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多年前走上工作岗位,是很想教语文的,因为从小有读书、思考与写作的习惯。但是阴差阳错,学校安排我教数学,一教就是15年,但我对语文教学的关注却没有停止过。
2008年底,在参加县小学教学工作会议期间,听了一节语文课《鞋匠的儿子》。课后交流时,我谈了一些对这节课的看法。学校语文教研组长便极力“怂恿”我以数学教师的身份上同题语文课。多年的语文情结加上一时的冲动,我答应了。以下是我在那次活动中课堂的三个片段和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片段一:批判思考,在课前导入萌发激情
课前,我布置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初步预习。两个要求:1、基本读通课文;2、提出自己觉得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有了下面的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老师是教数学的,今天我给大家上一节语文课,欢迎吗?
师:相信老师能够上好吗?(学生迟疑)
师:老师喜欢真诚的人,表示怀疑的同学请举手。(大约10多人举手)
师:很好!大家记住:在没有真正了解老师的水平之前,保持怀疑态度是正常的,老师很欣赏这些同学的勇气。
师:在100多年前的美国,也有位著名的人物像老师这样,受到了怀疑。甚至羞辱。他是谁?
生:林肯。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关于林肯的课文:鞋匠的儿子。(板书)
片段二:辩证思考。在理解文本时走向深刻
在讨论参议员为何羞辱林肯的时候,大多数课堂都是一边倒地批判参议员的傲慢与偏见,却忽视了另一个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面对出’身卑微的林肯,参议员是怎样羞辱他的呢?请朗读课文的第二节。
生:傲慢的参议员提醒林肯别忘记自己是鞋匠的儿子。
师:林肯的确是鞋匠的儿子呀。这是羞辱吗?
(学生讨论,交流)
生:在公开场合说他是鞋匠的儿子。让他丢人。
生:在名门望族的参议员面前,让林肯出丑。
师:参议员真的仅仅要羞辱林肯吗?请看美国参议院与参议员职能与责任介绍(PPT课件出示)
师:看了参议员的职责以后,你又有什么新的启发?我们可以进行辩论。
(学生辩论有四种观点,此处略)
师:双方的讨论很有价值。也许参议员是在尽责(板书),但是这种方式还是带有羞辱的,是对鞋匠职业的蔑视。其实在我们看来,鞋匠、总统、参议员都是一种职业,有什么高低之分呢?
片段三、理性思考,在拓展延伸中走向博大
在第二课时的最后环节,我设计了下面这样的一个延伸拓展:
(1)教师出示奥巴马照片,问:他是谁?什么身份?
师:林肯的贡献一直到今天还影响着美国人。奥巴马如果生活在南北战争时期,是不可能成为总统的,因为他是黑人的后代。根本没有被选举权。
(2)出示麦凯恩照片,介绍他的竞选失败演讲。
师:从中你又感受到什么?(学生讨论。主题:胜负皆平等)
……
自省:一个数学教师的思考与追问
一、返照数学。语文课堂的特殊性何在?
一个好的数学教师是否就能上好语文课?我被“小学教师是万金油”的观点误导过多年。随着对两门学科教学的认识逐渐深入,我越来越感到好的数学教师未必能上好语文课。那么,语文课堂的特殊性何在?
