域特点的感性称谓,如浙江的“块状经济”和“专业化产业区”、广东的“专业镇”等。从根本上看,这些概念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冲突,内涵上基本一致,均体现出产业领域内的企业或机构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分工专业化、外围支持体系健全,形成结构完整、体制灵活机动等产业组织特点。产业集群的形成给地区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地区产业结构、产业集群组成、集群内劳动分工、人员需求等进一步发生变化,而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使得有关产业的发展演变规律得以逐渐清晰。服务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需要从产业分析人手,深刻理解集群组织的思想内涵,从产业集群的生成、发展和升级等演变过程中分析不同阶段产业集群的需求特点,明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方向,优化区域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结构,切实提高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为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寻求理论规律性的支撑。
(一)产业集聚时期产生了对专业性人力资源的稳固需求
集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产业集聚广泛存在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行业中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产业集聚现象。而且,产业集聚的现象还是比较宽泛的,并不局限于制造业或工业,在第三产业的很多行业,同样也具有制造业的集聚特征。产业集聚的优势是不断积累并增强的,由于集聚区特色产业所产生的吸引力,来自各地的专业从业人员向这种优势地区不断地迁移,从而进一步固化了已有的空间集聚。由于产业集聚产生了对大量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且具有稳定性、同质性和多样化等特点,创造了有利于人才成长交流的外部环境,并不断增强人才集聚的正效应,因而形成了产业集聚推动地区增长的内生动力。除了跨地区的人员流动以外,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常常产生于教育资源发达的地区。与产业集聚相伴而生的地方教育和培训机构,保证了具有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可以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因此,产业集聚区不仅产生了对专业性人力资源的需求,而且有利于促进专业性人才的成长。集群的区域性、共享性以及作为中间组织等特征,使得地方企业在原有的外部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共享的专业性劳动力市场。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个人对知识技能的习得,而且有益于产业技术技能的积累,具有持续地培养产业技术后备军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专业人才聚集与成长的双向效应。
(二)集群生成中形成了对地方化根植性人才的培育要求
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发展是集聚企业本地化的过程,是集群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基于本地的集群要素条件是集群形成的关键。波特的钻石模型描述了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要素组成架构,其中生产要素又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或者一般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随着产业的转型发展和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级生产要素或者专业性生产要素才是集群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生产要素的分类理论表明,高级生产要素或者专业性生产要素的产生是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支撑条件的,是需要以一般生产要素为前提的。同时,其形成也容易受其他要素的影响,需要结合本地集群网络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例如,德国部分职业技术院校就专门针对印刷、汽车组装和工具制造等领域培养技术人才,成为企业人力资源获取的有力支撑。此外,在诸多生产要素中,哪些是需要提升和创造的,也需要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水平和构成以及企业的目标等因素进行分析。因为“有些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往往只与特定的产业需求相关”。例如,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就是靠点点滴滴的积累发展起来的,包括个人的技术进步、企业问竞争的推动以及来自社会机构或者政府的帮助等。为此,政府及教育培训部门必须注重面向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积累,并且针对不同的产业和地方,需要开发不同的生产要素,构建多样的技术人才成长环境。通过地方化专业培养成长起来的技能专家、工程师和企业家,由于更加熟知本地的经济结构、市场状况,以及其长期受地方文化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更能成为地方产业发展难以复制的特殊人才。