1 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指向个性化体验,数学课堂指向客观性理解。
首先,好的语文课往往充满激情,充满感染力。但是,数学教学却并非如此,是更加提倡冷静的理性分析,数学学习似乎也更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从本课可以感觉到,教师的冷峻多于激情,低调多于高亢。
其次,由于感情是属于个体的,因此,语文教学就明显地带有个性化的倾向:你是怎样想的?你有什么感受?……与此相对照,数学所追求的则是普遍性的知识,或者说是一种客观的研究:我们一起来看,百分数有什么特征?……尽管在不同学生的头脑中,对于同一数学概念(如百分数)可能具有不同的心理图像(心理表征),但是,相应的数学结论则是完全相同的,就是一种客观的知识。用专业的术语说。数学知识的形成有一个“去情景化、去个人化和去时间化”的过程。这节课也打上了数学教学的烙印——教师在追求价值观认同的道路上不遗余力,而忽视了学生对于课文价值观的多元性理解。
最后,如果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可以更为清楚地看出两种文化的差异。“人文倾向”的语文教师在讲演或文稿中往往大量使用“隐喻”、“讲故事”等方式,相关的论述又常常包括较大的跳跃,并流露出强烈的个人情感;与此相对照,“科学倾向”的数学教师则往往采取平铺直叙的论述方式(事实重于表述),讲究逻辑线索、结论明确、概念清楚、论证有效,能说清楚就要说清楚,并努力排除个人的感情色彩。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流程是很平稳的,切合数学教师的风格。
2 教学过程——语文课堂是以情促知,而数学课堂则是由知生情。
前者是由感情来带动知识的学习,后者是知识的学习引发激情。具体地说。语文教学中所涉及的应当说是人类最基本的一些感情:人世间的爱恨和冷暖,自然万物的生命短暂和崇高,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神奇和悲欢……也就是说,无论什么类型的文本,首先吸引你的不是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而是文字中的精神滋养,包括对大自然的关爱、对弱小的同情、对未来的希冀、对黑暗的恐惧等。然后教师再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地发掘出来,从而在课堂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感情氛围。并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在这种氛围里再赋予客观的语文知识以主体性理解与体验。但是,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却是一种不同的情感,在学习形式枯燥的数学知识过程中,我们希望学生养成的是一种理性、客观的研究态度;一种对于现象背后的本质的探究意识;一种由智力满足带来成功以后的快乐;一种善于独立思考,不怕失败,勇于坚持的性格……本课也借鉴了数学课堂的特点。让学生在理性思辨的感悟中被震撼。体验一种纯粹批判思维所带来的快感、一种明显的理性美。
3 价值取向——语文课堂呈现多元性。数学课堂呈现单一的线性。
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一个争论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如何处理。教师常常摇摆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两种价值取向之间,很难做到和谐统一。在教材解读的过程中,由于考虑两者的兼顾,课堂就会呈现多元性的状态,所以语文课堂和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承载了过多的使命,难免成为兼有语文、品德、政治等学科形态的“杂课”。而数学课显然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此外,由于价值观的差异,也会造成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存在多元性。就拿这节课的一个环节来说:如何看待参议员羞辱林肯。学生自身理解往往是单向性的(不应该羞辱林肯),而教师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而教学的动力就是在对话中达成共识,也即价值观认同。而数学知识是客观性的,不存在这个问题,师生对于学习内容的认识很容易达成一致。
综上所述,如果一个数学教师仅仅有一般的教学基本功,而缺乏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良好的表达技巧以及全面而深刻的价值取向,是很难 胜任语文教学任务的。笔者在教学中就明显感到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不够、对文字本身蕴含的内涵把握不准,以及对于语文教学自身操作层面的技术水平不够。这些都体现了一个数学教师的局限与不足。
二、求同——从共通处寻找启示
应当承认,数学和语文教学虽然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是两者之间并非有无法逾越的鸿沟,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是相通的。
1,良好的学习情境——语、数课堂的首要任务。
创设良好有效的学习情境,使得学生沉浸在一个充满激情的“生命场”,对于语、数课堂来说是首要也是至关重要的。虽然两者的处理方式不同,语文课堂的情境可以从作者的背景、文章主题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人手;数学课堂情境可以从问题、生活案例、已有知识经验等人手,但都可归结为教材、生活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三个层面来设计。而核心则是问题的设计,将情境推向发展到达高潮。无论是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训练,还是数学课堂的“提出问题——学习新知——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线索,都遵循了“情境激发——情境学习——产生新的情境”的共同理念,在不同中找到了相通之处。基于此,教师在课前学习时,让学生提问,学生就产生出以下的现实问题:林肯为什么要当总统?他是怎样当上总统的?这些问题本身就自动产生了良好的问题情境,为有效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场效应。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循环中,学习走向深入。文本的解读就有了深度,这样就完成了情境的重要的推动作用。
2 简约化——语、数课堂普适的教育理念。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承载了太多任务和使命,课堂教学往往是面面俱到却一面不到。在这节课上,我力求体现数学式的简约化理念。课堂几乎没有字词的单独练习,把听说读写融合在自读、讨论、思辨、升华的板块里,第一板块解决了许多语文工具性的学习内容,例如学生生字词、读通课文等;第二板块重在锻炼学生的质疑能力;第三板块是语感的培养与思想的渗透:最后板块是思想的升华。结构看似简单,但是信息丰富,体现了形式简单而内涵深刻的简约化主旨。
3 致力于“人”的完善——语、数课堂的共同追求。
若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看做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那么硬币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完善的人。语、数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人的完整。在当下数学课堂普遍缺失文化气息的情况下。语文教学也存在由于煽情过度造成理性精神弱化而流于肤浅的弊端。语文课堂不仅要感动,感动之后的深思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的“意义主题”,实现了对思想主题、知识主题、写作主题等内容的重构,使课堂教学在高大处着眼,从细小处落脚,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感动之后的思考正是理性精神培养的沃土。
《鞋匠的儿子》一课,代表着对我这一思考的理解。第一课时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认识林肯的人格伟大。第二课时层层推进,抓住文本所隐含的具有多元理解的信息,继续围绕“民主平等”这个主题,走向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从林肯追求民主到整个美国社会追求民主,再次体会到林肯的伟大之处在于建立了不朽的民主制度。一次次地建构,学生心灵深处对于“民主平等”的理解会成为其精神发展的重要因子。“怀疑一切,包括真理”,这句哲学谚语不仅适用数学。同样对于语文教学也有启示意义:学生对教师能力的质疑、参议员对林肯的质疑、再到对教材词语理解的质疑、对于社会制度的批判思考。这些,不正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理性精神吗?
作为培养理性精神首要阵地的数学教学,在此也找到了和语文教学的相通之处。适度煽情与理性思考的平衡,无论语、数课堂都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激情冲动,也需要低首静思。两者的互相交融是课堂走向深度的标志,更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必要素质。
(注:本文获2009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二等奖)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县和风中心小学)
2008年底,在参加县小学教学工作会议期间,听了一节语文课《鞋匠的儿子》。课后交流时,我谈了一些对这节课的看法。学校语文教研组长便极力“怂恿”我以数学教师的身份上同题语文课。多年的语文情结加上一时的冲动,我答应了。以下是我在那次活动中课堂的三个片段和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片段一:批判思考,在课前导入萌发激情
课前,我布置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初步预习。两个要求:1、基本读通课文;2、提出自己觉得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有了下面的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老师是教数学的,今天我给大家上一节语文课,欢迎吗?
师:相信老师能够上好吗?(学生迟疑)
师:老师喜欢真诚的人,表示怀疑的同学请举手。(大约10多人举手)
师:很好!大家记住:在没有真正了解老师的水平之前,保持怀疑态度是正常的,老师很欣赏这些同学的勇气。
师:在100多年前的美国,也有位著名的人物像老师这样,受到了怀疑。甚至羞辱。他是谁?
生:林肯。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关于林肯的课文:鞋匠的儿子。(板书)
片段二:辩证思考。在理解文本时走向深刻
在讨论参议员为何羞辱林肯的时候,大多数课堂都是一边倒地批判参议员的傲慢与偏见,却忽视了另一个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面对出’身卑微的林肯,参议员是怎样羞辱他的呢?请朗读课文的第二节。
生:傲慢的参议员提醒林肯别忘记自己是鞋匠的儿子。
师:林肯的确是鞋匠的儿子呀。这是羞辱吗?
(学生讨论,交流)
生:在公开场合说他是鞋匠的儿子。让他丢人。
生:在名门望族的参议员面前,让林肯出丑。
师:参议员真的仅仅要羞辱林肯吗?请看美国参议院与参议员职能与责任介绍(PPT课件出示)
师:看了参议员的职责以后,你又有什么新的启发?我们可以进行辩论。
(学生辩论有四种观点,此处略)
师:双方的讨论很有价值。也许参议员是在尽责(板书),但是这种方式还是带有羞辱的,是对鞋匠职业的蔑视。其实在我们看来,鞋匠、总统、参议员都是一种职业,有什么高低之分呢?