(三)集群创新升级增强了对地方特色专业的建设需要 在全球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形成了产品价值链在全球不同地区分工的格局,不同环节对生产要素和技术要求的差异性比较大。发展中国家的地方产业集群往往处于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制造环节,要实现长期的发展必须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集群的创新升级。集群技术创新不同于传统创新的线性思维模式,而是贯穿于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不仅发生在高技术型企业,低技术型企业也大量存在。研究表明,产业集聚体是一种开放性的耗散结构,是不断演进的自适应系统。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系统只有开放、不断与外界的环境进行充分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且处于远离平衡的非平衡状态,才能使系统向有序化方向演化,从而形成新的自组织结构。产业集群通过主体问的互动实现地方生产系统由低级到高级的有序演化,在集群演進的过程中,各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是非线性的,即不仅企业本身,企业与集群内其他主体之间也发生相互作用机制。产业集群内本地企业间的竞争会产生扩散效应,产业集群所形成的供应、技术和环境条件,会促使政府、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人对生产要素投入更多,如政府投资建立技术学院或培训中心,联合成立研发机构,与当地学校、研究机构等建立关系,带动当地学校开设专业和课程,以促进专业化人力资源的形成以及满足企业研发的外部化。而且,产业集群创新和升级能力往往就取决于该产业相关的专业建设水平以及产学研结合的密切程度。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体的地方职业院校,在产业集群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既会受到集群生成变化的影响,也要把握集群发展的机遇期,主动建立推动集群转化的合作机制,加强面向产业集群需求的本地专业建设,成为促进技术创新、推动集群升级的重要力量。
二、服务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逻辑
(一)专业的职业性密切了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的关系
如上所述,产业集群在形成演变中产生了对专属性专业人才和特色专业的建设需求,成为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的服务对象。但是,专业集群的集群含义与产业集群不同,其没有产业集群的自发集聚性特征。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学科与学科问、专业与专业问更多的是相互独立甚至是“封闭”的,即使存在一些彼此相关的学科或专业,也不能说学科专业之间存在所谓的专业链状关系。
职业教育专业不同于普通教育领域内的专业属性,职业性是职业教育专业的根本特质。首先,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性表现在专业与职业的同源性。从广义上来说,职业的产生也就意味着专业的出现,专业的概念与职业相近,是指某种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劳动特点。即从最初起源意义上来说,专业特指某些专门性的社会职业,专业的产生发展来自专门性职业的出现和对专业知识的需要。其次,职业教育的专业主要受社会生产分工变化的影响,与职业存在天然的联系。《现代汉语词典》对专业的解释为“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一般认为,职业教育的专业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为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而设置的教育基本单位或组织形式,并形成了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职业性内涵。最后,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以职业联系为依托形成共变关系。一方面,产业是影响职业变化的主要因素,职业结构派生于产业结构,不仅反映产业的分布特点,还会对产业发展形成重要的人力支撑或滞障;另一方面,产业集聚又不断深化分工的类型,产业集聚的分工演化对职业人员的需求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依据,如此构成了职业教育专业变革的理论基础。
(二)职业联系成为职业教育专业集群组织的建设依据
在组织结构上,专业集群组织应充分借鉴产业集群组织的联结性和跨组织特点。关于产业集群的组织构成和特点,经济学研究者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例如,威廉姆森从组织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提出产业集群是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组织;恩莱特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商业企业和非商业组织的群体,认为集群联系的纽带是通用的技术、同样的面向群体或者共同的劳动力市场等;雅各布斯等通过文献研究回顾,总结提出形成集群企业组织结构和活动的六个维度——横向联系、纵向链接、外部联系、技术联系、中心联系、网状联系;波特则着重强调了集群的跨组织特征,认为集群代表着一种新型的空间组织,而且这一点对其竞争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也成为集群组织与其他产业分类体系概念相区分的显著特征。
服务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一般应通过对应产业和产业中的职业而建立专业联系,是产业集群思想内化应用形成的专业间相互联系的专业结构体系。集群内专业之间的关系既体现在专业依据产业特点建立的横向联系,又体现在区域内中职、高职专业与专业群之间的纵向衔接。区域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发展的体现是,职业教育专业围绕地区产业集群建立,区域内相关专业呈现有组织的集中发展现象,集群内不同专业依据产业联系而联结发展,相近或相同专业呈现不同的专业设置方向的差异化发展模式。而且随着技术变化导致的产业集群升级发展,专业调整随之逐步深入,专业分工愈加细化,专业方向更加具体,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也更强。
(三)服务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的建设特点