片段三、理性思考,在拓展延伸中走向博大
在第二课时的最后环节,我设计了下面这样的一个延伸拓展:
(1)教师出示奥巴马照片,问:他是谁?什么身份?
师:林肯的贡献一直到今天还影响着美国人。奥巴马如果生活在南北战争时期,是不可能成为总统的,因为他是黑人的后代。根本没有被选举权。
(2)出示麦凯恩照片,介绍他的竞选失败演讲。
师:从中你又感受到什么?(学生讨论。主题:胜负皆平等)
……
自省:一个数学教师的思考与追问
一、返照数学。语文课堂的特殊性何在?
一个好的数学教师是否就能上好语文课?我被“小学教师是万金油”的观点误导过多年。随着对两门学科教学的认识逐渐深入,我越来越感到好的数学教师未必能上好语文课。那么,语文课堂的特殊性何在?
1 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指向个性化体验,数学课堂指向客观性理解。
首先,好的语文课往往充满激情,充满感染力。但是,数学教学却并非如此,是更加提倡冷静的理性分析,数学学习似乎也更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从本课可以感觉到,教师的冷峻多于激情,低调多于高亢。
其次,由于感情是属于个体的,因此,语文教学就明显地带有个性化的倾向:你是怎样想的?你有什么感受?……与此相对照,数学所追求的则是普遍性的知识,或者说是一种客观的研究:我们一起来看,百分数有什么特征?……尽管在不同学生的头脑中,对于同一数学概念(如百分数)可能具有不同的心理图像(心理表征),但是,相应的数学结论则是完全相同的,就是一种客观的知识。用专业的术语说。数学知识的形成有一个“去情景化、去个人化和去时间化”的过程。这节课也打上了数学教学的烙印——教师在追求价值观认同的道路上不遗余力,而忽视了学生对于课文价值观的多元性理解。
最后,如果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可以更为清楚地看出两种文化的差异。“人文倾向”的语文教师在讲演或文稿中往往大量使用“隐喻”、“讲故事”等方式,相关的论述又常常包括较大的跳跃,并流露出强烈的个人情感;与此相对照,“科学倾向”的数学教师则往往采取平铺直叙的论述方式(事实重于表述),讲究逻辑线索、结论明确、概念清楚、论证有效,能说清楚就要说清楚,并努力排除个人的感情色彩。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流程是很平稳的,切合数学教师的风格。
2 教学过程——语文课堂是以情促知,而数学课堂则是由知生情。
前者是由感情来带动知识的学习,后者是知识的学习引发激情。具体地说。语文教学中所涉及的应当说是人类最基本的一些感情:人世间的爱恨和冷暖,自然万物的生命短暂和崇高,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神奇和悲欢……也就是说,无论什么类型的文本,首先吸引你的不是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而是文字中的精神滋养,包括对大自然的关爱、对弱小的同情、对未来的希冀、对黑暗的恐惧等。然后教师再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地发掘出来,从而在课堂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感情氛围。并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在这种氛围里再赋予客观的语文知识以主体性理解与体验。但是,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却是一种不同的情感,在学习形式枯燥的数学知识过程中,我们希望学生养成的是一种理性、客观的研究态度;一种对于现象背后的本质的探究意识;一种由智力满足带来成功以后的快乐;一种善于独立思考,不怕失败,勇于坚持的性格……本课也借鉴了数学课堂的特点。让学生在理性思辨的感悟中被震撼。体验一种纯粹批判思维所带来的快感、一种明显的理性美。
3 价值取向——语文课堂呈现多元性。数学课堂呈现单一的线性。
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一个争论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如何处理。教师常常摇摆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两种价值取向之间,很难做到和谐统一。在教材解读的过程中,由于考虑两者的兼顾,课堂就会呈现多元性的状态,所以语文课堂和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承载了过多的使命,难免成为兼有语文、品德、政治等学科形态的“杂课”。而数学课显然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此外,由于价值观的差异,也会造成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存在多元性。就拿这节课的一个环节来说:如何看待参议员羞辱林肯。学生自身理解往往是单向性的(不应该羞辱林肯),而教师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而教学的动力就是在对话中达成共识,也即价值观认同。而数学知识是客观性的,不存在这个问题,师生对于学习内容的认识很容易达成一致。
综上所述,如果一个数学教师仅仅有一般的教学基本功,而缺乏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良好的表达技巧以及全面而深刻的价值取向,是很难 胜任语文教学任务的。笔者在教学中就明显感到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不够、对文字本身蕴含的内涵把握不准,以及对于语文教学自身操作层面的技术水平不够。这些都体现了一个数学教师的局限与不足。
二、求同——从共通处寻找启示
应当承认,数学和语文教学虽然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是两者之间并非有无法逾越的鸿沟,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是相通的。
1,良好的学习情境——语、数课堂的首要任务。
创设良好有效的学习情境,使得学生沉浸在一个充满激情的“生命场”,对于语、数课堂来说是首要也是至关重要的。虽然两者的处理方式不同,语文课堂的情境可以从作者的背景、文章主题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人手;数学课堂情境可以从问题、生活案例、已有知识经验等人手,但都可归结为教材、生活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三个层面来设计。而核心则是问题的设计,将情境推向发展到达高潮。无论是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训练,还是数学课堂的“提出问题——学习新知——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线索,都遵循了“情境激发——情境学习——产生新的情境”的共同理念,在不同中找到了相通之处。基于此,教师在课前学习时,让学生提问,学生就产生出以下的现实问题:林肯为什么要当总统?他是怎样当上总统的?这些问题本身就自动产生了良好的问题情境,为有效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场效应。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循环中,学习走向深入。文本的解读就有了深度,这样就完成了情境的重要的推动作用。
2 简约化——语、数课堂普适的教育理念。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承载了太多任务和使命,课堂教学往往是面面俱到却一面不到。在这节课上,我力求体现数学式的简约化理念。课堂几乎没有字词的单独练习,把听说读写融合在自读、讨论、思辨、升华的板块里,第一板块解决了许多语文工具性的学习内容,例如学生生字词、读通课文等;第二板块重在锻炼学生的质疑能力;第三板块是语感的培养与思想的渗透:最后板块是思想的升华。结构看似简单,但是信息丰富,体现了形式简单而内涵深刻的简约化主旨。
3 致力于“人”的完善——语、数课堂的共同追求。
若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看做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那么硬币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完善的人。语、数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人的完整。在当下数学课堂普遍缺失文化气息的情况下。语文教学也存在由于煽情过度造成理性精神弱化而流于肤浅的弊端。语文课堂不仅要感动,感动之后的深思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的“意义主题”,实现了对思想主题、知识主题、写作主题等内容的重构,使课堂教学在高大处着眼,从细小处落脚,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感动之后的思考正是理性精神培养的沃土。
《鞋匠的儿子》一课,代表着对我这一思考的理解。第一课时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认识林肯的人格伟大。第二课时层层推进,抓住文本所隐含的具有多元理解的信息,继续围绕“民主平等”这个主题,走向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从林肯追求民主到整个美国社会追求民主,再次体会到林肯的伟大之处在于建立了不朽的民主制度。一次次地建构,学生心灵深处对于“民主平等”的理解会成为其精神发展的重要因子。“怀疑一切,包括真理”,这句哲学谚语不仅适用数学。同样对于语文教学也有启示意义:学生对教师能力的质疑、参议员对林肯的质疑、再到对教材词语理解的质疑、对于社会制度的批判思考。这些,不正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理性精神吗?
作为培养理性精神首要阵地的数学教学,在此也找到了和语文教学的相通之处。适度煽情与理性思考的平衡,无论语、数课堂都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激情冲动,也需要低首静思。两者的互相交融是课堂走向深度的标志,更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必要素质。
(注:本文获2009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二等奖)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县和风中心小学)