职业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专业随着产业间及产业内的分工变化而创新发展。专业集群是以服务特定产业集群为对象,根据产业集群的需求为集群组织的产生、转型与创新升级提供相应的知识和技术等要素的支持,并根据不同的要素组合形成区域内跨院校的一系列相关专业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一种专业综合体,其建设应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依存性。专业集群是面向特定区域的产业集群而存在的,需要随着产业集群的变化而变化。这决定了其建设以适应和满足产业集群需求为基础,以促进地区产业集群的生成、升级和创新发展为目标。依存性的特点既明确了专业集群的建设依据,也决定了专业集群的存在方式。
第二,区域性。专业集群打破了专业建设只在院校内部进行的局限,从区域层面统筹专业的设置与管理,形成地方职业教育特色化和专业结构异质化的发展道路,是增强区域发展内生力的重要力量。区域性的特点拓展了职业教育专业的内涵,使得专业集群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新型专业组织,更赋予了专业集群管理职能,扩大了专业集群的应用范围。 第三,动态性。传统的专业建设由于与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机制,无法根据产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新兴需求。专业集群建设根据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需求来组织引导专业建设,建立起适应产业集群分工和创新的专业体系,更加有利于区域内职业院校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进而推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服务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策略
(一)对接产业集群的分布类型和分工特点,优化专业集群结构
1.专业集群的地域结构。集群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地域性,专业集群的地域结构其实就是关于专业的地区分布问题,即专业的布局和规划应符合产业集群的地域分工特点。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结构的优化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域人才需求的特征,当前我国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集群结构特征存在相脱节的问题,不仅造成教育资源浪费,也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成为抑制区域经济发展潜能的根源。为此,专业集群的结构建设首先应该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对专业地域结构的整体配置和优化,再辅之以区域内专业层次、类型结构等方面的调整。专业集群的地域结构调整通常在以下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基于区域创新的整体开发策略。区域创新体系中,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框架,各地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国家宏观战略布局,会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职业教育具有传递知识技能,开拓区域学习和教育的路径,增值区域产业供应链,运用技术与方法的改革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等功能。在区域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针对地区产业园区的建设,充分考虑到技能型人才的供应、科研合作等教育机构的合作支撑,将职业教育发展融入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总体设计中,实现二者的一体化同步发展。二是基于产业集群现状的专业资源配置。不同地区由于产业发展的不同,以及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的地方根植性和专属性等特征,专业的人才培养也会相应有所不同。要根据产业集群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确定专业建设的方向和需求,以形成区域内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特色。同时,在规划职业教育专业集群的地域结构时,应充分考量地区内院校专业资源的占有情况,包括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进行科学分工,实现资源共享,以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2.专业集群的类型结构。专业的类型结构是专业设置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这种比例关系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而言,专业类型结构就是由专业目录中各专业类别下的专业数量形成的比例关系。集群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比较稳定,数量要求比较大,且具有同质性,为职业教育院校开设适合集群内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提供了依据。专业类型结构的优化不仅是专业的数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合理布局,实现专业数量、专业布点的空间位置及时序上的科学安排,与产业集聚区内产业分工的各环节相匹配,同时还要求对相应的专业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进行同步规划。合理的专业类型结构既要求对一个区域内不同院校的专业结构进行整体考虑,也包括单个学校内部的专业设置数量、专业人才培養规模、专业资源配置等具体内容。这样最终才能形成地区内专业类型结构与产业相匹配,同种专业类型内的专业比例关系合理,不同院校同类专业及其资源安排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的专业建设局面。
3.专业集群的层次结构。专业的层次结构是指人才培养的纵向层次体系,体现在教育层次和人才类型层次之中。教育的层次结构一般是由国家的政治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方向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人才,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就人才类型而言,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另一类是通过运用客观规律创造或转化为利益的应用型人才。其中,应用型人才又可以分为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目前,职业教育培养的主要是技术应用型和操作技能型人才,而学术及工程型人才则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培养。随着产业技术升级对人才需求层次的上移,已经明确要求作为一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必然要建立起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其相应的专业建设也应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中体现为专业设计上的层级联系。这种专业问的层级联系可根据不同产业对技术的认知、技术系统的演化规律等具体分析建立,并应有利于专业教学的组织和学生进一步的升学等方面的安排,形成各级教育中专业问彼此衔接和协调发展的专业集群层次结构。
(二)从资源共享到共享资源,建立共享高效的专业集群体系
1.共享性专业资源建设。无论是专业群还是专业集群,所体现的都是一种群化的发展模式,群化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规模化的发展而集聚力量,在资源上则可以共同分享利用,互相取长补短,形成集聚的效应。从某种程度上说,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是一种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资源整合运动。职业教育的教学运行成本很高,新设专业的师资调配或引进、课程设置、教学运行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从经济学理论分析,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交易环节的增加、交易参与者的增多、信息的不完全或不对称等都使得交易费用大幅增加。在制度经济学家看来,交易的范围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扩大到政治、文化和道德领域,对象也不限于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专业建设活动主体之间的交往成本,可以理解为为了创造专业建设的条件所花费的成本,包括专业建设的资源配置、获取专业建设的市场需求信息等。专业集群发展不仅在于各种显性的专业和专业群建设的资源共享功能,各专业相互融合与渗透,课程与师资共享,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享,产学合作与社会服务资源共享,还包括许多隐性的资源,以大幅度提升专业组织的整体功能与效益。集群组织通过长期的交往,彼此间产生信任,形成默认的惯例、规则,长期合作形成的声誉等都属于无形资源。无形资源具有根植性的特点,是在长期的交往中积累起来的,相较于有形资源往往更是推动集群发展的重要力量。这种资源是在集群组织中产生的,构成了集群的共享性资源。从资源共享性到共享性资源的建设体现了集群思想的深入发展,打破了专业建设分散独立和各自为政的现状,更加有利于形成密切合作和组织高效的区域专业集群式发展机制。 2.异质化发展的专业序列。专业集群体系的建设应更多地从地方产业发展的特点出发,从而建立起相互联系而又差序发展的结构。同一产业集群在不同的区域经济中表现出不同的特色。以物流产业为例,沿海地区港航物流发达,而内陆地区则更多发展工业生产物流服务等。因此,在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专业调整也应随之逐步深入,专业分工愈加细化,专业方向更加具体。即使在同一个专业名称下的专业,具体方向不同,专业培养的侧重也应有所不同,从而提高专业设置的适应性。专业集群是在区域层面针对同类专业的整体调控,要避免专业重复建设,降低单个院校层面专业建设的低效率状况。这样一来,不仅扩大了专业的适应性空间,也有助于形成专业自身独有的特质和建设标准,从而建立更加清晰的专业结构,形成地区内专业建设的异质化结构,促进地方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培育。
(三)加强产业内职业分析研究,探索专业建设规模和设置方向
在专业建设的一系列环节上,由专业划分形成专业目录,专业划分是专业设置的前提,专业的增减、专业规模的大小以及专业布局的调整等都是在现有专业设置的基础上进行的。职业分析法是根据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导出的适用于职业教育专业划分的最基本的方法。同样,建立在职业结构基礎上的区域劳动力资源分析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分析也至关重要,地区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往往在于是否拥有合适的职业群体。相关研究发现,地区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能单从产业类型方面做出判断。对某些产业而言,地方产业的职业结构与全国范围内同产业的职业结构相一致,而另外一些产业却不尽如此。由于产业的地区分布不同,相同产业的职业和技术要素也可能在地区间分布迥异。以汽车产业为例,一个地区可能集中了大量的研发和设计人员,而另一个地区可能以生产组装的流水线工人为主。而且,就以生产制造业部门来说,其职业变化的特点是流水线生产工人向高端制造业发展还是转移或者消失,也只有对该地区产业的职业结构进行分析才能揭示。
为此,只有从职业类型的角度出发,才能深入地分析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产业的职业分析,不仅可以识别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密集程度、产业内的职业分布情况和职业变化特点,还是一个比较和衡量某一地区所拥有的技术人才优势的较好方法。通过产业的职业结构分析,能够揭示产业内从业人员的职业类型分布,明确产业发展与职业人才类型的相互关系。而且,职业分析的方法并不是单纯地依据教育学历水平来判断对经济的贡献,因此有助于明晰人力资本和技术对地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